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酷車暫存的陰陽五行和八卦理論資料 文 / 酷車
陰陽學說含有樸素的辨證法思想,認為萬事萬物都有相反成的矛盾的兩方面,分別可以歸納為yin和陽。比如:山之南為陽,山之北為yin;水之北為陽,水之南為yin;葉之正面為陽,葉之背面為yin;男為陽,女為yin;太陽為陽,而月亮又稱作太yin。yin和陽是互相轉化、生生不息的,表現這個規律的形象圖形就是太極圖。太極圖中,當陽最盛的時候,yin已悄悄出現;當最yin的時候,陽已悄悄出現。盛極而衰,否極泰來,這個哲理還是很深刻的。
五行學說是古人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他們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現。比如五色:青、赤、黃、白、黑;五聲:角、徽、宮、商、羽;五味:酸、苦、甜、辛、鹹;五臟:肝、心、脾、肺、腎;五情:喜、樂、yu、怒、哀;五常:仁、禮、信、義、智等等,每種事情的五項內容都分別顯示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順序。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剋的順序。生成的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順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的順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這就是所謂的萬物相生相剋。陰陽和五行學說相結合,成為古人解釋各種自然和人生現象的一種理論。占卜和命相學是預測未來的一種活動。古代生產力低下,對個人命運就更難把握,也就更想知道。命相學就利用了陰陽五行學說,來說明一個人的命運。所謂生辰八字,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出生的年、月、ri、時。先秦時期,人們只用天干地支來記ri,但是後來,年月ri時都可以用天干地支來記了。天干有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酋、戊、亥。二者順序配合可以產生六十個單位,叫六十甲子。那出生的年、月、ri、時分別用天干、地支配合來表示,正好有八個字,因此叫生辰八字,相者又叫它是人的四柱。生辰八字裡也有五行。在十天干中,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十二地支中,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酋屬金,亥、子屬水,辰、戊、丑、未屬土。這樣以來,根據生辰八字,就可以推算出你命裡缺什麼。古人認為必須五行俱全,命運才會興旺。這就是所謂的占卜。
八卦之學說為古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說『太極』是陰陽未分,天地渾沌時期。『兩儀』就是天和地,如『八卦』土中的陰陽魚,白色的為陽,黑色的為yin,古人將陰陽魚比作太陽、月亮、地球,太陽為陽,月亮為yin,地球為yin,陰陽相互環抱,表示陰陽交合,古人以四象來象徵四方,象徵一年的chun、夏、秋、冬四季,四象生八卦,實際上是陰陽相重,陰陽相合而成。八卦分為「天體運行八卦圖」和「人體運行八卦圖」。人體是一個具有複雜結構和複雜功能的系統,至今依然無法確定人體的內涵和界面。『人體八卦』其意就是反映人體的八卦體象和八卦在人體診斷中的應用,這裡最為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的人天觀問題。人體不但普遍存在著太極陰陽全息,而且普遍存在著『八卦』全息。人體是一個把『八卦』,各部又都充滿著小『八卦』全息,,無論眼、臍、耳、手、足、腹、舌、脈等都存在著『八卦』全息,並且都可以『八卦』定方位。通過『八卦』體現了人體的相關xing和整體xing。人體又是一個大太極,而各部位又都存在著小太極,大腦及五臟都存在著太極兩儀,人體是一個大陰陽合物體,而其它各部又都是小陰陽合抱體。「人體運行八卦圖」反映了人與天地宇宙所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人離不開宇宙所賦予的自然環境,而宇宙間的運動變化又折射在人體身上,宇宙與人體在各自運動過程中具有相互感應的效應,通過八卦反映了天人一理,醫易相通的原理。全圖工二十層內容,將天體運行的規律與人體七經八脈,經絡穴位及飲食健康的運行變化聯繫起來,形成天人合一的體系。此圖顯示了十二經絡的興奮時間及自然物象,對指導養身,疾病治療,康復鍛煉,對時間醫學,易醫學,頂測醫學的研究具有實用價值。
