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科技修真決

大道小說網 第三章 方林的情 文 / 笨人一哥

    更新時間:2011-06-15

    退出幻海,方林先要救孫曉娟,她現在和小青薇正沉醉得很呢,玩得歡。方林可不敢解孫曉娟的心海障,他自身難保,孫妹子最他最愛的人,一不小心,再陷進去就全完蛋了。

    所以一切以後再說,先把人打醒,這就容易得多,一手一個,趁機佔下便宜,幾下屁股一拍打,加點冰術冷卻,立馬人就清醒了。一看之下,兩小妹皮薄,當然大是羞赧,這女同大戲,可是演了好一回啊,羞死人了。

    回到靈境,一切照舊,全部打醒再說,這最暴力,但也有效,不說眾人皮厚肉實,有天賜之光在嘛,脫層皮也馬上還原,怕啥呢。這時玲瓏姐已經回來了,探明了一切經過。曉得是這法華靈境外大陣的啟動因由,方林也不好意思,好像麻煩總和他有關的。

    與眾人解釋完全,各自安睡,今天可夠累人的了。大家的心障其實好辦,畢竟方林是幫過各人渡過情劫的,雖然不算是自己的劫數,但心障中情關可算是最易的事。

    關鍵還是方林自己,他現在連肉身也還沒,心境修為又是一直走高,現在加上隨意法門,更是慧定靈通。但情劫離他還遠著呢,現在這一下立馬殺到,完全把方林打蒙了,何況他剛還在隨意之境,所以不用交手,一敗塗地。

    研究完這大陣,方林也感歎法華宗的大手筆,利用靈境,收集千年來修士的心路成長,化為大願考驗,一步把金身羅漢強拉到菩薩之階,這需要多大的神通胸懷氣度啊。不是自然功成,無關拔苗助長,進階突破到非常之境,就得非常力而為之,這特殊場景作特殊功用之事,智慧可實是高明。

    羅漢之身是佛果成就,本就是高位在身,想要突破可說難上之難,除非你本來就是菩薩,或者不經羅漢直接進菩薩之階。要不然,從羅漢修到菩薩界,就要好幾萬年光景,非力所能及之凡事了。

    這法華宗得佛塔靈通機緣,承天地之靈氣之利,居然運用環境,成就考驗奇陣,萬幻之中,大幻外環,好心思,好佈置,好手段啊。

    過了幾天,方林一切準備好,便告知大家,要闖一下這外幻大陣,體會下情劫之風光。這是個絕好的機會,他離情劫遙遠得很,甚至比小音子還要遠。肉身重塑重修,一切重來,要半仙完滿成就,化仙渡劫之期,當真還很長路要走。

    所以既然有機會,讓法華外陣誤會他要晉菩薩之地,那就試驗下它的難度吧,說不定不小心過關了,好處可不少,就是過不了,也只有好處的。

    當然,這要眾人有準備了,別再受方林的籠罩,影響了心神,又同入幻境,產生心障,那時又一鍋粥了。所以方林叫了大家坐下,布下陣法,要玲瓏姐看住,讓各人有機會體驗下菩薩境界,又不至於迷失自性。

    菩提心腸是主要佛心,以利他空身為主要,普渡眾生為願,自性一切皆空,本身就是個大幻境,身心皆幻,萬法唯空。自空卻又要普渡大眾,確是相互矛盾,慈悲心要的就是兩個極端心的歸一境,難度很高。而方林的難度又要加多幾點,他並不是羅漢金身的修為,可說是偽僧,沒有肉身,可說是假身,更未經情劫,可說是俗凡心性。又習隨意心,對佛家來說就偏於散漫。

    這些關卡都一一擺在方林面前,他都得跨過去,要不然就在幻境中過日子了。所以,安全第一,方林布下了空間回力場子,時間一到,只要他沒阻止,就把他自身拉回靈境之中,他還是怕麻煩的。

