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包公奇案

正文 第二十章 真假太子 文 / 繞地球一半

    包拯下朝後和寇准商量對策,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於是包拯暫且辭過寇准徑向開封府衙而來。一到府衙,卻發現有一個書生在客廳在等他,原來是公孫策,他顯得非常焦急,一看到包拯,連忙跪伏在地道:「包大人,學生的妹妹不見了!」

    「什麼?快把詳細情況告訴我!」包拯嚇了一跳,急忙扶起公孫策,他心裡預感到這事和李娘娘的事有關。

    果然,公孫策說道:「學生剛才別過包大人後,回到客棧,萼兒就不見了!我吩咐過她不要隨便出去的,問了客棧裡的掌櫃,他說是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帶走她的,包大人,我們兄妹倆在開封府除了大人之外其他的人都不認識的呀,是誰幹的呢?」

    「你先不要著急,現在暫且不知道是何人做的,也不清楚他的目的是什麼?不過依我的估計這事可能和我們正在查的案子有關,是我連累了你!」

    「大人,不要這麼說,他們這幫人是什麼都做得出來的,包大人你一定要幫我找到萼兒呀,我只有她一個妹妹,你有什麼吩咐儘管叫我去做!」

    「好,好,你先回去冷靜的好好想想有什麼線索,再來告訴我,我們一定有辦法的!」包拯沒想到這會兒又突然出了這件事,他真覺得分身乏術,一時頭昏腦脹,理不出頭緒。

    如此過了幾天,還是毫無進展,包拯這日正在愁眉苦臉的思考問題,寇准前來造訪了,包拯心想是不是有好的消息,忙招呼寇准就坐,寇准卻顯得很神秘,他把包拯拉到一邊,輕聲輕語的說道:「包拯,我有一件極其重要的事要對你說,你答應我千萬不能告訴第三人知道。」

    「寇相莫非有重要的事情要對包拯說?」包拯詫異道。

    「正是,你還記得皇上的幾個皇子都早夭嗎?現在皇上沒有後嗣,百年之後誰來繼承大統,包拯,你想過沒有?」寇准神色凝重。

    「皇上至今沒有後嗣,這是皇上的不幸,也是大宋的不幸,包拯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封府尹,不敢妄言皇家之事。」包拯感到一時惶恐,不敢回答。

    「哎,皇上的事就是天下的事,再說這裡只有你我二人,說說又有何妨!」

    「是,那包拯就說了,如今皇上年歲已大,春秋不再,有皇子的可能性很小了,為今之計只有早立太子才能穩定人心,免生禍端。包拯妄言,請恕罪。」

    「包拯多慮了,你的話很有道理,老夫也是這麼想的,朝中很多大臣估計也有這種想法,可是誰也沒有那個膽子去進言,咳,龍威難測吶!」寇准重重的歎了口氣。

    「可惜的是當年李妃所生的太子不知生死如何,如今看來皇上只能在近支皇室中挑一位德才皆備的王子立為太子了,可是這麼多的王子,挑誰才好呢?」包拯自言自語道。

    「你看狄王爺的公子怎麼樣?」寇准問道。

    「狄王爺的公子?包拯不是十分瞭解,既然寇相說他行,那他肯定是很優秀的,不過,皇上會同意嗎?太子這個位子一定有很多人眼紅的!」包拯回答道。

    「到時我們眾大臣會聯名上奏的,包拯你也要加入啊。」

    「那是當然,為國為民,包拯義不容辭。」

    「好,好,好,老夫還有一事,咳,還是以後再說吧,記住你說的話,老夫告辭。」寇准欲言又止。

    包拯見寇准如此也不願追問,就勢送走了寇准。回到室內包拯不由得捉摸起了寇准的來意,他講這些話僅僅就是為了立太子嗎,還是另有用意,一些話不好挑明了講。而且皇上的歲數也不是很大呀,龍體一向安康,立太子也不是迫在眉睫的事,包拯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包拯為這事愁眉苦臉之時,宮內突然傳來了皇上病危的消息,包拯更加心煩了,這邊歐陽天還關在牢內不肯招認,公孫萼又莫名失蹤,玉宸宮大火不知何人所為,狸貓所換太子不知生死,一大堆的事都在包拯的腦子裡盤旋,可又都沒有頭緒,這緊要檔口又出了皇上病危的事,一下子打亂了包拯的計劃,當下最要緊的事就是進宮探望皇上的病情,看皇上對自己的身後事如何安排。包拯顧不得再去深思皇上為什麼突然就得急病了,匆匆向皇宮而去。

    進了皇宮一打聽才得知,皇上就是那天聽到了李娘娘是被火燒死的,一時氣急攻心才得此病的,大臣們都知道皇上得的是心病,可是有個狸貓換太子的事擺在那兒,誰敢多言?而寇准和包拯也不敢隨便就把李娘娘還活著的事告訴皇上,誰知道皇上心裡是怎麼想的呀,他雖然也算承認了李娘娘是屈死的,可他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狸貓換太子是子虛烏有,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是不能對皇上說的。

    包拯到了內宮,看到許多大臣都跪在皇上的龍塌前,上面躺著一個面容消瘦,顴骨突出的人,正是大宋皇帝真宗。包拯慌忙跪在眾人後面。

    「今日把你們叫來,朕有重要的事宣佈,朕自知天命難違,陽壽將盡,朕一生為天下百姓做得實在太少,所以上天懲罰朕,將朕的幾個兒子早早的招了回去,現今朕還後繼無人,朕還不如一個普通老百姓啊!為了使大宋的江山能夠一代一代傳下去,朕決定在皇室中選一位世子立為太子,待朕百年之後繼承大統。」真宗一口氣說完這麼多話,累的大口喘氣,他朝身旁的太監示意道,「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今立狄老親王世子為太子,欽此。」太監的聲音高高響起。

    眾人高呼萬歲,包拯和寇准暗暗慶幸,皇上在最後時刻還是很清醒的,要說在眾多的王子中,還是狄王子最有資格被立為太子的,因為無論從人品還是學識來說狄王子都是個中翹楚。

    就在大家以為大事已定時,人人都鬆了口氣,卻有一個聲音突然響起:「皇上,不可!他不能做太子,因為真的太子在這兒!」

    眾人大吃一驚,誰有這麼大的膽子,敢當眾抗旨,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個白鬍子老臣,正是當朝太師潘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