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從一到萬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七章 槍械知識 文 / 瘋老六

    槍機後坐式——槍機和槍管在發射時不扣合,依靠槍記得慣性關閉槍膛,槍機在膛內火

    藥氣體作用下後坐,而槍管則不動。這種自動方式的最大優點是結構簡單,經濟性好;

    缺點是不能調整火藥氣體能量的需用量,而且有槍管尾部排出的有害煙霧,對射手有害

    自由槍機式——槍機和槍管完全無扣合,只能靠槍機較大的質量和復進簧力阻止發

    射後彈殼過快的向後運動。這種自由方式僅適用於小威力自動武器,如手槍,衝鋒鎗等半自由槍機式——半自由槍機實是槍機上有某些附加機構以大延遲開鎖的目的。它

    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當膛內壓力很高時這些附加機構能夠提供相當大的阻力,使發射後的

    彈殼不致退出彈膛過多,以免炸殼。隨著膛壓降低,阻力亦下降。如德國的g3自動步槍

    就採用這種自動方式。半自由槍機與自由槍機相比的一大優點是閉鎖機構大大減輕了。

    槍管後坐式(退管式)——當彈頭在膛內運動時,槍機和槍管牢固的扣在一起,共

    同後坐,制至彈頭飛離槍膛,膛內火藥與體壓力降低後才完成開鎖動作。這種自動方式

    的武器特別是用於配備裝甲車輛內,因為它可以使膛壓相當低時再開鎖,這樣車體內不

    致遭受更多的火藥氣體污染。槍管和槍機在發射後共同後坐的距離等於或大於該槍所使

    用的槍彈長,稱為槍管長後坐,如射擊後;槍管和槍機共同後坐一段距離,然後開鎖,

    槍機靠慣性繼續後坐完成退殼,拱彈,閉鎖,擊發等動作稱為槍管短後坐。

    導氣式——利用膛內導出的火藥氣體推動活塞,帶動槍機框,槍機等後坐,完成自

    動動作。導氣式武器的最大優點是可以根據需要借助氣體調整器調整導出的火藥氣體量

    ,這樣可以減少射擊時的故障率。目前我國輕武器廣泛採用這種自動方式。

    導氣管式——屬於導氣類型,但不使用活塞。火藥氣體由導氣孔逸出後流經導氣管

    ,將其能量直接傳給槍機框,然後帶動槍機開鎖後坐。美國的m16步槍,我國的改進型1

    2。7mm大口徑機槍,都是採用這種髮式。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可以減輕活動機件的重量。彈