另外還有九種顏色的說明:紅、橙、黃、綠、青、藍、紫,還有白與黑分別仁愛、禮貌、信譽、義氣、智慧、勇氣、力量,還有正義和邪惡。
1、陰陽:相傳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渾沌,盤古開天闢地,將渾沌一分為二,天為陽,地為yin,由此有了陰陽的概念。後來古人根據生產、生活實踐和對自然現象長期觀察的事實,逐步把太陽、男性、力量、光亮、熱等帶有向上的、運動積極、肯定的、善意的、熱情的屬性歸為陽,把月亮、女性、軟弱、黑暗、冷等帶有下沉的、靜止的、消極的、否定的、惡意的、冷淡的屬性歸為yin,並由此總結出一套陰陽相互作用的學說以解析說明世上萬事萬物的產生和發展。把它應用到自然界、人類及生老病死就有了後來的陰陽五行學說、陰陽八卦學說和古老的中醫理論。
2、五行:指木、火、土、水、金五種物質和它們的運動。五行的概念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出現,它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產物。木、火和金、水分列於土地上下,前兩者屬陽,後兩者屬yin,火比木更活躍屬至陽,水比金位置更下,屬至yin,土地處中間屬於中性,因水為樹木生長所必需,故水又與木相互依存,這樣就構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循環,稱為「五行相生」。順著這種循環物質就相生,違背了它就會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稱為「五行相剋」。但是,事物的發展變化存在著反常現象,這就有了「相乘」和「相侮」。相乘就是過度的相剋,其次序與相剋是一致的,比如,木氣偏亢,太過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氣虛弱。相侮又叫反克,即本來是自己可以克勝的一方,卻反而被它克勝,其次序正好和相剋相反。比如,正常的相剋關係是木克土,然而木氣偏亢,土就會反過來侮木。我國古代哲學家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質,分別列入這五大類的範疇,並以此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
<黃帝內經>巧妙地把陰陽和五行結合到一塊,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中醫五行理論,並以此指導醫學實踐和疾病防治。古人認為五行在天上對應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在人就是仁義禮智信五種德性,這五類物質在天、地、人之間形成串聯,如果天上的木星發生了變化,地上的木類和人的仁心都隨之產生變異。古代迷信就是以這種天、地、人三界相互影響和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來推算人的命運的。
3、八卦:它最早見載於<周易>,相傳為伏羲所創,八卦的產生,正如周易;系辭所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業」意思是說,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宇宙處於一種無邊無際的元氣狀態(即太極),天地萬物都是由它演化而來的,太極的演化是元氣的分離,清陽者上升為天,濁重者下沉為地,天為陽,地為yin,陰陽(即兩儀)分成四象,四象是指在兩儀一奇一偶的基礎上復生一奇一偶,四象之上再生一奇一偶就產生第三爻,以陰陽三爻錯綜排列得八種卦形,叫做八卦。八卦相重生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多,人們以此可斷吉凶,趨吉避凶就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八卦在創作之初就與天文曆法有著緊密的聯繫,八卦的四象表示四季。春夏秋冬分別以少陽、老陽、少yin、老yin代之。歷史上曾有把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用來紀ri的記載,八卦本身也可以進行排序,並組成八卦圖,用以表示方位,預測過去和未來的吉凶禍福。
