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仙緣外史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九章 周公之墓 文 / 凌風傲月

    詞曰:

    風月**情惋愴。

    緣棄心殤,乖舛仙姿妄。

    隕道憤天多憾悵,紅塵迷醉祈柔鄉。

    幽夢迴腸難斷望。

    癡戀彷徨,俊俏伊人樣。

    卿本含春不yu放,空生嬌艷姝容狀。

    調寄「蝶戀花」

    風瀲之言,頗多惋惜無奈,令人扼腕嗟唏。子嫣既為唐室外戚,聖眷正隆,畢竟為之悵然,她道:「自東漢末年以來,魏晉南北朝,諸國割據,政權更迭頻繁,戰爭連綿不斷。

    隋朝統一海內,叵耐煬帝楊廣無道。統治期間,橫徵暴斂,剝削脂膏,苛捐雜稅。又頻頻對外用兵,廣興土木,勞役不息,實施苛暴的徭役、兵役。終至天下大亂,群雄並起。

    高祖龍興太原,混一江表。我姑丈太宗,勵精圖治,從諫如流,重用諍臣,難得之明君。君正則臣賢,如今盛世萬民樂業,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真堯天舜ri也。豈料國祚興旺之際,天不佑之,夫復何言哪!」

    風瀲笑道:「呵呵呵,咱們子嫣,甚麼時候變得憂國憂民了。定數已然,我等無力回天,還是一切置身事外、隨遇而安罷!看來我公冶風瀲,有生之年,還能見識到改朝換代的動亂。將來,不知又會是怎樣一種局面。」

    子嫣聞言,握起拳頭,捶了他一拳,罵道:「呸,好個臭小子,全無忠君愛國之心。陛下對公冶一族不薄,豈可不報國恩。到時大唐社稷危殆,你若袖手旁觀,抑或倒戈相向,我斷定饒你不得。

    雖然天意注定要改朝換代,但我夏子嫣作為皇室宗親,集萬千恩寵於一身,不知受多少人疼愛關懷,此恩非同小可。禍亂將發那日,勢必要逆天行事,與反賊不共戴天,為我的國家,流淨最後一滴血,雖死無憾。」

    風瀲道:「這條路,艱險重重,更可能無法回頭,你可要想清楚,我實在不願看到你受任何傷害。罷了,罷了,將來的事,將來再說。乘現在國家安定,先瀟灑幾年。子嫣,你說周朝將復,和周公墓有何關係?」

    子嫣道:「我離魂期間,一ri之內,能遊遍四海。某日,去龍虎山玩兒,玩累了,就在上清溪洗澡,再打算從凝真觀偷食幾炷香火,在大殿裡,卻發現張天師對著個龜甲,抱頭苦思,旁邊還有幾個宿儒,竊竊私語。

    我有意跟他們開個玩笑,就在暗處,把龜甲上的文字讀出。張天師說,龜甲是從周公墓內發掘出來的。他讓我現身相見,希望同去岐山。我說另有要事,約他去峨眉山再見。子嫣知道你牽掛我的傷勢,定會去孫真人處找我。後來的事,就無須多言了。」

    風瀲突然拉住子嫣的小手,深情地說道:「答應我,從此不離不棄,相持到老,好麼?」子嫣滿臉通紅、含羞微笑道:「風瀲哥哥,你……」風瀲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你知道麼,當初長安城邂逅,我便對你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彷彿前世有約,注定今生相遇,了卻一場夙緣。冥冥中,更感應到有段不同尋常的過去。」

    忽然,兩人所處之地,發生變化,但見林泉僻幽,泉石清寒,桂蘭雅淡。唳鶴頻棲於澗松,虛籟時吟。纖埃晝闃。煙鎖簹篁之翠節,露滋躑躅之紅葩。薜蔓衣垣,苔茸毯砌。不覺月墜幽窗。

    chun夜良辰美好,月媚花嬌,瓊圃芍葯綻放,紅白相間,爛熳爭妍。遠處座座繡帳錦宮。寶閣生光,雕欄湘簾,翠幔紅牆,掛遍蔑絲燈籠,房廊簷口生花簇。

    須臾,人煙輳集,一對對風流兒郎與麗se佳人,把臂同游,勾肩搭背。士女紅裙綠襖,翠袖薄衫,抹粉塗脂,一個個服飾整潔,容顏艷麗。

    遠處山se菁蔥,近處寬闊池塘,景色醉人,小姐們珠翠作響,歡聲裊娜,往來迷津,姿態艷媚深情。

    chun霄花月,忽傳來箏聲笛韻,風簫之管,笛韻幽揚悅耳,歌聲縹渺。又聞琵琶錚錚,寶瑟雅奏,管弦絲竹,不一時眾樂集齊,曲調鏗鏘,十分熱鬧。徹夜笙歌,女子清歌妙舞,煞是好看。

    此情此景,風瀲忍不住將她摟在懷裡,子嫣宛轉羞澀,嬌嬌嬈嬈,但也沒拒絕。懷抱溫香軟玉,風瀲全身熱血沸騰,感覺她體態嬌柔,道:「看那雙蝶戲舞,鴛鴦交眠;看那枝成連理,喬木托絲。

    溫馨美妙之處,迷了多少年少。山盟海誓,矢志不渝,造就永締姻緣。春情無限好,被中成眠臂作枕,花前月下醉一回,芙蓉帳裡共人羅幃,翻雲覆雨,顛鸞倒鳳,甜甜蜜蜜無數恩愛,誰不迷戀風月?

