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二爺傳奇

大道小說網 第六章 收復揚州(六) 文 / 造山運動

    6—6

    自入秋以來,大量飢餓的難民不斷湧入根據地。到十月份,根據地的人口增加了三百多萬。賑濟和安置難民成了頭等大事,賈邇冶現在每天的伙食是三頓甘薯稀飯,好幾個月不知酒味了。但是賈邇冶沒有憂愁,反而十分欣喜,大量的人口正是賈邇冶的所需。即使難民人口普遍缺乏青壯勞動力,那又有什麼關係。幾年以後,一撥年輕人就會成長起來,十幾年以後,又會產生新的一代。

    在賈邇冶的號召下,軍隊與百姓同甘共苦,共渡難關。根據地其實並不缺乏糧食儲備,自從創建根據地以來,賈邇冶從未放鬆過儲糧和儲兵這兩件事,如果不是這兩件事佔據了賈邇冶太多的時間,首先造出步槍的人恐怕就不是徐大錘了。軍隊的將領、特種部隊、政府官員都深知儲備糧食的重要性,瞭解糧食儲備比手上多一些兵力更有意義。各方面的負責人都從不放過收集儲備糧食的機會。

    大家現在都十分慶幸今年年初時就軍民齊動員,採取措施預防旱災,否則大量飢餓的難民會迅速消耗掉根據地的糧食儲備。今年的兩次戰役擴大了根據地產糧的土地,特別是那些近水源的土地增加了糧食的產糧,奪取灣頭堡元軍糧倉直接增加了巨大的糧食儲備。熟悉賈邇冶的神秘xing的那些東山莊園老部下對賈邇冶的神秘xing更加不可思議了。但是他們不知道賈邇冶是從楊無過無意的談話中猜測到今年可能是大旱之年,更不知道賈邇冶見到灣頭堡巨大的糧倉時心中隱隱作痛,這些糧食是元軍在江南搜刮的,現在江南的百姓一定過的很苦。

    根據地頒布了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法令,禁止買賣人口,禁止蓄奴和為奴,主僕之間只能是僱用關係,僱主必須付給雇工工資薪酬。這項法令引起一些人的不滿,但在高壓之下,沒有人膽敢公開抗拒,絕大多數人衷心擁護這項法令。這項法令的及時出台,是為了防止有錢人乘機廉價購買難民為奴,然後以最不合理的方式剝削奴役他們。但是也沒有徹底消滅買賣人口的現象,不少有錢人以娶妾的方式變相地購買人口。對此賈邇冶無能為力,有些事情是不能急於求成的,太傳統太複雜的事情還是慢慢來吧。

    寶應有一個地主,姓施名福,家資地產頗為豐厚,雖然早有三妻四妾,而且奴婢成群,勤於床上耕地勞作,但年過半百未出一子一女,從本家和原配妻家過繼了兩個養子。禁奴令頒布後老地主遣散多數奴僕和廉價長工,將模樣姣好的奴婢都納為小妾,還新購飢餓難民女子為妾,致使妾數達四十餘人。小妾們除侍候老地主之外,還承擔土地的生產勞動,而老地主只作床上的無功之勞。當地政府官員根據禁奴令認為老地主的行為與該法令牴觸,多次勸其改正無果。歷史上寶應確有施福其人,史籍中有所記載。施福身為平民,在李庭芝和姜才被斬於揚州之後,殺大宋寶應軍將領,獻城元軍,致使淮東殘餘宋軍迅速崩潰。忽必烈表彰施福之功,授以千戶之職,佩虎符。究宋亡之事,類似情況屢見不鮮,令人深省。

    賈邇冶得知此事後私下裡給肖烈作了一點暗示,不久老地主突然死亡,系無疾而終的正常死亡,民間傳為馬上風脫陽而死,理由是入殮時壽衣下部頂立著一個很高的帳篷。當地政府得到上級指示將土地、房屋、浮財平分給老地主的妻妾和兩個未成年養子,奴僕和長工也略有所得。老地主本家和妻家認為財產只能分給兩個養子和正妻,養子出自本家和妻家因此兩家族也當獲利,而奴婢小妾給些小錢即可。數百本家和舅家之人群集大鬧,當地政府出動治安部隊鎮壓,數十人遭到鞭笞或杖責,兩族為首之人被罰款賠償打鬧時哄搶和破壞的財物,傷人的鬧事者被判刑勞動改造。此例教育意義極大,納小妾者首先遭到妻妾子女及家族之人的強烈反對,擔心將來別人分家產。後來賈邇冶讓吳公公將處理此事的官員調到江南的平江府(蘇州)任主官,那裡城池人口過百萬,人文薈萃,工商業發達,尤其是經濟意義極大的絲綢紡織業和煉鋼業發達而且技術先進。