    道氣管在射擊一段時間後容易產生污垢,殘渣,如不及時擦拭,可能發生故障。

    口徑——槍,炮管的內直徑。線膛武器指兩條相對陽膛線之間的距離。口徑通常以

    毫米計算,20毫米以下的稱槍,20毫米以上的稱炮。

    膛線——亦稱來復線,槍膛內呈螺旋形凹凸的線。凹下的部分稱為陰膛線,凸起的

    部分稱為陽膛線。膛線的作用是使彈頭旋轉運動,以保持飛行穩定,提高命中精度和增

    大侵徹力。我軍現有武器的膛線都是有旋線。

    滑膛——不刻制膛線的光滑身管內壁,滑膛武器可以射擊霰彈,箭形彈和尾翼穩定

    彈等。

    火身軸線——通過火身(如槍管)中心的設想的直線。

    纏角——在膛線上的任意一點的切線與槍管軸線的平行線的夾角。我國1954年式手

    槍,1956年式突擊步槍和1953年式重機槍等槍的纏角均為5度42分。

    纏度——膛線按纏角在槍管內纏繞一周前進的纏度稱為導程。導程對口徑的倍數稱為纏

    度。我國步槍機槍的堂線的導程為240毫米,約為槍口的3。15倍,即纏度為3。15。

    槍機機構——輕武器的槍機機構通常可用來完成送彈,閉鎖,擊發,開鎖,退殼等

    動作。

    加速機構——在某種類形的自動武器中,使其機構動作加速運動的一種機構,如在

    槍管短後坐式武器中,除手槍外,一般都採用加速機構將槍管的一部分能量傳給槍機。

    閉鎖機構——閉鎖機構的主要作用,是在武器發射時閉鎖槍膛,頂住彈殼,防止火藥氣體向後逸出並保證準確可靠的發射。

    扳機引力——武器成待發狀態後,扣壓扳機使之擊發所需之力。扳機引力要適中,

    太大,易變更瞄準位置;過小,則易偶發。

    扳機護圈——一般位於機匣下方,半圓形或半卵形,其作用時保護扳機,防止偶發

    閉鎖間隙——又叫彈低間隙。武器閉鎖後,當槍機與機匣上的閉鎖支撐面緊貼,槍

    彈以斜肩或底沿與槍管緊貼時,槍彈底面與槍機彈底窩平面之間的距離稱為彈底間隙。隙。

    導氣管——連接於導氣式武器身管上的管筒,內有活塞,活塞桿的一端連於活動機

    件上,發射時,彈頭在堂內通過導氣孔,火藥氣體由此孔逸出,推動活塞完成自動循環

    動作。

    導氣孔——導氣式武器槍管上開的小孔,火藥氣體經由此孔流入導氣管,推動活塞

    完成各種動作。

    機械瞄準具——泛指機械上用的金屬瞄準具,如表尺,準星和規孔等。英語術語字

    面是「鐵錨具」,是相對與光學瞄準具而言的。

    硯孔瞄準具——一種金屬製瞄準具,通常這種瞄準具的表尺上有一小圓硯孔,通過

    它和準星配合瞄向目標。

    光學瞄準具——又稱光學瞄準鏡,利用光學原理製成的瞄準裝置,又鏡頭,鏡體和

    照明裝置組成。

    紅外線瞄準鏡——用近紅外光源照射目標,目標反射紅外光,使光電變換成像而進

    行夜間瞄準的儀器。由紅外線探照燈,光電變壓器,瞄準鏡和電源等組成。

    槍用高射瞄準具——一種環形縮形瞄準具,主要用於對空中目標射擊,由機坐和前

    後照準器組成。

    微光夜間瞄準器——以像增強器為核心器件的夜間外瞄準具,其工作時不用紅外探

    照燈照明目標,而利用微弱光照下目標所反射的光線通過像增強器在螢光屏上增強為人

    眼可感受的可見圖像來觀察和瞄準目標。

    照門式瞄準器——由照門和準星構成,射擊時用於瞄準。照門有不同形狀:半圓形

    ,矩形,三角形等。準星也有矩形,三角形等不同結構形式。

    瞄準盤——一個硬質圓片,中間是靶心,靶心上有一小孔,然後掛於木樁上,供訓

    練瞄準時使用。

    缺口——又名「照門「,瞄準裝置的一部分,通常位於表尺上,有方形,三角形,

    半圓形,圓孔形數種。與準星相互構成瞄準基線,用以瞄準。

    準星——瞄準裝置的一部分。通常位於槍口上端。有圓柱形,三角形,長方形等數

    種。與表尺缺口相輔,構成瞄準基線。有的可以方向和高低移動,以便修正。

    常用表尺——與表尺「3」相同的表尺分劃。在表尺鈑上通常用「ii」或「d」表示。在戰鬥中來不及測定距離和更換表尺分化時,可直接用常用表尺瞄準目標下部實施射

    擊。

    瞄準桿——一種作為輔助瞄準點的標桿,以此來確定火炮正確的方向角和高低角。

    這個術語用於炮兵射擊中。

    光電測距儀——亦稱光速測距儀,用調製的光波進行精密測距的儀器,測程可達25

    公里左右,也能用於夜間作業。

    紅外測距儀——用調製的紅外光進行精密測距的儀器,測程一般為1-5公里。

    激光測距儀——以激光為光源的精密測距儀器。若激光是連續發射的,測程可達40

    公里左右,並可晝夜進行作業。若激光是脈衝發射的,一般絕對精度較低,但用於遠距

    離測量,可以達到很好的相對精度。

    微波測距儀——利用微波作載波進行精密測距的儀器。操作簡便,測距精度較高,

    測程10公里以上。

    擊錘——用以打擊針尾端使之前進擊發槍彈底火的一個零件。擊錘有回轉式的和直

    動式的兩種。

    擊錘軸——把擊錘固定在武器得一定位置上的軸銷,擊錘可在其上轉動。

    擊錘扳手——外露擊錘上的扳手狀實耳,為一小槓桿,便於用手搬動擊錘待擊。

