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名捕

大道小說網 003 咒怨人偶 文 / 方便麵湯

    王少君並沒進屋,站在外面問:「蓮兒,五姨怎麼了,好好的哭什麼?」

    「五姨太早上在床底下看到一個小人偶,上面寫著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胸口紮著幾根針,五姨太說怪不得最近總覺得胸口疼,原來有人想她死。」

    「她們怎麼來了?」王少君指著門口站著的幾個丫頭。幾個小丫鬟看到少爺指向她們,紛紛躲開。

    「五姨太心裡難受,我怕她想不開,就喊人把大姨太太幾個都叫了來,然後我才去找老爺的。」

    「五姨的屋子都誰能進去呀。」

    「後院沒有外人來,大家平時都不鎖門的,後院的人誰都可能進去。」

    王少君點了點頭,這時居然發現蓮兒的手拉著自己的胳膊不放,王少君十分奇怪,自從他醒過來之後,家裡所有女性除了王基的幾個姨太太外都離他遠遠的,好像他隨時會衝上來非禮自己一樣。

    最可恨的是那個每天給王少君打掃房間的丫頭,長得像xx姐姐一樣,居然不怕起痱子,每天都捂了七八層衣服,厚厚的像過冬一樣,王少君心裡很是不滿,雖然你們少爺se,可是也不至於飢不擇食呀。

    「你怎麼了?」

    蓮兒猶豫了一會:「少爺,你能幫我麼?」

    「幫你什麼?」

    「大姨太房裡的喜兒說老爺看上我了,要收我當第六房,我可不想給老爺當六姨太,少爺,你幫我想想辦法,我一定會報答你的。」

    這個少爺雖然色色的,人品不怎麼樣,可是也沒有別人可以幫忙了。硬著頭皮,紅著臉,蓮兒低頭等著王少君的答覆。

    王少君笑道:「蓮兒,有了心上人了?沒事,我給你作主,老爺都那麼大歲數了,怎麼會再納,別聽喜兒瞎扯,我看是她想被老爺收了才是真的呢。來,告訴本少爺,是哪個傢伙這麼幸運,得到我們蓮兒的青睞。」

    蓮兒輕輕扭著身子:「哪有呀。」

    「不肯說就算了,小丫頭,早晚我都能知道。還是說這事吧,人偶呢?」

    是一個是用緞子縫的人形,做工蠻精緻的,還用了些黑線在上面當頭髮,裡面包棉花。有些像後世的布娃娃。明代民間衣料,冬季以棉布為主,夏季則多用紵布。緞類織物在這時取代綿的地位成為最主要的高級衣料,王少君雖然不知道這些,可是他知道在自己家裡緞子也不是很多,能接觸到緞子的人只有那麼幾個,幾個姨娘和她們的貼身丫鬟。

    「為什麼這個東西要放到床底下呢,不是說寫上生辰和名字就可以了麼?」

    「怎麼可能,那樣不就可以殺人於千里之外了嘛,就像傳說一樣了。」蓮兒睜大了眼睛:「少爺,你是不是小說看得多了?」

    「蓮兒,你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呀?」

    「大家都這麼說的。」

    「蓮兒,你說誰會這麼恨五姨呀?」

    「五姨太太平時對人很好的,怎麼會有人恨她,我想不出誰來。」

    「那就奇怪了,沒有人恨她這個東西難道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成。五姨最近有沒有什麼奇怪的表現?」

    「沒什麼特別的呀,和平日裡一樣。就是聽喜兒瞎掰完對我總是冷冷的。」說著眼圈又紅了。

    「算了,沒事。」安慰了蓮兒一會,屋裡的人也被王基趕出來了,眾人散去,王少君和他的母親回到自己屋裡。

    三姨太坐在那裡歎氣。王少君問道:「娘,你怎麼啦?」這段日子以來,王少君真的把這個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女人當成了自己的母親。

    「月兒命苦,她家裡原來也是富戶,她識文斷字的,本想找個有功名的人嫁了,誰想一場大火,把家業燒了個精光,她爹娘一下全病倒了,沒辦法,求老爺借了些銀子給她爹娘看病,也沒治好,撒手了,扔下她一個孤苦伶仃的,也沒錢還債,只好嫁給老爺。本想生個孩子,以後有個依靠,誰想老爺這許多妾氏只有你一個孩子。」

