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四六章 黃冊 文 / 炒米
「學生等救民心切,實在是冒失了,日後定向大老爺謝罪。」史開向楊凌抱拳道歉,後半句卻又話鋒一轉道:「不過此事刻不容緩,卻是要請大老爺立刻就審判,還整個溧陽百姓一個個朗朗乾坤。但是如果大人遲遲不肯審判,如果拖得太久,學生等人只好去府城另行投狀,還請大人見諒!」
「所以,你們是在威脅本官嗎?是誰給了你們膽子?」楊凌語氣不善地說道。
「如果大人硬要這麼說的話,我也沒有辦法。」史開笑道:「不過說到誰給我們的膽子,自然是全縣的百姓,還有憂國憂民的一顆赤膽忠心。」
「不對吧!我看分明就是為了你們自家的一些利益,十五稅一,你們也嫌多嗎?」楊凌質問道:「不要忘了,你們已經得到的夠多了。」
史開一愣,這些私底下的話,萬萬沒想到楊凌居然直接拿到檯面上來說,史開趕忙轉移道:「大人,現在多說無益,還是立刻審案為好!」
「如果我說,我不願意審呢?」楊凌冷笑道:「本朝為防亂訴濫訟,是不許越級告狀的,這個你們不會忘了吧?越級上告,不管有理沒理,先打二十大板,這個你們不會不知道吧?」
「這個自然是知道的,不過為了全縣百姓,這板子我等也甘之若飴,我等是讀聖賢書的人,豈能在困難面前畏難而行?」史開正義凜然道。
「好!很好!」楊凌拍著手說道:「多虧你們還記得自己是讀書人,左右!給我拿下這些目無法紀的狂徒,全部下獄。等我提前學道,隔了他們的功名。我在慢慢地跟你們算賬!」
「啊!」這下子所有人都愣住了,想不到楊凌一點也不給這些讀書人面子。居然玩得這麼大。
「大人,我們是秀才!你這是在侮辱斯文!」史開抗辯道。
「哦?是嗎?」楊凌冷笑道:「我侮不侮辱斯文,那是不知道的,但是你們肯定是目無君上的,而且證據確鑿!」
「大人,此話何解!我們這是一心為國為民,從不敢有半分私心啊!」史開這話說得連自己也覺得沒什麼底氣。
「看來你們還真健忘啊!本官提醒你們,既然口口聲聲說是為了祖宗成法,但是你們不要忘了秀才不許參與訴訟的祖訓?哪怕是自家的訴訟。也當由家人代理,只能涉及嚴重的刑事案件,需要出面作證的時候,才能傳召上堂。這些,需要本官再提醒你們一句嗎?」楊凌說著將手中一本厚厚的律法摔了過去:「自己好好看看,不要說本官不教而誅,」
「這……」所有的秀才都愣住了,他們背家人唆使來鬧事,本想著自己是秀才的身份。楊凌再怎麼蠻橫,也要顧及一下士林風評,畢竟如果真對他們做了什麼,楊凌無異於扇了整個天下讀書人的臉。可是他們萬萬卻忘了。律法中居然還有這麼一條,事實上,成朝這些年下來。讀書人早把這條組訓給忘得一乾二淨了,有些讀書人拉幫結社。大肆抨擊朝廷政策,非但沒有受到任何制裁。反而給他們帶來了「名士」的頭銜,這些人當初敢來鬧事,未嘗沒有抱著這樣的念頭。
「還愣著幹什麼?」楊凌喝道:「把這些人都給我抓進大牢,要是還敢傻愣著,我把你們全部都趕回京城,讓我二哥好好給你們上一堂課。」
「是!」這下所有人都聽清楚了,趕忙答應一聲,也不再有所顧忌,將這些讀書人往下面押去。不管這些秀才氣焰再怎麼囂張,再怎麼反抗,遇到這些如狼似虎的禁軍,也終究是沒有抵抗能力。
秀才老爺們罵罵咧咧的被押了下去,邊上早有看熱鬧的百姓,一溜煙的跑了去報信去了。楊凌坐在桌案後面,揉了揉眉心,諸葛師爺上前勸道:「東翁這次實在是太衝動了,這些人怎麼說也是秀才,士大夫共治天下,東翁今天得罪了他們,就等於得罪了整個士林啊。」
「我怕什麼?」楊凌冷笑道:「暫且不說,是他們冒犯了國法,而且,師爺,你別忘了,我自己好歹也算是一個讀書人。再說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只要他們沒的入仕,他們永遠也翻不起什麼浪花。更何況,這一次,我也不能退讓,如果政令朝三暮四的話,我這個知縣還有什麼權威可言,以後還不是淪為那些人的傀儡?」
諸葛師爺歎一口氣,那些縣官不都是這麼熬過來的?諸葛師爺只好再問道:「現在東翁將這些讀書人都抓進了大牢,肯定好像捅了馬蜂窩一樣,不知道東翁可想到了什麼應對的辦法?」
