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中華民族的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十八章 少康 文 / 藥醫

    少康,又名杜康。生卒年不詳。相子,攻殺寒浞,復興夏朝。在位21年,病死,葬於陽夏。

    少康,相的遺腹子。相被迫自殺時,少康還沒有出生。母親後緡氏當時顧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嚴,急忙隨宮女從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山東省濟南市東南)。第二年,生下了少康。

    少康從小就很聰明,他初懂人事後,母親就告訴他祖上失國的慘痛經過,叮囑他日後要報仇雪恥,復興夏朝。從此,他發憤圖強,立志要奪回天下。他先在外祖父手下擔任管理畜牧的官,平時一有機會就學習帶兵作戰的本領,並且時時警覺,防止寒浞來殺害他。不久,寒浞的兒子澆果然派兵來搜捕少康,少康逃奔到名為有虞氏的部落(今河南省虞城東)。有虞氏首領虞思讓他擔任管理膳食的官,學習理財的本領,並把女兒嫁給他,還給了他一塊10里方圓的名叫綸的肥沃土地和兵士500,使少康有了根據地和軍隊。少康體察百姓疾苦,宣傳祖先禹的功德,努力爭取人民支持他復興故國,並召集夏朝的舊臣前來和他會合。

    當時,有個名叫靡的人,原是相的臣下,寒浞奪取王位後,他逃到名為有鬲氏的部落(今山東省舊德平縣),招集流亡,積蓄實力,等待時機復興夏朝。他首先應少康之召,傾有鬲氏之兵,會合斟尋、斟灌兩地的復仇之師,和少康會合,擁戴少康為夏王。

    少康先派兒子季杼攻滅了寒浞的第二個兒子戈意,以削弱敵方力量。又派將軍女艾去偵察了澆的虛實。一切準備就緒後,他從綸出兵,一路勢如破竹,攻克舊都,誅殺寒浞,奪回了王位,建都陽夏。

    少康自幼歷盡苦難,復國後能勤於政事,講究信用。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擁戴他,夏朝再度興盛,史稱「少康中興」。因此,少康是一位有作為的君王。

    從「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前後共約近百年。如果說,夏朝之建立算是中國歷代王朝最早之興,夏啟便是依靠權謀開國之梟雄,太康則成最早的昏君了。只有到了少康還都,夏朝才進入由治及盛之局面,出現了中興的形勢。

    晚年,少康封庶子無餘於越(今浙江省紹興縣),以祀奉祖先大禹的墓,這就是越國的啟端。

    21年後,少康病死,葬於陽夏。

    少康中興

    少康在綸地成家以後,勵精圖治,招兵買馬,並派人四下召集與夏同宗的貴族,收攏曾經被寒浞打散的斟灌、斟尋氏遺部。數年後,人心所向,舉事在即。斟睿多次勸柬少康起兵伐浞,光復夏室。少康雖也贊同,但又顧慮自己年少,怕無法號召天下諸侯與他共同舉事,便猶豫不絕。

    斟睿於是向少康說道:「君乃王室後裔,討逆伐亂本是行正義之師,諸侯自應效力。而今諸侯雖稱臣於寒浞,乃是礙於寒浞之暴政酷刑。此時若有明君舉事,他們必然趨之若騖。倘若君恐威信不足,何不請助於天命?」

    少康聽了連忙便問:「那當如何請助於天命?」

    斟睿於是獻上一計,說:「人皆言天授之帝王,必腳踏帝江神獸,手持五彩神劍。

    今君已有其中之五彩神劍,何不再尋得另一帝江神獸以正天授之名。如此一來,百姓諸侯必以君為尊,再無二心。」

    少康聽了之後甚為中意,於是決定親自出外尋訪神獸。

    為了尋訪這傳說中的帝江神獸,少康歷經數月,翻過千座大山,淌過百條河流,結果一無所獲。他的手被荊棘扎得千瘡百孔,腳被磨得皮開肉綻,但始終不肯放棄,繼續找著、尋著。最後女媧神感動於他的決心,終於破例現身,指引他神獸的位置。少康於是從女媧那裡得知帝江神獸居於泰山之巔。他便立刻來到了泰山腳下,不顧自己滿身的創傷,開始夜以繼ri向上爬。泰山高聳入雲,山中氣象變幻無常。白天烈日如火焰一般撕咬著少康的皮膚,夜晚風雨如刀劍一般刺進少康的寒骨,少康毫無畏懼地向上爬著。山中時有猛獸出沒,少康便以五彩神劍斬殺之,以肉為食。歷經千辛萬苦,少康終於來到山頂。但環顧四周,並未發現有任何鳥獸蹤影,少康隨即大失所望,欲哭無淚。正當此時,只見天空突然降下一團紫雲,隨後風雲變色,天空電閃雷鳴,然後聽見呼嘯一聲,那紫雲化作一隻身披金鱗、背展六翼的巨獸——這便是傳說之帝江神獸。少康見狀,心喜若狂。那神獸似乎也與少康心靈相通,只見它於空中打了一個盤旋,接著俯衝下來,拽起少康,飛上了天際。那帝江神獸載著少康翱翔於五洲四海之上,少康乘在神獸背上,手持五彩神劍,甚是威風。地上百姓見此狀況,皆言黃帝顯靈,並一一跪地膜拜,稱之以天帝。