    寂寞孤雁飛,寒夜淒涼時獨擋風雨,自憐孤鳴,茫然徘徊。青春短暫,正如逝水難留,落日易墜,草薤之露,徒然枉費虛度,豈不辜負花朝!」

    子嫣聽完,薄唇輕抿,俊美而憂鬱,心頭小鹿亂撞,轉身抬頭,輕輕地吻了吻風瀲,眸含春意,緊緊地抱住他,卻道:「好個風流才子,小妹佩服。不過嘛,你這一套,騙得了風塵女子,騙得了懵懂少女,休在本小姐面前賣乖。」

    風瀲意亂情迷,與她耳鬢廝磨,臉頰互貼,道:「子嫣,風瀲幼承庭訓,家教甚嚴,怎敢迷戀煙花,眠花宿柳。」

    子嫣笑道:「是麼,盤根島上,金姬、銀姬這對兒姊妹花,讓男人**蝕骨,想必你也見識過罷?貪歡一時,把你搞得yu死yu仙,難道忘了麼,小色鬼?呵呵呵……」

    風瀲聞言大驚,結結巴巴道:「你……你怎麼知道?」子嫣呵呵大笑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我甚麼都知道,我還曉得令表妹暗戀你多年,你切不可辜負她。傻哥哥,咱們該回去了,走罷!」

    是ri清晨,兩人夢中歸來。子嫣依偎在風瀲懷裡,早就轉醒,默默地望著他。風瀲洗漱過後,張天師敲門,催促上路。他帶上幾個蔥油餅,出了客棧,從馬廄裡牽出坐騎,眾人揚鞭躍馬,絕塵而去。

    行程半月,不覺已至成都,一路無詞。北上利州綿谷,入咸陽,橫跨京畿道。過終南山,進陳倉,城裡歇宿半日,翌晨便抵達關內道,陝西鳳翔府岐山。

    岐山,南接秦嶺,北枕千山,地勢十分優越。眾人於岐陽縣,購買入墓所用器具,說話間,已至周公廟,先後瞻仰定鼎堂、會忠祠、禮樂堂。只見大殿四角,飛簷起翹,拓展伸張,莊嚴穩重,雋秀靈巧。

    眾人具禮焚香,祭拜周公、召公、畢公及周公長子伯禽、次子君陳五尊聖像,申明掘墓之罪,磕頭求恕。出得廟宇,轉向西行,來至一處向陽之丘壑。

    這裡群山環繞,河水潺潺奔流,可謂風水絕佳。真氣與穴氣,結成五行之生氣,從地而來。地下龍脈通過,接通崑崙祖脈。陰陽龍相纏相繞。太歲煞神,敬元聖周公之德,避而遠之。

    丘壑高七八丈,枕山面水,遠遠望去,形如龜蓋,喻示長壽之意。方圓十里外濃蔭密佈,然此處卻寸草不生,土質乾枯。原因無他,乃靈氣被墓穴吸盡之故。

    張天師等,攜帶著鎬、鏟、斧頭、繩索、火把以及應用之物。他道:「周公墓穴,非比尋常,乃神靈所建造。它的墓口,在地下千餘丈處,凡人不可到達。待貧道施展『劈空移形法」,送諸位下去。」

    說著,他盤膝坐下,向天禱告,雙手結印,口中唸唸有詞,道一聲「疾!」。忽然,眾人眼前一黑,腳下一空,感覺飛速下降,半個時辰後,才足履實地。

    定睛一看,見是條長長的方形墓道,筆直延伸,一望無際。每隔三丈多遠,就在墓壁上發現個洞穴。內中點著萬年燈,火光黯淡,也可照明,乃黑鱗鮫人的油脂,千古不滅。

    沿墓道前進,感覺往上而行,走出十里遠近之後,發現前方黑暗,至盡頭處一摸,有夯土層,堅如盤石,十幾人同時發功,才將之摧毀,打開通道。

    墓道頂棚,鋪設著兩層天寶龍火琉璃頂,密密排列,中間夾著西域火龍油,若外力強加,瓦片一碰就破,火龍油遇氣,立馬點燃,將真個墓穴燃燒殆盡。

    再往深處走,發現暗無燈火,風瀲預備點起火把,張天師急忙攔住,道:「你不知道,這牆上鑲有腐玉,頗為奇特,若被火焰的熱氣一逼,就會散發出大量的黑色濃霧,附近所有物質,都被腐蝕成為膿水。」

