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從一到萬

大道小說網 第五章 新人成神之路(五) 文 / 瘋老六

    四、設定什麼樣的角色

    起點的小說,推動作品發展的原動力主要有三個,一是靠情節來推動作品,二是靠人物引出劇情,三是靠異能法寶決定走勢。其中,第三種情況只是少數,而且上文已經提到過,這裡就不再多說了。相比之下,前兩種模式更為常見,也更為傳統。

    這兩種寫法,第一種模式對人物刻畫的要求要低些,哪怕人物形象模糊、性格不鮮明,也不會影響情節的發展,而後一種,則正好相反,作者寫作前可以不用考慮完整的情節架構,但要對人物塑造有個很好的把握,尤其是主角的個性一定要突出,讓書裡的人物自己來推動劇情的發展。

    初看起來,第二種模式對人物塑造有一定的要求,似乎是難了些,其實不然。要知道,作品想要成功,雖然不需要多大的創意,但畢竟不能完全與別人的作品相同,否則就算不是抄襲,也會讓讀者感到厭煩,所以,多少應該有些改變。如果是靠情節推動的作品,想要寫出不同來,就必須在每一個情節上下心思,想方設法寫出新意來,而靠人物推動的作品,則只需要在人物設定時花點功夫,之後則完全由人物來決定情節了,當人物個性突出時,同樣的情節起因,就會發展出不同的過程、不同的結果,看起來,也就是具有新意了,所以,以人物引出劇情,麻煩的只是一時,總體來說會省事不少。

    那麼,怎麼樣才能塑造出形象鮮明的角色呢?對於筆力還不足的新人來說,把人物臉譜化是個簡便易行的辦法。雖然這並不是上乘手段,也容易使人物缺少靈氣,但至少,臉譜化後的角色形象會更鮮明,性格能更突出,在特定的情節中,也更容易把握。

    塑造臉譜化的人物,主要要注意簡單化,比如設定這人是蠻橫的,就要突出這一點,並且一路蠻橫到底,而不要讓他擁有複雜的性格,什麼蠻橫中帶有善良,善良中夾著暴虐,就很要不得,雖然這會使人物更為真實、更為豐滿,但卻破壞了臉譜形象,反而不太容易被讀者記住。

    為了彌補臉譜化的單調,有一個小技巧可以使用,那就是人為地給人物製造一些小小的缺陷,或者比較特殊的癖好,比如特別愛吃香蕉,比如特別不喜歡洗髮水,比如最討厭別人碰他鬍子,比如喜歡有事沒事摸自己鼻子,或者,喜歡說某個經典的口頭禪……有了這些特徵,人物形象看起來會豐滿不少,而且,這也能使高高在上的角色顯得更為平易近人,同時,那些特徵也能方便讀者記憶,尤其是當某一特徵成為人物的招牌之後。

    上述技巧,不僅可以用在主角身上,也可以考慮加給配角,而且,因為他只是配角,擁有的缺陷也可以更自由一些,不必太多考慮讀者的觀感。這一技巧可以在大部分作品中使用,尤其是競技類作品,因為它對人物刻畫要求比較高,除了主角,其他的隊友或主要對手也是相當重要的,這類作品,往往是人物眾多,而且一出場就是一批,如果人物缺乏能夠辨別的特徵,很難被讀者區分開來,更別說被他們記住了。

    另一個可能用到這一技巧的地方是對女主角的刻畫。在許多作品中,女主角不是惟一的,而許多新人作者無論是生活經驗還是筆力都有所欠缺,很難把每一個女主角都刻畫得栩栩如生,甚至許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花瓶女主角,除了名字不同外,別的就再也沒有區別了。其實,要想在這裡加以改進,有個討巧的辦法,就是類似於上述的缺陷安排,我們也給幾位女主角加以各種表象上的特徵。比如,女主角a胸部特別大,女主角b是個小羅莉,女主角c擅長跳舞,女主角d特別有錢,女主角e特別冷漠……只要在之後的情節中不時體現這些特徵,角色就很容易被讀者區分開來了,他們會記得誰是會唱歌的女孩,誰是會跳舞的女孩,並且進而會認為這些女主角不是花瓶。這樣,讀者對作品的印象自然會好上許多。

    除了對人物的刻畫,在人物設定時,還得分清他們的主次,究竟是一次性使用的路人甲、宋兵乙,還是貫穿全文的重要配角,對他們的描寫力度應該有所不同。同時,設定好人物之後,也得合理安排他們的出場次序和方式,尤其是出場的時間要控制好,如果一次出現過多人物,很容易造成混亂,不僅作者自己不易控制,也會分散讀者的關注度,同樣造成他們的不適應。

    此外,關於人物,最後要說明的一點是,不管刻畫了多少人物,不管這些人物是什麼樣的關係,有一點都是必須要明確的,那就是,主角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任何角色都是為他而存在,為他而服務的,一切都要以主角為中心,以他為焦點,甚至,不該出現大段的主角不在場的情節。強調主角的存在,強調他的作用,那才是yy的王道。

    五、情節的翻新

    抄襲,自然是要不得的,這不僅涉及道德操守問題,同時也涉及利益問題。無論抄襲得多麼隱蔽,在千千萬萬的網絡讀者面前,都將無所遁行,尤其是當作品走紅以後,更是會受到無數人的監督,在日趨強大的網絡搜索引擎和日益壯大的人肉搜索引擎的雙重檢測下,抄襲者的下場是可以預見的,到時候,不僅僅是經濟利益的問題了,抄襲者的聲譽也將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還會惹上別的麻煩。

    可是,不抄的話,有那麼多新東西可寫嗎?作為一個普通的人類,能有那麼多的創意嗎?答案是,沒有,但又是有的。

    說沒有,是因為一個人的創意是有限的,你可以想出許多新穎有趣的點子,但它們畢竟不是無止境出現的,總有個用完的時候。不過人類社會是個群體社會,我們完全可以去瞭解別人的思想,對它進行加工處理,變成自己的創意,從這點上說,我們的創意是無限的,因為整個人類的創意是無限的。當然,這裡說的,完全不同於抄襲,這是對別人想法的一個借鑒、再加工的過程,這並不是簡單的照搬。事實上,這種加工並不困難,尤其是掌握了一些技巧之後。現在就以仙俠作品的創意為例,說一說對創意進行加工的方式。

    對於一部而言,主角習得本領只是一個開始,之後他如何利用自己的能力,利用這能力去幹什麼,這才是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同時,這也是最需要創意的地方。那麼,仙俠主角究竟能幹什麼呢?

