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不滅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九章 : 民族魂 文 / 都市白丁

    第三十九章:民族魂——

    葉齠原本是留學歐洲的學子,加入忠勇軍以後,被周宇派到德國,進入德意志師範大學進行深造,和他一起的還有不少,有讀過私塾的、有留過洋學的等不一而足。

    葉齠是其中最傑出的人員之一,還有和他交情比較好的同年人譚嗣同,譚嗣同是大刀王五的至交好友,他是82年被王五推薦給周宇的。

    雖然、周宇來的這個時代已經很久了,基本上對歷史名人有點兒免疫了,但是、當他突然聽到王五說起譚嗣同,周宇還是忍不住大叫:買糕的,這可是著名維新派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啊!

    他可是中國清末時期、最早真正覺醒的愛國志士啊!

    周宇當即就把譚嗣同給送到德國去深造了,不能讓他在國內啊!時間長了那是要死人滴,周宇可不希望他將來成為保皇派人物啊!

    要留下他們那有用的軀體,來報效華夏民族呢!老夫子理論學多了也是不好滴。

    其實、在周宇的內心深處還有其他它的小九九,但是、他並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根據周宇頭腦裡的資料顯示:譚嗣同的父親可是譚繼洵,而譚繼洵曾任清政府戶部郎中、甘肅道台、湖北巡撫等職。只要把譚嗣同搞到手,還怕譚繼洵不就範嗎?嘎嘎嘎!某人是處於奸笑中。

    所以、譚嗣同才會成為葉齠的同窗好友,由於兩人學習知識的速度都比較快,本該3年完成的學業,被他們一年多就全部領會了,並且還通過了校方的考核。

    所以、提前畢業的他們將被召回到越南,在周宇創建的華夏大學去任教一段時間,而周宇對他們可不僅僅是任教這麼簡單,他的心裡還有其他的想法,只不過是現在的時機還沒有成熟罷了。

    「譚嗣同你收拾好了嗎?明天就要回越南了,不要有什麼東西落下咯!我們回去以後、基本上是不會再來了。」

    「我是沒有什麼重要的東西,就是一些衣物和書籍什麼地,你也準備好了嗎?」

    對於好友葉齠的關心,譚嗣同還是很感動的,葉齠做事比較細緻,根本不像自己做事馬大哈,老是丟三落四的。

    所以、在德國深造期間,都是葉齠像個哥哥一樣的照顧自己。而自己也習慣於葉齠的關懷了。

    「嘿!葉齠、你說咱們的校長花那麼多的心血,創辦出了各種學校,對我華夏人民也施行免費義務教育,會不會將來這些人學成以後,變得難以管理,或者他們會變成養不熟的白眼狼呢!」

    「哈哈!譚嗣同你太杞人憂天了,我們不也是受惠華人的一員嘛!你難道會這麼做嗎?」;

    「再說了、我們校長曾經講過:他就是要讓華夏民族都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讓他們懂得什麼是國家、民族大義,客觀上可以溫養出新民主主義先進思想。」

    「他還說:科學是第一生產力,而整個民族創新思想就是發動機,大量的教育機構和人才更是鑄成科技的關鍵組件,只有、華夏民族文化素質提高了,我們華夏才能雄立於世界之巔。」;

    「他還打了個最簡單的比方:我們的華夏民族,她就像一個巨人,在她瞌睡的時候,鬼佬們打她一個巴掌,她只會翻一個身、繼續瞌睡。」

    「那麼、現在我們在她的頭腦裡安放上一口大鐘,每當有危險的時候,大鐘就會發出巨響,驚醒了巨人、而站起來的巨人是誰也無法與之相抗衡的。」

    「全民族的文化素質的提高,就是我們華夏這個東方巨人的警示大鐘,只有全民族的警醒、監督和推動,才會使我們的華夏,成為世界上真正站立起來的超級巨人,我們華夏民族才能夠,真正雄立於世界強大民族之林。」

    「太棒了,聽得真過癮,校長還和你們說了些什麼,你快學學!只可惜、當初我還在國內學習,不能像你們一樣,經常聆聽校長的教誨。」譚嗣同有些懊惱的咂咂嘴,催問葉齠。

    「多呢!校長在學堂裡,和大家說了很多的知識和理論,有不少即使我們在泰西諸國的大學裡,也沒有的新科學、新思想。」

    「等以後到了越南基地,你有得是機會聆聽校長的教誨,現在還是談談你的想法吧!你回到越南是從事教育呢、還是從事政治呢?」

    「當然是從事教育啦!正如你剛才所說;我們這些先期被校長派出來的留學人員,不回去充當華夏民族的那口警示大鐘,難道、還想回到滿清去讀八股、考科舉,做滿清的貪官污吏不成!」

