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愛情皇朝裡的OP

大道小說網 第六章 八大山人 文 / 靜月流

    「怎麼,大哥來了嗎?」

    老十三剛剛睡醒,剛走到門口聽見我叫「大哥」,他還以為大阿哥到了呢!

    我連忙引見道:「這位是醉仙樓的黃老闆,這位是我的弟弟黃十三。」看到十三愣在那裡,我連忙擠兌顏色道:「見到我新認得大哥,還不快叫大哥!」

    老十三心裡十分鬱悶:我堂堂皇十三子,一覺醒來怎麼就多了個大哥,這四哥也真是的!看來自己有必要找個機會提醒一下四哥,不要亂認大哥。也不管我十三同不同意,這不是胡搞嗎?他心裡雖不願意,口中依然恭敬的說道:「十三見過大哥!」

    黃賓虹心裡好生納悶,這黃四爺家裡人的姓名怎麼都是數字,真是奇怪!說聲:「十三弟不要客氣!」便拉著我二人的手,來到了雅間。隨後叫來掌櫃的如此如此,說了一大堆我和十三根本都未曾聽說的菜名。掌櫃的記好之後,吩咐小二上菜,同時在雅間之外又給我的隨從安排了一桌。

    黃賓虹的確爽快,安排了整整一桌子本地特色酒菜,陪我和十三說笑,不知不覺間說到了八大山人(朱耷)。

    我真誠的說道:「黃大哥口中所說八大山人「書一畫二」,確為至言。」

    黃賓虹十分高興,八大山人的字在世上流傳很少,欣賞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竟然在這裡遇到有相同愛好的人,更是異常興奮。不覺間,跟我干了好幾杯。

    看到我二人如此推崇前明餘孽八大山人,十三不願意插嘴,獨自吃喝倒也快意。

    黃賓虹逐漸露出醉意,他指手劃腳的說起當代名士,而且用八大山人與其對比。論筆墨功夫,那是沒得說。可笑的是八大山人好酒,愛哭,戴布帽,穿長袍,爛鞋,瘋瘋顛顛遊戲人間,從黃賓虹的嘴裡說出,竟然全成了文人的灑脫。

    無外乎是為了躲避政治上的迫害,我理解黃賓虹只是用另外一種方式來代替,這足以證明黃賓虹和我一樣都是喜愛八大山人的同一類人,不管外人的評論如何,喜歡就是喜歡。畫和字千古名人留下的墨寶不少,我欣賞八大山人是他身上不屈不撓的氣質,而黃賓虹卻是欣賞八大山人的一切。

    我沒有過多的談論八大山人的字畫,我欣賞還可以,說到具體哪裡好,我可就不行。所以,多半我都是聽黃賓虹在那裡激情的評論。

    我趁黃賓虹不注意,曾經捅咕過十三,我希望他能說兩句。要說十三,他可是我們二十幾個兄弟裡最受父皇寵愛的兒子。十三年紀輕輕就文武雙全,剛正不阿,比起他來無論哪一方面我都落後好多。我始終不理解他為什麼喜歡和我在一起,按理說他沒有依附我的道理。我的勢力跟太子黨和八爺黨無法相比,皇位似乎只能在他們之間產生,我早就放棄了爭奪皇位。如果十三要是爭一下,我認為倒是可以。至少憑我的觀察,父皇對他的關愛似乎超過了老八。

    每當我暗示十三,讓他出來爭一下,他卻總是笑笑說:四哥,你要是想做皇帝,我老十三第一個出來幫你!我非常苦惱,自己根本不喜歡讀那些跟治國有關的經典書籍,又不擅長跟別人勾心鬥角,縱然想去爭,也沒有本錢。讓我下定決心退出皇位競爭的是因為我沒有李世民那種殺自己兄弟的心胸,就算我有機會當皇帝我也實在不忍心下手。至於我的親弟弟十四貝勒胤禵,自小便和我處處做對,如今早已和八爺黨暗中攪合在一起,與太子黨形成鮮明的對立。