    根據地設立了許多公學學堂,學堂雖然簡陋,但是每日早晚兩頓免費甘薯稀飯、中午一頓白米飯或白面饅頭吸引了所有難民兒童和貧苦人家的孩子,男女學童都得到一身免費的學生制服。除了少量有工資的教師,大量讀書人志願義務執教,政府官員和軍隊各部門的人員都做了客串教師。

    公學學堂的建立無意之中使賈邇冶看到一種讓官員貼近老百姓的方法,還讓賈邇冶找到了一條調動閒居的讀書人的路子,也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賈邇冶下令將所有義務執教的讀書人登記在冊,將他們分批送往軍政大學培訓,作為官員儲備。

    十月下旬鄭不敗駕駛一艘新式戰船淡水號來到根據地,戰船送來了一批糧食和彈藥,但是沒有什麼武器,只有三十支步槍。徐大錘那裡有五艘戰艦了,由於元軍的水軍聚集在福建沿海,徐大錘命令台灣的五艘戰船和五艘武裝商船駐紮澎湖和台灣北部以防不測。淡水號駛往膠州裝載硝石、硅藻土和銅礦石,然後直接駛往台北。

    在鄭不敗上次送來十支步槍的時候賈邇冶就想到了槍榴彈。以現在掌握的製造技術,製造槍榴彈應當沒有多大的問題。這次鄭不敗回去時,帶給徐大錘的信中賈邇冶提到了製造槍榴彈的設想。如果有了槍榴彈這種即輕便,又有較大殺傷力和破壞力的武器,部隊的戰鬥力無疑又會得到增強。無論是打擊集群敵人,還是攻城拔寨,槍榴彈都是克敵制勝的利器。

    只有很少的幾個人知道,現在儲備的武器不僅僅是一個多團的制式武器裝備,還有五百多門大小迫擊炮的儲備。這是前幾次大量運送武器裝備時積攢起來的,軍隊幾次擴編基本上都沒有擴充炮兵。賈邇冶從實戰中發現沒有必要在現有的部隊中裝備更多的火炮,而且即使大量裝備火炮也無法實際運用,原因是每次大戰消耗的炮彈超過生產速度。現在要緊的是訓練更多的炮兵和儲備更多的炮彈。

    賈邇冶將自己的jing衛排擴充為jing衛連,轄四個排共十二個班,每個班擁有三到四支步槍,加上賈邇冶自己擁有的當玩具的步槍,共有四十支步槍。賈邇冶在為將來部隊大量裝備步槍做準備,親自過問使用步槍的戰術和技術應用。如果現在將近六萬的軍隊都裝備了步槍,賈邇冶一定會揮軍橫掃天下了。現在有些縮手縮腳,不敢強出頭而成為元軍首要的攻擊目標。打仗只是為了發展壯大自己,實際上對南方的行朝沒有什麼幫助,反而是利用元廷急於消滅趙氏殘餘和蒙古貴族內訌之時自謀利益。

    十月底時還有一件使賈邇冶十分高興的事情,楊無過和時移等人終於回來了,他們帶來了於輝和游濟以下三百餘人。楊無過和時移等人出發聯絡於輝和游濟時賈邇冶授意如果游擊隊發展的好就在當地繼續發展,設法與根據地之間建立秘密通道獲得武器裝備,如果發展的不好就設法帶到根據地來。現在於輝他們來到根據地,說明他們十分艱難。實際上於輝他們不僅經歷了艱難,而且這幾年還經歷了大起大伏。

    賈邇冶和於輝及游濟談了兩天兩夜,為他們這兩年的經歷唏噓不已。游擊隊在賈邇冶離開桐柏山後不久,迅速發展到五百餘人。當他們yu與賈邇冶聯絡時,元軍沿江而下,切斷了聯絡通道,以後派人秘密前往東山莊園和牛頭山基地,但是賈邇冶已經撤走了。於輝和游濟沒有放棄武裝鬥爭,按照賈邇冶離開桐柏山時的授意,他們向西北發展到伏牛山地區,向東南發展到大別山地區。兵力最多時發展到三千五百餘人。