    「校長在他著作裡不是說的嗎!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嗎!」譚嗣同說著說著。就連他自己都忍不住,嘿嘿的輕笑起來了。

    葉齠也微笑著接腔道:

    「呵呵的確如此!什麼是治國平天下,靠之乎者也、靠爾虞我詐嗎?顯然是不妥當的,現在的科學技術,哪一樣是八股文可以掌握的,沒有、但是國內的人們寧願讓孩子讀八股、考科舉,也拒絕送子女到歐美去讀書、學西學。」

    「而我們忠勇軍是每年都派遣大量的留學人才,其中、有學數理化的,有學機械船舶的,有民事人才也有軍事人才等。」

    「這些都是校長帶來的變化,我們忠勇軍大力發展農工商、軍事、科技的同時,也沒有忘記了國術。」

    「校長著寫的諸如《漢語拼音》、《標點符號學》、《漢語言文》、《新華字典》、《繁體字簡化法》等我華夏的語文學術。」

    「把我們華夏的民族文化推向新的高峰,使那些從學童到成人,都願意學習我漢語文化,再不像以前學八股文一樣的艱澀難懂了。」

    「我現在的理想是:教書育人,把我懂得都告訴那些還不知道的人們,讓大家都有知識、有目標、有追求。」

    說著葉齠推開宿舍的窗門,指著窗外德意志的夜景對譚嗣同說:「你看德意志在不久前還是分裂的國家,現在、他們科技先進、經濟發達,滿地的高樓大廈,他們靠的是什麼呢?」

    「靠的就是民族素質,靠的就是俾斯麥和威廉一世,推行的德意志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或社會保險等。他們的人民基本上是人人有文化、有想法、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愛國主義。」

    「這就是德意志能夠迅速強大的主要原因,沒有開明的政府和開志的人民,那一切都是空談,所以、我的願望就是:爭取把我們學習到的知識,盡快告訴給所有的華夏人民,絕不辜負校長對我們的殷切希望。」

    「是的!我現在也是這麼想的。」看著葉齠那張充滿鬥志、激情的俊臉,譚嗣同也有些動情。

    「以前、我一直有一種靠滿清政府的覺醒和維新,來改變華夏命運的想法,現在、我已經沒有那樣幼稚的想法了,大清政府已經從裡到外的腐朽老邁了,他們不是大多數華夏人民利益的保護者,而是、少數統治階級的代表。」

    「他們是統治階級,他們只會維護自己階級的利益,而罔顧老百姓的死活。他們是統治者而不是管理者。」

    「只有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著想的開明政府,才是重新華夏崛起的希望,滿清政府就讓它隨風而去吧!」

    葉齠真摯而認真地看著譚嗣同:「你說的很對,但是、無論如何校長他都不希望,在華夏的大地上發生內戰,他說:那樣會傷及華夏的國本,會助長某些人的政治野心。」

    「他還說: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潛伏下來,慢慢地等、等到我們忠勇軍有了大量的人才和開志的人民,才能夠給滿清王朝敲響傷鐘。」

    「有道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我們不能為了達到推到滿清政府目的,反而不顧老百姓的死活。」

    「只有、當我們有了足夠的治理國家的人才、經濟和實力以後,方才可以一舉成事。」

    「所以、我希望你要注意這方面的保密工作,我們有很多外界不知道的隱秘事情。在沒有暴露在世人面前的時候,最好的還是低調一些的好!嗣同你說呢?」

    「呵呵、你以為我不知道啊!我這是和你在討論問題,你還上綱上線了!」譚嗣同對於葉齠那嚴肅的表情感到好笑。

    「不、我說的都是事實,君不立於危牆之下,以防隔牆有耳啊!我們要養成良好的保密習慣啊!你說是不是?」

    「好了我聽你的還不行嗎!囉囉嗦嗦的一大堆,像個老太婆似的,我還真是受不了你了。」譚嗣同誇張的叫起來撞天屈,還不時的衝著葉齠做著鬼臉。

    「是真的,如果洩露出去我們忠勇軍的信息,就會給滿清王朝有了前期的準備,那樣一來,還不知道要死了多少的戰友和同胞呢!」

    「正所謂小心使得萬年船嗎?」最後就連葉齠他自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兩個人接著又嘻嘻哈哈的討論了一會兒,就著手安排去了。

    他們首先拜訪了自己在德意志的講師們,感謝他們的無私培養,接下來又和自己的同學們告別,等他們辦完了諸多瑣事以後,就分頭各自去買一些回去的必備物品去了。

    諸如此類的忠勇軍外派培訓的各式人才,在美國還是驚動了一尊大神。

    他就是:開創中國留學教育先河的容閎博士,他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早期改良主義者。中國留學生事業的先驅,他還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

    因為大清的不作為,如今的他已經是憤然辭去了大清政府常駐美國的,駐美大使這一職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