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仙緣外史

大道小說網 第十一章 逍遙江湖 縱馬天涯路 文 / 凌風傲月

    飛霞走後,子嫣竟然破天荒的不記恨風瀲,於昨晚之事好似淡忘,翻身上馬,對風瀲笑道:「走啦,非人非殭屍的東西!」揚手揮動馬鞭,「駕」的一聲嬌喝。健馬長嘶一聲,向南奔去。公冶風瀲和子嫣並肩而行,坐下的良驥一公一母,雅稱為「鴛鴦馬」。兩騎全身赤如烈火,無半根雜毛。追風絕地,飛翻奔雷,矯健異常。乃萬中無一的千里良駒,本來自西域大宛國。驊騮騏驥,精神壯碩,踏路登山,氣力悠長。

    不知何故,自北向南的街巷無甚行人,得使健騎奔行若飛,戌牌三刻,兩人乘騎已行出城南安化門,此後就是郊外。不住揚鞭催馬,胯下坐騎仍然翻飛如電,縱夜幕降臨也絲毫不受影響。在樹下稍作歇息時,突然,正在吃草的公馬性情大發,騎在母馬臀上高聲嘶鳴,母馬也長吁短歎,二馬為延續後代而奮鬥不休

    偏生子嫣和風瀲目睹了「鴛鴦馬」的恩愛。子嫣面紅耳赤,左手捂著眼,右手「刷啦」一聲,抽出長劍,大呼:「『se馬』去死!」血花飛濺,馬頭落地,死不瞑目,不知因何得罪了這位大小姐。母馬哀鳴幾聲,「為夫報仇」。子嫣閉眼期間,冷不防被母馬踢飛。她怒叫幾聲,仗劍殺馬不提

    風瀲狂笑,道:「和畜生計較甚麼?咱倆避開就是了,何以殺之?得了,此地距城鎮較遠,無法另購良駒,都是小姐的過錯!」子嫣滿臉血漬,提劍而來,真如修羅惡女,含笑道:「你欺負本小姐也就罷了,沒想到連馬也欺負人家。別以為小姐不知道,這對『se馬』是你這『色狼』調教出來的。方纔你下了暗號,它們就幹這見不得人的勾當,如此不要臉,讓我情何以堪?你又目的何在?今晚非殺了你這淫賊不可別跑」

    風瀲邊跑邊笑道:「冤死我也!誤會啊小姐,此時初秋,二馬那個春意未消。小姐異想天開,既然將畜生人性化,在下也不甘落後。那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對良駒謹守孝道,死得太也冤屈」荒唐之事,撇開不提。

    風瀲、子嫣笑著嬉鬧片刻,遂靠著樹幹偷樂。突然,分瀲因創傷甚甚深、傷口未癒,心口猶若刀刳劍刺,在地上翻滾呼痛。子嫣大驚,問道:「心臟上很痛麼?」風瀲之重傷,導致汗如雨下,面目改se,猙獰變形,全身顫抖不已,細若游絲的道:「奇怪受傷多日,全不疼痛怎至今日痛得如此厲害?呃!」

    子嫣氣苦道:「可惡,多半是臭老天先行讓你安逸幾日,再受這無窮之苦。」風瀲忍痛道:「沒道理子嫣,人變成鬼後,所受治傷,就不會痛了,是麼?」子嫣驚呼,道:「想自殺呀,別啊莫非忘了李治之言?還有,你曾說以真氣護體七天而不死,現今子時已過,還余五天。熬過這五天之後,看看還有甚麼奇異現象。」

    風瀲咬牙道:「不錯受傷當日真得發生了一件奇異之事」子嫣問:「甚麼事?」風瀲氣若游絲的道:「此刻我痛入心扉容後再講!」子嫣也有點心痛,道:「好,子嫣帶你離開此地,找戶人家靜養!」她橫抱風瀲,快步而去

    藍田縣,處於秦嶺北麓,位置在長安城東南門戶子嫣往東而去,行彀百十里地,才至藍田縣某村。她知道:風瀲不願遇見家人,只有呆在窮鄉僻壤中最為隱匿。

    村內,子嫣購置了兩間小瓦房,南捨供風瀲安息,北房自己居住。風瀲躺在床榻上,道:「說也奇怪,這傷痛只在子時發作一個時辰,此刻痛楚全消。」子嫣道:「毋寧請仙道之靈治此心痛疾患?」風瀲苦笑,道:「丁亥yin神乃道教護法,所言自然不虛,無此必要!」

    子嫣道:「那怎麼辦?」風瀲道:「聽天由命!我因心臟被損,影響其餘四髒六腑、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等各器官的正常運行。破碎的心臟,勉強可以造血。以內力攝氣納血溫養臟腑經脈,四肢百骸才能活動。而五日後,真氣必將耗盡,不知死後是變yin靈呢,或是渡劫後變個沒用的小神靈!」

