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愛情皇朝裡的OP

大道小說網 第七十八章 玉佛寺(離京中) 文 / 靜月流

    《樹心》

    樹!我滿喜歡,我喜歡很多東西,樹也是我喜歡的東西之一。而樹心……呵呵作為植

    物的心——是平靜,是安寧……

    不會爭奇鬥艷,也不會去依賴別人,這就是樹!

    樹心,或許更加怡然自得吧。

    而這心——或許是森林精靈的心吧。

    ——從不為世間紛擾煩心的精靈,誰都沒見過的吧。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他自己的精靈

    火精靈的熱情,水精靈的溫柔,風精靈的飄逸,土精靈的厚實,光精靈的歡樂,暗精靈的深沉,森林精靈的安寧。

    而我,希望我的心是森林精靈的樹心。

    ——————網友舞月妍雪原創並友情提供

    溫恪格格年紀尚小,但是為了和蒙古貴族和親,她的命運已經注定,這在朝廷上下皆知。

    xinjiāng大小和卓,在阿瑪平定三番後一直蠢蠢欲動。據傳近年來,他們不斷和蒙古貴族頻繁接觸。所以,當皇上在早朝提出來和親,大臣們也覺得可行。

    散朝後,阿瑪在書房中大發脾氣。

    「最近幾年黃河水患頻繁,沿岸數省大面積受災;山東又是連旱三年;他不過是欺負朕現在國庫空虛,剿滅三番已經讓大清朝元氣大傷,之後還要賑災。如果不是這樣,我必將親自率領大軍剿滅這些趁火打劫的亂臣賊子!」

    阿瑪說這話的時候,我恰好有事情請示,所以我聽到了。由此我判斷阿瑪對西北遲早都要用兵,和親也只是為了籠絡蒙古貴族,孤立大小和卓,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拖延時間的手段。何況打仗打得就是錢和糧,我這次下揚州,已經暴露江南的賦稅存在極大地弊病,那就是監管不力!

    阿瑪的文治武功沒有人懷疑,既然知道了弊病,相信他一定會處理好的。

    「大小和卓,你們以為五萬鐵騎就能興風作浪,那你們就錯了!」

    我在一旁天真地問道:「阿瑪,和卓是什麼意思,是類似王的稱呼嗎?」

    康熙笑道:「和卓二字,是阿拉伯語的譯音,意為聖人的子孫!所以,凡是和卓,都認為自己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後裔。但恰恰有兩個「聖人」的子孫卻極不地道。

    這是皇阿瑪的原話,他老人家說大小和卓不地道,依我看他們就是敗家子!

    當年清軍平定南疆達瓦奇叛亂時,他倆人正好被囚禁在牢中,待平定叛亂後清軍把他們救出來。後來幫助博哥哥羅尼都統治天山以南,讓弟弟霍集佔在伊犁掌管當地的維吾爾族。假使沒有大清朝的軍隊,歷史上怎麼會有「大小和卓」。

    這種背信棄義的小人,遲早都難逃報應!(不是不報,只是時間問題。)

    敦恪格格因為感冒,所以不能出來。我先擺放好新鮮瓜果、豬頭,又利用這段時間四處採摘,最後收集一大簇鮮花,獻給了胤祥的母親。希望她在天之靈,能夠保佑所有人都過好日子。

    等胤祥和溫恪格格過來,看他們的神情便知道他們在玉佛寺後邊的松樹林,已經哭泣一番。我三人一同跪下,這才開始正式祭奠他們的額娘敬敏皇妃。

    「母儀千古、音容宛在,名垂千安……」說了十幾句事先準備好的讚美之詞,我的聲音逐漸變小。好多提前背好的詞記不清了,在說下去我也沒什麼詞,說來可笑,就連痛失知音這個成語我都差點說出口。我總算知道知識是需要逐漸積累的,臨陣磨槍不一定每次都好使!

    值得表揚的是,我這輩子還真沒想到自己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竟然會記得這麼許多!

    溫恪格格長大了,現在應該有十五六歲了吧。我依稀還記得她童年時候的樣子,沒奈何,現在的她,婀娜的身體流露出無限風情。身材該凸的地方,竟然遠超佟兒。趁著他們兄妹專心給母親燒紙,我在一旁大飽眼福。

    剛剛祭拜完,胤祥因為內急,去方便了。這時,只有我、溫恪格格二人孤獨相處。而那些護衛都在遠處等候,沒有我的命令,他們不會靠近。

    見昔日的玩伴如此傷心,我便想說些讓她高興的事,哄哄她,開心點。

    「咳咳……溫恪格格自小便是個美人坯子,果然長大之後,是越來越標誌了!」

    溫恪格格臉色大窘,「四哥,過了這麼多年,你真的還會記得我小時候的模樣?」

    「呵呵,當然!那時候你可淘氣了,老是要騎在我身上,大呼小叫的讓我馱著你奔跑,真不知道我哪點像馬?」

    溫恪格格點點頭,「是啊,小時候,我總是喜歡賴在你和哥哥身邊!」

    「那時候多好!」

    「是啊,本來我以為自己是天底下最幸運的小姑娘!可自從額娘去世之後,我由一個阿瑪最寵愛的小公主,急轉直下成了和親公主!」說到這裡,溫恪格格的眼淚不停的湧出,甚至比剛才祭奠她額娘的時候更傷心。

