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道妖正傳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章 邪帝舍利(20) 小論高手 文 / 金庸封筆古龍逝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在這秋夜,竟仍有蟬聲許許,清明悅耳。

    而此時,空曠的街道多出了三個鬼鬼祟祟的黑影。

    「到了。」我與香兒,靜兒來到王府的牆下:「大家小心,別被以姨媽她們給發現了。」

    我從封藏中取出一根百爪飛鐮,封藏雖是靈器中品,但以我此時的功力,也只能裝一件百爪飛鐮了,紫羽靴能飛不假,不過帶著香兒和靜兒可不行,畢竟是功力不夠啊,這些皇室秘藏的靈器在我的手上和腳上如同廢物。

    所幸本人的力氣還是足以扔起飛鐮的,準頭也不錯,一下子便勾住了高達十丈的牆頭,現在的人武功太厲害了,一個三品的高手便可以輕鬆躍上十丈的高空。

    「可兒,靜兒,你們先上去吧,我在下面給你們把風,」我望著長長的繩索,不由心驚,嗚呼!我怎麼就不再厲害點,帶張雲梯呢,這可讓我怎麼上啊,我為了搞酷,可把精力全部放在劍招姿勢的美妙上了。剛才和妖道辟塵的一番氣勢爭鬥,已經讓我大傷元氣,對於輕身提縱術,我此時可是不敢嘗試。

    香兒和靜兒點了點頭,兩人拉著手,另一手拉長索,借力而上,如同一對蝴蝶,翩然飛舞於花中,不多時已上了牆頭。

    女子尤重輕功,而她們兩個一個出自魔門六道,一個出自移花宮,她們二人的輕功可比我強多了。

    咬了咬牙,我不想在兩人面前丟人,雙足一點,藉著紫羽靴的力量直躍牆頭,不過這姿勢可是拙劣之極,難堪之至,不過我也不在乎這麼多了,好歹也上了牆頭。

    放下繩子,我讓兩人先行攀下。

    「兒,靜兒,你們退遠些,我要跳了。」我為了展示自己的武勇,決定一舉躍下,以雪前恥。

    長袖舒展,我如同一位天上的仙人,從高空躍下,足方落地,我正yu打幾個帥呆了的滾化解衝力,突然手一緊,我不由自主地轉了幾個圈,這一來,衝力卻也消了。

    我晃了晃微暈的腦袋,定睛一看,花園路頭,赫然多了一個白衣飄飄,如玉妝成的美麗女子,一雙杏目含煞,兩眉倒豎,顯然正在生氣!她正怒目看著我!

    「你又偷溜出去了,還將香兒和靜兒也都帶去了,你的膽子是越來越大了啊!『白衣女子斥聲道。」雪姨,我——「我心中暗歎倒霉,怎麼會被雪阿姨抓住,要知道,她可是我們王府內最厲害的人,連我父王都不敢招惹,是靜兒的媽媽。

    這倒不是說雪阿姨武功了得,她雖是移花宮門下,花無缺,李聽月,素晴雪,計飄雪四大弟子之一,但武功卻也不過三品,比之於莫揚還差了少許,但論起為人,可是厲害之極,我是最不願撞在她手裡。

    更何況,我剛剛才惹得雪姨很生氣,還沒有得到她的原諒,現在卻又闖下了大禍,這回……

    「你什麼你,還不快回去,看我明天再收拾你!」雪阿姨道。

    我如奉大赦,看來雪姨已經原諒了我,腳尖一點,以超越我輕功極限的速度飛奔:「謝謝雪姨。」

    關上門,心神已經疲憊不堪的我盤坐了下來,看著牆上的一幅圖。

    圖上是一個騎牛的老人,行走在山水之間。

    這幅圖據說叫《天道》,相傳是古仙人文始真人尹喜所畫的老子觀天地圖,上面有尹喜真人所悟得的功法玄奧。

    據說還有一幅同樣的圖,乃是尹喜師弟庚桑楚所畫。

    人們稱庚圖為上卷《天道》,尹圖為下卷《天道》

    相傳九流之一天師道的始祖張道陵,便是悟道這上下兩卷天道而成就無極大道,成為與道祖老子,始祖軒轅並稱的教祖。

    我平日裡練功練到累了倦了,只要觀看這《天道》少許時間,便可以恢復過來。

    我看著這下半卷天道,但覺其中玄奧無比,卻又樸拙之極,心中若有所感,當即坐下運功,體內濛濛的丹氣漸漸凝結。由一團圓形丹氣如同丹丸,我心中一動,心知自己已然達到結丹之境,是四品高手了。