    問得此言,子嫣心酸,道:「不如請李君羨帶你離開大唐,因外地沒有禁仙的規矩,找個仙道之士,或許能以法力治傷。」風瀲道:「無論天下修道之士,甚至是海外仙者,皆被天界管轄,蒼天讓我如此,誰敢違背天意?」子嫣道:「你這人就是頑固,一點兒也不相信奇跡。」

    子嫣又道:「不如找魔道求助,如何?」風瀲笑道:「若與魔道勾結,將遭到天下各類正道人士追殺!公冶世家也會因此蒙羞。」子嫣道:「郎君不是也暗修仙法麼?離開大唐後,遮莫不能自救。」風瀲笑道:「那是些粗淺入門的仙術,連道法也不如,無須白費心機。」

    考慮一陣,子嫣又想到一點,道:「既然郎君的內力只能維持五天,那麼過期之後,請高手再輸功力,不就可以續命?」風瀲搖頭道:「我全身經脈氣虛血少到極限,只能以微弱的內力由丹田向各氣血脈絡輸送,從而循環全身。倘若有絲毫外力相加,氣血遭壓迫返歸心臟肺葉,又復回丹田。那麼,兩道真氣導行流向縱然相同,經脈必因受力程度不同,或擴張或收縮,瞬間碎裂。」

    子嫣問:「郎君怎知與某一高手的真氣力道不同?」風瀲道:「天下學武之士,內功成就不一,各有千秋。只有本人將真氣傳輸在某人身上,其人才能感覺到力道的大小。但此刻,本人的真氣一旦離身,將會立時斃命。」

    長歎一聲,子嫣道:「如此說來,真是沒轍了,不如想法子給君換個『狼心』,再按上『狗肺』,或許有救。」風瀲道:「狼心狗肺,虧你想得出來。」子嫣道:「由經河水畔之事得出個結論:君好色如狼,警惕似狗,若換此心此肺,實至名歸。」公冶風瀲哈哈大笑

    這幾日,這對少年男女各居一室,相對以禮,每到子時,風瀲的「心痛之惡疾」就會發作一次,體虛不堪,勉強能下床吃喝,但手臂軟弱,連飯碗也難以端起,子嫣只得紆尊降貴,喂其吃飯。哪裡來的飯?這對男女皆權貴子弟,生平不曾下廚,估計連和面也幹不了。只得僱傭一個農婦掌起鍋灶。

    第五日子時,風瀲苦挨心痛之病,甚麼都沒做,只是坐著等死,或憧憬成神。子嫣默默地陪著他,亦心慌意亂。如此,過得三ri,風瀲內力耗盡,本該因不能攝行氣血而亡,遽然沒死,因為破碎的心臟開始主導臟腑、脈絡的氣血流通!面對此類大喜之事,風瀲也就淡忘了成神之念!與此同時,習練失去的內力。但是,夜間子時的惡痛總會按時而發,成了慣例梭巡。忽忽又過了三四ri,風瀲的內力與ri俱增,子嫣也就放心下來,決定離開

    再次來時,已是七月中旬,她從皇宮內帶了無數珍貴的補品,以助風瀲固本培元。面對子嫣的精心呵護,風瀲笑道:「看來患疾也是一種福氣,若在下生龍活虎,卿何曾如此對我?」子嫣臉紅,笑道:「等著,待郎君傷癒之後,瞧本小姐怎生收拾你!」風瀲笑道:「近來幾天,心痛之後,就開始發癢,那是傷勢癒合之象!」子嫣喜道:「如此太好了,果真還是順其自然為佳!」風瀲笑道:「而且,經歷過如此劇痛之後,本人現在琢磨出一套『忍痛神功』,已初見神效。」

    子嫣哈哈大笑,風瀲趁機摟住她,在其嫩滑嬌美的臉頰上重重的吻了一下。子嫣僵化片刻,賞了「色狼」一個重重的耳光。風瀲蒙受她的照顧之情,哪會生氣,笑道:「小姐對在下的懲罰,可是有點輕哦!」子嫣怒道:「犯賤!十九年來,除了爹爹,夏子嫣還沒被其餘男子碰過,你輒敢如此大膽,真是豈有此理,哼瞧我還來不來看你!」說著,推門而去

    風瀲傷重,行十步之遠就會累的趴下,調息半個時辰後,才能起身。此刻哪能追得上子嫣?用盡生平之力,才邁出十五六步,終於「噗通」一聲,栽倒地上。子嫣回頭看了看,又揮袖而去。風瀲後悔不跌,暗道:「此刻我生死未卜,難怪子嫣會嫌棄。自今日開始,閉死關修煉內功,好在我精通醫、武兩道,也不用求助於人。若天可憐見,數月之後,傷勢和功力自當復原。」

    自此,風瀲關門閉戶,除卻吃喝拉撒,唯有修煉內功。這個死關從七月中旬閉到次年二月初,將近八月。因除了夏子嫣之外,心無旁騖,功力突飛猛進。比重傷前的功力高出一倍。而那心痛病雖然每日都犯,但逐步減輕,傷口亦痊癒。貞觀二十年正月,心痛已然消失無蹤,再不復發。

