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二爺傳奇

大道小說網 第三章 突飛猛進(七) 文 / 造山運動

    3—7

    徐大錘帶來了八艘新建造的十五丈戰艦,但是都沒有武裝。項飛將二艘戰艦用於台灣和大陸之間的聯絡和運輸任務,一艘用於和海洋水軍的聯絡和運輸,還有一艘用於和無忌的部隊的聯絡和運輸,其它四艘用於各地之間的海運,沒事時停泊在建康下關碼頭備用。而騰出來的四艘武裝商船都劃給內河水軍,支援江西和湖南的作戰。無忌那裡常駐二艘戰艦,基地在葫蘆島。無忌打算分兵渡海攻佔蓋州,原因是蓋州以及遼東半島沿海地帶漢人較多,農業較發達。

    徐大錘將軍工和民用產品的老班底基本都帶回大陸,現在住在建康待命。徐大錘不想待在台灣了,那些老班底的人員思念家鄉,都特別擁護徐大錘的決定。但是造船的那一部分還留在台灣繼續造船,台灣的樟木用於造船既結實又不生蟲。

    「呃,安全,你不去台灣了,那裡的工作誰主持?軍隊誰掌握?」

    「還是領導小組啊,現在吸收了賈政和鄭寶船。軍隊有一個團,頭頭是柴旺和梁君,有三個營的兵力,一千五百餘人。其中兩個營裝備鋼弩,軍官有轉輪手槍,還有一個營有兩個步槍連、一個炮連和一個偵察通訊連。另外還有五十人的水軍,十條小帆船,名義上也歸軍隊管,但是鄭寶船將他們當作漁民使用。」

    「夠闊氣的。」這是吳公公的評語。

    「呵呵。」徐大錘笑道,「那些兵是最神氣的小伙子了,十分搶手。柴旺是巴結實的女婿,梁君是水有益的女婿,軍政一家啊。這幾年軍隊也沒閒著,主要是忙著修路造橋。現在他們的決心很大,打算將路沿著西海岸一直修到南部去。那幫老爺們還都十分支持,都是想廣開財源啊。我沒反對,反正比閒著強嘛,讓他們忙個幾十年吧。呃,邇冶,他們能夠搞些簡易的測量工作,是你培訓出來的吧?」

    「嗯,是的。安全,這些年都沒有海盜之類的打擾過嗎?」

    「沒有。不用擔心,他們的裝備太強,真的有海盜的話,那幫傢伙恐怕要開心死了。」

    「安全,這次帶步槍沒有?」

    「帶了,這次是二百隻,是最後一批了。剩餘的八百多斤鎢礦石我也帶回來了,是打算用於車刀的合金鋼用的。硼砂和錳礦石沒帶,那邊還能生產鋼弩和彈藥,但是硝石儲備不多了。這邊很長時間不往那邊送硝石了,是不是不打算運了?」

    「嗯,這邊用量大,而且彈藥的生產能力超過硝石的生產能力。」

    「噢。邇冶,蒸汽機有眉目了,我將樣機拆散帶過來了,再拼裝起來就能動起來。」

    「啊,這是大事,你真能沉得住氣啊。」

    吳公公插話,「安全是想讓你狂喜。」

    「確實是狂喜啊。安全,下一步你打算怎麼做?」

    「呃,邇冶,我想在建康設一個實驗工廠,繼續研製。」

    「現在動能的輸出功率比以前搞的水輪機如何?」

    「比在台灣搞得水輪機差一些,但是據工匠們的反映,比你以前在牛頭山搞得強。」

    「啊,那還等什麼?趕快大干啊。」

    「呃,邇冶,現在熱效率很差,耗煤太多,而且造價昂貴,經濟上不如水輪機,恐怕只有技術進步上的意義。」

    「唉,沒關係,不就是化銀子化金子嘛,那玩意現在不缺。安全,你大膽地幹吧,技術上不成熟沒關係,大量使用才能快速進步嘛。以後要是缺金子銀子了,我負責給你搶來。」

    「咳咳。」吳公公有話了,「蒸汽機最終是要淘汰的啊,花大力氣划得來嗎?反正我們的技術已經絕對領先了,我們把力氣花在更先進的東西上不更好嗎?」

    「不,不。志薄,有了蒸汽機才有真正的機器工業。既使有了內燃機以後,蒸汽機也沒有完全淘汰,火力發電還是要用蒸汽機的。」

    「那好吧,本來我真的擔心太花錢而沒有經濟上的效益。這樣吧,先用蒸汽機帶動機器生產武器,能支援打仗多花些銀子也沒關係。」

    「安全,武器是要搞,但不是主要的。在武器這方面,你要搞的不是大量製造,而是研製新的武器。搞蒸汽機嘛,我給你一個目標,搞成了利益極大。」

    「什麼目標?」

    「用小蒸汽機造大蒸汽機,用在戰艦上和火車上。有了這兩樣東西,還用發愁沒銀子花嗎?火車一響,黃金萬兩。戰艦上裝上蒸汽機就更不得了了,以後看誰不順眼就讓他吐血。安全,以蒸汽機為核心的產學研你就負起責任來,別怕攤子大,別怕花錢。現在花多少,以後都能連本帶利的賺回來。」

