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仙緣外史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六章 姑射隕 靈峰墜 山魂夢渺 文 / 凌風傲月

    話表眾人查看多時,見姑she山面目全非,幾無倖免之處。雖堅如石山,在地震面前,也無法保全。後齊聚山頂。袁天罡捋著長鬚道:「天地萬物,秉氣而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乾坤和同,草木萌動。人體之經脈,血液之通道,滋養全身,故能賴以生存;龍脈之孔穴,生氣之路徑,循環流轉,才可永旺帝業。氣脈湧動,走向隨山勢之變化而變化,逢山岡則升起,遇窪地則下降。雖形同水,卻可高低無阻,任意行之。現在,須找到龍氣在姑she山的入口,再作計較。」

    袁天罡騰空向西,然後由西向東,順呂梁山龍脈而行,來到姑she山最西端。這裡有座高峰,從根部倒塌,橫在地上。袁天罡笑道:「哈哈哈,原來如此」夕瀾道:「道長,說明白點好麼?」袁天罡道:「這一段屬於龍脈之支脈,到姑she山止。此峰既倒,斷了通道,便將兩頭龍氣隔離。就像土壩截斷黃河,水不能進也。」子嫣道:「不妙呀,照師父這麼說,如經脈隔斷。此峰以西之山脈龍氣,不能東進;此峰以東之山脈龍氣,不能西返。兩處開頭,都無洩漏之跡象,想是盤桓山內,淤積不散。」袁天罡道:「此時不散,來日未知啊!」夕瀾道:「龍脈盤踞大地,長有億萬里地。在這裡散一點,無關緊要罷?」狄仁傑淡淡道:「一針扎破氣囊袋,囊空氣散不復來。」夕瀾道:「你這個書獃子懂甚麼?」袁天罡笑道:「就是這個道理。」

    歐陽楚月道:「我蜀山派有心修治龍脈,恨無良策。不知道長有何主意?」袁天罡道:「為今之計,只得將整座姑she山恢復原貌,重立龍脈,生氣才循環開來。」眾人聞言大驚,齊道:「這個卻難!」袁天罡道:「宿昔,九天玄女娘娘自創風水堪輿術時,曾繪製『天下萬山真形圖』。看來,我得上堂天庭,借閱此圖,重組山形。」子嫣驚喜道:「哇師父還能上天面聖!真棒!能不能攜帶徒兒,共抵蒼穹?嘻嘻,多半能碰上昔日之瑤池舊友,撈摸著好處。」袁天罡笑道:「你不是背叛師門了麼?」子嫣滿臉通紅,撒嬌道:「好師父,徒兒錯了。求你帶我上天罷!」袁天罡道:「汝未授仙籍,近不得南天門。」言訖,袁天罡二目一睜,遁出陽神,飛往上界。留下元神守竅,與子嫣繼續說話。

    袁天罡陽神,行雲路快捷,未及一刻鐘,就來到南天門。那增長天王率龐劉苟畢、張陶鄧辛、馬趙溫關等神將拱手迎接。袁天罡直至通明殿下,張道陵迎上,笑道:「道慧真君,一向少見。見駕何為?」袁天罡行禮道:「天師!下界龍脈將瀉,姑she山崩,貧道yu治理,特來借萬山真形圖一用。」張道陵道:「待吾通傳。」

    須臾,玉帝宣覲見。袁天罡早換好朝服,整理衣冠,逕入通明殿裡,靈霄殿外。踏過丹墀,白玉街前俯伏啟奏道:「微臣天機府袁天罡叩見大天尊陛下!」玉帝道:「袁卿!汝之來意,朕已明知。汝負責演算道運,推測劫數,兼執掌天機,怎可懵懂?李淵、李世民本隋朝臣子,篡了煬帝江山,雖是天命,但殺戮過重,且涉於yin私,傷殘手足。故此,隋朝皇帝同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在陰司控告李家父子種種暴戾荼毒之苦。冥官具表上奏。朕想:與其讓隋室君臣出世復仇,莫若令天魔下界,不沾因果,擾亂李唐,任其自生自滅,以彰報施。並可免結冤冤相報的不了之案,何樂而不為?下界姑she山倒塌,非晉州地震所致也。然龍脈生氣一瀉,大唐氣運衰敗,武氏篡位,正合初心。而汝往朕要圖,逆天而為,是何道理?」

