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道妖正傳

大道小說網 第九十章 鬼神限力(20)道德真經 文 / 金庸封筆古龍逝

    道皇宮千年宗派,宮觀自然修建的華麗輝煌,但隱約中卻又透著一種古拙的意味。

    道觀前有著一塊巨石,高達丈餘,上面刻著老子五千言,相傳是老子大弟子關尹以絕大神通以指力刻成,內藏妙道。

    山門左右有著對聯:

    樂青山綠水,邀明月松風,休辜負瓊樓玉宇景中景,

    循聖跡賢蹤,憶長亭笛韻,且留連古道斜陽天外天。

    對聯工整,卻不知道是誰手書的了。

    觀前有著一個八角柱體的華表,浮雕是祥雲組成的八卦圖案,紋理深奧,引人深思。

    山門前還有著一對石獅。獅為百獸之王,放在門前以示神威。東邊為雄獅,左蹄下踏一繡球,俗稱獅子滾繡球,象徵混元一體和無限神權;西邊為雌獅,右蹄下踏一小獅,俗稱「太師少師」,象徵道門昌盛。

    「晚輩李子玉,今日前來拜謁道皇。」我朗聲道,真氣鼓蕩,將聲音送去。

    我故意說得很大,不但是為了拜謁道皇,更為了讓所有打我主意的人知道,太極金丹他們是無望得到了。

    門漸漸打開,走出兩個中年道人:「道皇師祖正在乾元殿,請兩位隨我們進來。」

    走過欞星門,山門、幡桿、鐘鼓樓、靈宮殿、玉皇殿、四御殿,來到三清殿前。

    三清殿前碧水一泓,宮中道士名之為神水泉,大旱之年亦不涸竭。

    奇花異卉,四時不絕。耐冬花開,紅艷如火,漢柏、唐榆、宋銀杏均歷經風霜,至今仍柯干嵯峨,蓊鬱蔥翠。凌霄花盤繞漢柏而上,蜿蜒如龍蛇,名曰「古柏盤龍」。

    道德宗不但聲威震於天下,就連景色也冠絕群倫!

    隨著兩個道人,我們走進了道皇宮,乾元殿。

    大殿以青玉輔地,以白石為柱,四角銅獸香爐中氤氤氳氳,正燃著不知名的香料。大殿四簷之上,皆有青金異獸坐守。

    殿中一人負手而立,背對著我們。

    滿頭銀髮並非因為年老,卻彷彿為了襯托他的仙風道骨。

    一身銀白色的道袍微微擺動,動靜之中竟然好似包蘊著深厚的玄機奧理。

    「祖師,您要見的人已經來了。」

    年紀微大的道人恭敬的行禮道。

    「好,你們下去吧。」

    道皇柔聲道。

    兩個中年道人恭敬退了下去,要將殿門關上。

    「卒兄,你也下去吧。」

    我不想讓太多人知道我們之間的談話,因此擺擺手,讓棄命卒也下去了。

    「你終於來了,我等了你一百五十多年了。」道皇轉過身來。

    非如我想像中的年老面容,而是俊秀的一如少年。

    俊美絕倫,臉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稜有角的臉俊美異常,幽暗深邃的冰眸,長髮披肩,放出去絕對能夠吸引那即便是最挑剔的女子的注意。

    但是那雙飽含著滄桑與智慧的眼睛,卻揭示這他那讓人意想不到的年紀。

    我大感驚異,「我才晚到了三個月,你怎麼會等我一百五十多年呢」

    「你懷中的小獸是窮奇吧?」道皇笑了笑,「來,跟我到院子裡來。」

    我心中充滿疑惑與不解,卻不知如何開口。

    「這傢伙真厲害。」青羊子艷羨道。

    「不過,想要束縛咱們,他還辦不到,除非先殺了這小子。」向雨田道。

    「那可也未必!」盧循陰聲道。

    道皇癡迷的望著天,口中喃喃道:「你可知道,在九天之上,有一個地方,叫作天庭。」

    「這我當然聽說過,不過這只是傳說而已。」我不明白他到底想說什麼。

    「那個地方,真的很美,很美。」

    他的樣子倒像曾經到過那裡似的。

    「如果當初再給我一次選擇,我想我是不會離開那裡的。」

    道皇的話中充滿了悔恨。

    「你到底想說什麼?」我突然忍不住了。

    道皇回過頭來看我,目光中透露著難以言喻的光芒。

    「一百多年來,我一直在等你,你終於來了,我也可以回去了。」道皇答非所問。

    「喂,你到底——」

    「聽好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皇面容嚴肅。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萬物,曰道。揭日月,生五行,曰道。多於恆河沙數,曰道」

    「是道德真經。」青羊子大喜,「小子,你發達了,這可是非掌門不得相傳的道德真經啊。」

    「什麼嗎?」我剛要嚷嚷兩句,心頭卻陡然起了一種震撼。

    這是一種心靈上無法言喻的震撼,心頭不由自主地湧起一種玄之又玄的奧妙感覺。

    青羊子也凝神傾聽,他當年雖然身為四大長老之一,卻也沒有得到傳授的資格,因此修為始終無法長進,此刻能夠聽到這些真言,又怎麼會不珍惜!

    道德真經乃是當年老子留下的道之真諦,與流傳於俗事的雖大體相同,但其間有些微妙難尋之處卻與大眾流傳的截然不同。

    道德經被奉為道教所有玄妙之首,其關鍵處便是因為蘊含了天地間的至道,雖然沒有具體的修煉功法,但是卻適合任何一個階段的修煉者體悟。

    不同階段的修煉者會有不同層次的體悟,而即便是同一階段的修煉者,也常常會對大道有著不一樣的解釋,可以說,區區五千言,便包藏了所有道門法訣。

    而這法訣乃是老子親傳弟子的體悟,自然有著非同尋常的玄奇,能夠有這樣的紀元,實在是我所想不到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