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愛,就這麼簡單

正文 229 文 / 糧食與思想

    「董源這幅《溪岸圖》的來歷頗有一些波折……」為了便於老外理解我用流利的英語開始娓娓道來。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國畫大師徐悲鴻在桂林收購的這幅畫然後將畫給張大千參研張大千對這幅《溪岸圖》愛不釋手就拿了一幅清代金農的《風雨歸舟圖》同徐悲鴻交換。為這事張大千還拿了幾封他和徐悲鴻的書信作證。後來張大千又把畫賣給了中國近現代書畫家鑒賞家王己千!」

    「哦王己千我倒是聽外公說過外公說王己千老先生特別謙遜他名字的意思是『人十之己千之』寓意是『別人學十次就會的東西自己要學一千遍因為自己的天份沒別人』高」子墨說道這兒笑了笑改用中文說「神童你應該改名為吳己一寓意是『人十之己一之』!」

    我和那個女孩子聽了都笑了我故作生氣的說:「子墨你去了一趟歐洲怎麼倒像到北京溜躂了一圈擠兌人的功夫日趨爐火純青!」

    老外看見我們三個人有說有笑但是又聽不懂中文著急的叫那個女孩子趕緊給他翻譯。聽完女孩子的翻譯老外也笑了笑用南腔北調的中文對我說:「你好吳己一先生!」

    我們三個又是一陣大笑不過展覽館要保持安靜只好趕緊又把嘴捂著。

    「97年王己千先生把《溪岸圖》連同另外十一件宋元時期的作品一同捐獻給了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我把《溪岸圖》的來歷簡單講述了一遍。

    「這並不能說明《溪岸圖》是偽作呀?」那個女孩子問子墨也附和的點點頭老外也是目不轉睛的看著我等待下文。

    我指了指畫說「從構圖布勢物象形態倒筆墨技法來看《溪岸圖》不具備同目前公認的五代宋初畫跡甚至同董源自己的《瀟湘圖卷》《夏山圖卷》在風格上都有所差別……」我停頓了一下指著畫中的遠山接著說「在整幅畫中山有強烈的動感這是早期畫中未曾出現到明末董其昌的山水畫中才能見到!」

    「但是光從畫的風格來斷定真偽未免太過於武斷!」老外皺著眉頭說。

    「當然疑點不光如此看看這個署款……」我指了指畫左下的署款說:「這個署款寫著後苑副使臣董元畫這種『臣』字款主要是在清代的書畫中居多在早期從來沒見過!」我又例舉了一個疑點

    我說完才現周圍來了不少人聽我講解這幅畫其中還包括展會的工作人員儼然我已經成為了展會的義務解說員了讓我不免有點暗暗的得意子墨也偷偷給我豎起大拇指。

    「先生我想請問一下如果光從上述幾點還是不足以讓我信服這幅畫是偽作!」旁邊一個帶著無框眼睛四十多歲的中年男生文質彬彬的對我說。

    我笑了笑說:「申明一點我並沒肯定說這幅畫是偽作只是說對這幅畫目前尚存爭議。在鑒定中國古代書畫中很重要的一個依據就是書畫上的鑒賞印!」

    《溪岸圖》上的鑒賞印有:南宋賈似道的「秋壑」朱方長印有元代趙孟頫的「天水郡收藏書畫印記」朱方印張大千的「至寶是寶」「大千好夢」等印我一一指出給大家看。

    「雖然印記的數量不少有沒有覺得這些印記有什麼問題?」我提問啟說。

    好幾個來旁聽的人都搖搖頭子墨看了一會兒思考了一下說:「我現這些印記中沒有一個皇帝的鑒賞印!」

    我聽了忍不住小聲誇了子墨一句接著說:「是呀這些印記裡面沒有一個天子的鑒賞印說明這幅畫從來沒流入過皇宮內府就連最常見的乾隆皇帝印鑒都沒有。試想董源的《溪岸圖》這種傳世名作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中竟能躲過皇宮的收羅從來沒進過皇宮的確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眾人聽了都不住的點頭那個老外也衝著我輕輕了鼓了鼓掌豎起大拇指對我說:「greate!」

    見眾人都沒散去的意思我又繼續說:「眾所周知張大千先生是我國空前絕後的畫家就連徐悲鴻都說張大千五百年來第一人也。張大千先生除了書畫堪稱一絕當然偽造前人的作品到以假亂真的地步登峰造極。他偽造的石濤書畫幾乎除了他旁人是看不出真偽除非他故意留破綻如果館內有石濤的書畫我們也可以去鑒賞一下說不定就是出自張大千先生之筆。《溪岸圖》在流傳過程中在張大千先生手中幾易其手所以不少人懷疑是張大千的仿品而至於張大千和徐悲鴻關於這幅畫的往來書信也因為當事人先後謝世而無從考證所以這也增加了《溪岸圖》的傳奇色彩!」

    我講完眾人都情不自禁的點頭頷許那個老外走過來握著我的手說:「小伙子你講的太棒了!」

    子墨也在我耳邊小聲的嘀咕:「厲害呀!沒想到你鑒賞力這麼強!」

    我轉過頭對子墨說:「能得到你的嘉許讓我受寵若驚呀!」

    我們四個人一邊賞畫一邊談藝當然主要是我和子墨說老外和那個女孩子聽。我們繞著展館走了半圈還真的碰上一件石濤的作品《秋遊峨嵋》。

    走到這幅畫面前老外和那個女孩子突然停下來。

    「吳先生你對這幅畫怎麼評價?」老外問。

    「這幅畫淋漓盡致的體現了石濤山水畫水墨變幻輕剛放縱情調新奇的特點筆墨飛動靈活水墨滲化淋漓氣勢不凡耐人尋味呀!」我把這幅畫好好的誇了一遍。

    子墨仔仔細細在畫面前看許久不住的點頭說:「石濤用筆真是變化多端粗筆細筆蒼毛之筆跳躍之筆破筆率筆在這幅畫上真是各顯神采難怪鄭板橋說石濤的畫法千變萬化離奇蒼古而又能細秀妥帖比八大山人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等造詣已經臻於至善!」

    老外聽了我和子墨的誇獎得意之色溢於言表臉上堆滿了笑容。

    旁邊那個女孩子也驕傲的說:「實不相瞞這幅畫就是我們這位先生的私人收藏這次是應組委會的特邀專門從美國運過來參展的!」

    老外也在旁邊不住的點頭說:「我對中國畫仰慕已久這幅畫是我很多年前花了兩萬美元在香港買的沒想到現在又有機會重回香港參展!」

    我佇立在畫面前又靜靜的看了很久轉身對子墨老外和那個女孩子說:「我懷疑這幅畫不是石濤的真跡!」

    我一語一出子墨老外和那個女孩子都大吃一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