    袁天罡誠惶誠恐,磕頭無數,道:「稟天尊,心月狐下凡,將立武周,不可易也!縱龍脈不損,武氏亦應時登極。臣受先帝知遇之恩,立誓輔佐新皇,不效二主。社稷雖難保,但臣須拚死盡忠。此心天地可鑒。」玉帝道:「也罷!只是群山圖文,在九天玄女處。借與不借,就看她了。」袁天罡大喜,頓首謝恩而去。

    九天玄女,居住在瓊妙宮,掌管「天書閣」,另精研《元始洞玄靈寶赤書玉篇真文》。其書生於宇宙形成前,乃造化之根,曾開化神明,運御三界。多番演變,記載著三萬六千五百種道。凡古今之仙法道術,皆出於此。此時,玄女正在紫雲台上,翻閱《五嶽真形圖》。往昔,玉帝清虛元年,道君降世,觀**,察四溟,遍覽大地。立天柱,置五嶽,平穩天下。於三島十洲,建造金宮玉闕,供得道真仙居住。閒暇時,繪成《五嶽真形圖》一副。若將此圖文抖開,自會吸納天元之氣。同時,人間五嶽接通上天,靈氣十足。是以三山五嶽,多修仙得道之輩。而道君弟子九天玄女,更為厲害。她效仿師父,耗費五百年時光,將天下所有山川畫影圖形,繪成《天下萬山真形圖》。

    正看時,一青衣仙女走來,她捧著如意,光彩耀目,才十六七歲,容眸流盼,神姿清發,容顏絕世,真美女也,跪下道:「娘娘,道慧真君袁天罡求見。」玄女冷冷道:「他不在人間輔佐君王,見我干甚?」青衣仙女道:「來借萬山圖。」玄女聞言,決然道:「每門!把他打發走,就說本宮不在。」青衣仙女道:「可是,我跟他說,娘娘在家哩!」玄女道:「好好好,你倒老實。想當初,我繪製此圖時,這些個神仙,笑話本宮不務正業。還起了個外號,叫甚麼『仙界愚公』。直到大功告成時,就換了副嘴臉,這個來看,那個來借,差點把我煩死。你去告訴袁天罡,要借圖,可以,拿法寶和九轉金丹來換。」

    青衣仙女領命而去,如實告知袁天罡。袁天罡道:「苦啊!貧道自下界托生後,鮮與仙道來往,哪有甚麼寶貝?」忽想到一點:「前兩天,我前往峨眉山,恰逢孫思邈和李畋鼓弄出一批花炮,點燃後煞是好看,臨走時,還送了我幾十個。這東西,現在天上絕對沒有,正好用它來取悅九天玄女。」念及此處,心中大喜,道:「仙子且慢!貧道有一法寶,能下彩色火雨,可博娘娘一笑。」青衣仙女返宮回稟。不一時,玄女大駕來至,道:「袁天罡,你說的是甚麼『彩色火雨』。難道,還有比彩虹華光還好看的東西?」袁天罡稽首道:「彩虹華光,娘娘司空見慣。莫若瞧瞧貧道的花炮。只是,天黑更為美觀。」玄女道:「這個好辦!」把一塊黑帕拋擲高空,頓時遮住太陽星,一片漆黑。

    袁天罡掏出花炮,豎在地上。取火折子,點燃引線。只聽「彭啪」一聲,「颼颼颼」一束束耀眼的光線,飛上天空。焰火忽然炸開,金色、銀色、紅色、藍色、綠色、紫色火花四散,在夜空傲然綻放,鮮艷奪目,七彩繽紛。五顏六色的星星點點,拖著長長的尾光,絢麗無比,慢慢落下。這一幕,勝似天女散花,孔雀開屏怎比?醉人的美景,將黑暗的夜空妝點的如詩如畫。袁天罡將所有花炮,統統點燃,辟里啪啦聲,驚動整個瓊妙宮。那些仙女,紛紛前來觀看,飛往高空,意圖捕捉這些火雨。一個個美麗的倩影,動人的姿容,被火光照得發亮。婀娜的嬌軀,在彩色天空中穿梭飛騰,真是盤古開天頭一遭。好在都是仙子,不會被區區火炮炸傷。