    普通人大學畢業,就可以去參加工作,或者是自己創業。但在仙俠小說中,主角辛苦修真,藝成歸來,他又能幹些什麼?他和那些大學應屆畢業生相比,又有哪些優勢?難道,大學學了幾年就能找個好工作,修真修了萬年卻還是個無業遊民?

    其實,仔細想想,修真者能幹的活還真是挺多的,而且都是能幹好又能幹得很有意思的。最簡單的,修真者力氣肯定比常人要大,那麼,至少他們能去碼頭扛包。可以設想一個舊社會的背景:在一個熙熙攘攘的上海碼頭,有許多身穿短褂的工人、身著長袍的老闆、一身西裝的洋人來來往往,這時候,一個打扮古怪的修真者出現在碼頭上,為了生存,或者是為了盡快融入正常人的社會,修真者在碼頭找了個活幹,開始了扛包生涯……別人一次扛一包,修真者一次扛十包,整個人被壓像象座小山一樣,工人們羨慕,旁觀者震驚,各方勢力看中,各家閨女心許,但主角卻堅持自己扛包工作,漸漸地,這個碼頭成為了各方勢力鬥爭的中心,主角也成為了局勢變化的關鍵人物……

    當然,需要力氣的,不僅僅是碼頭工人,也可以是建築工人、古式軍艦上扛炮彈的水兵等等。另外,還有更直接的,那就是當運動員。有許多運動項目都是直接和運動員本身力量有關的,比如鐵餅、鉛球、標槍等,如果修真者主角去參加這些項目,自然可以輕鬆獲勝,儘管他的動作是那麼不標準,姿勢是那麼可笑,儘管賽前他是那麼默默無名,沒有一個人看好他。

    事實上,從體育運動方面來說,修真者幾乎是全能的。無論是長跑還是短跑,無論是跳遠還是跳高,無論是游泳還是射擊,無論是足球還是籃球,如果主角是個修真者的話,就沒有理由輸掉比賽。甚至,哪怕是像棋圍棋這樣需要腦力的競技項目,修真者也完全有理由獲得冠軍。可以想像一下,在圍棋比賽時,當對手在讀秒聲中膽戰心驚地下一步棋時,主角卻可以進入他自己的靜止不變的世界中。這樣,每一步棋,他可以想個千年萬年;或者,他可以飛劍傳訊給遠方擅長圍棋的同道,讓他來指點下一步;甚至,他還可以蠱惑對手的心,用各種方式作弊……

    當然,修真者最基本的優勢,應該還是他們異常清晰的思路和平靜如水的心靈,這一點,能夠讓修真者在競技運動中佔優,也能讓他們在以腦力思維為主的科研工作中大放異彩。

    首先是數學,這是最基礎的一門學科,也是最能體現修真者清晰思路的學科。如果說修真者比數學家算得更快更準,這個合理性是無須質疑的,而且修真者不只有這個能耐,就算他沒有任何數學基礎,也可以通過一些奇怪的方式得到答案,比如算一個乘法時,主角可以在自己的世界種下許多棵樹,每排多少棵,每列多少棵,然後一棵棵去數它們的總數。反正在自己的世界中,修真者可以有足夠多的時間去數數,事實上,正是這種看起來最愚蠢最吃力的做法,才是最容易體現主角實力的。

    而其他自然科學,也能讓修真者有其用武之地。比如物理學,修真者不僅可以用極快的速度飛馳,以驗證相對論,還能去太陽內部、宇宙深處進行一些有特殊環境要求的實驗,甚至還能近距離觀察粒子分裂、宇宙變遷,這些,都能讓修真者在研究時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由上可知,不論是需要體力的工作還是需要腦力的研究,修真者都是可以發揮他們的特長的,而其他工作,修真者也幾乎沒有不行的。

    比如行醫,修真者有著各種各樣的靈丹妙藥和奇門異術,比起世間的普通醫生,他們簡直就是醫神了。或者,當保鏢的話,在修真者的保護下,那些政要貴人,至少可以不用擔心受到普通殺手的刺殺了。此外,間諜、警察、救援隊員、盜賊、算命先生、工匠、演員……種種職業,若是由修真者來做,都會發生一些很有趣的故事。

    其實,如果反過來,當有一些特殊技能或知識的人們去修真時,也會有各種各樣有趣的好處。比如,一個物理學家去修真,他精通的物理知識,就可以幫助他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比如借外力壓縮金丹,借電能補充元氣,總之,他可以比其他人有著更易走的捷徑,更快地成為修真界高手,並且最終的成就也會更大。而等他修真有成,又能利用仙家手段幫助他進行物理研究,這樣,就進入了良性循環。

    如果你是一個不知道該讓主角去做什麼的新人,那麼看了以上這些後,是否覺得可寫的東西突然多了起來?事實上,不僅是仙俠類作品,在其他類型中也是一樣的,若是發現創意枯竭,完全可以去參考一下其他作者的同類作品,去看看別人的主角幹了些什麼,然後,適當加以改變。而如果是創意豐富的作者,去參考別人的作品,也同樣很有意義,因為這樣可以更大程度地避免重複,更大程度地體現自己的創新。

    改變現有的創意,其實真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下面再舉一個英雄救美的例子。

    主角走在路上,發現一個美女,然後,有壞蛋跳出來要欺負她,這時候,劇情該怎麼發展呢?

    最傳統的寫法,自然是主角英雄救美,在美女驚慌失措之際飛身趕到,勇猛地打跑壞蛋,救下美女,然後,美女不僅對主角感激,還被他的英姿深深地打動,從而愛上主角,最後兩人結成連理……

    現在,我們可以進行哪些改變呢?