    少康得到了兩件寶物,樹立了天威,此時天地人和,於是少康終於於綸地發兵起事,開始征討寒浞。少康封斟睿為軍師,以討逆為名,率大軍向夏都安邑殺進,天下諸侯一呼百應,紛紛前來相助,少康又向百姓許諾十年免貢,百姓因此爭相從軍。復國戰爭由此開始。

    再說寒浞那邊,開戰以後,寒浞於夏都中驚恐萬分,常於夜間做夢,夢到有人在沉睡中將他殺害,並奪取了他的王位。於是寒浞終日神情恍惚,疑神疑鬼。他將自己的兩個兒子澆和殪分別派到外地——過和戈進行駐守,又命人於各諸侯國中徵集重兵以鎮壓少康的軍隊,凡不聽調配者盡皆殺頭,結果許多百姓紛紛逃奔少康而去。

    戰爭進行得相當激烈。少康於軍前手持五彩神劍,腳踏帝江神獸,軍士士氣鼓舞,部隊所到之處勢如破竹。而寒浞也拚死頑抗,他找來各路邪神鬼怪為其助陣。相傳他們總共經歷了九九八十一戰,場面甚是壯觀慘烈。

    寒浞首先派來了東夷的騎兵,與少康軍大戰於華北平原。東夷伯明族的戰士各個身披籐甲,手持長戈,乘著高額駿馬呼嘯著向少康軍衝過來,好不威風。少康軍也排成陣型,以長矛禦敵。可那鐵騎如迅雷閃電,在平原上任意馳騁,伴著陣陣長鳴,時而向少康軍迎面襲來,時而又從後方殺至。少康軍盼顧不暇,陣形破散。於是少康乘上帝江神獸,騰至空中,令它咆哮一聲,以嚇萬馬。神獸於空中張開大口,吸入萬千雲彩,然後將頭一晃,從肺腑中發出一聲巨吼,響聲驚天動地。敵軍馬匹聞見此聲,盡皆受驚,有的扭頭逃竄,有的將主人甩下,癲狂而踏,有的則口吐白沫,倒地暴斃,敵軍頓時亂作一片。少康命軍士趁勢上前擊殺,於是大破騎軍。

    寒浞又秘密收攏了蚩尤的後裔,並組成大軍向少康殺來。於是兩軍大戰於太行山谷。蚩尤族戰士各個兇猛善戰,且身披獸皮,頭戴獸角,如猛獸一般兇惡。交戰之時,他們於口中噴出酒霧,瀰漫整個戰場,使少康軍士難辨敵我並且醉意濃濃,作戰十分艱難。經過數天苦戰,少康軍疲乏不堪,死傷慘重。少康便設立祭壇,倣傚古法,請火神來助他破殺蚩尤。於是兩軍陣前只見天空忽然一片昏暗,隆隆聲戰鼓響起,火神祝融乘九條火龍從天而至。那祝融赤面金冠,雙目爍紅,只見他左手一揮,灑下熾熱火雨。火雨落入蚩尤軍中,將蚩尤戰士口中噴出的酒霧和身上披掛的獸皮盡數燃起,頃刻間,蚩尤陣中一片火海。又見祝融右手一揮,身邊九條火龍隨即飛落地面,亂竄於火海之中。火龍噴著火舌,撕咬著敵軍,灼燒著敵軍,蚩尤戰士痛不欲生,只聽見一片撕心裂肺的慘叫聲、哀鳴聲,太行山谷火光通天。大火焚燒了三天三夜,將蚩尤戰士全數化為焦肉枯骨,蚩尤軍大破。

    後來少康大軍行至黃河,寒浞為了阻止少康逼近夏都,派人在黃河彼岸堆築土堡,駐守弓箭手數千,企圖以黃河天險阻隔少康大軍。少康大軍數次yu渡黃河,但每行至河中,敵軍即萬箭齊發,射死少康軍無數,偶有過河之軍士,卻被土堡所阻,無法登岸。少康為此甚是惱火。軍師斟睿便勸柬少康以河祭祀,請水神相助。少康於是在黃河岸邊搭設祭壇,歌頌水神共工之功德,並暢述先祖大禹與河川之淵源。祭祀中,天空逐漸烏雲密佈,日月無光。隨後空中電閃雷鳴,轟聲大作,下起了傾盆大雨。黃河河水迅速上漲,河水翻騰不休,如百千猛龍過江。波濤中,只見河中升起一白玉蓮台,台上迥然站立一人。此人青面濃眉,長髮飄逸,身穿龍紋白袍,手握七星法杖,形容甚是俊朗——這便是水神共工。共工揮動手中法杖,興起狂風巨浪。巨浪騰於空中,化作蛟龍,張開如猛獸般血盆大口,奔上敵岸將土堡沖得支離破碎。隨後蛟龍又化作十丈漩渦,將敵兵捲入其內,吞入滾滾黃河,敵兵哭喊聲驚徹天地……次日,雨停水退,河岸一片狼藉。此時敵軍工事已土崩瓦解,少康大軍終於得以順利渡河,殺向夏都。