    九天玄女看得如癡如醉,自覺天上異寶彩光,遠遠沒這火雨好看,歡喜過頭,鼓掌稱讚,喜道:「袁天罡,你這是奇才。這法寶怎樣製成的?」袁天罡笑道:「實不相瞞,這些花炮,出自下界凡夫俗子之手,貧道可沒這個能耐。」九天玄女笑道:「好,你將這些東西送我。本宮便借你萬山圖。」袁天罡道:「啟稟娘娘,花炮一經點燃,煙火飛出,就再不能用了。不過,貧道回到下界後,再取一批,獻與娘娘。」九天玄女道:「你須快些送上來,別讓本宮久等。這是萬山圖,用完後,速速還我。」袁天罡接過圖卷,稱謝而去。

    來到南天門,與諸神將寒暄幾句,正yu下界,忽見玉珮叮噹之聲,轉身去瞧,見一仙子從容雅步,款款而來。麗服華裝,是雲錦彩紋鸞羽仙妙衣,冰蠶羅絲煙霞百褶裙,凌紗綺繡披帛,花蕊漁網衫。那相貌,美艷絕倫,天資玉se,臉頰放淡淡之光,眼眸含盈盈之秋水,櫻唇透潤潤之嬌紅,婀娜體段,曲線分明。正是瑤池金母貼身侍女許飛瓊。除她之外,還有王子登、董雙成、婉凌華、郭蜜香、紀維容、范成君、以及下界之碧靈等。許飛瓊對增長天王道:「王母懿旨,命我去下界找李貞英。」增長天王道:「仙子請便。」

    袁天罡笑道:「仙子要下凡,那正好與貧道同路。不知李貞英是誰?」許飛瓊笑道:「托塔天王之女,才七歲。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天王想讓女兒快些長大,就送往下界。因大羅天就她一個小孩,所以王母特別喜愛,常接入瑤池,視若掌上明珠。這不,貞英才下凡三天,王母就很是想念,命我找回。」袁天罡道:「不知這個小仙女在哪裡修行?」許飛瓊道:「先在二郎真君楊戩處習練法術,又跟三聖母住了一段日子。聽說最近孤身在姑she山。」袁天罡道:「去年六月,姑she山就倒塌了,玉帝說非地震所致,難道和她有關。」許飛瓊道:「下界一年十二個月,也就等與天上一天十二個時辰。去年六月,也就是昨天巳時。昨日下午,山神來報,說貞英公主,把姑she山震塌了。她怕受到責罰,嚇得躲藏起來,找不到人。其實她還是個小孩子,沒人會怪她的。」

    許飛瓊、袁天罡結伴下凡,行夠九萬里,才到地界,姑she山頂,降下雲頭。袁天罡陽神回竅,肉身手中卻多了一副圖卷。他陽神隱去形跡,除了許飛瓊,誰也看不到。故出捨回竅,沒人知道。子嫣等人,見一仙女,乘著雲光,飄然落地,無不驚喜。許飛瓊上前,拉住子嫣手,笑道:「碧靈妹子,命有凡劫,乃一定數,將來道成,終可飛昇也!」子嫣驚奇道:「這位姊姊是?」許飛瓊道:「我是許飛瓊,和你一樣,同時金母身邊侍女。」

    袁天罡笑道:「呵呵呵,沒想到區區花炮,可勝法寶仙丹。」子嫣道:「師父你說甚麼?怎地你手裡多了一副圖卷?」袁天罡道:「剛才為師上天,去借萬山之圖。」子嫣笑道:「師父說笑了。您一直在這裡,並未離開,一直跟我等細說龍脈之事。就算元神出竅,留下肉身,也口不能言,身不能動。」許飛瓊笑道:「我和你師父,剛結伴從南天門而來。」子嫣驚奇道:「這是甚麼法術,端的厲害。」袁天罡道:「人之三魂,天魂能修成陽神;地魂可修成陰神;命魂可修成元神。這下你明白了罷?」子嫣聞言,自思:「是我欺心了。師父原來是真人不露相,我還道他老人家只會些低級法術。說不得,以後要乖乖地,好好孝敬師父,學些大本領。」

