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仙緣外史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九章 千古一帝 文 / 凌風傲月

    卻說江夏王,一眼瞥見李世民朝南而立,又驚又喜,竟忘身事外,單膝跪下,道:「微臣晉州刺史李道宗拜見陛下。」郡王府精兵各相罷鬥,迅速列好隊形,齊刷刷地同王爺山呼萬歲。

    通譯釋出言意,高句麗人等面面相覷,誠恐誠惶,不約而同俯伏下拜,齊稱「天可汗」。剎那間,朝廷元輔、江湖草莽莫不屈身叩首。風瀲仰望天子,感其威德,嗟歎道:「生當如此,夫復何求!」

    長孫無忌用突厥語朗聲道:「薛延陀朋友請了!先站起來說話。」外族隊裡站起一人,戰兢兢行禮道:「我是鐵勒部千夫長拔忽爾,見過天朝大臣!」

    無忌道:「拔忽爾!你怎不知道:過去貞觀四年,漠北地區霜旱頻仍,天災流行,頡利可汗翻倍勒索壓搾各部族,殘虐萬千百姓,所作之惡,非止於一端,薛延陀亦深受其害吧!吾皇弔民罰罪,攻破突厥,擒獲頡利,施仁政於外族,扶正義於天下,西域和北部邊疆各君長,自願推舉吾皇為天下共主的『天可汗』,代為處理各族之事。大唐扶弱抑強,並未虧欠貴部,薛延陀既歸順我朝,膽敢在江南逞兇,究竟是何道理?」

    拔忽爾面對他的鑿鑿詞鋒、凜凜大義,畢竟啞口無言,隔了半響,才小心翼翼道:「大人!小的委實有苦衷,說來話長,二十多年前,高祖皇帝敕建老子廟,天朝上下,萬姓崇奉道教。敝國野咥可汗乙失缽,與高句麗榮留王高建武爭相效仿,兩君長派遣巫師,尋覓聖地,矢志修葺教場。哪知兩大巫師皆選中東海『盤根島』,說此島靈脈遍佈,天授神鄉」

    李世民亦懂突厥語,聽他提及先皇,忍不住湊上來細聽,龍威撲面而來,拔忽爾汗流浹背,噗通一聲跪倒,顫聲道:「後來兩國為爭為爭寶地,大戰一場,雙方勢力均衡,互有勝敗,因之妥協,各出一半資費,修蓋宮觀,取名『玉蘭』」

    太宗頗不耐煩,插口道:「據你所言,倒也頗合情理,但薛延陀位居突厥靠西一帶,而高句麗在東海之畔,其間相隔萬里,兩方爭土奪地,畢竟難以置信。」

    拔忽爾大驚,連連叩頭,道:「天可汗陛下,小人肺腑之言,怎敢蒙蔽聖聽!」太宗道:「繼續說。」拔忽爾道:「玉蘭宮五大弟子,到中原一行,豈料前日全部失蹤,小人就夥同部眾,找各幫派要人就就打將起來。」

    長孫無忌道:「陛下,諒他不敢欺瞞,依臣愚見,當務之急須找齊玉蘭宮弟子,所有疑團可逐步而解。」向拔忽爾道:「月玲瓏傷我女兒,已被袁天罡擒下,至於其他四人,絕非三幫七派關押。」太宗道:「太史令!」李沖風俯伏道:「萬歲有甚吩咐?」太宗道:「傳袁天罡帶俘虜見朕。」

    李淳風掏出一道黃符,扔棄半空,捏個訣,符紙立馬自燃,不多時,西方一團塵埃飄來,越飛越近,遊蕩在眾人上空,倏變成個『接地旋風』,須臾飛土散盡,內中閃出五個人來,用繩子綁在一塊,為紫蓮馨、月玲瓏、夢依涵、龍鷹子、凌霜子,被袁天罡牽著走來,齊齊參拜。

    卻說袁天罡將月玲瓏的「夜光貝吊墜」搶走後,交付薛仁貴,仁貴以之為要挾物,與紫蓮馨等對峙,示意月玲瓏還在他手裡,根本跑不掉。定下賭賽,如果四人能戰勝自己,則交還人質。一場惡鬥,仁貴敗陣逃跑,玉蘭宮人狂追猛趕,卻中了袁天罡預先設下的埋伏,一舉被擒。

    不論漢人胡人,見到天子皆行大禮,李世民甚感自豪,自忖:「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唯秦皇、漢武,二帝睥睨四海、神武蓋世,終究惟止於穩守邊關,卻不能將狄夷羌胡歸化同治,我之功業,可垂名萬古矣!」對階下囚淡淡吐出八個字:「怠慢忘身,禍災乃作!」

    夢依涵渾身顫慄,難以抑制臨死前的驚懼,懇求道:「天可汗陛下,饒命吶!賤妾乃法裔弟子,俗語云: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道教面也看道祖面啊!」老大紫蓮馨視死如歸,安慰道:「三師妹莫怕,黃泉路上咱師姊弟作伴,不亦樂乎!」

    月玲瓏想另有心事:「我自當該死,就怕就怕連累爹爹,倘若慘遭滅門,我可就是家族的千古罪人」凜霜子最有智計,盤算脫身之道;而龍鷹子是個愣頭青,生死沒放在心上,倒是含情脈脈的盯著龍雨瀟看。

    長孫無忌心痛女兒之傷,含恨奏道:「陛下,這五人擊殺刺史府兵在前,挑起翼際山大戰與後,罪大惡極,臣認為該就地處死,以雪深仇。」幫派中人齊聲叫好,轟然道:「沒錯!沒錯!長孫使君說得在對也沒有了!」

    李道宗連忙擺手道:「殺不得,殺不得,陛下你想,高句麗甘願為這五賊捨生忘死,由此可見,五賊來歷非同小可,玉蘭宮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留他們一條狗命,以觀後變,多半可從中取益。」袁天罡、李淳風身屬道門,愛屋及烏,亦代為求情。

    薛仁貴道:「萬歲,微臣獲知泉蓋蘇文自兵敗後,非但沒休養生息,謹守臣道,且加急操練兵馬,常來我天朝邊境窺探,其人野心,昭然若揭,他派五賊來中原搗亂,必定有不可告人的陰謀,臣認為:把五賊入境所做之事,調查清楚,以勘詳情。」

    太宗點點頭,對仁貴之言著實滿意,道:「傳朕口諭:翼際山上遇難者,不論何人,妥善安葬,並請高僧超度亡魂,國庫拔銀二十萬兩,撫恤死者家屬;三幫七派掌門,隨朕到刺史府磋商;事不關己者,就地解散!高句麗人,給朕馬上滾回遼東,至於薛延陀、靺鞨人,哼,就看著辦罷!」言訖,揮袖而去,大眾跪送:「陛下聖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