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六、劍魔獨孤求敗 文 / 烈陽化海
獨孤求敗,被公認為金庸小說第一高手(除《越女劍》)。他的背景資料,大多片段來自《神雕俠侶》,金庸並未著墨其的出生年代,楊過認為連當今高手也未提起過,恐怕是九十年前以上的人。獨孤求敗曾在石壁上寫到:
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柰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敗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至無劍勝有劍之境。
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
所使武器:
劍塚中,埋的是獨孤求敗一生幾個階段中用過的幾柄劍。第一柄是一柄青光閃閃的利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第二柄是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深谷。此劍已被棄之深谷,故不在劍塚之中,以一長條石片代表。
第三柄是玄鐵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外表黑黝,劍身深黑之中隱隱透出紅光,三尺多長,共重九九八十一斤,兩邊劍鋒都是鈍口,劍尖圓圓的似是個半球。
第四柄是柄已腐朽的木劍,原因是獨孤求敗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獨孤九劍
劍法分做九大部分:總訣式、破劍式、破刀式、破槍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氣式,分別是依據不同兵器而生的對招方式,而就其本質來說,則可理解為與八種不同兵器對陣時,所採用的攻防觀念。
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掌法或其它拳腳功夫的對手,原因是這一類的對手不用兵刃,自然在拳腳與內力上有高超之處,而且武學修為也已到一境界,有無兵器已相差不多。
獨孤九劍無招,完全視對方招式而定,所以遇強則強。
獨孤九劍意境乃跟隨中國哲學莊子,以無用之用乃為大用為原則,並非亂砍(風清揚強調過此點),而是仔細觀察對方招式,迅速找到破綻,攻其所必救,而攻擊之法沒有一定,完全視獨孤九劍之使用者的意向而定。
總訣式
是獨孤九劍的根本關鍵,有種種變化,用以體演這篇總訣,是三千餘字的入門口訣,亦為其後八式的變化總要。其部份內容為:歸妹趨無妄,無妄趨同人,同人趨大有。甲轉丙,丙轉庚,庚轉癸。子丑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風雷是一變,山澤是一變,水火是一變。乾坤相激,震兌相激,離巽相激。三增而成五,五增而成九……
破劍式
用以破解普天下各門各派的劍法。
破刀式
用以破解單刀、雙刀、柳葉刀、鬼頭刀、大砍刀、斬馬刀種種刀法。
破槍式
包括破解長槍、大戟、蛇矛、齊眉棍、狼牙棒、白蠟桿、禪杖、方便鏟種種長兵刃之法。
破鞭式
破的是鋼鞭、鐵鑭、點穴橛、子、蛾眉刺、匕首、板斧、鐵牌、八角槌、鐵椎等等短兵刃。
破索式
破的是長索、軟鞭、三節棍、鏈子槍、鐵鏈、漁網、飛錘流星等等軟兵刃。
破掌式
破的是拳腳指掌上的功夫,將長拳短打、擒拿點穴、魔爪虎爪、鐵掌,諸般拳腳功夫盡數包括內在。
破箭式
總羅諸般暗器,練這一劍時,須得先學聽風辨器之術,不但要能以一柄長劍擊開敵人發射來的種種暗器,還須借力反打,以敵人射來的暗器反射傷敵。
破氣式
為對付身具上乘內功的敵人而用,神而明之,存乎一心。
獨孤前輩當年挾此劍橫行天下,欲求一敗而不可得,那是他老人家已將這套劍法使得出神入化之故。同是一門華山劍法,同是一招,使出來時威力強弱大不相同,這獨孤九劍自也一般。你縱然學得了劍法,倘若使出時劍法不純,畢竟還是敵不了當世高手,此刻你已得到了門徑,要想多勝少敗,再苦練二十年,便可和天下英雄一較長短了。」書中並無明言破氣式的原理。
論獨孤求敗的五個劍的境界
利劍無意
我認為求敗也不是沒有可能自創獨孤九劍。有兩點是大家的共識:一,獨孤九劍是求敗利劍期所用之劍法。二,當時求敗已經得其精髓(破招與無招)。不看盡天下武術之要,的確難以創下如此系統的劍法,但二十前的求敗也應該有這樣的條件。
大家請留意他的劍。「凌厲剛猛」、「紫微軟劍」、「重劍無鋒」,此等神兵從何而來?郭襄從父母手中接過倚天劍,求敗的「利劍」也應該從家人中獲授。再加上後來又能有軟劍、重劍,此家很可能是以鑄造神兵利器聞名的世家。
那麼,前來求劍求槍的高手為了能獲得此世家鑄造的兵器,自然要先讓鑄兵器的人瞭解自己所學,這也是為了能「量身訂造」適合自己的兵器。於是,如果獨孤求敗生於這樣的世家,年紀輕輕的他也能遍觀天下武術之要了。當然這不包括掌、氣等無兵器的武術,但對付這等武功的劍招在九劍中排名都比較靠後,也許正是這緣故。(不然,以一般人的見解,對付手無寸鐵者要比帶兵器的容易多了,劍式還會排在這麼後?)