    眼看少康一步步逼近,寒浞驚恐萬分,使出了渾身解數,又派出以猛禽為圖騰的有翼氏與少康周旋。相傳這有翼氏乃是神鳥的後人,族人各個背上生有雙翼,能夠如飛鳥般在空中翱翔。他們與少康大軍對陣時,並不力拼,而是飛上半空,使得少康軍士的長戈不能觸及,然後以竹矛投擲,擊殺少康的士兵。少康軍士因此而屈死數百,只得暫避於一樹林之中。結果敵軍引火焚燒樹林,逼迫少康出戰。少康左思右想,突然急中生智,命兵士丟棄長戈,換上弓箭與木盾同敵軍對戰。少康命令士兵排成一方陣,以一排士兵持盾、一排士兵持弓的順序排成數排。當有翼氏的戰士於空中投擲竹矛時,少康讓持盾士兵高舉木盾,遮住方陣,使得方陣上方密不透風,如此敵軍的竹矛全部插在了木盾之上,根本無法傷及少康的士兵。敵軍見攻擊無效,只得停止投擲。此時少康立刻下令卸下木盾,令持弓士兵拔箭射殺敵軍。敵軍被殺個措手不及,只見空中一片箭雨血雨,有翼族戰士各個中箭墜地而亡,隨即大敗。

    如此經過了數月的拚殺,少康佔據了整場戰鬥的上風。

    終於,大軍於冬至ri到達了夏都安邑。當日都城外下起紛飛大雪,將士一鼓作氣,飲酒驅寒,舉火助威,開始攻城。少康將都城圍住,斷絕了寒浞的糧道。都城內糧草不濟,軍士饑寒難耐,早已軍心渙散。寒浞在城內心急如焚,無計可施,甚為惱怒。少康又在城外大聲呵討寒浞的罪狀。寒浞聽後暴跳如雷,隨即鞭撻士兵以洩恨,手下將士敢怒不敢言,軍心更加動搖。

    漫天大雪持續了十天十夜。少康覺得時機已然成熟,便於停雪的當夜鳴鼓出擊,再次攻城。此刻早已喪失戰心的寒浞守軍在睡夢中被地動山搖的殺喊聲驚醒,皆肝膽具裂。少康軍士此刻卻正是士氣高亢,在擂鼓的助威聲中,千軍萬馬很快便踏破了城門,殺入城中。城內敵軍皆聞風而降。

    此刻寒浞已是孤立無援,詭計多端的他終於黔驢計窮,嚇得面色蒼白。但他仍不死心,還想逃到自己的兒子澆和殪的駐地去,以求東山再起。但城中已被少康的軍隊包圍得水洩不通,哪裡還逃得出去。少康拔出五彩神劍,滿城追殺寒浞,恨不得食其骨、啖其肉,誓要將這滅族篡國的亂臣賊子碎屍萬段。寒浞知自己已無法逃脫,便抽出匕首,與少康死拼。此時寒浞已接近瘋癲,拿著匕首朝少康一陣亂刺,卻根本無法擊中少康。一輪過後,寒浞氣喘吁吁,無力再動彈,靠在牆邊不停地呻吟。少康於是順勢舉起神劍,猛地跳至半空,一刀斬下,將寒浞劈成兩半,瞬時血肉四濺,寒浞暴斃。

    至此,少康終於誅殺了篡位的寒浞,報了滅族的血海深仇。隨後少康立即派大軍前往過和戈圍剿寒浞的兩個兒子——澆和殪。澆、殪二人見大勢已去,便雙雙自殺而亡。城中守將隨即開城投降,二地得以收復。少康終於結束了夏初長達數十年的動亂,百姓歡呼雀躍,擁立少康即位,大夏的政權終於又回到了夏後氏的手裡。

    少康即位以後,開壇祭祖,叩謝天地。並如他之前立誓所言,封賞功臣,剷除奸佞,重振朝綱。他吸取了太康、后羿和寒浞的教訓,屏棄王宮陋習,從此勤政愛民,大力發展農耕,使夏朝一度出現了繁榮局面。這段歷史後來被人們稱頌為「少康中興」,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