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韓娛夙緣

第一卷 現在是少女時代 第二百零九章 狂歡 文 / 曳尾於塗中

    《太陽照常升起》將於釜山電影節「亞洲電影之窗」單元展映,最早一場放映是在5號上午。

    不得不說,看完電影我的感情很複雜。

    姜文是個好演員,這個大家都知道。

    姜文是個好導演,這個大家也都承認。《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文的身份證,《鬼子來了》是姜文的光環。這是一個在電影裡浸淫了數十年,懂得什麼叫做電影的人。但是《太陽照常升起》,卻無疑更像是姜文臉上的胡茬了。

    這是一部在開頭就能抓住人的片子,

    一個半瘋的女人,一個總是一副無辜表情的青年,一個美得世外桃源般的村子,加上現在b市正流行的少數民族粗布衣服、圍塘火爐、木頭傢俱,這些能滿足所有都市人逃遁心裡的元素混合的恰倒好處,姜文熟練的節奏和視角,b市人特有的張狂,等等等等,非常的有感覺,就像南鑼鼓巷的酒吧一樣有感覺。

    這是一部在中間很能滿足人的電影,黃秋生的故事放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背景裡面非常的典型,充滿**的女醫生,憧憬愛情的醜姑,裝腔作勢的領導,都很不錯,但是更奪人眼目的還是乾淨的校園,懷舊氣息的裝潢。黃秋生的歌聲如此悠揚,最後上吊也上吊的風情萬種。對於六十年代生人的觀眾來說,這可以給他們充分的感懷了。

    但這是一部走到最後就暴露了他弱點的片子,這是今天我主要想說的。姜文是個好導演,但是他始終是演員出身,他最大的缺陷,就是無法從整體上去明晰一個電影的主題。《陽關燦爛》還有《鬼子》,都是好本子,姜文選得非常之準,但是這個本子,只能用一塌糊塗來形容。而且更關鍵的,這個本子跟原著小說,幾乎一點關係沒有……

    原著裡李揚氏是個瘋了的村婦,電影裡是一個有知識充滿了對愛情的懷念的女人,這一點最明顯的就是原著裡李揚氏是為了二斤豬肉而瘋的,電影裡卻是一雙繡著魚的鞋——一雙非常華麗的民族風的曖昧的鞋。原著裡李東方是一個瘦弱的神經質的人,電影裡,是一個青澀無比小青年。

    原著裡唐老師是個流氓式的硬漢,電影裡姜文是個有著西部風的知識分子。原著裡……等等等等,簡而言之,姜文隨便抓來一個劇本,把自己的東西硬塞了進去,拼湊成了一部電影。而這佯作的直接後果,就是這部片子切開來看,每塊都是好肉,混在一起,就是四不像了。

    李揚氏和李東方的角色變化還不算什麼,甚至我覺得是整部片子裡最出彩的地方;黃秋生的情節也很棒,但是就是跟整部片子沒什麼大的關係;唐老師老婆跟李東方的通姦是保留了原著的,但是一點鋪墊都沒有,來的太突然,而且房祖名已經被塑造成一個青澀少年,突然就這麼跟一個40歲的女人搞上了,居然一點變化都沒有,只能說是為了原著而保留這個情節了,完全的雞肋。天鵝絨的情節也是,一個過場就交代完了,完全是象徵性的嘛!最後1958年的回憶是個亮點,噱頭玩的很純熟,也是全片最有感覺的高氵朝,但還是那句話——跟整個電影的主題關係不大……

    說了半天,這個電影的主題是嘛呢?姜文在片花裡引用了聖經裡的一段話:「一代人走,一代人來,大地永在。太陽從此處落,太陽從此處升,太陽照樣升起。」這說明姜文還是聰明的,他知道自己的片子其實就是一件華麗的苗族服裝,看起來很漂亮,卻是一片片彩布拼綴而成的。他沒有給自己定一個直線的主題,而是試圖把這部片子解釋成為一個浮世繪,一個各個故事獨立而又暗中關聯的發生,述說那不變的世界跟變化的人。

    但我不得不說姜文失敗了,這個解釋雖然不錯,但是姜文還是沒有膽量完全的把原著一腳踢開,他還是莫名其妙的羈絆在了那個莫名其妙的「天鵝絨」上面了,非要加上那句「你的肚子就像天鵝絨一樣」,這句話毀了房祖名整個角色性格的連貫性,也毀了最後路的盡頭的那個煽情的場面——其實把這句話留在最後狂歡的夜裡說效果會更好。

