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仙緣外史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零八章 仙女思凡 文 / 凌風傲月

    卻說風瀲,自道心開發,入崑崙修行後,光陰迅速,不覺倏六七月。逐ri入定坐關,養jing、煉氣、存神,陰陽交匯,調和真元。聞三乘教,法xing妙理頗通,根源心性堅固,已脫胎換骨,漸成神聖之道體。

    每日聽講經論道、朝真禮聖,早晚玄門ri誦,是以入元始之xing而穩罄仙志。他前世為仙,法力廣大,與三清無二。轉世後,資質超凡,非眾多師兄師姊能比。

    三界多事,那九天玄女娘娘,被玉帝召回天界,參與元始天尊聖誕佳會。風瀲頗有不捨之意。這日,他在坐忘峰之巔練氣,溫習舊功

    盤膝坐於青石之上,調息凝神,寧心靜意,遍體流氣。過十二正經,通奇經八脈,而歸入下丹田,以體內心之文火溫養。一呼一吸,形成任脈與督脈的氣息循環,運行小周天。經絡全通、百骸俱暖。

    仙路漫漫,得道者萬中無一,百年難遇。而修行一途,最為艱辛困難,繁瑣紛亂。步驟無非是「煉己築基、煉jing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若能渡劫成功,便可羽化成仙。習練之初,結丹前有築基開光、融合心動、靈寂靜功、導引吐納、行氣心齋、入靜坐忘之功。

    金丹大道,有內外之分,向以內丹為主流。即是以人體為聚合混元之鼎爐,精氣神三寶為淬煉形體之藥物。借助修行,使其三寶互結互利,取勢於天,得力於靈丹妙藥,有所增益,漸而產生真種,結成金丹

    長久之後,真氣飽滿,百病不生,萬邪不侵。風瀲修習有方,合煉體內充沛渾厚之元jing、和與生俱來之真仙元氣,非但聚靈而結丹,且煉成紫府元嬰。

    煉jing化氣之功既畢,接著,步入煉氣化神階段。但法身尚未精純,難成不壞之仙體,還以待練就純陽。先天五行衍生之真息,有造化之奇,能孕育出神秀仙妙之聖胎,以道哺之。可胎化元神,合神入道。

    此時,三元歸一。道體已成。合煉氣、神,使氣歸神,即以五臟之氣去蕪存菁,鍛成一塊,凝於丹田,與元jing、元氣、元神,合而為一,滋養陽神。至此,天人合一,以己身溝通大道,也就是清靈無垢的人身之氣與無窮無盡的天地之氣合二為一,產生神通。

    這時,當視肉身為臭皮囊,不可本末倒置,避重就輕,應主修精神意念。勤修仙道之功,心田玲瓏,智慧增長。駐顏不老,延年益壽,從後天返回先天。元神漸而強大,能ziyou出竅,並可分裂元神,即分神,一化為二,甚至更多,並單獨生存。以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理。元神與肉身合體後,虛實相合。亦可朝游北海暮蒼梧。

    最後一步,煉虛合道。識破虛無之理,避實就虛,無不與大道相合。九轉靈變且修煉天元,肉身成聖,任意遨遊三界。心若虛空,清靈仙質,黯淡了七情六慾,遠去了世俗之心。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默悟前生根本,預知未來休咎。生六通之妙、大乘之法。山川河流,如掌中之物,翻手間移山倒海、山崩地裂。遠生死,避輪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山中無甲子,春秋不知年。不覺已過三年,風瀲掌握了全部的修仙法門,晝夜慇勤,無絲毫怠慢,功完成聖,以證地仙。期間,修煉過程中沒有任何紕漏差錯,凡其所習,完全是神仙之正宗,無任何遺漏。他又從師尊鎮玄子處,修習了《太玄清生符》、《太仙真經》、《靈光生經》、《六甲靈飛十二經》,共記十五部仙經。可以召喚天地山川社稷之神,為己所用。

    忽一ri,掌門鎮玄子喚風瀲至三清殿,祖師聖像前,面色凝重,沉吟良久,嗟歎一聲,道:「風瀲吾徒,跪下受訓!」風瀲誤以為自己犯下錯誤,心裡忐忑不安。

    鎮玄子道:「汝問道以來,修仙精進之速,可謂空前絕後、曠古爍今。為師深感欣慰,得徒如此,夫復何求!時至今日,汝心靈福至,修行圓滿,為師也沒甚麼可教你的了。

    所謂千ri修持,一朝大徹大悟,將來是否能夠真正得道,還要看汝之道力能不能圓滿。所以說,以後的路,要自己走下去。記住,修仙者,要德功並進,常存純粹樸素、清靜無為這種上德之心。

    以十善之心,造福世人,切莫作惡,否則,吾定不饒你。汝下山後須歷世應劫,踏上煉情之路。斬七情、斷六yu,歷劫明心,識破天地萬物之理,以求靈台清澈,空無一物。

    太上曾曰:『yu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yu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此至理善言,汝謹記於心。好自為之吧。五百年後,為師再傳汝渡劫之法。」