    端起茶杯,王少君給她倒上,她喝了一口:「她心裡也苦呀,老爺眼看歲數大了,過些年家裡怎麼辦呀,你也不立事。」

    王少君被她說得不好意思起來:「家裡不是還有不少田產麼,應該夠給你們養老了。」

    「你不知道,不是自己的孩子怎麼也差股勁,你看著表面上大家都和和氣氣的,可是都看我眼紅。別的姨娘也憋著自己懷個孩子,好到老來有靠,老爺總往老五那去,別人當然看不順,唉,都是苦命的人呀。」

    王少君心說:「這就算不錯了,外面有多少吃不飽飯的呢,這些個姨太太們居然還想著自己生個孩子,多分些家產。」嘴上卻問道:「我聽說爹還要納蓮兒?」

    「胡說,你爹這幾十歲的人了,怎麼可能,家裡這幾房還……」覺得這些事不應該和孩子說,停下來,低頭喝茶了。

    呵呵,原來老頭子也為難呀,他都快六十的人了,這些個女人最大的也不過四十幾歲,正是那啥的年齡,王基也過得挺艱難。

    午飯時五姨太沒出來吃飯,蓮兒給端回屋去了。

    王基傷了心頭肉,吃飯時大發雷霆:「如果讓我知道是誰幹的,我親手打斷她兩條腿,再逐出家門。」

    恨恨的吃過飯,又去安慰林月兒了。

    胖胖的大姨太哼了一聲,帶著喜兒回自己房裡睡午覺了。二姨太依舊面無表情,轉身走了。四姨太太和三姨太閒聊了幾句,然後兩人一去後花園納涼去了。

    王少君把王朋叫過來:「你知道蓮兒和哪個相好麼?」

    「誰?誰敢和我搶蓮兒,我和他拚命!」

    「去,不知道就說不知道的,別說那些沒用的。你悄悄的打聽打聽,沒讓別人知道。」

    「少爺,您……,不是你自己看上她了吧?」王朋的眼角耷拉得更厲害了,嘴角也耷拉著快要哭了。

    「胡說,讓你去辦你就去,怎麼這麼多廢話呢」

    安靜了幾天,快要鄉試了,王少君每天呆在自己的屋裡假裝讀書,難受得不行,王朋打聽的事還沒有消息,不知道蓮兒和誰相好。王少君讓他把蓮兒叫來,偷偷的吩咐她一些事。

    快進到八月了,家裡已經開始給他收拾行裝,準備去武昌府參加鄉試了。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běijing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

    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當年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

    王少君雖然知道自己不可能考出個名堂來,卻也對走出家門感到一種新鮮和刺激,而王朋就更不必說了,王少君告訴他要他和王峰自己決定誰跟著出去,兩個人就費盡心機的琢磨一個公平的辦法,來決定誰跟少爺出去。最後兩個想了三天,終於用猜拳來決定,結果王朋三局兩勝,如願以償陪王少君去參加「院試」。

    這天兩人走過了宿頭,天黑了才走到一個村落,村子很大,當先一家就是一個大戶人家,看來和王家的宅院大小不相上下甚至猶有過之,門上一塊匾寫著「張府」。想必還是做過官的人家。

    王朋上前叫門,片刻一個老家人提著燈籠出來了。聽說二人是趕考的,連忙請二人進去,到方廳落座,老家人道:「二位公子請稍候,小老兒去通知主人一聲。」便自去了。

    王朋樂不可支:「少爺,我也變公子了。」

    不一會,屏風後轉出一個老員外,身上穿著長衫,花白鬍鬚,頭帶萬字巾,一臉的精神,笑呵呵的坐下問道:「公子高姓,從何而來。」

    王少君說了來歷和去向,老頭很健談,看得出來,也是讀書人,碰到讀書人十分高興。聊了一會天,才知道這老頭姓張,同進士出身,而且入了翰林,作過修編,現下告老還鄉,兒子張敬修在京城候補,女兒待字閨中。

    明朝的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於鄉試的第二年。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chun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會試考中的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經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

    殿試完畢後,次日讀卷,第三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老張翰林是同進士出身,也就是殿試的三甲了。他陪王少君主僕用了酒飯,給二人安排下房屋就去睡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