    第一種,壞蛋其實是美女的親哥哥,只是對做錯事的美女進行管教訓斥,主角鬧了個大烏龍。

    第二種,美女想法比較多,以為這是主角一手安排的鬧劇,並因此把主角的人品看得很低劣,很長時間都不理睬主角。

    第三種,美女自己是個高手,在主角趕到前,就把壞蛋打跑了,讓主角驚得目瞪口呆。

    第四種,同樣設定美女是高手,而當主角趕到時,她誤以為主角也是壞蛋一夥,把主角一起打了。

    第五種,美女把主角一起打,但主角被迫反擊,並被別人看到,落實了淫賊之名。

    第六種,美女是個超級高手,主角只是個普通人,但主角奮勇相抗,給美女留下一個好印象,甚至之後教了主角武功。

    第七種,主角勇救美女,但最終實力不濟,被打進了醫院,美女則流淚相伴。

    第八種,主角同樣是進了醫院,但美女人品低劣,不僅沒有感謝,反而對主角很是不屑,認為他是個沒用的廢物。

    第九種,有別的英雄加入,搶先救下美女,讓主角鬱悶不已。

    第十種,同樣是被人捷足先登,但整個事件,正是他一手策劃的。

    第十一種,同樣是有人一手策劃了救美事件,但被主角捷足先登了。

    第十二種,其實這真是主角策劃的。

    第十三種,主角並沒有策劃,但這是主角朋友有意安排的。

    第十四種,美女其實是個小偷,壞蛋其實是個便衣警察。

    第十五種,壞蛋其實是主角從未謀面的親兄弟。

    第十六種,美女是主角之前在網絡上的最大的死敵。

    第十七種,主角救下美女,想泡她,結果卻發現美女是自己的班主任。

    第十八種,美女是個妖怪,正想著怎麼勾引人,主角自己撞上了。

    第十九種,主角看見的其實是個電影拍攝現場,但卻被主角攪亂了。

    第二十種,美女其實是個男扮女裝的人妖,主角輕鬆把「她」搞上手,最後卻發現了這一點。

    第二十一種,壞蛋其實是女扮男裝,那也是個美女。

    第二十二種,主角思念美女成疾,這一切都是他的幻覺。

    第二十三種,美女是異國間諜,正面臨身份暴露的危險,卻被主角救下。

    第二十四種,美女是異國間諜,故意安排了這一事件,以此接近主角。

    第二十五種,美女是某方勢力特別安排給主角的禮物。

    第二十六種,主角救下美女後,才發現她是自己仇敵的老婆。

    第二十七種,這其實是電視台設計的一個現場節目,以此觀察各個不知情的路人的反應。

    第二十八種,主角辛苦趕跑壞蛋,但美女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

    第二十九種,主角打不過壞蛋,和美女一起被壞蛋抓走。

    第三十種,主角穿越了時空,那壞蛋其實是另一個時期的自己。

    ……

    顯然,同樣一個簡單的事件,可以發展的可能性千千萬,這裡只是隨便舉一些例子,事實上是遠遠不止這麼三十種的。而這麼一個事件,起到的作用也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可以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也可以是主角命運的一個轉折,或者是成為讓各方勢力登場的一個鬥爭中心,同時,這一事件,既可以引出主角最大的仇敵,也能給他安排相伴一生的伴侶,此外,這也能成為顯示主角能力的一個關鍵性場景,比如,設定那個壞蛋是某某門派掌門,主角誤以為他是個普通淫賊,就對他出手了,在打鬥中,主角只是略為驚詫對方這個小流氓的強大,但旁觀者中,認識那位掌門的,卻對主角的表現大跌眼鏡。

    以上種種,足以說明對現有創意進行加工改進,是多麼的容易。所以,要寫出優秀的作品,擴大自己的閱讀量還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那些高據各大排行榜前列的作品,是很值得借鑒學習的。

    六、開頭的重要性

    許多時候,當樂趣變為了任務之後,樂趣也就不再是樂趣了。

    來起點當編輯的同仁,大是因為自己的愛好,可真正當了編輯之後,卻發現這份工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就說吧,本來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但當了編輯之後,每天要跟進維護小組內的數百部簽約作品與重點關注作品不說,還有新書審核,包括當天入庫的新書、申請簽約的作品以及簽約作者直接給來的稿件,一天差不多就有一兩百部。另外有些時候,一天的新書審核數量比這更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期待著看到更多新穎有趣的小說,至少也要老套但出彩的作品。然而,那些新書卻一本又一本讓人失望了。如果是新入庫的新人作品,倒也罷了。但一些老作者的新作,竟然也是老套的題材、無聊的情節、貌似華麗卻毫無營養的開局……這不能不讓人失望,甚至有些生氣。並不是氣看不到好書,而是為那些作者感到惋惜。在編輯看來,他們中的許多人明明文字功底不錯,明明也希望走商業化路線,但寫出來的東西,卻全然不是這麼回事。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為他們浪費了大好的時間和大好的題材而深感惋惜。

    比如某位老作者的新作,從第一章開始,首先是一大段景物描寫,然後是與主線情節毫無關係的人物對話,接著是華麗的打鬥,然後主角出場,開始夢囈般的抒情回憶,之後又是段莫名其妙的情節。幾萬字下來,甚至都沒看明白,這到底是什麼類型的小說。編輯忍無可忍去問作者作品的賣點究竟是什麼時,作者說不要著急,在給現有稿件之後,大概再有一兩萬字,就會體現了。當時編輯徹底暈了!

    當那位作者問該在多少字內體現賣點時,編輯的回答是需要在一百字內。當然,一百字是個誇張的說法。但無論如何,用最快的速度,盡可能早地將賣點展示給讀者,才是作品的成功之道。畢竟,現在已經不同於前兩年,現在是超量作品同時湧現的年代,這些良莠不齊的小說,給讀者挑書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讀者選書,已經不可能耐心讀到一半才決定是否追看。這樣,作品開頭成功與否,基本決定了一本書的生死了。如果作者太過「沉著」,把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放到許多萬字之後,那麼,除了作者自己,恐怕沒有讀者能夠欣賞到那些精彩情節了。

    按那位作者的說法,他無法把精彩內容放到前面,因為在這段情節之前的故事,都是必不可少的,都是一定要交代清楚的。看了他的作品,的確,那部分內容是少不了,可是,他難道就不能採用倒敘的手法嗎?難道就不能把後面那段戲肉提到開頭,然後用倒敘方式,簡要地交代之前的背景嗎?或許,從這個故事的完整性來說,是順敘更好些,但若是讀者看了開頭就放棄,那麼之後的故事寫得再好又有什麼用呢?除非作者並不指望自己的作品能有多少人去閱讀;又或者,這個作者已經有了一個龐大的讀者群。如果他已經是個人氣作者,那麼開頭稍微平緩些,稍慢進入正題,還能有條活路,但即便如此,不利的影響還是存在的。

    或許有人會誤會,這裡說的賣點,並不是指激烈的打鬥,或是優美的文筆。事實上,這些東西雖好,放在開頭的話,並不會有什麼吸引力,真正吸引讀者看下去的,是作品的yy,是讓讀者知道主角的特殊,讓讀者看到主角的前途,讓讀者明白,這本書很可能是本與眾不同的好書。當然,另外一些小細節也是能夠吸引讀者的,比如幽默的語言。但從根本來說,還是得靠情節,還是得靠情節中包含的yy信息構成賣點。