    所以,這部片子對於姜文來說,是失敗的。

    當然,這並不能否認是一部好的片子,中國的當代,缺乏一種狂歡的氣質,而電影界的人,就是為了這個而生的。張藝謀最早的《紅高粱》狂歡了一把;馮小剛的小市民喜劇,狂歡了一把;而姜文在《陽光燦爛》的迷茫、《鬼子來了》的深思之後,終於也有了自己的一部狂歡之作。裡面對於特殊時期那個年代裡的光明面做了最大的懷念,人們用近乎癲狂的態度期待生活,用近乎變態的手段壓抑**,用質樸到近乎偉大的浪漫來享受愛情。這一切,都從姜文到處採用的陽光充盈的鏡頭裡洋溢了出來,也通過那無處不在的蘇聯風格的背景音樂不停的在訴說。

    這是一部姜文個人的狂歡,可惜的是,他太沉醉,亂了步伐,所以才會有這部電影票房的落差以及近期關於他零票房導演的質疑。

    而和姜文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是在觀影之後的下午,我受邀主持姜文和媒體、影迷的見面會。

    姜文在銀幕上的形象給我感覺是硬朗,五官很分明,看著挺霸氣;但是平時的姜文給我感覺卻是有點老,而且木,尤其是眉毛不是很濃,加上他平時戴眼睛,很難讓我把他和那個銀幕上的硬漢聯繫起來,不過留了點拉碴的鬍子,倒更顯得有氣質和男人味!

    儘管《太陽照常升起》在國內的票房不盡如人意,但姜文的心情似乎並未受到影響。穿一件印花襯衫,一條牛仔褲,顯得很有精神。和他握手之後,我招呼道:「姜大師,久仰大名了!」

    姜文擺擺手,微微一笑:「我哪有什麼大名啊?倒是昨天聽馮導不止一次地提起你,說你對他的胃口呢!而且這麼年輕就是大鐘獎的影帝,要是你有意願回國內發展,說不定我們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哦。」

    我忙道:「都是馮導抬愛了,至於合作嘛,我很期待。」

    寒暄了一陣子,有工作人員通知我們登場。見面會在海雲台,由於是露天,又是下午,天氣有些熱。但這絲毫不影響影迷的熱情,這次見面會吸引了很多中國的留學生特地趕來為姜文助陣。

    有影迷問道:「姜文,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到《太陽照常升起》對您而言是不是一個飛躍?」

    姜文想了想,還是謙虛地表示:「我覺得我還是不要飛吧,不要飛躍吧,這樣很危險,還是繫上安全帶,我就是往前走一步就夠了。」

    有一位在首爾學習電影的女生提問道:「姜老師,您跨過演員做導演,最初的動力是什麼?您既做演員,又做導演,能夠以前輩的身份給我們傳授一些經驗之談嗎?」

    姜文沉吟片刻,說道:「我覺得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故事,我就什麼都不能做。我一點自信都沒有,而且我去探別人的班的時候,我就覺得我是裡邊最傻的一個,很多我都不懂,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當你有一個想表達的故事的時候,無論你是在攝影機前邊、後邊、左邊還是右邊,你都無所謂,因為這些都不會成為問題,這是我對你第一個問題的答案。」頓了頓,姜文又坦言道:「在這裡看到這麼多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也讓我回想起自己的年輕時代。我認為哈,做學生的時候時常有這麼個問題:就是思慮太多。而我的建議是放鬆點,先混幾年,對生活有了感受之後再去拍電影。拍電影最重要的還是要勇敢,勇於嘗試、不怕失敗、不怕丟臉。只要你愛電影,和電影有關的都去做,即使是小事,也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

    又有人提出《太陽照常升起》中的房祖名長相太過洋化的問題。

    姜文解釋道:「房祖名是由演他媽媽的那個演員給我推薦的,我覺得非常好。我們在這之前也選擇過一些人,但是總覺得沒有我們想要的那種又單純、又靈活、又有複雜內心活動,沒有找到這樣一個角色。而且,我跟副導演說我希望找一個看上去12歲到20歲之間,說他多大都可以的人。關於洋化的問題,我覺得對於一個好的演員來說,他的最大的本事就是可以跨越這種表面上的距離,如果他只演跟他一樣的角色,他將不會成為一個好演員;第二我覺得,演70年代的小孩兒,恰恰是在美國長大的那個小孩兒的眼神是最像的,因為相對的單純和簡單;第三對於洋化的問題,其實包括韓國在內,尤其是中國,早就被洋化了,因為**和社會主義都不是土產,都是洋化的東西,所以從根本上包括我們今天穿的衣服,包括大家說的旗袍,都不是我們本名族的東西,所以真要找到這樣的東西已經很困難了。謝謝!」

    ……

    見面會結束後,眾多影迷們立刻衝到台前索要姜文的簽名,一口一個「姜老師」。此時的姜文不再是霸氣十足的電影導演,倒更像是一位剛剛開完講座、深受學生愛戴的老師。

    其實在我看來,像張藝謀、馮小剛、姜文這些導演,雖然不是真個兒在象牙塔中教書,但他們卻是憑藉著練達的世情,高超的技藝,憑借電影這門藝術,在另一方面敲打著人的靈魂,提點著社會的良心。

    ps:群177061004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