    為了獲得可靠的補給,游擊隊集中起來進入隨州地界,yu圖打下隨州,但是攻城不利,遭到元軍主力部隊的圍攻,退入山區後不足二百人了。以後幾經周折,又逐漸發展到三百餘人,但是分散在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別山的不同地方。楊無過和時移等人在桐柏山找到於輝和游濟的下屬,幸虧其中有老隊員認得時移,這才雙方取得信任。以後歷經千辛萬苦,在各山區找到全部人員,將他們帶到根據地。

    賈邇冶讓於輝和游濟以及一些識字的游擊隊員到膠州軍政大學培訓,其他人暫時由直屬團代管。培訓時間是三個月,三個月後,於輝和游濟等人將走訪各部隊,觀摩部隊的軍事訓練、日常作訓、生產勞動和學習戰鬥經驗,熟悉我軍的火炮和戰術。

    安排好於輝和游濟等人之後,一份軍情分析報告引起了賈邇冶的注意。七月份元丞相伯顏離開了江南,雖然沒有帶走多少軍隊,但是帶走了伯顏的幕僚班子,而來自燕京的情報證實伯顏率軍北上了。這說明蒙古貴族之間的戰爭的規模在擴大,忽必烈不僅調用了阿術及其一萬精銳軍隊,而且調用了南下滅宋功勞最大的丞相伯顏。

    能不能在蒙古貴族之間內訌正激烈時搞一次大的行動呢?目標選在哪裡合適呢?一個大膽的想法在賈邇冶大腦裡逐漸形成,賈邇冶決定打過江去。參謀部召集了一系列會議,各部隊和各部門開始積極準備打大仗,但是卻不知道打哪裡。教導團開始在各地編練三個新兵團的兵力。殘破的瓜洲水上軍營被從新啟用,范廣師的一個團和炮兵部隊重建了軍營並且駐紮其中。以後那裡秘密陸續聚積了大量船隻,但是在軍營外是看不見一條船的。

    賈邇冶到各地視察備戰的情況,還先後與吳公公和秦文會面,目的是要他們準備好佔領江南後管理地方政府的官員和內部保衛人員。賈邇冶以為吳公公會反對攻佔江南,因為這個行動畢竟太招搖了。沒想到吳公公全力支持打過江去,原因很簡單,吳公公喜歡江南。

    「邇冶,以後我要將政府的首腦機關和軍政大學設在建康府。嗯,還有,我要在那裡建一所技術大學。你看可以嗎?」

    「呵呵,當然可以。你不想建一所藝術大學嗎?小柔現在是名星啊。想一想吧,以後的名星都是你培養出來的,是你捧紅的,那是個什麼感覺?」賈邇冶心裡還有話,讓吳公公捧紅名星是最適合的人選,應當能夠避免權se交易。如果後世的導演、製片商和編輯都是公公出身的話,世界會乾淨許多。嗯,以後皇宮是要取消的,但是閹割的技術不能失傳。

    吳公公哪裡知道賈邇冶在胡思亂想,「啊,由我來捧紅名星嘛,感覺一定很好。不過,你真狡猾,你想累死我呀?」

    「我怎麼捨得你死呢?我願你長生不老呢。」是啊,吳公公要是長生不老,就用不著動用刀子割別人的**了。

    「邇冶,這次渡江作戰,我能做些什麼呢?」

    「哦,你要準備好大量的政府官員。江南有一千多萬人口啊。」賈邇冶不再亂想了。

    「這個沒問題。這兩年多已經有不少經驗了,現在軍政大學人滿為患,預備官員充足。」

    「志薄,電學研究有什麼進展?」賈邇冶轉移了話題。

    「搞出來一台手搖發電機。」吳公公眉飛色舞,非常得意。

    「啊,是嗎?那電感元件也有了?」

    「那當然,可惜還搞不出電容。」

    「後繼有人嗎?」

    「當然有。你培養的幾個化學家現在變成物理學家了。」

    「剛剛開始,多面手是有可能的。志薄,一定要保護好這些人,將來的發展就靠他們了。要盡量多的培養新人,這比自己搞出東西來還有意義。噢,做電容元件可以找些白雲母試試,放在兩個金屬片之間。」電容的本質是在兩個電極之間建立電場,是電能的儲存和緩衝裝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