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從一到萬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一章 古代衣飾 文 / 瘋老六

    漢字裡表示衣服的字很多。這些字多是象形字和形聲字,而且和古代的禮制有關。舉例如下:冠。貴族男子戴的普通帽子。「冠」字裡的「元」即首,表示頭的意思;「寸」表示法度的意思。冠是身份的象徵,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冠主要是由冠圈、冠梁和纓組成。纓是冠圈兩旁的絲繩。冠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附件叫「笄」,也叫「簪」,是用來把冠固定在頭髮上的細長簽子。由於簪和纓是戴冠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古代作品中常用來指戴冠的人。如:「空餘老賓客,身上愧簪纓。」(杜甫《八哀詩》)冕。天子、諸侯、大夫祭祀時戴的禮帽。從字形上看,「冕」字從「曰」,可知是一種帽子。弁。古代貴族男子穿禮服時戴的一種次於冕的帽子。胄。古代士兵作戰時戴的頭盔。「介冑」指穿戴盔甲的士兵。如:「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史記·絳侯世家》)帽。據考證,「帽」字是漢代以後才出現的。「曰」和「冒」是帽的古字。古代特指用布帛縫合的圓形軟帽,一般不在正式場合佩戴。到了唐代,帽子已經很普及,而且常常出現在正式場合。巾。可以裹頭,也可以擦汗。「巾」是象形字。戴頭巾之風,漢末時盛行。以後有諸葛巾、東坡巾、山谷巾、程子巾等不同的名目。衣。衣服的總稱。古人特指上衣。《周易》:「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意思是說,治理天下從衣裳開始。可見,衣服是禮儀制度的象徵。裳。古人特指下衣。如《詩經·齊風》:「東方未明,顛倒衣裳。」時說天還沒亮就起床,急急忙忙把上衣下衣穿倒了。襦。指短上衣,是一般人平時御寒所服。禪。指單衣,是夏天的衣服。褻。指貼身穿的上衣。裘。指皮衣。如:「五花馬,千斤裘。」(李白《將近酒》)袍。指長襖,長至腳背,有裡子面子,中間絮絲棉或亂麻。「袍」是形聲字,聲旁「包」有包住全身的意思。褐。用粗毛或粗麻製成的短衣,貧苦人所穿。衰(蓑)。用草編成的雨衣。襟。最初指衣的交領,後來指衣服的前幅。也叫「衽」。裾。指衣服的下擺。袖。很長的袖子。如古代作品中常提到「長袖」和「廣袖」。也叫「袂」。紳。指腰帶系結後的下垂部分。古代士大大入朝時,把記事的手版「笏」插在腰帶間,叫「縉紳」。所以後來「縉紳」就成了士大夫的代稱。裙。指下衣,也就是「裳」。褲。古代寫作「褲」。只有兩個褲筒,兩腿分別套入褲腿,沒有襠。和現在的褲子不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