    對於方林,最難的還是情劫,畢竟論佛法理論修為,他可是鼻祖宗師了,心境更是超出了菩薩地,所以要突破可能不易,但要不沉迷還是有信心的。而情之一事就難說了,方林不是多情種,但善意心卻比多情種更難辦,而隨意的可蘭經一修練,就更把他推向花心公子。

    到底是傾情揚善,還是多情作惡,他隨意,也搞不清楚,現在他可是四大美人於一身,幻境中就已和兩位相好了。這些該如何走,怎樣打算,本來他方林是隨緣隨性,但現在情劫卻非要他辯個是非曲直。

    真是太難為他了,這些事從來就說不清道不明,金老大的神雕可說是情書一部,紅樓夢就更是感慨多多,但都說了等於沒說,聰明如他們也只寫現象,不立結論。

    方林不灑脫之人,又知自己歷非人之事,所以很少以凡常之人度己度人。現在要他對自己的情愛認識細分,可難為了他。再加上佛子幻境,身幻心慈,就更難了。別說,他的身就是幻的,功德之力所造的軀殼,天嬰法身所幻的天命法寶之身。而且他在古國二十多年的烽煙戰火,現在與孫曉娟小青薇的胡天胡帝,都是在幻境之中,何者為真,何者是幻。他還真不大明白。

    不過他個性隨意,反正危險性降到最低了,不明就不明,一關關闖吧。一步踏出,山河變幻,他成了一名將軍,而妻子,卻是張少儀,還帶著何蘭蝶這一丫環,亂套了。

    心神一狠心,沉迷了下去,望著嬌妻的溫情眼波,他醉了,正想進一步,丫環何小妹就來報,老爺有請,邊關戰發,要出征了。方林準備完畢,正要離去,張少儀不幹,質問她愛之定義,是家國重要過嬌妻嗎,哪愛情就比不上民眾了?她也要隨軍出征,體驗一下民眾的重要程度。方林微笑回答:「情愛在心,家國身報,每一滴身上熱血,敵方血流,都是對他愛戀之心的明證,敵滅一人,愛多一分才是。」

    這第一關簡單,就這麼輕易過了,但後面的越來越難,開始有了三妻四妾,爭風之時,國運又至。強國公主要嫁他,要不就興後犯境,自國公主也要嫁他,要他休妻再立,好不容易全娶了,身為奴婢的戰俘也要嫁他,答應起義再立。方林終於自立為王,連番大勝,把幾位岳丈都送上刑台處死了。眾妻質問愛不及親,何去何從,方林回答:「民眾願力就是愛妻們的心力,時勢趨然,我等熱誠如初。」

    總之,方林一切還是隨著自我心性,一關關地過著,到後來就離譜了,嬌妻叛離,眾女嬌橫貪霸,各現惡相,方林就毫不留情,以惡對惡,有過便罰,殺人填命。有妻小一同,問他心傷與否。方林回答:「是我賢妻者知我意,違我意則非我賢妻,不要也罷,知我心者是我兒,不知我心者也隨他,要恨要怪,我擔著。」

    到後來,考驗又加上鬼神獸怪,修士僧佛,觀音大士看上了小青薇,問方林,何忍心她凡胎老去,受大婦相欺,小妾打壓。方林就直言:「我心愛人,若志在出家外修,當苦勸明志,並不阻撓,若志不在此道,當力拼身死而抗之。」

    更好笑的是有惡鬼凶獸,捕方林妻小父母,問若只能救一人,你當選誰。方林便回答:「活才痛更甚於死者,當以最堅強者為救,我選三子,教他復仇之法。」

    如此這般,亂七八糟的問題,方林更是隨意回答,哪管對與錯,很多時不經思考,答案其實非他真實想法,但皆自然流出,隨意天成。

    情愛問題和佛菩薩問題一樣,其實可說是無解的,我佛四大皆空,又要慈心普渡,那是空還是慈在作願呢?愛一個人,該全身心投入,那家國民眾又怎樣,難道不理不顧,那豈不是還不如牲口,被你愛的人就有罪了,有點良心都會離開你。對著愛人說出話是全心全意,但被另一愛人聽到了,你是再全心全意對她還是全心全意騙她呢?