    擊錘支座——擊發機構的一個部件,用以支撐擊錘。

    小握把——在步槍的下面像手槍握把得手柄,供射手擊發十一手握持。小握把的作永不

    近對抵肩射擊武器增加了依托,而且可以減輕後坐作用,從而提高射擊精度。

    握把——火器的一個部件,五個手指可將其握持。在手槍和左輪手槍上叫握把,而在步槍和滑堂槍上叫小握把。

    小握把套——裝在步槍和滑堂槍小握把上面的套子,其作用是保護小握把的邊稜和底

    面免受碰傷。小握把套可以用來加長和加強小握把。

    握把銘牌——握把上的圖案或銘文,以顯示製造者或廠商,通常是一個盾形金屬牌。

    手槍套——用皮革或其他堅韌材料製作的套子,可裝手槍或左輪手槍。手槍套通常掛於腰帶,肩帶或馬鞍上。

    槍衣——用皮革,帆布,處理過的布料,塑料布或其他防風雨,防日曬的材料製成的

    罩子,套在槍上,以防塵土,風沙,日曬,雨林。

    槍櫃——一種存放輕武器或展覽用的櫃子。

    槍架——用於存放槍支或展覽用的架子。

    槍管壽命——一般指武器在喪失其彈道性能以前所能發射的彈藥數量。槍管壽命的衡

    量標準通常有下述三中方法:

    1。散佈圓半徑增長量——一般規定在100米的射擊距離上包含總彈著數50%的圓半

    徑為開始射擊時的2-2。5倍時,則槍管壽命告終。

    2。彈著點橢圓孔的數量——在對100米距離上的主靶射擊時,靶上彈孔長軸與短軸

    之比大於1。2時即可認為是橢圓孔。當小口徑槍械橢圓孔達20%,大口徑槍械達50%時,即

    認為槍管壽命告終。

    3。初速下降量超過允許值——一般允許值,小口徑槍械為50%,大口徑槍械為10%

    ,即認為槍管壽命告終。

    槍管鍍鉻——從槍管的坡膛開始,在內表面上鍍以35——440微米的鉻層,溫升愈高,鍍鉻

    層應愈厚。這是目前提高槍管壽命的主要方法。

    槍管外型——在槍管外型上常根據需要結合一些其他零部件。如準星座、表尺座、刺

    刀座、導氣箍、氣套、提把等。為了便於加工和控制壁厚差,以及避免外型上有不規則

    的突起,常將槍管外型設計成一個回轉體。

    槍管尾部——通常與機匣或節套相連接,尾端面的形狀與閉鎖機構和退殼機構的型式

    有關。槍管的尾端面和槍膛軸線是槍膛的主要設計基準。為了承受槍機的撞擊,並在減

    小彈膛部分外徑後仍能保證發射時的強度和減小進彈膛口部的磨損,常將槍管尾部進行局部淬火。

    槍口形狀——槍口形狀對武器的射擊精度有很大的影響,槍口的幾何形狀必須規則、

    對稱,端面應垂直於槍膛軸線,並且在勤務使用中不易碰傷。

    射程——由彈道起點到火身口水平面落點的水平距離。分為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

    有效射程——亦稱有效射擊距離,武器對各種目標射擊時能獲得可靠射擊效果的距離。各種武器的有效射程依其性能和目標種類而定。

    最大射程——射彈所能飛行的最大距離。是武器戰術技術性能之一。

    最大射程角——能獲得最大水平射程的射角。真空彈道的最大射程角是45度,而空氣彈

    道的最大射程角隨武器和彈藥不同有差異。

    射速——射擊武器在1分鐘內發射的彈數。分為戰鬥射速和理論射速。

    戰鬥射速——亦稱實際射速,戰鬥中射擊武器在1分鐘內發射的彈數。計算時,包括瞄

    准、擊發、重新裝彈和轉移射向等動作所需時間。

    理論射速——亦稱射擊頻率,射擊武器通過計算和試驗而得出的1分鐘內能連續發射的

    若槍彈底平面與槍機彈底窩平面緊貼,則槍機匣上的閉鎖支撐面之間的距離稱為閉鎖間

    彈數。計算時,只考慮活動機件一個工作循環所需要的時間,不考慮裝彈、瞄準時間,

    也不考慮自然條件對射擊的影響等因素。

    初速——彈頭脫離槍(炮)口瞬間的運動速度。相同的彈頭,初速大的,射程遠,侵徹

    力大,反之則小。

    存速——彈頭在彈道某一點上的速度。

    末速——彈頭在落點時的速度。

    戰鬥重量——亦稱戰鬥全重,乘員滿額,彈藥、油料、冷卻液裝足,隨車工具、備件

    和附品配齊時,戰鬥車輛的總重量。根據戰鬥重量,可以計算車輛能否通過橋樑與合理

    地組織運載。

    侵徹力——亦稱貫穿力,彈頭鑽入或穿透物體的能力。其大小主要決定於彈頭質量、

    彈頭活力的大小和物質的性質。通常以侵徹一定物體的深度來表示。

    射擊故障——通常由於彈藥和武器弊病等原因造成的射擊中斷。

    射效矯正——通過試槍檢查,對不符合預期射擊效果的武器進行矯正和修理。

    維護保養——對武器器材的檢查、試驗、修理、配裝、分級、回收等。

    膛口裝置——安裝在武器膛口,利用彈頭出膛時火藥氣體向外噴射對其產生作用而達

    到一定效果的裝置,如制退器、減震器、消焰器等裝置。

    制退器——安裝在膛口,一方面減少火藥氣體經中心彈孔向前的流量,從而減少對武器

    的後坐力;另一方面自測孔道流出改變氣流方向和大小,向側後方噴射,從而又給武器

    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裝置膛口制退器,由於減少了發射時的後坐沖量,從而提高了武