    風瀲大驚,含淚道:「師尊厚恩未報,弟子怎忍離山。」鎮玄子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藝成應離師門歷練,才是修行之正道。」風瀲道:「師尊言之有理,弟子謹遵教誨。」鎮玄子道:「為師賜你兩件寶物,用以斬妖除魔。」

    說著,變出一柄神劍,道:「此為誅仙劍,乃先天妙物,本為鴻鈞老祖所有,上古之時,為通天教主獲得。此劍在手,可斬殺天地萬物。」又變出一座不知是甚麼材質做成的大印,道:「此為『乾機印』,不論是天仙、地仙、人仙、還是鬼仙,或者妖魔鬼怪,若被此印擊中天靈,元神就會和**分離,法力暴減,三日後才會復合。」

    風瀲跪著接過法寶,向師尊跪謝大恩,鎮玄子道:「為師再賜汝靈鷲坐騎,可ri行萬里,入水不能溺,入火不能焚,三界內外,皆可去得。為師已命你師姊藍靈子去珍禽洞取,汝向大眾師兄拜別後,就下山吧。」風瀲叩首三遍,揮淚而去。

    風瀲見過諸位師兄,稽首辭去,帶行囊出玉虛宮,一步三回頭,依依不捨。藍靈子果然帶著靈鷲而來,對風瀲道:「師弟,這坐騎飛行雖速,但野性未除,你要調教調教,謹防它傷人性命。」風瀲道:「師姊,我曉得了。」

    藍靈子道:「我三清派人多勢眾、門下弟子遍佈四大部洲、宇宙各處。你入世歷練,若能得到大眾師兄姊幫助便好了,也不至於孤立無援。」

    風瀲道:「可我入門最晚,不認識他們,總不能見個人就問:『你是三清派的麼?」藍靈子笑道:「你真笨,凡本派弟子,無論是太極八卦脈,還是奇門遁甲脈,也不管是現脈或隱脈,都頭戴『擎天玉冠』,可以此辨認同門。」

    風瀲道:「此法甚妙,我怎沒想到。」當下,藍靈子變出擎天玉冠,遞向風瀲,道:「走吧,我送你一程。」風瀲稱謝,接過玉冠,立即帶上。與她一起跨上靈鷲的背上,靈鷲尖鳴一聲,振翅雲霄,向東方而去。

    風瀲道:「師姊,其實我還想在崑崙修行,不管怎麼說,才來了三年。可師尊的教誨也在理,我也不敢違背。」藍靈子臉上閃過一絲嫉妒的神色,道:「你這三年之功,頂別人三百年。況且你塵緣未盡,還有一段姻緣,怎能長久留在崑崙。」

    風瀲道:「不對吧!不是說神仙不能動凡心!哪有甚麼姻緣?」藍靈子道:「你未在方丈島東華帝君處授太上玄生錄,只是未入神籍的散仙罷了,這個時期,最是逍遙自在,就算是妻妾成群,也沒人管你。」

    風瀲大喜,忍不住開懷大笑。藍靈子道:「其實,就算是授了仙錄、位列仙班的神道之靈,也可娶妻生子。他們住在yu界六重天,和se界十八天裡。我父親就是這類神仙,論本領,一點兒不比大羅金仙差。你升天以後,盡量做個神道之靈。」

    風瀲道:「對了,師姊,神仙分作哪幾類?」藍靈子道:「三清祖師之位,乃太上無極混元教主,無有能與之比肩者。玉清境清微天,又稱大羅天界,最高之天,乃元始天尊所居。若得道者功德圓滿,升至此天,便為大羅金仙,又有混元大羅金仙。

    修煉而不入輪迴,死後靈魂長存,於鬼道中超脫者,解脫後乃屍解仙;百病不生、健康長壽,偶習微術薄法者,乃人仙;騰雲駕霧、能具神通、卻非能長生者,乃地仙;萬壽無疆者乃神仙;形神俱妙,悟徹大道者,乃天仙。

    太清、上清、玉清三境,各有九仙、九真、九聖之分。另外,還有太乙散仙、太乙金仙、太上真人、神王、混元一氣仙。還有巫仙、儒仙、妖仙、魔仙之說。」

    風瀲道:「師姊,清修枯燥,出山不易,何不嬉游紅塵一番?中原地大物博,風景旖旎,實該四處耍子去耶!」藍靈子秀眉微蹙,怔怔呆住,良久道:「父親告戒我,神靈不墮人間污泥,仙體不踏凡地。我從未去過人間,很是想去,可又怕師尊責怪。」

    風瀲道:「師尊近日閉關,要七年之久,你怕甚麼!況且,眾位師兄對你青睞有加,絕不會將此事洩露出去,師姊你就放心吧!」藍靈子大喜,道:「凡人雖壽元苦短,擺脫不了生老病死之苦,但一生能經歷悲歡離合、真情實意,可比天上那些行屍走肉般的神仙好多了。」