    那麼,究竟該怎麼寫,才能寫出一個強力開局,才能在一開始就抓住讀者呢?這個,其實也簡單,只要掌握了幾個小小的技巧,並不需要作者整體寫作水平的提高,就能讓開局吸引力大增。這類方法,大致有如下幾種。

    第一,改變敘述的順序,把後面精彩的賣點提前。按一般作者的思路,寫作時應該按照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一路順敘下來,比如從主角小時候受人欺負,到他想不開自殺,然後再是主角得到奇遇,最後回到人間揚眉吐氣……這類老套作品,還是有一定的受眾的,但問題是,這種開頭,會顯得很無聊、很壓抑,這樣,就很難吸引住讀者了。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就是把後面的奇遇或者別的賣點提前。比如,正文一上來,就是主角得到法寶、學到仙術,然後,主角興奮不已,逐漸陷入了沉思中,回憶起過去受的欺凌來。這樣,就可以和原來一樣,按部就班地敘述了,僅僅是在開頭加了這麼幾句話,給讀者一個盼頭而已。類似的,也可以不寫奇遇,而是以更後面發生的事情作為開頭,甚至以結局作為開頭,比如,開局就寫主角踏上無敵艦隊旗艦,躊躇滿志,而同時,主角也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覺,經過多年的奮鬥,他終於從一個小兵,升到了人類聯軍總司令,想當年……

    第二,開局以突出主角的特殊,以此吸引讀者。這裡的特殊,可以把主角設定成一個武學天才,什麼東西一學就會,或者寫主角身體特殊,練功一年等於別人十年。這樣,顯示了主角極大的潛力,其實也就是預示著主角的不凡,這樣,讀者就會比較樂意往下看了。事實上,這裡的特殊,不一定是要好的方面,不一定要寫主角特別強、特別聰明、特別英俊,也可以是相反的方向,比如,寫主角特別笨拙,到七歲都沒學會說話、走路,或者寫主角練功特別慢,別人幾天就能練成的入門功夫,他練了十年都沒練好。這類設定,看似與yy大流背道而馳,但在這個大環境中,讀者讀到這類開局,也同樣會有期待,因為他們知道,主角這麼笨,一定是有原因的,或者之後一定會有奇遇。這類開局,最好配合第三點來寫。

    第三,描寫主角出生時的異象。這點和上述類似,只是上面著重體現主角本身,而這裡則是強調外界環境。比如最老套的,主角出生時,電閃雷鳴,風雲變幻。這種手法雖然惡俗,但也頗為有效,很容易就讓讀者知道,主角肯定不凡。或者,可以寫主角出生時,引發了幾位強者的大戰,或者,寫天界某人俯視人間,搖頭歎息,又或者,寫一個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臉色大變。

    第四,在正文前面加上簡短的引子。如果作品很難在開局顯示賣點,又不太適合倒敘的話,可以考慮在正文前面加個引子。有兩種類型的作品,是特別適合這種手法的。一是以特殊的法寶或功法貫穿全文的作品,這類作品,就可以用一個簡短的引子,描寫一下幾百年前或幾萬年前,某古人得到法寶後,是多麼的強大,然後筆鋒一轉,來個數百年後,正文開始,主角是個小人物,無意中得到一個怪東西。這時候,主角可以不知道這就是個神奇的寶貝,通過對它的描述,讀者都會明白主角發達了,這樣,推動讀者繼續往下閱讀的動力就已經產生了,哪怕主角暫時沒有摸索出寶貝的功用,讀者也會保持一段時間的閱讀興趣。武功秘訣也一樣,當主角得到秘笈時,不一定要立刻學會,也可以隨便看著玩,甚至隨意往家裡一放,這樣,讀者的胃口同樣會被吊起來。

    而另一類適合這種手法的作品,則是那種擁有玄幻元素,但作品開局暫時不便體現的那種,這類作品,開局有可能會是比較平淡的現實生活,很容易將那些期待著看玄幻情節的讀者趕跑,這時候,就可以加個小小的引子,讓兩個強者打上一架,或者讓某個強人顯示一下超人的本領。這樣,讀者就會知道這本書的性質,也能留下真正喜歡該類作品的讀者了。

    這裡要注意的是,這種引子,一定要簡單精練,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來敘述,比如描寫打鬥場面,用一兩句話就足夠了,千萬別以為激烈的打鬥能吸引住讀者,如果作品情節已經展開,人物形象已經豐滿,那麼高人氣的主角參加的戰鬥,或許能成為賣點,但在什麼都沒有交代清楚的開頭,對讀者來說完全陌生的人物,是不會引起任何共鳴的,而翻江倒海的武功,讀者也都見得多了,並不稀奇,所以,這個引子,千萬別寫長了,把這麼一兩個信息透露出來,它就完成了它的使命了。

    以上四種,是新人可以考慮的增加開篇吸引力的手法。其實另外還有一種,就是靠文字、靠貼近生活的描寫、靠幽默感等來吸引讀者,只是這類作品需要作者本身的文字功底和閱歷,不太適合新人使用,這裡就不多說了。

    事實上,並非所有的作品都需要一個開門見山的一開場就顯示足夠賣點的開局。比如穿越、重生、移魂等類別的作品,它們有其特殊性,它們的賣點,是可以在作品正文之外體現的,一個書名,或者是一個簡介,就足以告訴讀者,這是本現代人穿越到某個朝代的架空歷史小說,或者這是本轉世重生再現人生的作品,這一信息,本身就已經是個賣點,讓讀者知道,這書的看點大致會在哪兒,所以,這類作品有個平實的開頭,或者是千篇一律的開頭,其實還不算致命。

    類似的還有同人類作品,尤其是武俠同人。基本上,這類作品和上述情況類似,只要在書名等地方透露出同人作品的信息,自然就能將這一類作品的讀者吸引住,這樣,有個不算精彩的開頭,雖然同樣是很不好的事情,但還不至於宣判這部作品的死刑。

    此外,還有部分玄幻類或都市異能類作品,如果書名能將這種特殊的異能體現出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開局的壓力。比如《蜘蛛超人》這個名字,一看就會聯想到電影《蜘蛛俠》,讀者自然而然會想到這是一部類似的都市異能小說,這樣,即使小說的第一章沒有體現任何異能的成分,讀者還是會耐著性子多讀一兩章的。

