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中華民族的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三章 女媧氏 文 / 藥醫

    女媧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媧的身體,是誰造出來的。傳說女媧煉七彩石補天,並造就了人類。,這是母系社會神話的反映。

    摶土造人:女媧氏

    女媧是我國遠古傳說時代母系群團或氏族的著名首領之一。

    最初記載女媧名字的典籍有:《楚辭.天問》、《禮記.明堂位篇》和《山海經.大荒西經》。這些都是戰國或秦漢時代的論著。女媧和伏羲二名並稱則始於西漢《淮南子.覽冥篇》。

    相傳女媧和伏羲一樣,亦出生於成紀,鳳姓,人首蛇身或人首龍身,以蛇或龍為圖騰。據古文獻記載和近代人類學家。考古學家考證研究,相傳伏羲和女媧系兄妹結合為夫婦,繁衍了子孫後代。是母系群婚的反映。

    女媧的事跡,在古文獻中,幾乎成了神話故事。

    說她是人類的創造者。如《太平御覽》引《風俗通》說:「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拌黃土做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泥人也。」《風俗通》系東漢應劭撰,《太平御覽》系宋李fang撰,都是封建時代作品,不能不打上階級的絡印。但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卻早已在民間流傳,和宗教傳說有相同之處。因此,傳說中還有關於伏羲與女媧在一次洪水吞沒舉世人群的過程中,只有他倆僥倖脫險,於是結為夫妻,人類才免於滅絕的奇跡。後世人慶幸人類因之得以繁衍永續,便稱伏羲女媧為人類始祖。

    天水民間傳說,伏羲與女媧成婚的地點在現在的天水市北道區中灘鄉西二十華里處玉鍾峽內。還有一種說法,說玉鍾峽在今秦安縣城北七里處。因系伏羲、結親顯世,故又稱顯親峽。正由於這個原因,秦安縣從東漢至南北朝時期的五百多處間,曾一度以顯親作為地名。

    又說她滅了共工氏,除洪水、正四極,為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如《路氏後記》說:「太昊氏衰,共工維始作亂,振滔洪水,以禍天下。墜天綱,絕地紀,履中冀,人不堪命,於是女皇氏(即女媧氏)役其神力,以與共工氏較,滅共工氏而遷之。然後四極正,冀州寧,地平天成,萬民復生。」這雖系神話故事,但也說明了女媧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打敗了共工氏;二、平定了洪水;三、使地平天正。這大概是平息了特大地震帶來的災害。

    還說她用過笙簧(見《禮記.明堂位》),可能當時有了粗糙簡單的管樂器。

    上述傳說和神話表明母系社會首領之一的女媧,曾掌握群團或氏族和生產大權,管理內外事務,甚至對外作戰,顯赫一世,名傳千古。為人類征服自然,戰勝災害,一次又一次做出了貢獻。故後世文獻尊稱她為皇、為帝、為神。《山海經.大荒西經》稱:「女媧,故神女而帝者也。」今秦安隴城鎮有女媧廟,附近有女媧村,稱隴城鄉為「媧皇故里」。天水市秦城區西北山的鳳凰山麓有元代建的「女媧廟」。這都說明了故鄉人民對她的無限懷念和無比愛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