他不一定真的有意要破盡天下武功,他這樣的原始動機可能與少年it天才黑進fbi電腦系統的動機一樣貪玩貪有趣。武癡求敗可能因為看了很多兵器的精要後有了一點心得,後因志趣而搜羅鑽研掌、氣等武功的破解方法,把這些總結、彙編成獨孤九劍。
他這個《獨孤九劍》的系統性看似完善,然而「分門別類,分破天下武術」,其完善之處也正是其不完善之處,看來也多似少年之作,說是家傳武學,也忒將獨孤求敗的世家小看了。武學有很多道理是相通的,故黃藥師能從「落英神劍」中演化出「落英神劍掌」;《葵花寶典》在林遠圖手上是辟邪劍法,在東方不敗手上卻是飛針;就是十七八歲的一個郭襄,看了楊過那招「四通八達」後也能化為劍招使出來。《獨孤九劍》當真不及「大巧不工」的以不變應萬變。
軟劍無常
無招勝有招,因為招有常。
關於「無常」,簡單來說,無招相鬥,如果一方足夠快,以致於對方連擋隔遮攔都來不及,那就是無常,故「快」是一種無常,如古龍的阿飛、荊無命;如雙方同速或不至於因快使對方立敗,只要一方的出手足夠怪異,出其不意,使對方產生錯愕之感,便能在瞬間有機可乘,故「怪」是一種無常,以《射鵰英雄傳》中西毒、北丐在桃花島上交手時打坐一會又纏鬥一會為代表。目前以本人的理解,無論是「快」還是「怪」,其共通點都是多變,故以「無常」來命名這一境界。
上面有位兄弟認為求敗由利劍轉軟劍是因為「無招相較,快者勝」,而軟劍輕盈快捷,可以獲得比對手更快的速度。我認為不止如此。軟劍的最大特點是多變,同一姿勢揮出,軟劍亦會因初始狀態的不同而起到大相逕庭的效果。一把比別人「快」且「怪」的劍,恐怕已無常之至。
求敗必定是吃透了軟劍的所有變化,而達到比別人更無常的境界,因而天下無敵。(剛與柔之變化,應也是一種無常。)
但是駕御軟劍的方法只有一個:軟劍是客觀存在,它不會讓你隨心所欲,你只能依它的規律去揮灑,於是不能收放自如。比如當你一劍揮出才發現那不是敵人時,要收回來,尋常的劍一回轉手臂或手腕就行,軟劍卻不能。只要揮了出去,無論你回臂還是轉手腕,軟劍的劍刃還是會繼續向前揮,如鞭。嚴格來講,不能收發自如的劍不能算得上一把好劍,不管它多會殺人。
誤傷義士之事,從軟劍上手到被棄之間,應該發生過不少次,這時期的求敗也許會因而活在誤傷義士的強烈罪惡感之下,痛苦異常而生心魔,「劍魔」之名也許用來形容這把紫微軟劍最為恰當。總會有一天求敗承受不住這種罪惡感的,棄劍是必然之事。
在求敗棄卻軟劍後到拿起重劍前可能還有個過渡的階段,這時他有可能權且用回利劍,而獨孤九劍可能在這階段得到了加強。
重劍無鋒
這是質的飛躍。由以無常取勝轉為以自身的硬件取勝。這可能與其內功修維的提升有關。十多歲時的他當然不能在內力上與天下人爭雄,於是講求的是變化,是無常。而三十歲的時候,內功修為上來了,自然引發他對打破這一格局的思考,最終成就「大巧不工」的境界。以上諸兄說得都很有道理,不多說了。
楊過未達「大巧不工」,還以黯然###掌沾沾自喜。神雕俠侶,楊過黯然###掌式式標新立異,小龍女雙劍齊發快絕無倫,此二人皆達無常。
木劍無滯
之前三劍都是神兵利器,這卻是木劍。不難看出獨孤求敗一生都在尋找突破。由利劍到紫薇軟劍,再到玄鐵重劍,如果求敗之前的劍法一定要依靠特殊的劍才能發揮出其威力的話,沒有了這些劍,他會怎樣?如果他手上只有一草一木呢?或者說,如果他真的出生於鑄兵器的世家望族才有現在的成就,那麼如果他出生在一般的家庭呢?他還會是現在的他嗎?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時的獨孤求敗是尋找天命的年齡,他要追求的不僅是劍術的境界,還是禪的境界,還是哲學的境界。而他尋找天命、追逐自己的存在感的途徑就是練劍。這時的他已經隱居,他不求勝過什麼人,他只求超越自己。他求敗,能打敗他的也只有新自己。