    當然,以上表達的只是這些作品允許有個普通的開局,也僅僅是不會致命罷了,若是想要快速抓住讀者,想要在初期積聚人氣的話,作品的開局還是精心打造得更緊湊些為妙。

    還有一類作品,它們的情況與上述那些有所不同,但同樣不是迫切需要精彩激烈的開局。這類作品尤以都市生活和都市言情類別為主,它們並不是靠主角的異能作為賣點,也不是靠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的主角來吸引人,這類作品的精彩之處,往往在於流暢的行文、幽默的語言、貼近的生活以及複雜曲折的感情糾葛等。這些東西,往往是貫穿全文的,尤其是文筆和語言,是處處都能得到體現的,這類作品,它的賣點是整體的,而不是靠某一元素、某個單一情節來吸引讀者,所以,這類作品並不需要一個特別的開頭,只要正常去寫,正常發展就可以了。

    最後,補充一點,對於新人來說,如果控制力還不夠好,那麼最好讓主角第一個出場,讓主角的名字第一個在書中出現,這是比較容易讓讀者接受的。

    七、注意製造對比衝突

    合理製造對比衝突,是作品能否走紅的一個關鍵。今天又在論壇看到個老帖,評論金庸作品中人物武功的高低,這類帖子看得多了,實在是提不起什麼興趣來。不過,由這個帖子,想到了一個商業化寫作的特點,那就是強烈的對比、巨大的反差。

    全盛狀態的段譽和丘處機,這兩人武功誰高誰低,內力誰強誰弱?恐怕所有熟悉金庸作品的讀者都會選擇段譽。不過,這兩人出現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作品中,根本就沒有機會交手,又怎麼能知道兩人的強弱?而且從內力的表現來看,段譽和喬峰喝酒時能用內力將酒逼出,但丘處機和江南七怪拼酒時,也同樣能將酒逼出,從這些表象來看,兩人是一個檔次的。不過,讀者們顯然不會這麼看待。這是為什麼?

    很顯然,這是因為人物之間的對比。在《射鵰英雄傳》中,丘處機不過是個二流高手,在他之上,無論是東邪西毒,還是郭靖裘千仞,和他完全不在一個檔次。而在《天龍八部》中,段譽儘管武功時靈時不靈,但至少靈光的時候,他完全有實力與任何一位一流高手一爭高下。正是這些虛擬人物之間的對比,給了讀者強烈的印象——丘處機武功平平,段譽實力超群。

    提到東邪西毒,我們的第一個印象幾乎都是強大。儘管在書中,這兩人也沒真正表演過多少單掌碎石之類的絕技,但他們武功的強勁,卻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中。相比之下,一些新手作者寫的武俠,儘管讓主角吼得聲嘶力竭,儘管讓主角如街頭藝人一般賣力表演,但他們的強,讀者卻始終打了個問號,對於他們,終究還是不如東邪西毒那樣令人放心。這些作品的差距,到底是在哪兒?

    編輯認為,差距不是在對天下第一高手的刻畫上,而是在於對武林二三流高手的描述上。當一部作品成功刻畫了江南七怪這樣的普通高手後,當他們的形象已經深入讀者腦海後,緊接著出現的全真七子、鐵屍銅屍、武林四絕,這些一個比一個強的高手,形成穩固的對比基礎。在這樣的基礎下,金庸要突出黃藥師的強,根本就不用去描寫黃藥師上樹上房如何瀟灑、拔樹碎石如何輕鬆,只要用之前高手,比如丘處機的一句崇敬的言語,或者一個如臨大敵的表情,就足以讓讀者接受黃藥師的強了。

    無論是武俠小說,還是其他類型的小說,但凡是成功的商業化作品,我們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這些對比的痕跡。一般來說,各種鮮明的對比越強,作品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日本的動漫大作《棋魂》,就給了我們很好的示範。在《棋魂》中,主角是個連圍棋規則都不懂的門外漢,但附體在他身上的靈魂,卻是曾經天皇的圍棋老師、曾經的圍棋界第一高手。這種強烈的反差,就給了讀者很大的期待:在這個靈魂的教導下,主角究竟會有多大的成長空間?

    事實上,《棋魂》中的對比不僅在此。比如,當主角學到點皮毛,自己出手時,他是個完完全全的弱者;而若是他聽從靈魂的指揮,讓靈魂來出招時,他就是個超一流高手。這樣,就會形成圍棋初學者認為主角很弱,對他不屑一顧,而一些頂級職業高手卻完全被主角的實力所折服的強烈反差,而當那些初學者和職業高手有機會聚在一起時,戲劇性的場面自然而然就出現了。

    《棋魂》的這種對比模式,完全可以擴展開來,應用到各種類型的小說中。比如寫武俠的話,也可以設計這麼一個故事,一個昔日的天下第一,死後靈魂不滅,最後附體在一個去某門派拜師求藝的少年身上。這少年本身半點武功基礎都沒有,但附在他身上的靈魂卻是個武學宗師,這樣,強烈的對比就行成了,之後的故事,也很容易發展出來了。比如少年武功的快速進步、偶爾顯露的武學天才、一招半式的發威、旁人對少年武功高低的迷惑……這些,都可以成為很強的賣點。

    當然,在寫作中,造成對比的方式千千萬萬,不限於這麼一種。相比之下,近年興起的轉世重生、靈魂附體一類題材,更容易體現出對比來,尤其是關於主角自身的對比。這類作品,主角要麼是靈魂換到了別人身上,要麼是換到了多年前的自己身上,但不管怎麼樣,主角擁有的這個身體,身體中存在的思想、知識、技能等等,會有非常明顯的改變,重生前後形成強烈的對比。

    比如最近上架的一本新作,寫的是一個年高德邵的少林方丈重生到異世界,成了一個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這樣,除了傳統的武力對比,也就是少林方丈武學功底的深厚與花花公子的不學無術的對比之外,還體現了道德觀念上的對比。少林方丈嚴守清規戒律,人品端方,而花花公子卻作惡多端,人品低劣,兩方面一對比,戲劇性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如果把這個題材反過來,讓一個花花公子重生到一個德行兼備的老和尚身上,這樣,對比依然存在,戲劇性也依然存在。當然,這麼一改的話,因為主角性格等設定的不同,故事可能的發展方向就完全變了,小說的寫法也必須跟著進行改變。

