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勇猛和正義的化身-傳統史書中的大熊貓 文 / 皇旒
為了讓大家更多瞭解大熊貓,
偶特地找來一篇資料呢!
今天要返校,估計只有等到下午才能更新~
謝謝大家支持了!——
勇猛和正義的化身-傳統史書中的大熊貓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保存著不少關於大熊貓的記載,由於分佈範圍廣泛,這種被譽為國寶的動物竟有著眾多截然不同的稱謂,如貔貅、貘、貊、騶虞、白熊、花熊、竹熊、食鐵獸等等。
《玉芝堂談薈》、《懷麓堂集》、《菽園雜記》中有「龍生九子」的說法,其中第九子是貔貅(明人楊慎在《升庵外集》卷九中說是椒圖,當是傳聞互歧而異辭),「形似螺蚌,xing好閉,故立於門鋪首」,騰雲駕霧、號令雷霆、降雨開晴,相傳有辟邪擋煞、鎮宅之威力。貔貅,貌似金蟾,披鱗,甲形如麒麟,取而獸之優,有嘴無股,吞萬物而不吐,可招八方財,在古時,被認為是聚財囊、催官運的祥獸。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五帝記》中也說,4000年前,黃帝在阪泉(今河南逐鹿縣)大戰中,曾用馴養的虎、豹、熊、貔貅(雄為貔、雌為貅)等猛獸助戰,打敗了炎帝部落。西周初年的《尚書》和《詩經》,有「獻其貔皮」的記載,說明在當時它是珍貴的貢品,貔貅被認為是像虎豹一樣威猛的動物,所謂「如虎如貔」,正是對勇士最流行的讚美,軍隊也常打著「貔」、「貅」的旗號,以顯示自己戰無不勝。
據研究大熊貓的專家張和民教授考證,貔貅就是今天的大熊貓,黃帝號「軒轅氏」,又號「有熊氏」,可知在那個時代,人類以熊為尊,且已將熊(黑熊)、羆(棕熊)、貔貅(大熊貓)明確區分開了。《山海經》說有一種很像熊的動物,毛se黑白,產於邛崍山嚴道縣(今四川榮經縣),「xing食銅鐵」,故稱食鐵獸,《山海經》雖是神話小說,又是戰國或漢初人的偽托,但其記載或有可信之處,所謂食鐵獸也就是大熊貓,在四川北川縣志中,食鐵獸的稱呼一直沿用到近代。
司馬相如《上林賦》極盡輔陳,漢武帝時上林苑(今西安市西周厔縣、戶縣界)方圓200里,放養很多禽獸,供皇帝狩獵,而被稱為貘的大熊貓始終列為前茅。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把貔和貘說成是豹一類的動物,似熊,黃色或黑色,貔產於貉國(中原以北),貘產於四川。三國時吳國陸璣注《毛詩》說貔和白豹貌似虎、熊,遼人謂之「白羆」,晉代文學家郭璞也有類似的記載。
騶虞也稱騶吾,《山海經》云「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采比具,尾參與身」;《尚書大傳》云「散宜生之於陵氏取怪獸,大不辟虎狼間,尾倍其身,名曰騶虞」;淮南子云「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騶虞、雞斯之乘、玄玉百工、大貝百朋、玄豹黃羆、青犴白虎、文皮千合,以獻於紂」。西晉時,因大熊貓只吃竹子,從不傷生害命,被視做象徵和平友誼的「義獸」,「騶虞幡」是息兵止戈的標誌。《資冶通鑒》記載,太康元年(公元291年),楚王司馬瑋與賈後合謀,殺汝南王司馬亮,其後司馬瑋又與賈後衝突,以致「內外擾亂」,賈後接受太子少傅張華的建議,遣殿中將軍王宮持「騶虞幡」出麾眾曰:「楚王矯詔,勿聽也!」眾皆釋仗而走。永寧元年(公元301年),齊王司馬冏起兵,朝廷大臣群起殺趙王司馬倫的死黨孫秀等人,京師大亂,「有詔以騶虞幡敕將士解兵」。永昌元年(公元322年),大將軍王敦起兵攻建康,梁州刺史甘卓出軍討伐,王敦曾「遣台使以騶虞幡駐卓軍」。可見,大熊貓自那時開始,已是一種公認的祥獸和瑞獸,無論何種情況,只要「騶虞幡」出現,衝突和戰亂便會嘎然而止。