    貞觀十九年八月至今,這期間,因夏子嫣告密之故,公冶飛霞常來探望風瀲,看著侄兒日漸痊癒,她幸喜無限,曾多次勸其回家養病,但風瀲道:「待侄兒徹底恢復後再回家裡,這樣就不會露出破綻。家人就會以為風瀲在外遊玩、甚麼事也沒發生。」

    姑侄倆將此事整整瞞騙了八個多月,在他們心裡:讓家人無所牽掛,就是最好的處事方法。公冶世家的先祖和子弟,個個堅強自立,不輕易依附旁人,才有今日富可敵國的局面。

    風瀲找上子嫣。希望達成去年未完成的心願:前赴洞庭湖參加武林大會

    山雨未來風滿樓。本年注定是個多事之秋,據傳聞,江湖上突發兩大事件,震爍大唐。可想而知,此屆武林大會的局面前所未有。面對風瀲的盛情邀約,子嫣欣然受。兩人相識一年,相互知心,有甚嫌隙?決議:逍遙江湖,縱馬同游天涯路。

    只因武林會期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八方英豪匯聚雲集,急襄盛會。心急火燎的公冶風瀲和夏子嫣又性情無差,皆好事之輩,真怕錯過開端要事,未免遺憾,認定早去片刻也好。

    二人互詢對方,意見不謀而合,決定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的趕往南方。三月初一早晨,公冶風瀲和子嫣同乘一騎,按轡揚鞭,喝聲不斷,馬行甚速,風塵滾滾,待初二黎明時分,就出了長安地界。往後乃康莊大道,正好躍馬狂奔。三月清風撲面,簡直大快胸襟。

    又行彀整日,行程已遠,馬疲人倦。他倆遂於驛站稍作休息,以棗泥餵飽坐騎,急催馬飛奔。穿州過府,走街越巷,又橫渡黃河,馬亦乘船。

    途徑商洲、金州、峽州,終到岳州邊境。自出發當時算起,行路整好三天三夜。

    好在他倆雖乃富豪子弟,但都是江湖兒女,不拘小節,三日不眠不休也全不當回事,仍然神采奕奕。

    洞庭湖就盤踞於岳州巴陵縣西南方,此縣名大有來源,昔,羿屠巴蛇於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

    洞庭湖納湘、資、沅、澧四水匯入,儲水頗多。風光極為秀麗,與長江的接界處城陵幾,有一塊名為三江口的地方。從此處遠眺洞庭,但見湘江滔滔北去,長江滾滾東逝,水鳥翱翔,百舸爭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偉壯觀。

    劉海戲金蟾、東方朔盜飲仙酒、舜帝二妃萬里尋夫的民間傳說正是源於此地。

    而後世劉禹錫更有詩《望洞庭》贊之: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se,白銀盤裡一青螺。

    後世,詩仙李白以《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贊之: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時值三月,洞庭湖盡顯勃勃生機。萬物復甦,湖邊四處綠衣鋪景,綠得耀眼,綠的心醉。

    尤其是洞庭湖旁的翠柳,都在爭相媲美。陽光照射在湖面上,柳樹倒映著,洞庭湖也變成綠色。湖面上波光粼粼,湖邊散落著柳枝,煞是好看!

    觀遠青山毗洞庭,近看水映蒼翠se。洞庭浩湯之氣勢吞江蓋海。極目遠眺無際涯,朝暮氣象萬千。

    獨特美景,自惹人流盼,公冶風瀲按轡徐行,沿路細觀,與夏子嫣讚歎不已。又行兩個時辰,問及路上行人才知道大會是在君山舉行。

    君山原名洞庭山,乃神仙洞府之意。遠古年間,舜帝南巡,其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淚滴於竹上,變為斑竹。

    兩妃死於山上,後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為了紀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為君山。

    湖中百舸爭流,皆往湖心遠行,船隻自是來接赴會的各路英豪。公冶風瀲和夏子嫣登船渡水,行了四九水路,方至君山。

    君山清幽神秘,四周環水,景色旖旎,雲霧繚繞,多竹類和茶樹。簡直是通天之境,祥瑞多福,令人鹹懷仰慕。

    君山更是仙人居處遊憩之地。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歡遁居君山幽靜之山林,只是世人無緣得睹仙顏罷了。

    此刻君山有變,大改往日清幽雅靜之鄉,倒真非比往日,熱鬧非凡,熙熙攘攘,喧擾不休,遠賽市集。

    眾人折向西北,行於山路,望見峰頂無數人眾聚集,群豪加快腳步,紛至沓去,後齊集君山東側,湖水之濱的曠地之上。

    各路英雄來歷不同,大都是兩湖、兩廣、河朔、西域等各地的成名人物或幫派首腦,有江湖耆老,亦有後起之秀。或隱退山林的世外高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