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混世驚塵

大道小說網 第九章 島中自有芙蓉面(三) 文 / 昔月

    徐通榮接口道:「地蠶卵汁——」

    凌雲軒啞然失笑,大呼:「原來如此!」這便將黃山之中以地蠶卵充飢的奇遇說了出來。徐通榮驚訝無比,暗忖當真是無巧不成書,卻又說:「公子病況反覆,想必是地蠶卵藥性易失,不足以克制內毒。」

    凌雲軒腦筋一轉,道:「這有何難!我這便乘船上陸,騎快馬趕往黃山。」徐通榮嘴角一咧,道:「便你購得一ri千里的汗血寶馬,往來亦需十日。只怕那姑娘維持不下。」

    凌雲軒心頭一顫,轉喜為憂。這一路上,趙晴玉容ri見清減,若非由他飯時按住她下頜頰車、地倉二穴,強送些湯水,只怕早就香消玉殞了,又如何再熬十日。

    徐通榮凝想片刻,道:「或許可於就近尋得蠶卵。」說罷,當即取出文房四寶,伏案寫下一張字條,又往屋後提了個籠子來。那籠中是只白鴿,養得肥肥壯壯,毛光翎順。徐通榮將紙條捆在鴿爪上,開籠放它出去,繼而轉頭說:「未知你二人造化如何,且靜候三日再說!」

    凌雲軒猜想那信鴿定是徐通榮求助於某人所用,然則何人有此能耐,可解燃眉之急,卻非他所識,只有等上三日了。

    二人出屋,羅隱、寧代安極為關切,上前問長問短。徐通榮只叫二人寬心,言三日之後當有分曉。

    羅隱這便說尚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徐通榮乃囑咐道:「錢老爺務必每日按方服藥,一月之內,當有起色,還望羅公子代為關照。」羅隱應諾,抽身告辭。

    羅隱走後,凌雲軒才從徐通榮口中得知他現於臨安都副將錢鏐府中任職,方才就是因錢鏐之父錢寬偶感惡疾而來。

    凌雲軒頗為詫異,要知能讓羅隱這等孤傲不群之人屈尊以事,為主之人定非泛泛之輩,不由得生出去見見這錢鏐的念頭。

    寧代安與徐通榮聊了整日,當夜便乘船返回,以打點生意。臨行之時,凌雲軒托其派人往蘄州相會吳氏兄弟,以免他二人等不上自己,再耗力找尋。

    衢山島遠離中土,不經戰火,島人自可安居樂業。凌雲軒ri間無事,便四下走走,覺著此地山清水秀,天高氣爽,閒步其間心曠神怡,端坐其上靈台清明,可人之處俯仰皆是,比之中原的污濁喧囂,此地直如人間仙境;若非大仇未報,凌雲軒真想倣傚徐通榮,結廬隱居,永世不出。

    轉眼間,兩日已過。趙晴不見好轉,凌雲軒胸口悶壓也漸漸加重。

    到了第三日清晨,凌雲軒方與徐通榮看過趙晴,就聽門口一陣吵鬧,出門一看,乃七八個身穿綠色錦緞套衣的男子列隊而來。隊中頭三人右手均提著紅漆方盒,不知內置何物。

    徐通榮眉舒眼笑,對凌雲軒說:「看來,你兩個有救矣。」凌雲軒心中盤算:「這幾人裝束相同,想來是某家大戶僕眾,只不知從何處來?」

    為首一人來到眼前,朝徐通榮躬身行禮,道:「徐神醫,我家公子得信之後,即命小人備齊物件,連夜趕來。」徐通榮還禮道:「有勞諸位。」

    那人便將手中方盒遞上。徐通榮打開一瞧,內裡正是十顆黑黝黝的黃山地蠶卵。凌雲軒一見,心下佩服:「此人端地神通廣大,難怪徐伯父向其求援!」

    徐通榮將藥轉給凌雲軒:「雲軒,好生收著。」凌雲軒點頭接下。

    第二人順勢呈上禮盒,徐通榮微微一愣,道:「我只煩勞尉遲公子贈些蠶卵,方纔之數已足用度,此中又乃何物?」領首之人答:「我家公子只教小人務必辦來,還望神醫笑納。」

    徐通榮打開一看,頓時雙目生光,驚喜之形更勝於前。凌雲軒忍不住探頭來看,卻是一把衰草似的枯黃植被,想必是甚麼名貴藥材。

    待第三人禮盒送上,二人啟口一瞧,內裝一盒香茶。徐通榮笑孜孜地收下禮物,道:「望諸位回復尉遲公子,這『九死還魂草』與『佛頂雲』,在下一併收了,多謝他一番美意,他日定當登門謝過。」

    「徐神醫言重了,」僕首答道:「我家公子還說,過些日子便來拜會徐神醫和徐小姐,不必勞動尊駕辛苦。」徐通榮大笑:「尉遲公子太客氣了。」那幾人行事已畢,便要告辭。徐通榮趕忙出院相送。

    凌雲軒站在門口,暗自思索:「這尉遲公子乃何許人?為何對徐伯父如此慇勤有加?方纔那人所言徐小姐又乃何人?」

    頃之,徐通榮送客趕回,即刻動手配藥。凌雲軒只見他取來碗清水,拿了數根「九死還魂草」扔了進去。片刻之後,那草緩緩脹開,形似佛手,倘不以顏色論,當與鮮活者無異,且散出一股淡淡花香,嗅入鼻中好不受用。

    這九死還魂草乃清熱解毒的良藥,是衢山一帶特產,然禮盒中所盛尤為珍貴,是將草藥並上名貴牡丹「國色天香」之莖皮、花瓣晾曬而成。牡丹本就是清熱涼血之物,「國色天香」更乃其中極品,但因生性嬌弱,不易成活,株株價值不菲。是以,尋常可見的九死還魂草徐通榮自不稀罕,而眼前這些卻是舉世難尋的寶貝,他如何能不歡喜?

    「有此藥做引,當是事半功倍哇!」徐通榮一面說著,一面撈出草藥放入藥缽中,以慢火緩煎,隨即直起身來,說:「來,雲軒,我倆且嘗嘗這『佛頂雲』如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