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天武化凡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七十三章 傳送陣(二) 文 / 真心童

——    第三卷食氣者,神明不死

    感受那股可以輕易將自己摧毀的可怕威嚴,莫迪直接放棄了隱瞞之心,上前笑道:「陛下!我們宗派地處西極邊緣,名為天武宗,雖是小門小戶,可卻是龍骨宗在西極的一顆鉚釘,說白了,其貴國的性質相差不多的.」

    韓王聽著,微微點頭,似乎對於這個答案早有預料,隨即沉吟了片刻,又道:「那麼…你們這次前往龍骨宗的目的又是什麼?」

    莫迪和林秀琪相視一笑,故意道:「回稟陛下!當然是拜入龍骨宗,成為其中的一員。」

    「哦!」

    韓王心中一凜,眼中露出了難以置信之色。

    龍骨宗,原本是中州地域最強大宗派之一,而如今更是晉陞為超級宗派,其實力和威望遠超以往,要想拜入這個宗派,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啊!可以這麼說,從龍骨宗出來的每一個人,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雜役也完全值得他,屈尊相交,給予上卿的禮遇。而現在,眼前這兩人,居然信誓旦旦地說要拜入此門,而且聽這口氣,似乎這事兒就如吃飯喝水一般簡單,這可能嗎?

    儘管心中疑惑重重,但是韓王依舊是放緩語氣,柔和道:「加入龍骨宗,可是億萬人之中,也難得有一位啊!請恕本王無禮,不知二位……」

    莫迪聽出他的懷疑,笑道:「事情其實很簡單,我們宗派在西極,協助龍骨宗完成了一件大事,故而上宗便播下兩個名額,准我二人拜入龍骨宗。若非如此,憑我二人的本事,要達成此願的確很難!至於這件事情究竟是什麼事,由於它屬於高度機密,在下不便多談…」

    這段語焉不詳的話一,,朝臣們又按耐不住了,紛紛議論開來,看情形雖然多者不信,但卻已經不敢再出來反駁什麼了。

    至此韓王心中終於有了決定。

    他臉上微微露笑,「二位,即是如此,這件事情本王便應下了。不知是否還有別的要求。」

    此話一出,金鑾大殿之上,一片安靜,幾落針可聞。

    先前亂哄哄的朝臣公子們聽出陛下計議已決,立刻選擇了無條件服從,可見這韓王平素積威甚重,獨斷朝綱已成習慣,根本無人膽敢反抗。

    二人聽著見著,心中大喜,事情似乎比他們料想的要順利許多。

    林秀琪立刻躬身作揖:「多謝陛下美意,能夠得到陛下的應許,我二人別無他求。」

    「哈哈…,那麼勞煩二位在宮中多呆數日,待本王將一切事務安排妥當,就派人來通知二位。」

    莫迪和林秀琪,再三言謝,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韓王點了點頭,似乎對二人的知情識趣很是滿意,旋即揮手一招:「來人啊!帶二位仙師下殿,安排慈心閣住下,好生伺候,不可怠慢了。」

    「吒!」

    依舊先前那位內侍太監自人群中走出,低沉著頭,踏著細碎的步子,引著莫迪二人出了大殿,一直往西。

    二人離開之後,君王臣子都言語,各有所思,大殿之中氣息一陣壓抑。

    過了片刻,韓王自假寐之中轉醒,眸子中有厲芒閃過,「好了!諸位愛卿,今次大劫雖然過去,但城中百姓罹難,實乃大韓百年未有之不幸。現今,此劫背後的兇徒尚未落網,城中一片狼藉,還有大量事務亟待諸位善後解決,諸位各自散去,嚴司其責,務必令王都在三日內恢復秩序。」

    「臣…遵旨!」

    「臣…遵旨!」

    十數人紛紛山呼領旨,緩緩告退。

    而就在絕大多數人退去之時,韓王眼中忽然閃過一道幽光,雙拳攥地咯咯作響,心中似乎下了某種重大的決定,轉身對一個內侍道:「你去!把於大人喊回來,就說本王有要事相商。」

    「是!」

    那個內侍趕緊應著,快步追了出去。可追出去沒幾步,就見前方一個頭戴高山冠,身穿米黃色袍服,腰間佩著玄色綬帶的中年男子,游離在群臣最後,步履徐徐,也不與其他人交流,彷彿鶴立雞群一般,惹人注目。

    這人神情意趣都顯得高古,那一縷及胸的長髯隨著微風輕輕揚起,嘴角帶著一絲高深莫測的笑容,正望著追上來的內侍,很有名士風範。

    內侍見著,心中一喜,這可不就是陛下令他傳喚的於博文,於大人嗎?