    器射擊穩定性,並可減輕武器重量。

    助退器——槍管退式武器中利用它加速槍管的後坐運動,有利於可靠地完成自動動

    作,從而提高武器的射擊頻率。

    減震器——用以改變膛口流出的部分氣流方向,以減少射擊時槍口的跳動,提高手

    持式武器的連發精度的裝置。

    消焰器——發射時減少膛口火光的裝置。膛口安裝消焰器後,一部分沒燃盡的火藥

    微粒在流入消焰器內得到燃燒,因此減少了一次焰;同時氧化不完全的氣體在消焰器內

    ,使二次焰在消焰器內部形成,不致暴露在外界,達到隱蔽自己的目的。

    消音器——用於減弱射擊噪音的裝置。一般消音器只能達到減弱聲音,盡可能做到

    微聲。

    準星金屬插片——一種可更換的準星組桿上的金屬片,以便在不同的射條件下選用

    最合適的準星,通常用於射擊比賽用槍上。

    膛壓——火藥氣體燃燒時在槍(炮)身管內產生的壓力。

    最大計算膛壓——利用內彈道公式計算出來的,使之可以獲得在20攝氏度時規定初

    速值時的最大膛壓。

    最大允許勝壓——在任何使用條件下,任何一發彈發射時所產生的最大膛壓均不允

    許超過的數值。

    膛壓係數——設計膛壓與身管材料容許應力的比值。

    最大規定膛壓——在規定的初速範圍內,發射一組彈藥所產生的最大膛壓的平均值

    不應超過的數值。

    戰鬥性能——步兵武器在作戰使用上所具有的特性和能力。主要指用途、射程、戰

    斗射速和對目標的殺傷破壞力等。

    磨損——由於磨擦而引起的損耗。槍管內膛的磨損是由於彈頭在膛內運動對膛壁產生的

    壓力引起的。因擦試工具不良或擦試方法不當也會導致內膛磨損。

    槍膛修復——採用稍加深陰線,修復陽線的加工方法,使磨損的槍膛得以恢復正常

    使用狀態。

    氣蝕——當火藥氣體通過小孔道逸出所出現的更為迅速的燒蝕現象。

    失靈——火器不能正常動作。

    防腐蝕——在火器中,指抗酸類物質對零部件的作用,或指保護零部件免受腐蝕的

    性質。

    陽極防腐——一種電解法,可使有色金屬進行陽極氧化,以達到防腐蝕和防磨損的

    作用。

    解脫保險——使炮彈、槍榴彈、手榴彈的引信處於待發狀態,經過一定時間(延期引

    信)或遇到障礙物(碰炸引信)彈藥即行爆炸。障現象。

    不發火——底火被擊針撞擊後,彈藥不發火。

    擊針突出量——擊針尖伸出槍機前平面的大小。為了正確擊發底火,需要有一定的

    擊針突出量,其值視動作形式和底火大小而定。如果突出量短於所需,則不發火;如果

    過大,則底火易擊穿漏煙。

    槍彈——俗稱子彈,由彈頭、彈殼、發射藥、底火等組成。步、機槍的槍彈分為普

    通彈和特種彈。普通彈有輕彈、重彈,特種彈有曳光彈、燃燒彈、穿甲彈、穿甲燃燒彈

    等。

    普通彈——用於殺傷生動力量的普通槍彈。彈頭被甲內裝鉛心或鋼心,有輕彈和重

    彈兩種,輕彈為常用彈種。重彈彈頭稍重,初速稍小,400米以外的彈道性能較好,多用

    於狙擊步槍和重機槍射擊遠距離目標。

    曳光彈——彈頭尾部裝有曳光劑,在飛行時能發光顯示彈跡的槍彈,彈頭頭部塗有

    綠色標誌。主要用於試射和指示目標。

    燃燒彈——彈頭內裝有燃燒劑的槍彈。彈頭頭部塗有紅色標誌。彈頭擊中目標後,

    燃燒劑發火,點燃易燃物體,燒燬和燒傷敵人員、物資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