當用木劍的他能勝過用利劍、軟劍、重劍的他時,他才能找到自己的真實存在,證明自己的成就不是靠家境,不是靠「命」,他才能找到自己的天命,從此「無滯」。
劍塚中是木削的劍,然而求敗當年可不是真的削木為劍,楊過一輩子聰明伶俐,可也給獨孤求敗忽悠了這一回。「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換句話說,就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境界。心中有劍,故一草一木,順手拈來,皆可為劍。他削一把木劍埋在劍塚,只是擔心如果隨手折根樹枝埋了,百年後倘有人來看時粗心大意,把這或草或木的「神劍」不當一回事。
再說具體的武學原理。之前玄鐵重劍當為劍中之至剛,而木劍可能包含劍中之至柔(此等劍術,原應剛柔相濟)。正如《射鵰英雄傳》中周伯通所言:「雖說柔能克剛,但若是你的降龍十八掌練到了洪七公那樣,我又克不了你啦。這是在於功力的深淺。」那麼,如果功力再上,便當柔又倒過來克剛了。這便是木劍破重劍之法。試想想,如果挺玄鐵劍直刺對方,對方木劍一粘,竟如無物,重劍無從著力,木劍竟隨人倒衝過來,胡為乎不克?只一下子,高下立見了。
楊過思考的不是自己的存在,而是「姑姑」,因此是無法達到「無滯」的境界的。神雕一直指導他劍法,但這傢伙在海潮中蠻練了一陣,年老的神雕竟抵擋不住他的劍,真是無可奈何,只能讓他將錯就錯了。假使神雕不老,猶如百多年前與獨孤求敗為伴時之神勇,楊過這手走上岔道的木劍才不可能對它造成威脅。雕猶如是,獨孤求敗可想而知。
張三豐在百歲後創出太極拳及太極劍,當然與求敗之木劍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不應在招式上,而是在境界上。此等境界的武術,本就「無滯」。
無劍無式
當獨孤求敗悟出了木劍勝神兵時,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天命,已經不會再懷疑自己的存在。沒有了神兵利器的他還是他,這時就已經離無劍不遠了。然而「木劍」又與這差之甚遠。剛才說過,「木劍」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而這裡的無劍就是心中也已空明澄清,無劍可尋了。
劍其實只是一種武術形式,當求敗能「木劍」時,萬物於其手中,仍是以劍視之,進攻、破招之間仍是循著劍的路子;而「無劍」後可真是大大的豁然開朗。舉個粗淺的例子:折枝為劍,枝上有倒刺,但視之如劍而使,倒刺便有亦如無;「無劍」後,視之如枝,倒刺便真的有用了。「木劍」時,與人對戰,可能也會急中生智以倒刺傷人,但另一些時候便是打完後才猛然想起:「啊!我怎的不用倒刺?」「無劍」時,心中瞭然,有倒刺便會用倒刺,有葉子也能用葉子。
「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有人或許會以「漸進於」三字為據,認為獨孤求敗一生都未能「無劍」;然而不要忘記這裡是「劍塚」,已經無劍了就犯不著在木劍旁加上「五十歲後無劍」,若真如此,反是「做秀」了。以求敗之姿,若不能到此境,問古往今來還有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