    既然一切都是沒有答案的瞎琢磨,那就大玩一通的隨意答,方林後來是玩得歡了,一次次把空間力場牽引推遲,他就不信,這些幻境會一直這樣問題多多。

    終於,問話完成,要行動了,方林不管規則,來個通殺,把力場打了個底翻天朝地。幻境亂了,也停止了考驗。心神一變,思海的人侵便開場了。

    方林最怕麻煩,但又好幫人,好幾次都是為幫人而對著麻煩沖,這讓他的心充滿了燥火。而好幾次,這些受他幫助的美麗妹子都要以身相許,衣帶欲寬,香軀磨軟,叫方林大是吃不消,冷汗都出了不少。這就讓他欲求火焰也升溫了。而接著是怒火,一出出慘劇,一場場不公平不人道,讓方林的心都碎出火藥味。

    最後就是情火了,一眾認識的女孩子包括於琳、徐雅宜,甚至紅雕的舒玉華,都全一絲不穿地出現在方林面前,將他的靈魂心力震盪得崩塌幾回。

    好在方林沒有實際肉身,所感受到的除了刺激性大點,也沒有啥,反而曉得了自己好幫人,見不得惡劣之事。而對於情火,他是表面不在意,心種早動,特別是自與孫曉娟結合以來,火種日旺,心性就失之靈動活然了。

    接著心靈打擊結束,最後的百火煉心開始了,四周的火苗熱度高昇,而方林就盤坐其中,苦思情海和菩提兩件事,不立個結論,他是出不了幻境的,這不同剛才,有空間之力可以拉出。但他主動把心陷進來,就必須有結果才完事。

    不管對與錯,這好辦,不就是給個答案嘛,隨心就成,方林就這般想著,開始了心海考試。

    情由心生,由感發,由接觸來,初見時是慕情,非是愛;有好感,想深交時化為戀,也並非愛;雙方默許,情意相通,心相連,這叫情,也還不是愛;到最後我即是他,能捨身成就,以對方為主,他事即我事,這就是愛的雛形。

    而大愛在家國民,沒大愛之心,小愛就不久遠,所以真實愛應該經歷多重考驗洗禮而成就。這時愛就足以動天地,比神明了。這就是方林的答案,一立傾神。

    而菩提心,佛家慈悲為懷,認為眾生多在苦海,發心救渡,渡一人,則樂一人,苦海無邊,菩提願就無盡。

    世間事自有世間解,捨己為人,同樣在完成自我,佛家從不輕易捨己,身受天賜,不敢傷損,但不得已時,放下也沒啥。想幫人就必增己,能力大才能幫更多人,一己之身,是輕是重還真難說,只能保持本心了。

    比如兩軍對敵,你奉命帶幾人前往敵營刺探,看見戰友的妹子被敵人污辱,你是救人還是不理,還是看情況,這其實都沒錯,但影響就很大。情形緊急,時間光閃,幾秒之內就得拿個主意,這還是戰友妹子,若她剛好是你愛人未婚妻,你又當如何??有的人是自己的更要去救,有的人是自己就更不會救,哪個決定是對的呢?

    佛說一切皆幻皆空,便是一場電影,你也空不了,不受其感,與木頭何異?而且普渡眾生是大願,也就是大貪,有這大貪在心,你能空得了嗎?救人為啥,有時電光火石,沒時間想,但肯定為了自己所想的,為自己理想去救。那也就是為自己了,不能說專門為人。

    方林就從不認為自己是為人,他完全是為自己私心,心中不想有老無人照顧,不想有人無錢吃飯,有人無家可歸,這些,全是他的私心,不是為人,他,為自己活,為自己做事。

    同樣,辦大好事是為了功德成就,幫國家民眾是間接造成,其根本,在幫自己。這道理,方林是早知道的。

    所以,是空非空,為本心所求,無有悔。這,就是他的答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