八卦和神秘xing在於它有著豐富的數學內涵和哲學淵源,八卦的每一卦形象征或代表著某種自然物或社會現象,如乾為天,坤為地,坎為水,離為火,震為雷,艮為山,巽為風,兌為澤(沼澤),這被稱為卦象,卦象可以象徵一切事物,以之象動物,則乾為馬,坤為牛,坎為豕,離為雉,震為龍,艮為狗,巽為雞,兌為羊,以之像人體,則乾為首,坤為腹,坎為耳,離為目,震為足,艮為手,巽為股,兌為口,由此觸類旁通,到萬物,就是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
一、陰陽:最適宜作為角色職業的總體屬性。同時作為技能與防禦屬性,個人以為不妥,遊戲無非就是正邪兩派之分,以陽象正,yin象邪,正好合適。角色以陰陽區分屬性明瞭簡潔,如果用五行區分由於會產生職業間的相生相剋,而容易導致失衡。
二、五行:用五行對應力量、體質、敏捷、智慧、怒氣五種屬性,這一設想基於中醫五行理論把五行對應人體五大器官-心臟、腎臟、肺、肝、膽等,可把力體敏智氣一一與之對應,設計出五行裝備和物品,當然這種五行裝備和物品不是加五行攻擊或防禦,而是強化力體敏智氣這五種屬性的。
三、八卦:以乾為天,坤為地,坎為水,離為火,震為雷,艮為風,巽為風,兌為澤的內涵,可設計技能與防禦屬性,但是不是設計八種,而是把天與雷歸為一類,地與山歸為一類,水與澤歸為一類,火與風,從而設計出雷電系、土系、水系、火系(風為加強火系的輔助技能,歸為火系),另加普通攻擊或防禦,從而設計五種的技能和防禦系別。
河圖洛書與五行八卦新說(一)
《周易》,主要是講陰陽、八卦、64卦變化的古書。
《黃帝內經》(或說《素問》和《靈樞》)中的藏象學說,是陰陽五行學說在中醫方面的應用。
《周易》裡面講八卦、64卦的變化,沒有涉及五行,這是因為,八卦系統與五行系統是兩個各自duli的系統。
八卦系統與五行系統,根源都是太極、陰陽、四象學說。
四象學說之後,出現五行學說與八卦學說兩個發展方向。
認識到這一點,有助於我們撥開迷障,深入探究這些古老學說的本質問題。
四象學說的出現,有助於古人認識客觀世界。
「像」,就是以「像」類物,是古人的一種分類和分析事物的方法,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手段和方法。
四象是指:少yin、太陽、少陽、太yin——分別可以代表chun、夏、秋、冬;生、長、老、死等等四類事物和現象,將事物和現象分成四個階段、四種相聯繫的情況。
為了更便於理解,古人又用了四種常見的事物代替上述四象。
這四種常見的事物就是「金木水火」。
具體代替方法就是:木——少yin;火——太陽;金——少陽;水——太yin。
「木火金水」,就是後來五行學說中的「四行」(缺少「土」行)。
「木火金水」代替「少yin、太陽、少陽、太yin」以後,就不再是具體的生活中的這四種常見事物,它們變成了「四象」,被人為地賦予了概念,變成了哲學理論上的東西。
以後,當古人認為其它事物和現象分別與「木、火、金、水」類似時,就可以分別被歸類於「木火金水」四象了。
四象學說確立和應用後,古人就會思考下列問題:
1,四分法太粗糙,四分法之後,如何更細緻地分類事物,事物類別之間的關係和變化規律是什麼?
2,「四象」分類和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個問題,導致了八卦學說的產生;第二個問題,導致了五行學說的產生。
河圖洛書與五行八卦新說——
太極一分為二,得到yin、陽(兩儀)。
yin、陽再一分為二,得到四象——「少yin、太陽、少陽、太yin」,後來分別稱為「木、火、金、水」。
如果用阿拉伯數字「1、2、3、4」表示四象,那麼,根據「奇數為陽數,偶數為yin數」分類法,其中,最大的奇數是3,可以表示陽氣最多的太陽;最大的偶數是4,可以表示陰氣最多的太yin。
1、2、3、4之和為10,10可分出「1、2、3、4」,所以,「10」可以看作太極。
太極分陰陽,10可分為5、5,一個為yin數5,一個為陽數5。
陽數5可分解為3和2。對應四象,3為太陽,為火;2為少yin,為木。
yin數5可分解為4和1。對應四象,4為太yin,為水;1為少陽,為金。
所以,「木、火、金、水」與「1、2、3、4」相配的結果是:
木——2,是少yin。
火——3,是太陽。
金——1,是少陽。
水——4,是太yin。
由水變化到木,是由「yin4」變化到「yin2」,是陰氣漸少,陽氣漸多的過程。
由火變化到金,是由「陽3」變化到「陽1」,是陽氣漸少,陰氣漸多的過程。
這裡,「4,2,3,1」表示的是概念,不是具體比例,所以四象學說裡,「水」與「火」的陰氣與陽氣比例不是「4:3」;「木」與「金」的陰氣與陽氣比例也不是「2:1」;