    阿瑪所有的決定,我在此之前都覺得在英明不過。唯獨和親的人選,讓我摸不著頭腦。敦恪公主年紀尚輕,她上邊還有好幾個格格都為婚配,再者說阿瑪眾多的女兒中他最喜歡的就是溫恪格格,怎麼會讓她和親,我想不通。

    雖然我知道滿蒙王公貴族聯姻結親,是我朝奉行的一項傳統的基本國策。通過對蒙古貴族的聯姻活動,可以籠絡蒙古上層統治集團,與我朝保持一致,維持北方久安無患,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南不封王,北不斷親」政策。

    公主下嫁早有先例:

    莽古濟,太祖努爾哈赤第三女,當年為了表彰敖漢部首領率眾降附大清,先祖皇太極將自己的胞妹莽古濟下嫁給索諾木杜陵,賜格格號;可是在天陪九年九月,因其驕暴被削去格格稱號。當年十二月,又因家奴告發其與兄莽古爾泰等謀反,獲罪後被誅殺。

    固倫端敏公主,為先祖皇太極親生長女,繼妃烏喇納氏所生。於天陪七年嫁給塞臣捍裡克圖之子班弟。

    固倫長公主,俗稱大公主。清太宗皇太極第五女,孝莊文皇后所生。順治五年下嫁給巴林右旗札薩克se布騰郡王。

    固倫榮憲公主,俗稱二公主。康熙皇帝之次女,榮妃馬佳氏生。康熙三十六年六月下嫁給巴林右旗札薩克烏爾郡王。

    和碩和婉公主,俗稱三公主。為乾隆撫弟和親王弘晝之女,被封為和碩和婉公主,於乾隆十五年,下嫁給巴林右度第七代多羅王璨沁之子德勒克……

    和碩端公主,為康熙皇帝第五女,貴人兆佳氏所生,於康熙三十一年十月,下嫁給喀喇沁右旗第五代札薩克噶勒藏郡王。

    想到這裡,我忽然有些悲慼,有些心寒,為什麼嫁出去的公主都那麼短命?再一聯想京城裡扎堆兒的二十幾個皇子貝勒,死死盯著皇位我心裡泛起苦苦的滋味。誰說皇帝的兒女是天下最幸福的?我怎麼沒有這種感覺,出於維護國家利益,往往首當其衝的便是奉獻!唐朝李世民三兄弟為皇位自相殘殺的情景,似乎在眼前出現。

    我忽然體會到了皇阿瑪艱辛,他並為一個戰無不勝的神,有時候他也需要妥協,他耀眼的光芒背後,其實都是血淚!

    假如我做了皇帝,我能怎樣做?

    我自治自己能力尚淺,無力改變什麼!所以我不求把疆土擴大,只要能把祖宗的基業維持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即可。我不知道太子、大阿哥或者老八怎麼想的,反正我就是這樣想的。

    面對我的沉默,溫恪格格望向遠方,「我曾經想過一死了之,可是我死了,不還是會有下一個格格代我出嫁,所以,我會嫁,我還會高高興興的出嫁。看到我那個樣子,阿瑪會高興的!」

    我不是一個感情用事的人,我也不容易悲傷。但是聽了溫恪格格的話,我鼻子一酸,淚水泉湧般的流出。

    天底下哪個父親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異鄉的陌生男人?我忽然明白溫恪格格這麼做,無非是想減輕阿瑪心中的負罪感。恪溫格格痛苦,阿瑪也不會好受。我開始覺得皇帝並非那麼光彩耀人,皇帝並非可以呼風喚雨。

    聽額娘給我講阿瑪八歲登基以來的故事,我更覺得阿瑪是歷史上最艱辛的皇帝。但是他從沒有放棄過自己,也沒放棄天下的百姓。

    這麼多年過去,儘管戰事不斷,但是戰爭過後換來了更多人安居樂業。現今,真可謂是人類歷史上最富裕的皇朝。

    這就是康熙盛事,屬於康熙和他子女的皇朝。

    (雖然我同情和碩溫恪公主,但是六年後,於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她還是奉旨下嫁給翁牛特右旗札薩克蒼津多羅杜稜郡王。在那以後,我繼續奉行這一國策,將鳳蓮三公主,就是康熙皇帝的三女兒,我的三妹,漢名叫鳳蓮。在雍正十三年,下嫁給敖漢固山貝子府始祖羅卜藏。此為後話,暫且不提!)

    我飽含熱淚,情不自禁的拉住溫恪格格的手,「溫恪,我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什麼都不用說了,我願意!」

    14歲的溫恪格格這樣明白事理,不知道阿瑪聽到她這樣說,會不會激動地哭?我猜想應該會的!

    情人節

    各位書友快樂!林肯剛剛領獎回來,說不上第幾次因為自己的作品領獎,但是喜悅還是難以用語言表達。本書進入收關階段,希望一直關注本書的朋友不要放棄。註:本書首發中國小說聯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