    道分三丹一嬰,腦為髓海,上丹田;心為絳火,中丹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下丹田,藏jing之府也;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精氣神為三寶,丹田為貯藏精氣神的所在,是「性命之根本」。

    道人期高手曰:「道靈』真氣聚於臍下二寸三分的氣海,又名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臍下,或有稱之為氣海,藏命之所,以織女代表腎為yinxing。按道家以織女喻腎,為真yin,在卦為坎;以牛郎喻心,為真陽,在卦為離,陰陽合則為真夫妻,陰陽合則生丹藥,所以還有坎離交媾,男女媾jing陰陽合而生丹藥之喻。心腎交,水火交,龍虎交之類等等,也都是指練功中之術語。圖中「水火交煉池」即喻心腎相交之處所,下丹田的丹氣並無五行屬性。

    賢人期的已可分辨出本身體質,積聚在中丹田,為膻中所在,為自承漿下十二層樓(指喉管)至黃庭(指人體內中虛空竅,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為陽,有肝膽脾均各自專職,共同耕種心田,故有「我家專種自家田,可育靈苗活萬年……灌溉須憑上谷泉(指舌頂上顎,所謂白頭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鵲橋),有朝一ri功行滿,便是蓬萊大羅仙。」

    賢人期的高手可以選擇適合本身的元氣修煉,將道人期吸收的雜氣排出,凝聚成五行道丹。

    而真人期的則已修成金丹大道,結成金丹,上丹田為百會所在,亦即泥丸宮、升陽府、崑崙頂、靈台等,道家所指名稱甚多,可以說是各自命名,眾說紛紜,不過多指腦而言。其中玄關所指在兩目兩眉與額、鼻骨之十字中心處,道家對此也十分重視,認為是入道之門,或泛指氣功基礎,認為是天地靈根,是祖竅、祖氣,至寶至貴。

    而仙人期,則是另辟一個神秘的空間,形成與身體相聯的元嬰。

    我相當高興,九品道奴和八品道僕都不過是比普通人略強一些,而對於法術卻都是微足不道,無法攻擊人的垃圾法術,而七品道便不同了,七品高手已經掌握了一些攻擊手段,有了那麼些資本來對付普通人,不過,當今的大唐又哪有普通人呢,七歲之時必須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因此十五歲的少年大都有個七八品的實力,一般來說都在七品左右,此後便是不再接受高等教育,自行練習也有望成為六品高手,有那麼一兩手拿得出去的功夫。

    至於五品,那便是要勤學苦練才能的了,一般來說,五品高手可是會受到軍官重用的,一般為小城鎮的城衛小隊長,或在小村落當個保長,當個仈jiu品的小官,也可以說不錯了。

    而四品,功夫便比較高了,在小地方也算是一流的人物了,鮮少敵手,這樣的人被稱為一流好手,也是資質不足者一輩子所能達到的巔峰。

    而三品,才算是高手,武功很高,千中無一。

    而二品才算是真正的高手,與三品四品比起來,應該可稱為一流高手。

    至於一品,那是高手中的高手,天下少有,被稱為超一流高手。

    而亞天位則是高手中的絕頂高手,幾乎天下無敵,距離傳說中的神也只有一步之遙。比如武尊,鬼侯,他們才是真正的亞天位高手,絕世強者,其餘如李玄,察木龍之流,不過是初晉級高手而已,尚不能如他們那般借用天地之力練成小先天真元。

    他們被稱為小天位的強者。

    而在他們之上,有至尊級,仙人位,他們超越了絕世強者與散仙,散人級別的仙期高手被稱為天位級高手,不過,那只是傳說中的存在,能達到天位的,據說可以無窮無盡的借用天地之力與天地同壽,與日月齊光,當然,這也是傳說中的存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