    忽然,藍靈子扭過來,將身子偎貼風瀲,笑顏如花,雙眸脈脈含情。挽頸勾肩,做出千般裊娜,萬種旖旎,說不盡溫香軟玉,嬌柔妙曼。風瀲大驚,顫抖著道:「師姊,你……請自重。」

    藍靈子幽幽道:「天界仙女,多有思凡下界者,與人間男子配合結緣,風流纏綿,我想試試這是甚麼感覺。哎……你別動呀!」風瀲呆若木雞,像是被雷驚的孩子,啞然無語。藍靈子與他相擁片刻,黯然道:「唔……也沒甚麼新奇美好的感覺,難道那些仙女追求的是床笫之樂?師弟,我們下去再試試。」

    風瀲怪叫一聲,差點栽落下去,簡直不知該說甚麼好了,自思:「糟了,我怎忘了這一點。師姊與我不同,師尊不讓她離山,就是怕動凡心。她自幼在崑崙長大,只知修行,完全不懂人情世故,更不知羞恥為何物。若跟我回大唐,不找男人才怪呢!若真如此,師尊還不剝了我的皮。說不得,把她哄回去才是。」

    當下,風瀲對她道:「師姊,我想你還是回崑崙吧!」藍靈子氣道:「你這人怎麼反覆無度,方才邀我去玩,此時又讓我回山。」風瀲道:「師姊你聽我說,師尊神通廣大,掐指一算,便知天下之事。若他老人家知道你違逆他的命令,恐怕……」

    藍靈子笑道:「無妨,家父在天庭擔當要旨,估計師尊拉不下這個臉,狠心處罰我。依我看來,將來回去後,問罪是免不了的,不過,也重不到那裡去。」風瀲大悔,又力勸她返歸師門,用盡心思,也說不過她。沒奈何,風瀲只得走一步算一步。

    藍靈子道:「我聽說仙女下界後,找的男子,多為謙遜有禮、文質彬彬的書生,我也找個這樣的。」兩人剛進城門,藍靈子就扯住一個賣糖葫蘆的道:「大哥,長安城裡,哪有相貌英俊的書生?」

    買糖葫蘆的見到仙女般的藍靈子,口水直流,魂都飛了,道:「小姐找書生何為?」藍靈子道:「找個合適的,與他成親。」買糖葫蘆的道:「小姐,小生便是書生,兼職貨賣糖葫蘆。」藍靈子繞著圈打量這人,發現他長得實在是有損市容,便道:「可是,你的相貌……」

    風瀲欲哭無淚,心裡狂抓,叫苦不迭,喝退賣糖葫蘆的,道:「師姊,你可不能動凡心。神仙動情,三界不寧,這可是長久之痛。」藍靈子笑道:「無妨,等師尊急召我後,師姊就與情郎分手,又不會賴在世間不走。」

    這時,藍靈子打定主意,用傳音功道:「長安城裡各位書生請了!吾乃崑崙山玉虛宮仙女,今涉凡塵,該有俗世姻緣,曾綰紅絲之約。茲定於三日後,在長安chun明門外開設擂台,爾等可比文招親。奪魁者,我便招其為夫;落敗者,定不教他空手而歸,必要好處可取。」

    風瀲聞得此言,傻了,直接栽倒於地。藍靈子這話,霎時傳遍長安內外,無數男女老少將她團團圍住,指指點點。她也不害臊,和男子主動說話。別人和她說俏皮話、調戲她,她也咯咯嬌笑,絲毫不以為忤。

    這時,有個女子匆匆忙忙的跑來,用力擠進人群,對藍靈子道:「你就是崑崙山仙子?」藍靈子道:「不錯,你是誰?」那女子道:「我只是個凡間女子,求你收我為徒吧。」藍靈子道:「我還比文招親呢,沒工夫教你。」

    那女子漫天扯謊道:「家父在朝廷是文官,負責科舉,專管天下書生。我請家父為你找個德才兼備、貌似潘安的書生,也不是甚麼難事。」藍靈子大喜,道:「果真?」那女子道:「小女子怎敢欺騙神仙。」藍靈子道:「那好,若合我意,就傳你仙法。」

    那女子道:「神仙姊姊,原來你也在崑崙山呀,知道三清派麼?」藍靈子道:「我就是三清派的,你問這怎的?」女子大喜,道:「我向你打聽個人,公冶風瀲你知道麼?」藍靈子道:「啊,他是我師弟,你看,就在那兒站著。」

    原來這女子便是夏子嫣,她求仙心切,三年來,不改初心,父親又不允許離開長安,只得跟隨袁天罡、李淳風學道。這二人在朝廷忙得焦頭爛額,那會用心教她。就傳些粗淺入門的道法,糊弄小孩子。

    這日,子嫣正在街市上玩耍,聽到仙女招夫云云,就上氣不接下氣的跑來,沒想到會碰到風瀲。風瀲眼睛濕潤了,心裡有千言萬語,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呆呆的看著她,心裡百感交織。

    清虛無虛,凡心不驅;月下思緣,何談羨仙。猶憶舊日蹉跎,紅塵紫陌情多。數載依稀作離別,安能朝暮手相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