    袁天罡道:「風水師尋龍,須先找群山起源處,及山脈入首處,還得審氣脈,別生氣,分陰陽。山脈起伏有致,曲折逶迤,形態不一,複雜無比,故龍勢有九。另外,分清干支主次。而龍身,亦被環山纏護。所以說,風水師鑒定龍脈,過程甚是繁雜。但我輩開了天眼,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省去不少麻煩。山西境內龍脈,起於太行山脈,又延伸到長梁山、呂梁山脈;長、呂二山,又連通五台山、北嶽恆山;五、恆二山生出狼牙山等各支脈。龍脈貫穿兩大山脈,及幾百座山,覆蓋整個山西。所以,這地方人傑地靈,萬載康泰,歷代以來,多有開國皇帝。而山為龍之勢;水為龍之血;石為龍之骨;土為龍之肉;草木為龍之毛髮;孔穴為龍之經絡。姑she山既倒塌,龍身便毀,真龍之氣不能存,或早或晚破土而散。」

    歐陽楚月道:「那道長可知太原龍穴之所在?」袁天罡道:「龍穴在藏風聚氣之處,連接地脈,叢山團聚,眾水相匯,羅城周密,真氣融結,並有龍虎砂護衛,乃天下第一風水寶地。那晉陽,西依懸甕山,東臨汾河水,地勢十分險要,城堡堅固難摧。西南五十里外,有一座龍山,前連懸甕山,西接天龍山,都是是呂梁山支脈。這龍穴,就在龍山之內。」子嫣笑道:「不是罷?這龍山,就如瓷碗倒扣,只長灌木荊棘、雜草野花,薜蘿葛籐,簡直平淡無奇嘛!」袁天罡道:「哈哈哈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龍山也是這個道理。五嶽之靈氣,顯露於外;而龍山之靈氣,則深藏於內也。」

    袁天罡將萬山圖抖開,躬身拋向空中。圖中卻一片空白,眾人大是不解。袁天罡道:「恭請山魂下界!南瞻部洲東土大唐河東道晉州臨汾縣姑she山。」言訖,圖面射出萬道金光,千重紫色。突然,姑she山真容繪於紙上,漸漸飄出來,變成立體,與姑she山未損前相同,只是縮小了萬倍,但山中動物、死物、植物,一樣不少。而且,這座小山與諸物是透明的,乃山之魂也。此山「死」後,魂就升天了,附於萬山圖內。這時,山魂越變越大,與山體相同,慢慢附在姑she殘山之上。咦,奇跡出現了!只見那殘峰碎石、斷崖破壁、缺嶺分崗、沙土草木,等等,全部漂浮起來,依著山魂摸樣,漸漸組成整體之山。就如石膏粉和水混合,倒入磨具中,變干之後,成為石膏像。而那些斷樹,尋到另一截,拼湊起來,扎根重生。同時,落葉歸枝,枝葉歸干,反其道行之,依舊青枝綠葉,濃郁陰森。地中水冒出,由下向上飛起,變成瀑布。眨眼間,溝渠之內,也生出澗泉。凡山上濕生卵化之生靈,全都起死回生。須臾間,姑she山化零為整,恢復未倒塌前之形狀,山中萬物,位置也沒挪動一點。大到山石峻嶺,小到蟲蟻洞穴,皆是原模原樣。其中之妙,就如當年觀音菩薩救活人參果數一般。不過,九天玄女並未親臨,僅憑易圖,便救活的一座山,實比她高明多了。

    除了袁天罡、許飛瓊,餘下之人,觀此一幕後,無不目瞪口呆。特別是狄仁傑,他一介書生,無犯眾惡,是以鬼神不犯,平安度ri。在此之前,活了二十年,毫無異象發生。但今日,先見識了御劍飛行,又碰上仙女下凡,更想不到的是,姑she山竟能重組,動物能復生,實在是大開眼界,難以置信,不住道:「玄之又玄,神之有神!」塞維亞等人,呆若木雞,生平哪見過這等法術?對中原道術,愈加神往。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