    此時於博文笑著朝他走來,大老遠便道:「高公公,可是陛下尋我?」

    內侍清了清嗓子,尖聲尖氣地笑道:「不愧是於大人,果真是料事如神,什麼都瞞不過你!請吧!」

    於博文哈哈一笑,笑容中帶著一股子高傲,旋即袖袍一甩,就大步朝著大殿的西南方向而去。

    而旁邊的內侍居然也絲毫沒有出聲指正,微微一笑,便跟了上去。

    大殿的西南方向,一路直走,隔著數座偏殿,卻正是御書房的位置,在這裡,韓王每天批閱奏章,閱覽各部上陳文書,偶爾和宰執重臣商議國家大計。

    可以說,凡是能夠出入這裡的,都是大韓的股肱之臣,是朝廷不可或缺的大才,安邦定國之能,文韜武略之才,禮絕百僚。

    於博文遠遠看著那青色的琉璃瓦將愈見熾烈的陽光反照過來,心中難掩一絲激動。十三年了,整整十三年了。

    十三年前的中秋,他於博文從一名西府宰執被外判到了地處韓國西陲的苦寒之地,西涼州。此後十三年,蟄伏西陲,受盡苦楚,歷經常人難以想像的波折,幾度他甚至心生自絕的念頭,然而最終還是挺了過來。

    現在,他回來了,憑藉著無可爭議的功勳重新回到了這個國家最高的舞台。而這一次的他,去粗存精,飽受歷練,再也不會像昔日那般容易倒下,就算是君王的意志,他也要一併扭轉。

    十三年的苦心孤詣,令他明白了許多道理。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然而做官不是光服侍君王就可以的,朝堂不是江湖,卻又遠甚於江湖。這裡的刀光劍影無聲無息,這裡的戰爭沒有硝煙,而作為黨爭的失敗者,當時的他只能遠離權力的核心,這是代價,一個永遠值得銘記和警醒的代價。

    通過這個代價,他深刻地發現:要想走得遠就永遠不能相信任何人,敵人、朋友,甚至自己。還有,這世間沒有任何人是不能被利用的,包括那高坐龍椅之上的萬盛君主。

    青瓦依舊,故人何在?

    曾經的對手們,我於博文回來了。

    此刻,他笑瞇著眼,一步步地朝著御書房而去,步子悠然,彷彿閒庭信步。

    其身後的侍人,看著他的背影,卻似乎看到了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一般,壓抑的喘不過氣來。身為宮內太監管事,他伺候過娘娘、太后以及韓王,見過的權勢人物更是不計其數,但就這一刻,往昔這些人給他的壓迫,全都不及此人萬一。

    一念及此,他渾身手腳冰涼,脊背愈加佝僂,恨不得塌縮到前者的陰影之中一般。

    於博文徑直向前,叩開了御書房的漆紅杉木大門。

    吱呀一聲響起,炎陽的光輝透過大門照射進去,照亮了整個御書房。屋內,身穿冕服的韓王負手而立,背對著他,露出一副孑然的姿態。

    「你來了!」

    「臣於博文,叩見吾皇,萬安!」

    韓王欣然轉身,「平生吧!你果然還記得和本王的約定,來到了御書房!」

    起身整理了一下袍子,於博文卻道:「十三年前,臣從這裡得到了一紙貶謫文書,從那一天去,為臣就發誓,總有一天,臣一定堂堂正正的回來,重新得到陛下的認可,為陛下效死!所以,臣要回,就必回這裡。除此之外,唯有一死而已。」

    聽著這赤膽忠烈兼且豪邁之言,韓王頭部揚起,龍顏大悅,鷹隼的目光中綻放出兩道熾烈的毫光,整個人的脊骨撐高了數節,顯得無比挺拔威武,連呼吸也一下子便的強勁有力,彷彿一息之間回到了當年,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時代。

    「自古能臣賢君相合,乃是國家振興之兆!於博文,你真是本王苦等的股肱之臣啊!」

    「皇上謬讚了!十三年來,臣無時無刻不再想著如何為陛下、為江山社稷出力,臣有許多話要和陛下訴說啊!」

    看著於博文感激涕零的樣子,韓王不禁感歎:「國有重臣,是寡人之福、社稷之福啊!」

    可接下來,他頓了頓,又道:「這些事情你可以先放一放,眼下寡人卻有一事,要與你商議。」

    於博文低沉著頭,恰好將眼神中閃過的一縷幽光掩飾過去,「陛下!請說,你可以絕對信任微臣。」

    韓王聽著微微點頭,只是一想到接下來要說的話,他的臉色卻是隱隱泛出鐵青之色,心中波濤洶湧,難以平復,「你…還記得昔日的孝賢皇后嗎?」

    於博文渾身一震,故意做出一副驚駭之色,眼神更是一陣閃爍,彷彿在回憶著陳年舊事一般。

    韓王見他這幅模樣,微微苦笑,「看來,你也聽過那個傳聞吧?」

    於博文聽著,滿目惶恐,跌跪地上,「臣罪該萬死!」

    「起來吧!」韓王心中發苦,「朕的過失,豈能歸咎於你們?不錯,當年宮內流傳的孝賢皇后病死一事的確是假的,皇后是被太后賜死,理由便是懷疑其不貞。」

    聽著這話,於博文臉色愈加難看,冷汗淋漓,作為臣子聽到這等可怖的消息,還是皇帝親口相告,這不是等於把他往死路上逼嗎?

    可這時,韓王卻輕輕地拍了拍於博文的肩膀,寬慰道:「你放心,朕既然允許你知道,就不會因為這個治你的罪。」可他沒有發現,就在他說這話的瞬間,於博文的眼中卻是閃過一絲陰鬱的戲謔,整個人說不出的猙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