    要讓主角自身形成對比,也不一定要用到轉世重生。其實,許多傳統的模式,都是體現了主角自身的變化。比如眾多的傳統武俠作品,主角都是吞食某種奇珍異果,或是得到某本絕世秘笈,這麼一來,主角當前的弱,和他之後可能的強,也形成了對比,讀者的胃口也就被吊起來了。而另一種更常用的商業化寫作手段——扮豬吃老虎,其實這也是一種主角自身的對比。確切來說,是主角真實的內在的強,與他虛假的外露的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手法雖然老套無比,卻是吸引讀者的良方。

    主角自身的對比之外,自然就是主角與其他人的對比。這種類型,在架空歷史類作品中體現得尤為突出。因為主角去了古代,他的知識體系和思想觀念就與當時的世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如上文所述,只要對比一出現,故事自然就能展開,而吸引力也就出來了。

    其實,只要仔細找找,就會發現,幾乎所有傳統的商業橋段,都體現著形式各異的對比。如果缺少了對比,故事的吸引力將會非常有限,除非作者文字功力特別深厚,否則,幾乎都是平淡無味的。

    比如前文提到的描寫武林高手,如果只是空泛地去寫他如何如何強,只是用上一串形容詞,那麼就無趣得很,而若是先有個對比的對象,然後說主角比他更強,那就很實際很生動了,而且想要讓他強到什麼地步,作者可以很容易地表達出來,因為可以與那參照高手激戰三天三夜,也可以一口氣把他吹飛,只要有了參照,一切就變得容易了。

    類似的,如果光是寫主角打敗某個敵人,讀者並不會感到太興奮,但如果打之前就刻畫出對手的強大與可惡,寫出打架前對手的輕蔑和旁觀者的不看好、朋友的擔憂,或是此戰的重要性,然後,再和打贏後對手的震驚和不敢相信、旁觀者的崇拜、朋友的歡呼這樣一對比,讀者的興奮度立刻就上來了。

    總之,對比是商業化寫作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武功天下第一,是比出來的;作品的超高人氣,也是一系列的對比吸引來的。想辦法創造對比,擴大反差,是一個商業作者必須要考慮的。

    八、如何處理主角的挫折

    對於主角的挫折,應該非常謹慎地處理。在傳統小說中,主角遇到各種挫折,劇情有各種起伏轉折,都屬正常,但對於網絡小說,尤其是而言,設定這種挫折,是非常危險的行為,這種劇情的轉折,很有可能也是作品人氣的轉折,很可能使人氣一下子跌到最低谷。

    因此,在可能的情況下,還是不要讓主角遇到太大的挫折為妙,這樣是最安全的。但如果作者執意要這麼做,或者情節發展很需要讓主角遇到一次重大挫折,那該怎麼處理呢?編輯認為,大致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給出較為明顯的暗示,告訴讀者,挫折只是暫時的,主角之後一定會更強,一定會發展得更好。有了這樣的暗示,讀者會安心不少,反彈會小許多。

    二,控制挫折的範圍,不要讓主角輸得太慘。比如,當主角女朋友被人搶走時,千萬不要寫女朋友和別人上床,好歹保留一分餘地,便於主角以後奪回。

    三,讓主角在挫折中得到奇遇,把壞事變成好事。比如寫主角落崖,可以在山下安排個藏寶洞;比如寫主角被人廢去武功,可以讓主角的經脈變得更為粗壯……

    四,加快劇情的發展,讓主角破而後立來得更快些,減少讀者的煎熬,減少讀者流失的可能。

    五,用其他方面的yy彌補某一方面的挫折。比如,當主角在商場上輸得一無所有時,可以讓主角得到之前苦苦追求的女人,或者安排從未和主角發生過關係的女主角和他上床。

    以上五種手段,可以結合起來使用,如果運用得好,那就能將挫折帶來的不利影響減到最小,保住現有的讀者,並為將來的yy打好基礎。

    九、如何讓主角扮豬吃虎

    扮豬吃老虎,就是讓強大的主角隱藏實力,隱藏身份,裝成一個普通人,甚至裝成一個弱者,來和人打交道,並且在關鍵時刻發威。這是一種相當常見,也是深受讀者喜愛的yy方式。那麼,如何才能用好這一yy利器呢?

    要寫好扮豬吃虎,最關鍵的是哪一點呢?是主角武功夠不夠高,還是主角隱藏得夠不夠深,或者是主角最後發威夠不夠爽?事實上,這些都不對,扮豬吃虎最關鍵的,是理由,是主角隱藏實力的理由。

    如果主角處在不得不扮豬吃虎的形勢下,或者是扮豬吃虎能給他帶來很大好處的情況下,這時候採用這種手法,一切就順理成章了,讀者會看得很興奮,很過癮。相反,如果主角沒有一個很充分的理由,僅僅是作者知道這麼寫有好處,所以為了扮豬吃虎而強行讓主角去扮,那小說一定是失敗的,無論之後的情節如何精彩,讀者都會問,主角為什麼有那麼強的實力不用,而一定要兜個大圈子才把問題解決,他是傻瓜嗎?

    扮豬吃虎的理由實際上並不難找,最傳統的情況是主角儘管武力很強,但他的敵人是個更強的強者,或者是個很強大的組織,所以主角為了保命,不得不隱藏身份;類似的,主角要躲避的不一定是比他強的人,或許是主角欠了對方的債,包括情債,或許是主角不想被對方見到,比如主角的父母想要抓他回去結婚,但主角不願意。

    以上是過去比較傳統的手法,而近期,有一種設定也在逐漸抬頭,那就是無敵文配合扮豬吃虎。這類作品中,主角往往一出場就已經是天下無敵,這時候,升級這個傳統的yy手法已經失去了意義,因此扮豬吃虎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比較常見的理由是,主角在某一條道路上已經走到了盡頭,為了進一步的突破,他要選擇另一個方向,從頭開始,比如某魔道領袖練到了極致,決定偽裝後加入正派,從小學徒開始,試著走一下另一條路,通過比較幫助他領悟天道;或者,主角一生苦修,終於成了天下第一,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竟然從沒享受過人生,於是決定裝成年輕人,重新體驗一下人生百態。

    除了以上兩大類型,扮豬吃虎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主角奉命去當臥底,裝成一個小混混;或者主角曾經受過別人大恩,現在想要不著痕跡地還債,於是裝成普通人去接近恩人的子弟,保護他們;或者主角看上的女孩子最討厭打打殺殺,所以主角裝成了一個文弱書生接近她;或者,主角身負重任,不想節外生枝,所以裝成了一個普通人。