到了唐代,騶虞仍然作為吉祥的象徵,受到人們的重視。唐文宗開成三年(公元838年),河中節度使曾奏報發現騶虞,當時百官稱賀。文宗對工部尚書鄭悰說:「李訓、鄭注皆因瑞以售其亂,乃知瑞物非國之慶。卿前在鳳翔,不奏白兔,真先覺也。」鄭悰回答:「昔河出圖,伏羲以畫八卦;洛出書,大禹以敘九疇,皆有益於人,故足尚也。至於禽獸草木之瑞,何時無之!劉聰桀逆,黃龍三見;石季龍暴虐,得蒼麟十六、白鹿七,以駕芝蓋。以是觀之,瑞豈在德!玄宗嘗為潞州別駕,及即位,潞州奏十九瑞,玄宗曰:『朕在潞州,惟知勤職業,此等瑞物,皆不知也。』願陛下專門以百姓富安為國慶,自餘不足取也。」文宗聞言稱善,對宰相們說道:「時和年豐,是為上瑞;嘉禾靈芝,誠何益於事!」唐文宗和鄭悰以民本思想客觀看待祥瑞,這是一種進步,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騶虞在唐代中晚期已經不很常見了。
與今天一樣,大熊貓在那個時代也承擔著轉達友誼的國際使命,據日本《皇家年鑒》記載,公元658年10月22ri,唐朝女皇武則天將一對**白熊(大熊貓)和70張皮作為國禮,送給日本天武天皇。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幽室靜養,感覺冷風颼颼,膚寒頭疼,有人送給他一個畫了大熊貓的屏風,果然有避風祛邪,驅鬼神、保吉祥的奇效。白居易十分欣喜,在屏上賦詩《貔屏贊》,以對大熊貓的讚美來表達一個和平安靜的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意義,戰爭和動亂只能給人民帶來不幸和饑荒。
明人李時珍寫《本草綱目》,對貘的藥用價值專門作了研究,認為「今黔蜀及峨眉山中時有貘,頗為山居之患,亦捕以為藥」,貘皮「寢之可驅瘟疬,辟濕氣邪氣」,膏可「治癰腫,能透肌骨」,尿主治「吞銅鐵入腹者,水和服之即化為水」。
從各種記載看來,大熊貓在古代曾經分佈在中原的河南,西北的甘肅南部、陝西中部,長江中游的湖南、湖北,西南的雲南、貴州,以及四川盆地東南緣和東北緣等廣袤地區。16世紀以後,在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熊貓的數量和活動範圍逐漸縮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自古友好使者
學者菲爾?迪安認為,熊貓是中國的主要文化象徵,「它可愛的令人想撫摸,能傳達出友好的信息。」而在中國古代典籍中,熊貓的形象則是能聚財囊、催官運的祥獸,或如虎豹般威猛的動物。國寶熊貓曾有著眾多截然不同的稱謂,如貔貅、貘、貊、騶虞、食鐵獸等。
《史記?五帝記》中曾錄,4000年前,黃帝在阪泉大戰中,曾用馴養的虎、豹、熊、貔貅(雄為貔、雌為貅)等猛獸助戰,打敗了炎帝部落。所謂「如虎如貔」,正是對勇士最盛行的讚美。西晉時,因大熊貓食竹而不害性命,被視做象徵和平友誼的「義獸」,至唐代,「騶虞」仍然作為瑞物而受人重視。
根據日本皇家年鑒,早在公元685年10月22ri,唐朝皇帝送給日本天武天皇兩隻白熊和70張毛皮。這一年是唐玄宗李隆基誕生之年,也是女皇武則天登基之年,因此天朝以厚禮賜贈鄰邦。據大熊貓專家胡錦矗考證,白熊極可能是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