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愛越千年

大道小說網 第20章 說服孟子 文 / 臨風微笑

    我知道齊宣王喜愛音樂,有一天,我就去見齊宣王,問他:「您曾經告訴莊暴說您愛好音樂,有這麼回事嗎?」

    齊宣王不好意思地承認說:「是的,我說過,不過,我不愛好古代音樂,只愛好一般流行的樂曲罷了。」

    我說:「只要您愛好音樂,那齊國便會很不錯了。無論是現在流行的音樂,還是古代的音樂都是一樣的。」

    他見我不是來批評他的,而是來討論自己愛好的音樂,就來勁了,於是說:「您能把這個道理講給我聽嗎?」

    我趁機說:「要聽這個道理,我想先問您一個問題:一個人單獨地欣賞音樂快樂,跟別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究竟哪一種更快樂呢?」

    齊宣王不禁脫口而出:「當然是跟別人一起欣賞更快樂些。」

    「那麼,跟少數人一起欣賞音樂是快樂的,跟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也是快樂的,究竟哪一種更快樂?」我決定步步深入。

    齊宣王完全接受了我的心理暗示,回答道:「當然是跟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那麼,就讓我對大王您談談音樂和娛樂的道理吧。」我見時機已經成熟,就巧妙地把音樂過渡到政治上來:「假使國王在這兒奏樂,老百姓聽到鳴鐘擊鼓、吹蕭奏笛的聲音,都感到頭痛,愁眉苦臉地議論紛紛,『我們的國王這樣愛好音樂,這樣快樂,可為什麼我們卻苦到這般地步呢?』這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國王只圖自己快樂而不同百姓一同快樂的緣故。」齊宣王不由得一驚,還沒等開口說什麼,我繼續說,假使國王在這兒奏樂。百姓聽到了鳴鐘擊鼓、吹蕭奏笛的聲音,全都眉開眼笑地互相告訴,『我們的國王大概很健康吧,要不,怎麼能夠這樣快樂地奏樂呢?』這也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國王同百姓一同娛樂罷了。大王,您看是不是這樣,如果大王能同百姓一同娛樂。那麼就可以使天下歸服了。」

    「說得不錯啊,大王聽了您的話,做何表現呢?」聽了孟子講的故事,鍾離chun問道。

    「大王對我的話,可以說是心服口服。」

    「既然大王對您心服口服,那麼您為什麼還要離開呢?」

    「唉,心服口服有什麼用,得按我講的道理去做呀。知道道理而不去做,那麼道理也只是擺設……道理是擺設,那麼我的人也是一個擺設了,留在那兒也沒什麼用,只好到別的地方去了……」

    「孟老夫子,這就是您的不對了……」正在去臨淄的路上,看到位賢者急於讓其幫忙的鍾離chun出言責備孟子。

    「噢?我的不對?你說說?」孟子心想,這麼大年紀了,能說我不對的人還真不多。

    「臣事君須以忠,既然您認為您的想法是對的,並且您的想法已經得到了國君的贊同,那麼您就應該想盡辦法,讓國君按照您的想法去做。如果僅僅因為國君現在還沒有按照您的想法去做,您就離開了,那麼,就算您到了別的地方,恐怕最後的結果也是一樣的。因為,人,接受一個新見解,新想法總是需要時間的,而您,恰恰忘記了給對方時間……」

    說完這些話,鍾離chun緊緊盯著孟子的臉,心想,這可是位大師啊,我如此出言不遜,不知道結果會如何……

    聽了鍾離chun的話,孟子沉吟了半晌,突然哈哈大笑:「不錯,不錯,你這女孩子說得有道理。枉我孟軻,空活七十,竟還沒有一個女子見識高遠……」

    「老夫子,既然您贊同我的話,那麼可願意隨我一同再赴臨淄?」鍾離chun趁熱打鐵。

    「怎麼?你這女孩子要到臨淄去?」

    「是啊,現在齊國邊境屢受趙軍侵犯,齊國鄄邑與無鹽邑的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小女子斗膽,要面見齊王,曉以厲害,懇請齊王發兵解救齊國邊邑百姓的苦難……」

    鍾離chun娓娓道來,其為國分憂、為民請命的凜然正氣深深打動了孟子。

    「荀況,我被這女子說服了,我們一同再回臨淄如何?」孟子回頭望向少者。

    「荀況?你是荀子?」鍾離chun又是一驚。真是不穿越不知道,一穿越嚇一跳。原來這戰國到處都是名家呀!

    那一直仔細地研究著鍾離chun的少者聞言,先對老師一輯到地:「聽憑老師安排。」

    然後對鍾離chun微笑著說:「小人荀況。荀子可不敢當。姑娘太過抬愛小人了……」

    「不是抬愛,是真的,你是戰國末期儒家學派中的大師,先秦唯物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教育家。韓非、李斯都是你的學生啊,你的《勸學》篇現在學生們還在背誦……」

    「你在說什麼?」荀子好奇地問鍾離chun。

    鍾離chun恍然醒悟,這荀子還年輕,顯然還沒有到成為名家的時候,而這個時候,韓非、李斯恐怕都還沒有出世呢……

    「沒……沒說什麼。剛才孟老先生已經同意重回臨淄了,您是不是也一同回去呀?」鍾離chun趕緊轉換話題。

    「那當然,弟子唯師命是從。」

    「那好,現在我們吃也吃飽了,可以上路了吧?」

    「可以了,哈哈,想不到一個女子,竟然讓老夫走了回頭路……」

    孟子說完,一行五人,同向臨淄方向行去。

    一路上,鍾離chun不斷地詢問著有關齊宣王的事,因為她心裡知道,她即將成為齊國下一位國母。

    一次,在講完大勇與小勇的故事後,

    鍾離chun問道:「大王果然喜好勇武嗎?」

    「那是以前,以前的大王,就我所知,的確喜歡勇武的。現在……尤其從正宮國母病逝以後,大王尚武之氣ri衰……」

    「哦,那為什麼呢?」孫巧去接著問。

    「也許是因為大王身邊多了一位不喜歡武力的女子吧……」

    「不喜歡武力的女子?女子都不喜歡武力的呀,這位女子有什麼特別的嗎?」

    「這位女子是大王的愛妃,大王無論是朝見群臣,還是會見別國使節,都有這位女子為伴。」

    「是嗎?那為什麼大王不封她為國母呢?」

    「呵呵,這大王的心思,誰能猜得透呢?」

    是啊,大王的心思誰能猜得透呢?自己的未來,自己又是否能夠把握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