    以上這些,都算是能夠自圓其說的解釋,在它們的基礎上,去設定主角怎麼去扮豬,怎麼去吃虎,只要把握住基本的yy要素,基本上就不會有問題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扮豬吃虎不僅僅是以上所說的那些以武力為基礎的情況,主角完全可以是大官甚至皇帝裝成平民,也可以是富翁裝成乞丐,或者是科學家裝成學生,甚至,可以是電腦裝成人類。

    另外,扮豬吃虎中,主角不一定要實力超群,不一定要達到力量的顛峰,他完全可以是中等程度的高手扮成低級入門者,也可以是一個七品芝麻官微服私訪,只要處理好實力或者身份的對比,yy點是一樣突出的。

    扮豬吃虎還有一種特殊的形式,那就是主角真正變成了豬。主角過去曾經有著超強的實力,但現在,因為各種意外,比如重傷、失憶、轉世、移魂等等,暫時失去了能力,但他又和普通的弱者不同,他有強大的時候,也隨時可以恢復為強者,他的見識和經驗不是普通人能夠比擬的。這類作品,性質上和扮豬吃虎有很大的不同,但yy點其實有很多相通之處,比如主角都不是靠顯示實力壓服敵人,而是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一些不同尋常之處,以這個作為主要yy點。

    在擁有充分理由的前提下,要寫好扮豬吃虎,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製造出強烈的對比,要讓主角擁有的能力和他顯露的強弱形成巨大的反差,這樣,yy點才能得到最突出的體現。關於製造對比,這在上文中已經有過說明,這裡就不重複了。

    扮豬吃虎另一個要點是保密性。主角雖然表現得很弱,但實際上他很強,這個秘密,主角自己是知道的,而讀者也是知道的,這是讀者和主角共同分享的秘密,是書中其他人所不知道的。一般說來,這個秘密,守得越緊,小說也就越是成功,相反,如果把主角的底細搞得天下皆知,那麼小說也就沒什麼意思了。對於新人作者來說,這裡尤其要沉得住氣,主角並不是不要顯擺,他完全可以在不經意間透露出一些強者的氣息,也完全可以在適當的場合小範圍發一下威,但絕對不能有意識地張揚。

    這裡就涉及到扮豬吃虎的另一要素了,那就是耀武揚威的被動性。同樣是顯示實力,主角不應該是有意識地顯擺,而是被逼無奈地出手,主角不應該有意在別人面前出手,而是因為意外被別人發現,這些看起來結果相同,但一個主動,一個被動,閱讀上的快感差異是很大的。主動的揚威會使主角顯得心理幼稚,使故事的精彩性大為降低,而被動地、無奈地被人發現,則對主角和故事無損,只要將暴露控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並且,最好是處於暴露與未暴露之間,讓別的角色懷疑主角的能力,但又沒有證據,而主角又堅決否認,故事就這麼不明不白地發展下去,始終吊著讀者的胃口,但不時又給他們一些小甜頭,讓主角稍稍發揮一下。

    總之,如果能做好以上幾點,小說基本上就不至於太差了。

    對於新人來說,或許很難把握住對主角身份的保密和讓他顯威風之間的平衡,這裡有個小技巧,那就是讓主角擁有雙重身份,擁有兩種形象。比如,最簡單的,讓主角顯威風時蒙面出場,或者是讓他能夠改變自身的相貌,包括易容、戴面具等方式。這樣,主角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化身為「蒙面超人」出現了。

    十、在作品中顯示思想性

    作為一個作者,尤其是新人作者,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們要寫的是娛樂小說,而不是哲學或政治教材,如果搞錯了這一點,那麼作品離仆街也不遠了。對於新人來說,寫小說只是要構思一個新穎有趣的yy故事,然後把它清晰地表達出來,這中間涉及到少許的文學成分,但絕對與思想性無關。一般說來,思想性也代表著無聊,這應該是盡力避免的東西。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作者已經不是新人,已經對文字和劇情有很強的駕御能力,那麼可以考慮適當加入膚淺的思想性。這裡說的思想性,和上文中提到的偽科幻類似,它並不是真正的哲理,而是流於表面的、初看煞有介事的大道理或模糊深奧的道理,從最簡單的民主自由,到複雜些的愛與毀滅,再到民族矛盾與個人利益的樂性。

    十一、該用什麼樣的文字來寫作

    這一點和上一點類似,已經不屬於新人學習的範疇了,至少對大多數新人來說是這樣。一般說來,寫小說不用考慮這個問題,就用正常的語言把故事描述出來就行了,通順,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不過,對於能力更高些的新人來說,文字的變化也是可以考慮的一個輔助選擇。如果可以在文字上有所變化的話,不同類型的作品,應該配以不同風格的文字,而且,文字的選擇,也要考慮到受眾群的變化。

    一般說來,都市,文字應該盡量做到簡單直白,流暢性在這裡尤為重要,相比之下,都市言情作品對文字質量要求稍高些,但在直白性上可以略差,而古典仙俠類和架空歷史類作品的文字可以稍顯古風……

    總之,不同類型的作品,會有不同層次的讀者,如果能考慮到讀者的不同,輔以最適合的文字,那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說的可看性。

    十二、劇情發展到死胡同怎麼辦

    新人創作,往往是沒有全局觀的,想到了一個好點子就開始動筆寫作,但寫著寫著,有時候就會發現劇情進入了死胡同,或者是主角已經強到橫掃一切,或者扮豬吃虎時把身份暴露得滿世界皆知,或者人物情節完全亂了套……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是另起爐灶。比如,讓主角暫時換個環境,讓他出國,或者飛昇到仙界,或者穿越到異界,總之,給主角一個全新的環境,讓他接觸全新的人物,相當於重寫一本新書,僅僅是主角不變,當然,主角的朋友和敵人也可以一起過去幾個。這樣,就能拋開之前混亂的線索,重新展開故事了,而隨著故事的發展,也能慢慢理清過去的線索,可以讓之前的人物死掉一些,略過一些,然後再讓主角回去發展。

    另一種做法是快刀斬亂麻,凡是阻礙劇情發展的人物,都把他們寫死,可以製造一起大的衝突,讓那些人同歸於盡。類似的,可以讓主角閉關許多年,等他出關後,發現世間早已物是人非了,這種方法其實與上述手法性質類似,但相對要溫和一些。