    「哇,我猜想你是想搞擴張,怪不得你要我當日本天皇。」

    「不然你的yu豁難填啊。」

    「咳咳。」吳公公有話要說,「電學研究的事也交給安全吧,文官那一塊都快煩死我了,實在拿不出時間搞電學研究。」

    「唉,志薄,其實文官那一塊糊塗一些沒關係,文治這方面只要平穩就可以了。電學研究我說不上什麼,但是我希望先搞無線電。你想一想,只要解決了交通和通訊問題,疆域多大都不用擔心天高皇帝遠這種事情。古代的大帝國最終都難免分崩離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交通條件和通訊手段與廣大的疆域不匹配。」

    「對。」徐大錘說道,「我贊成先搞無線電。志薄,你搞到什麼程度了?」

    「哎,說起來也有一些成績了。先用酸溶液搞了電瓶和電鍍實驗,接著又搞了手搖發電機,現在在做基本參數的測量研究,進展緩慢。雖然我以前喜歡搞這些東西,但是那時候元件和測量設備花點錢都隨便買來了,現在什麼東西都要自己想辦法造出來。」

    「志薄,回建康後讓我看看你搞的東西。說不定把電子管搞出來就能搞出無線電了,那種原始的電報很簡單嘛。」徐大錘的興致很高。

    「哎,安全,這樣吧。乾脆你把電學研究也抓起來,我配合你。」

    「嗯,有你配合最好。志薄,我和邇冶創業的時候你在皇宮裡享福,你可能不清楚搞發明的訣竅。實際上很簡單,比如說造肥皂吧,我們知道確實有肥皂那種東西,而且知道大概是什麼原理能造出肥皂,所以我們很快就搞成功了。現在的人並不比我們笨,但是他們不知道要搞出來的東西確實是人能搞出來的,他們不知道有那個東西,因此他們不如我們。而我們在組織他們做這些事時讓他們明確地認識到目標一定能實現,那他們就能發揮出驚人的想像力和創造性。這方面我佩服邇冶,當初在莊園教小孩做化學實驗時我覺得他是在浪費時間,後來那一批人成長起來之後我才覺得那是遠見。」

    「呃,安全,要不這樣吧,你把產業和新技術研發抓起來,有些技術、設備甚至工廠逐漸賣給民間的商號,這樣可以發展的更快一些,還可以搞些錢救急。志薄就可以專心於政務和高等教育,電學研究和產品開發方面你們多作一些溝通。你們看這樣分工行不行?」

    徐大錘和吳公公都同意,賈邇冶繼續說道,「安全,建康有個最高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秦文,她代表我,還有志薄和項飛,你也進入這個最高領導小組。另外參謀部的肖烈和陳達也進入,他們兩都是副參謀長,還是情報資源司令部和後勤運輸司令部的司令,都是我們的老底子。」

    「邇冶,你幹嘛待在北平不動,這裡沒有江南人口多,更沒有江南的富庶,沒有江南重要吧?」問話的是徐大錘。

    「這裡是華北平原的門戶,是經營燕山以北高原地帶的理想基地。高原地帶都是遊牧民,短時間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去年秋天我去了一趟,對草原上的奴隸制度作了一些衝擊,以後還得去很多次,奴隸制度必須徹底消滅掉,否則後患無窮。幾十年的風調雨順就能發展成很大的力量,對平原地區的衝擊破壞力極大。」

    「呃,邇冶,有個得力的大將就行了,你還是回建康吧。現在的文官隊伍中舊官員越來越多了,而且多是地方的主官,我真擔心他們趁著軍隊都在外面作戰時搞起復辟來,天下必然大亂,很多人的項上人頭難保啊。」表示擔憂的是吳公公,「秦文在領導小組會議上通報舊官員相互間走動的較頻繁,有人四處尋找趙氏宗室成員。李庭芝雖然不與那些官員聯絡,但是他頻繁地訪問姜才,也在積極尋找趙氏宗人。秦文說這些情況你是瞭解的,為什麼還給姜才組建了一個師級部隊?要是他和李庭芝合謀突然端掉建康,那一切都完了。」

    「嗯,有些舊官員可能有恢復宋室的想法,但是他們現在都沒有軍權。姜才的部隊有三個團的兵員主要是原來的宋軍,但是戰鬥力最強的騎兵團是閔煙部隊的老底子。不久姜才師和黨寧師就要合力向福建進攻,而且一直往廣東方向打,李庭芝和姜才既使有什麼想法,也沒有機會付諸行動。志薄,去年組建了兩個步槍連吧?」

    「是啊,但是兩個連太少了吧?治安部隊裝備太差,建康和不設防差不多啊。」

    「這次安全又帶來兩百支步槍,組建二個新的步槍連,將四個連合在一起組建成一個營,由領導小組直接指揮。志薄,不用太憂慮,秦文、項飛、肖烈他們都有一套,如果有復辟的事情發生,事情不會鬧大的。以後鎢礦恢復開採後,就恢復步槍和迫擊炮的生產,組建四個全火器的團級部隊,將教導團也全部裝備火器,輪流讓這些部隊到前線露露臉。」

    「徐大錘問道,「邇冶,這麼大的事你為什麼不親自主持呢,難道你不怕大權旁落?」

    「唉,人要是誰都不能信任那還有什麼意思?建康我今年還會去看看,明年如果南方戰事沒有重大意外,北平我也不待了。我要到草原上去,可能去的很遠,至少要到中亞去,也可能到歐洲或者中東去。我想提前看看將來我們究竟將疆域擴到哪裡比較合適,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回來時我希望蒸汽機戰艦和無線電報都有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