「木、火」都是由「陽氣5」二分而來,所以歸類為「兩儀」中的「陽」。
「金、水」都是由「陰氣5」二分而來,所以歸類為「兩儀」中的「yin」。
所以,四象(木、火、金、水)用於對應一年四季時,分別可以對應chun、夏、秋、冬。
由春季到夏季,陽氣漸升;由秋季到冬季,陰氣漸升。
用於四象對應生命時,「木、火、金、水」分別可以代表生、長、老、死——表示生命從無到有(生),從有到強(長),從強到弱(老),從弱到無(死)的四個連續的過程。
根據陰陽理論,陰氣與陽氣是互根互生的。所謂「yin極陽生,陽極yin生」是也。
以四象為例,陽氣分為「木、火」,陰氣分為「金、水」。
「木、火、金、水」四象循環,就是一個陽氣與陰氣不斷地互根互生的過程。
「水」為陰氣的極點,「yin極陽生」,所以「水」變化為「木」,即生「木」;「木」陽氣繼續上升,變化為「火」;「火」為陽氣極點,「陽極yin生」,所以「火」變為「金」,即火生金;「金」陰氣繼續上升,變化為「水」,金生水。
木——2,是少yin。
火——3,是太陽。
金——1,是少陽。
水——4,是太yin。
上述四象還可用另一種方式表示——就是根據陰陽互根互生理論,用其「所生」(即產生的原因)來表示。
比如,「木——2,火——3」,都源於「陽數5」一分為二。所以木為「yin2」,火為「陽3」。
木是因為「陽5」分出了「陽3」才出現,所以「木」可以說成「陽3生木」;同理,火是因為「陽5」分出了「yin2」才出現,所以「火」可以說成「yin2生火」。在古代,陽可對應「天」,yin可對應「地」,所以「陽3生木」「yin2生火」可以說成「天三生木,地二生火。」
再比如,「金——1,水——4,」都源於「yin數5」一分為二。所以水為「yin4」,金為「陽1」。
金是因為「yin數5」分出了「yin4」才出現,所以可以說成「yin4生金」;同理,水是因為「yin數5」分出了「陽1」才出現,所以可以說成「陽1生水」。陽可表示「天」,yin可表示「地」。所以可以說成「天一生水,地四生金」。
如上所說,四象(木、火、金、水)的陰陽變化次序和規律就此確立了,事物變化的一般規律就此確立了。
那麼,四象變化規律是否就此一成不變呢?是否不會有特殊情況發生呢?
四象變化的一般規律,如果發生意外改變,其推動原因是什麼呢?
四象已經具有明顯的週而復始的性質了。
四象對應一年四季,明顯具有週期性變化規律。
如果將植物的種子、動物的後代看作生命的特殊再生方式,那麼,四象對應生命的生、長、老、死四個階段,生命也是具有週期性的。
四象變化,週而復始,是事物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
有一般,就有特殊。
以一年四季為例,其變化規律與日月有關。日月幾十億年運行不息,是相對永恆的東西。據說地球的氣候變化,7500萬年是一個週期,在這個期間內,四季(春夏秋冬四象)變化規律是大致不變的。
對動植物生命而言,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偶然性因素大為增加。以動物為例,有胎死腹中的,有幼年夭折的,有壯年早逝的——生、長、老、死四個階段未完成就結束了。有的動物未留下後代,那就談不上生命的再生(週而復始)了。對動植物生命而言,偶然性因素確實存在,但我們不能因此否定生命的週期性變化規律。
其他事物變化也一樣,我們不能因為有特殊變化而否定其一般規律……
在把握事物一般規律的基礎上,合理把握和解決偶然性因素導致的特殊變化,是我們研究事物規律的目的。
導致四象一般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導致四象發生特殊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
這裡,需要談到五行學說。
四象與五行的區別,在於一個「土」。
「土」位於四象中間,不包含在四象循環週期內,如何正確理解「土」的含義,是正確理解四象與五行的關鍵。
《周易參同契》:「日月為易,剛柔相當,土旺四季,羅絡始終,青赤黑白,各居一方,皆秉中宮,戊己之功。」
將五行對應時間和過程,《周易參同契》持「土旺四季」,持「土貫穿始終」之說。
將五行對應地理四方,《周易參同契》持「土主中宮」之說。
在這裡,「土」是太極,是可以分出陰陽的太極。
我贊同《周易參同契》的上述觀點,持「土為太極」之說。
「土旺四季,羅絡始終」。正是因為有了貫穿始終的「土」,有了時間和過程的始終,一年才可以劃分出「春夏秋冬」四象;生命才可以劃分出「生長老死」四個階段。
《周易參同契》「皆秉中宮,戊己之功」。「土」指中央,有了中央,人們才可以區分「東南西北」四方,「東南西北」四方才可以長久存在。