    以上說的是劇情完全混亂時的做法,而扮豬吃虎身份暴露,也完全可以照搬上述手法,給主角一個新的環境,新的身份,開始新的yy。至於主角能力過強帶來的麻煩,也可以開拓新世界,創造新的人物,提高整體的等級,讓主角面對更強大的敵人,或者,可以給主角找一個充分的理由,讓他開始扮豬吃虎。

    十三、如何有效地拖字數

    對於拖字數,作者們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拉長人物名字的有之,讓人物反覆使用同一招牌動作或說同一口頭禪的有之,使用不規範的省略號的有之,甚至設定人物是一句話說兩遍的結巴的也有之……

    除了以上的細節拖字,比較常見的是增加一些可有可無的對話,插入一些不影響劇情的環境描寫。

    這些拖字數的手法,被讀者稱為「注水」。從文學角度來看,注水是相當愚蠢的行為,但從商業角度看,注水這種行為帶來的有利有弊。它也是有一定好處的,不僅僅表現在增加字數帶來的經濟效益上,而且,它可以變相使碼字速度加快,獲得讀者的好感,有時還可以成為**部分之後必要的調節。

    關於注水,需要注意的有兩點。第一,作品的開局一定不能注水,開局部分,一定要盡可能地精煉,不容許出現任何的廢話,否則,那就是和自己過不去了;第二,注水要適量,一定不能過頭,而且要控制好每一段水分的長度,把它們控制在一個讀者能夠接受的範圍內,並且盡量安排在**部分之後。

    不過,不管怎麼說,靠注水來拖字數,終究不是王道,更合理的做法是延長主線,或是增加相對**的支線劇情。這種方式,就不是增加一個字兩個字,也不是增加幾百字幾千字的問題了,一個支線劇情,發展出十萬字是相當正常的,而且讀者讀起來也會更舒服,避免了注水和拖字數的罵名。此外,增加人物也是一個拖字數的好辦法,只要保證主角的突出地位,適當增加一些人物,將使同樣的劇情衍生出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都將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字數。

    十四、關於名詞的設置

    小說中會出現大量的名詞,包括人名、地名、武功名、藥物名等,這些東西雖屬旁枝末節,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響到作品的人氣,假如一部仙俠小說,書中仙人名叫王大媽、石大伯、張小明,那麼無疑,這些人名會使讀者大為掃興。

    簡單說來,名詞的設置很簡單,就是要體現出真實性。儘管它們事實上都是虛構的,但要讓讀者覺得,它們就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在寫都市類作品時,人名最好使用作者身邊常見的一些名字,寫到外星人時,就需要杜撰一些古怪的詞組,而寫仙俠作品時,就得尋找帶些仙靈之氣的稱號組合了。

    這裡,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西式和科幻類作品,在這些作品中,主角往往需要一個西方化的或是非常古怪的姓名,這容易造成讀者的閱讀障礙,並且會影響代入感,比較好的做法是,選取一些特殊的組合,讓它看起來像是中國人名,但又像是外國人名,比如李華度、高森、貝利等等。另外,如果是偶爾出現的頂級高手,可以考慮給他們一個比較古怪的名字,這有助於刻畫強大的人物形象,不求讓讀者記住,只求讀者看到這個古怪的組合時,就會想到這就是那位強者。

    除了人名,其他名詞也有類似的需要,就是真實性。要注意的是,真實並不是簡單,在有的場合,需要簡單的詞彙,但在有些時候,反而是複雜玄奧的用詞比較好,比如在一部科幻小說中,主角進入某藥學實驗室,發現裡面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種新藥,如果簡單地把新藥稱作抗癌症藥、愛滋病藥,那就會顯得很假,也很幼稚,在這種地方,完全可以胡謅一個煞有介事的名詞出來,比如w6型霍克喬斯鹼基血清,這樣,看起來就玄虛多了,也更具有真實感。

    十五、伏筆的設置

    網絡小說不同於傳統文學作品,有許多很特殊的地方,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連載性。一部網絡小說,往往會連載大半年,甚至可能長達數年,對於這些作品而言,長期的更新並不是壞事,正是這種曠日持久的作戰,使它的影響力最大化,但也是這種長期連載,使作品必須據此加以改變,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伏筆的設置。

    不同於傳統小說,網絡作品的伏筆應該盡量減少,因為較長的時間間隔會使讀者遺忘前文,而且很久之後才出現結果的伏筆,會暫時成為看似囉嗦的累贅,反而讓讀者覺得作者在拖字數,在注水。如果是很有必要的伏筆,那麼也不是不行,但一定要比傳統小說埋得淺,要更容易被看出,此外,這些伏筆在帶有明顯暗示性的同時,還得在後文多此提到,喚起讀者的記憶,這樣在最後才能起到作用。

    總的來說,網絡小說設置伏筆不是什麼好事,但有一類除外,那就是沒有目的的yy性伏筆,這麼說或許難以理解,下面就舉例說明吧。

    比如,主角得到了一個特殊的物品,可以是網游小說裡的特殊道具,可以是仙俠作品中的特殊法寶,也可以是武俠小說中的無字天書,或者是都市作品中的特殊密碼,總之,這東西有點奇怪,似乎有點作用,但主角並不知道它能有什麼用,僅僅是把它收藏起來。事實上,這時候連作者都不知道這東西能有什麼用,僅僅是作為一個伏筆留著。這麼一個伏筆,並不會顯得囉嗦,相反,它會讓讀者有所期待,會暫時性地增強作品的吸引力,而且,它在之後可以有很大的作用,在主角陷入困境,而作者又沒有什麼辦法時,可以給那物品賦予一個特殊的功能並讓主角發現,解決主角的麻煩。在作品陷入低潮時,也可以讓那特殊物品顯示威力,製造一個大**,而在作品走進死胡同時也可以讓物品發揮特殊作用,把故事引入一個新的世界……如果以上這些都不需要,那麼也完全可以不管這個伏筆,讓它始終留在那兒。總之,這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手法。

    總結

    要想寫出賣座的小說,說易不易,但說難也不難。首先是選材,在上文中提到的熱門類型中,找出一類自己最有把握的,然後設定有特色的主角,並給他設計一些特殊的本領,之後,再根據自己的構思和別人的創意進行加工,把它們變成自己的,最後,再把單一的情節串聯起來,這樣小說就已經大致成形了。如果能做到開頭精煉有趣,文字符合作品特色,故事對比明顯,主角行為大快人心,劇情老而不俗,作品想不紅都難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