    風瀲對他大為鄙視,暗思:「這天師不地道,看來常常盜墓,經驗十足。」眾人在黑暗中行,毫不影響。張天師囑咐道:「跟緊了,這是亞字形墓,四方各有主幹墓道,還有無數彎彎曲曲的分支墓道,若要走失,可就不妙了。」

    子嫣見一物閃閃生光,近看時,是個珠子,眼球大小,她凝視片刻,驚喜交集,道:「這是雮塵珠,又名鳳凰膽,黃帝仙化之時所留,靈氣凝結,乃仙家不可多得的寶物,沒想到這兒會有。風瀲哥哥,你留神些,幫我找雮塵珠。」

    公冶風瀲稱是,回頭一望,見月玲瓏呆在原地不動,遂問:「怎麼了!」月玲瓏道:「諸位,我踩到一物,它遍陷下去,大家留神,估計有甚麼機關將會啟動。」

    眾人回過頭來,將她圍住,嚴以待陣,張天師道:「丫頭,你鬆開腳,放心,大家絕非等閒之輩,應付突發之變,綽綽有餘。」忽然,傳來崩雷晦雨之聲,又見狂風大霧。

    月玲瓏大驚,搖頭道:「不是這麼說,天師先前言道,墓室乃神靈所建,那麼,這機關必定不同凡響,你們快避開,越遠越好,我不想連累大家。」

    眾僧聞言,皆合掌,口宣佛號,稱讚她道:「賢哉善女子!必定可成佛。」張天師道:「呵呵,沒看出來,你道如此好心。無妨,我可瞬間使出「劈空移形法」,帶大家脫險避難,別說穿過氣牆結界、毒氣箭陣,縱跨越三界,也易如反掌。」

    月玲瓏大喜,輕輕抬起腳,發現足下之物,是個小小的石柱,忽聽嘩嘩之聲,從遠處傳來,越來越近,似雨山滑坡。「喀喇」一聲,墓道震動起來,壁上開了無數暗門,沙沙沙地響動,似乎有物事流出。

    子嫣大叫一聲,道:「快跑,是流沙。」大量沙子湧出,眾人狂奔不提。又聽嗖嗖之聲。窩弩間接觸動,數百隻弩箭飛射。前方已無去路,眾人避無可避,只得迎面格擋亂箭。

    張天師道:「大家小心,箭上有劇毒,中者將會化為膿水。」這時,玄奘寄出法寶,名為「渡厄金鐘」,這口鐘,金光閃處,變作小山似的,頓時將所有人扣在裡面。飛箭根本穿不透。聽得乒乒乓乓撞鐘之聲,延續幾刻鐘,才停止發射。

    之後,眾人出得金鐘,突然,墓道頂上落下兩塊翻版,長寬十幾丈,眾人發覺的早,預先避開,才沒被砸死。石板不斷下落,在同一處的堆積起來,壘長城似的,比專門擺放還要齊整。

    千餘塊石板,積成個高台,頂上有光芒射出,似乎可以進入另一片天地。張天師架起土遁,把眾人帶到頂層石板,向上一望,就如在井底望井口一般。

    縱出豎穴之口,便是平坦之處,雖無日月星光,燈燭光源,但十分明亮。首先是個覆斗形土丘,週遭有城垣圍繞。一塊塊巨石,雕成天界諸神。

    無數石柱聳立,精雕細鏤。旁邊有石刻,石人作跪拜狀,朝著一個方向,動作一致。石獸形象,多為饕餮、獬豸、麒麟、狴犴,貔貅,睚眥、狻猊。

    風瀲道:「石人多半在膜拜周公,咱們順著他們的面向之處走,或許能找到周公的棺槨。」張天師含笑道:「不錯,就是這個道理。」

    一路走來,發現有許多石樓碑亭。金銀珍寶,雕刻鳥獸樹木。磚砌墓室,採用拱券結構,石拱無一塌陷。或木樑承重,竟無柱子依托。

    每個小石樓內,皆有青銅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陪葬之物。或有枯骨、殘屍、腐屍、斷肢,顯然,這人是為周公殉葬。

    到後來,愈加繁華,金銀做成的桌椅。瑪瑙鑲嵌在玉樹之上。路徑以珍珠鋪就。顆顆珊瑚樹,玲瓏剔透。杯盤碗壺,乃翡翠做成。縱使四大皆空的高僧,亦為之心動。

    終於到達槨室,正中有許多玉人,象徵周公的侍從、侍婢、衛兵。按方位擺著九個大鼎,重愈千金,錕鋼鑄造。還有飲食器皿、熏爐、唾孟、虎子等物,皆世界少有,價值連城。

    墓室分前、中、後三室,前室和後室,又各在兩側設耳室,各室平面成圓形,頂部隆起成半球狀。自墓道至墓室,都施壁畫,繪製圖騰,內容包括諸天仙女、各方各界正神,以及春夏秋冬四季山水圖畫。

    一具青銅棺,懸浮半空,絲毫不動,風瀲道:「天師,要打開此棺麼?」張天師道:「周公乃古之元聖,我等闖他墓室,已是大大不敬,又怎敢妄動聖人的遺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