「有!」楊凌將桌上的一份賬冊拿出來,胸有成竹道。
諸葛師爺一看去,卻見那賬冊封面是黃的,已經很是破爛了,看樣子好像是幾十年前的舊物一樣,諸葛師爺眼神驟然一縮,拉著楊凌說道:「東翁萬萬不可啊,如果把這些事給揭開來,這天下恐怕以後再也沒有東翁的立足之地了。」
「這個我自然知道。」楊凌神色不變,淡淡道:「我雖然做事莽撞,但是我還沒糊塗到,就認為可以挑戰天底下所有的士紳階層了。但是我現在跟這些溧陽的士紳已經是一個弱雞遊戲了,我是輸不起的,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諸葛師爺歎一口氣道:「既然東翁已經決定了,我也沒有什麼可勸的了,只是請東翁千萬注意這其中的尺度啊。」
楊凌拿出來的東西叫做黃冊,上面記錄著每家每戶的田畝數量,要知道成朝的稅收和徭役的依據,就是來自這本黃冊。但是,這些黃冊修的時候,還是成朝剛立國的時候,那個時候,天下階級剛重新被洗牌了一次,所以沒有什麼阻力。成朝這兩百多年下來,雖然每隔五年,就要重新修一次,但是官府和士紳狼狽為奸,這黃冊可以說,修了也等於沒修,那些地主階級有的是手段,瞞天過海根本不在話下,偷稅漏稅那是小兒科,更可氣的是,這些人會將屬於自己的義務轉移到一般百姓頭上,這樣一來,就會造成貧者越貧,農民沒辦法,最後只能將自己安身立命的土地交給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地主階級。
其實楊凌當初也早就想過了,當初制定政策的時候,只是說十五稅一,雖然加了一點,但是對於這些人來說並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而且根據田畝數來,這些人的利益只是稍微有點受損,但是還沒到傷筋動骨的階段,但是沒想到他們卻連這一點點的損失都不肯承擔。
所以,現在楊凌也只能動用自己的大殺器,現在是個弱雞遊戲,只要誰慫了,誰就將萬劫不復。這黃冊就是這些人下面的東西,捏住了它們,它們自然疼痛難當。可是不要以為楊凌就穩操勝券了,因為民心並不在楊凌這邊。民心是什麼?民心是貴族愚弄百姓的手段,這些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如果真要鬧大了,只要稍微激起一點民變,就算楊凌後台再怎麼硬,這一輩子也別想出頭了。可是楊凌深知自己的對手,是一群有恃無恐的老狐狸,任你張牙舞爪,我自八風不動,對他們嚇唬顯然是沒用的,非得動真格的不可!
那些人原本自信滿滿地等著自家的兒子帶回勝利的消息,卻忽然聽說這些人都被楊凌打入了大牢,無疑給他們澆了一盆冷水,坐牢不怕,要想成為一個名士,必然是要養望的,這坐牢就是非常好的刷聲望的手段,但是楊凌居然還威脅要革除這些人的功名,這些人自然就坐不住了,沒有了功名,你就算把牢底坐穿了,這一輩子也只是一個普通百姓,還談什麼名士?這下大家也別繃著了,匆匆忙忙地來到縣衙,求見楊凌。
楊凌面對這些士紳的詢問,淡淡地說道:「沒錯,本官剛剛是收押了一批目無法紀的生員,本官這不正寫信給提學道,將今天的事情說給他聽,提請革除他們的功名。對了,其中帶頭的叫史開的那個,我覺得他煽動鬧事,意圖謀反,所以會直接呈交刑部,請刑部查明他的罪狀,然後明正典刑!」
楊凌說著做了一個砍頭的動作,驚得所有人頭一縮,現在他們總算明白了,楊凌是頭順毛驢,只能順著他的來,稍有不如意,就是要死要活的,大家都是有家有室的人,哪能陪著楊凌這麼玩啊。再來這麼幾下,楊凌可能還沒事,這些人非得嚇出心臟病出來。
史渙作為領頭的,硬著頭皮問道:「這些生員雖然狂妄無知,但是畢竟是讀書種子,還請大人網開一面,我們回去以後一定嚴加管束。」
「太祖聖訓曰,天下利病,士、農、工、商,諸人皆許直言,惟生員不許!如有言建白,以違制論,黜革治罪,生員本身切己事情,許家人報告,其事不幹己,輒便出入衙門,以行止有虧革退。若糾眾扛幫,罵幫官長,為首者問遣,盡革為民!」楊凌悠悠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