《周易參同契》「土旺四季」,因為有「土」,四季才可以週而復始,運行不息。
中醫支持「土為太極」的說法。
中醫藏象學說認為脾胃為土。人食五穀經過脾胃的運化而生成的水谷jing微之氣,即為後天之氣。傳統中醫認為,胃為後天之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脾胃之氣為後天太極,是生命所必需的。中醫有「補脾胃,養五臟」的治療法則。
古代有土生萬物、土養萬物、土載萬物、土納萬物之說。這萬物自然是指可以歸類於「木火金水」四象的萬物。實質就是——土生木火金水,土養木火金水,土載木火金水,土納木火金水。
「木火金水」的產生都來源於「土」,其繼續存在也依賴於「土」。
「木火金水」的產生都來源於「土」——這個「土」是先天之「土」。
「木火金水」的繼續存在也依賴於土——這個「土」是後天之「土」。
將五行對應一年四季,「木火金水」分別對應「春夏秋冬」,土為陰陽(合則為太極)——就是日月。日月分則為陰陽,合則為太極。有日月,才有春夏秋冬四季。將來,太陽月亮的壽命到了盡頭,日月沒有了,「春夏秋冬」自然就沒有了——這是因為後天太極變化了。
將五行對應四方,「木火金水」分別對應「東南西北」,土為中央。中央可以無限小,小到一個點;可以無限大,大到與天地相同。「土」,可以理解為就是「天地」——有天地才有四方,沒有天地就沒有四方。其實,即使簡單的只將「土」理解為「中央」,四方也是由中央生發的,沒有中央原點,根本無法劃分東南西北四方。
在五行中,「土」為太極,太極分兩儀,就是陰陽(也可說是yin土,陽土),陰陽分四象,就是「木火金水」。
「土」不一分為二時,是「太極」。
「土」一分為二時,是「yin,陽」,是「yin土」和「陽土」。
「土」可四分為「木火金水」,是太極(陰陽)分為四象;「木火金水」可以合為「土」,是四象統一回歸到太極。——這就是五行學說的實質,本質。
對於五行學說,我感覺只有這樣理解,才可以解決應用時產生的一些難題。
五行圖就是太極(陰陽)四象圖,土居於中央,生發周圍的四象,並且是木火金水四象繼續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土發生變化,木火金水就會跟著發生變化。土消失了,木火金水跟著滅亡。中醫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脾胃就是人體五臟中的「土」。脾胃之氣,在人體是後天之氣,起養五臟的作用。
下面談談五行學說涉及到的先天太極和後天太極說。
太極分為先天太極和後天太極,是太極發展變化的兩個不同階段。
太極為什麼要分先天太極和後天太極兩個階段?因為太極陰陽發展變化時,影響因素不一樣。
太極發展變化時,如果只受先天之氣影響,就是先天太極。
太極發展變化時,如果受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雙重影響,就是後天太極。
先天太極是一種理想狀態,是不受外界影響的環境真空狀態,事實上很難存在——太極的發展變化總是受外界影響的,外界環境有時還是太極生存發展的基礎。
後天之氣主要指影響太極存在和發展變化的外部環境。
對動植物而言,先天之氣主要指遺傳因素,後天之氣主要指營養因素。
以動物為例,受驚卵是先天太極。在先天之氣(父母精氣)的作用下,受驚卵開始分裂,生命從此開始,事實上,從這一刻起,後天之氣就開始起作用,太極陰陽變化進入後天太極階段——受驚卵能否正常分裂,也受母體影響;胚胎受母體影響;出生後要受食物和生存環境影響。
我們生存在天地間。天地剛產生的那一刻,就是先天太極。之後,天地運行就進入後天太極陰陽變化階段。因為我們生存的天地,屬於太陽系,我們的生存環境——天地受太陽系影響。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一部分,受銀河系的影響。銀河系是總星系的一部分,受總星系的影響。沒有比總星系更大的空間了,總星系受它自身規律的影響。有生就有死,有存在就有滅亡。總星系是「有」,它源於「無」,重歸於「無」,是「有」的必然歸宿。
讓我們建立一個四維時空坐標系。剛開始,太極處於坐標系原點——就是先天太極。太極出生了,有了生命,就開始發展變化——在坐標系時間軸上,逐漸遠離時間原點。與其他有生命的事物一樣,太極將經歷「生、長、老、死」四個階段——剛出生那一刻是先天太極,之後三個階段屬於後天太極。太極滅亡那一刻,在四維時空坐標繫上,就是時間線上最後一個點,是與原點距離最遠的點。
坐標原點,屬於先天太極。
坐標原點之後所有的點,都屬於後天太極。
沿著坐標系的時間線,後天太極就是太極逐步走向滅亡的過程。
就時間點而言,在坐標系時間軸上,後天太極越接近原點,就越與先天太極近似,無限接近就無限近似,但不會完全相同。