    跟十四弟比較,我和十三的關係比親兄弟還親。在我心裡十三弟一直都是我的親弟弟,還有十七弟胤禮,他們倆永遠是我最好的兄弟。

    用他們的話說:做大事者不拘小節的!越是放得開,越顯得自己與眾不同。對於倆人的崇拜目光,我十分感動。不知道是上輩子積下了德行,這輩子能夠擁有兩個這麼好的兄弟。

    十三的注意力根本不在我們這裡,他倒是在旁邊耐心的品嚐揚州的美食。面對我的暗示他熟視無睹,沒辦法我只好打個哈欠,露出倦意。看到我的舉動,黃賓虹心裡還是很快明白。他吩咐店小二將自己在醉仙樓的住處收拾妥當,然後請我用些甜品,便陪同我前去休息。

    我受寵若驚,當然也沒忘記我的一桿手下。我吩咐蕭三就近尋覓上等客棧,我略微休息便過去。蕭三領命出去,福南還是充當我的看門小狗,繼續在門外履行他的職責。

    黃賓虹剛陪我和十三來到他的住處,店小二便慌張跑過來,附耳道:揚州知府萬大人一行到了醉仙樓的門口。黃賓虹點點頭表示知道,轉頭便向我和十三道聲對不住!官府老爺要面子,自己這個小老闆是無論如何都要出去迎接的。

    我笑笑:「大哥太過客氣,來日方長,我和十三短期內又不會離開揚州,我們還會來你這裡打攪!」

    黃賓虹當即表示歡迎,並留下掌櫃的等會兒代他給我們送行,還說有時間會來拜訪我們。

    我和十三剛進屋,胤祥便開始表示他的不滿。

    「四哥,你剛才為什麼跟他大談八大山人比當代那些名家還要優秀?」

    我聽了不以為然,笑道「十三,我還以為你突然變成了啞巴呢!你有意見,剛才怎麼不說,現在關起門來,你卻說!」

    胤祥苦笑:「實話不好聽,我跟他初次見面又不是很熟,況且他還請咱們吃飯,我就更張不開嘴了!」

    「噢,原來如此!」

    「四哥,你可知道八大山人是前明寧獻王后裔?」

    「笑話,我怎能不知!」

    「他一向素懷反意,四哥也知道?」

    十三這句話,可讓我慌了。我連忙問道:「十三你怎麼知道,莫非你對八大山人知道的比我還多,你小子可隱藏的夠深!」

    我知道十三是個很固執的人,自小耳睹目染都是滿人在上,漢人在下之類的思想教育。在他的心中自然把那些反對滿人執政的漢人當作宿敵,對他們我知道十三決不會心慈手軟的。可是據我所知八大山人並未跟政治有關,更不知道十三何以說八大山人有謀反之心?

    胤祥娓娓道來:「記得曾經有一個江西的官員拿著八大山人的《花鳥圖》進獻給我,當時我就發現他畫得鴛鴦與別人不同。他所畫得鴛鴦雖艷如桃李,但其特質卻冷若冰霜。後來我又陸續發現他畫魚、八哥、鴨子、貓等,都很倔強,都是昂著頭,特別是眼睛更是誇張奇特,右眼呈方形的,眼珠點得又大又黑,往往頂在眼眶的近上角,顯出白眼看天下的神情。」

    我比較崇尚八大山人的字,至於他的畫,我倒是看過臨摹的幾個版本。其中如《魚壓圖》中只有幾條小魚,看了卻使人感到其活潑而富生氣。魚頭什麼樣子,還真沒注意!倒是《孔雀圖》,現在回憶當初怪不得自己看了不太舒服。原來他在諷刺大清,汗!自己當初怎麼這樣粗心!如今聽了允祥的話,仔細想想八大山人的遭遇。他乃是前明皇族貴胄,前明又是為大清所滅,加上他瘋瘋癲癲的個性,把自己的憤慨融於畫中也並無不可能。想到自己如此推崇反賊八大山人要是被父王知道,他老人家肯定會生氣。想到這裡,冷汗不由得從背後絲絲滲出。

    這十三竟能從畫中看出八大山人對大清的不滿,比起朝廷那些沽名釣譽之徒不知道要強多少倍!可笑那些傢伙還要拉攏八大山人,這不是自己給自己訂做棺材?我不由得多看胤祥幾眼,此時的胤祥彷彿不是我看來的那麼簡單,我好像從來沒有看透過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