九宮歌訣:
九宮之義,法以靈龜。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間。
八卦圖解:
乾三連,坤六段;離中虛,坎中滿;震仰盂,艮覆碗;兌上缺,巽下斷。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一ri之四象:
當午之時,ri耀當空,光浴山河,陽氣之極盛,是為太陽。
當酉之時,日漸西山,群星顯現,陽衰而yin盛,是為少陽。
當子之時,玉兔東昇,繁星閃動,陰氣之極盛,是為太yin。
當卯之時,旭日初現,群星無光,陽盛而yin衰,是為少yin。
一月之陰陽:
自初一而至十五,月形趨圓,漸yin之象,月圓則陰氣最盛。
十五之後,月形趨缺,漸陽之象,月缺則陰氣最衰。
一年之地支:正月陽氣動,去黃泉yu上書,yin尚強也。引達於寅。
二月萬物冒地而出,像開門之形。冒茆於卯。
三月陽氣動,雷電振,民農時也,物皆生。振美於辰。
四月陽氣已出,陰氣已茂,萬物見,成文章。巳盛於巳。
五月陰氣牾逆陽,冒地面出也。咒佈於午。
六月滋味也,像木重枝葉也。味暖於未。
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東。申堅於申。
八月黍成可以酹酒。留執於酉。
九月陽氣微,萬物畢成,陽下入地也。畢入戌。
十月微陽起接yin。該閡於亥。
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孳萌於子。
十二月萬物動用事,像手五形。紐牙於丑。
五行之三合:
水申生,子旺,辰死。三支皆水。
火寅生,午旺,戌死。三支皆火。
木亥生,卯旺,未死。三支皆木。
金巳生,酉旺,醜死。三支皆金。
土午生,戌旺,寅死。三支皆土
五行八卦與出排三的關係
根據五行八卦原理,將0-9分組:金為4、9;木為3、8;水為1、6;火為2、7;土為5、0,用網友推薦的代碼表示為金4=4、9;木3=3、8;水1=1、6;火2=2、7;土0=0、5。根據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五行相生原理用代碼表示4-1-3-2-0-4……相循環。排三出三碼,五行出三行用代碼表示可為:413、132、320、204、041五種組合,即為
413:1.3.4.6.8.9
132:1.2.3.6.7.8
320:0.2.3.5.7.8
204:0.2.4.5.7.9
041:0.1.4.5.6.9
一、五行
五行(wux-ng|fiveelementsofmetal,wood,water,fireandearth):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認為這五種物質構成世界萬物,中醫用五行說明生理、病理上的種種現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運。
非常有意思的是,金、木、水、火、土的品字結構都是存在的。
01鑫(xin),財富興盛。多用於商店牌號或人名。「金」本來就是財富,三個「金」字磊成金字塔形狀,當然是財富興盛了。「鑫」字大家一定是再熟悉不過了,現在還有很多商店/公司的名號中有這個字的。(所以,也有字典對「鑫」的解釋為:商店字號及人名常用字,取金多興盛的意思。「鑫」應該是最富有的漢字。
02森(sēn),樹木眾多;繁密。獨木不成林,三個木指木(樹木)很多,就是森林了。好像有不少公司喜歡「木林森」這個名字,我好像買過商標為「木林森」的皮鞋的。「木林森」體現了漢字的神奇。「森」是最環保的漢字。
03淼(miǎo),又作「渺」。本義是水大的樣子。水面遼闊;微小、藐小。我印象中好像有「江淼」這個人,好像是九五新聞的,應該是師姐吧,看到這個名字時我第一感覺是,這個女生取名時大概算過命,大概五行缺水,所以取的名字水極多「淼」是最滋潤的漢字。
04焱(y-n),火花、火焰。值得一提的是,「火」比「木」更有意思,「木」有木、林、森,「火」則有:
火;
炎;
焱;
燚。「燚」應該是最火的漢字。
05垚(y-o)高。這個字不常見(所以使用智能拼音輸入法打不出這個字,我覺得這個字比較生僻,用來做名字不合適,至少我是不會選擇不好認的字做孩子名字的)。我偶爾見到的不是作為商店字號就是用於人名。「土」也有土、圭、垚。第一次看到「垚」,我望文生義猜想「垚」字應該是土多的意思(因為鑫、森、淼、焱基本上都有金多、木多、水多、火多的意思,所以我覺得鑫、森、淼、焱應該屬於會意字),查字典才發現意思是「高」大概古人覺得很多土堆起來就很高了吧。「垚」應該是最土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