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不滅帝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三十五章 :全殲來犯之敵 文 / 都市白丁

    第三百三十五章:全殲來犯之敵——

    在山姆大叔國內,兩大聯盟的輿論戰,以笨頭笨腦的同盟國聯盟,自擺烏龍失敗而告終。

    相對來說、在中華帝國境內的進展,兩大聯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巨大的優勢。

    中華帝國政府在周宇的授意下,對協約國聯盟繼續公開出售軍需物資,而對同盟國聯盟,中華帝國繼續進行暗地裡的走私行為。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中華帝國裝備部把沒有任何標記的,軍需物資運往同盟國。對同盟國運輸的唯一缺陷,就是燃料和煤炭,這些物資無法從中東鐵路,和蘇伊士運河運抵同盟國。

    但是、因為約翰牛帝國在愛情海方向,並沒有打開缺口,反而是損兵折將深陷泥沼。約翰牛內閣為轉移公眾,對加利波利災難的注意力,要求從yin度調遣軍隊走中東路線,攻佔巴格達。

    約翰牛帝國政府同時還要求,駐防在這一地區的,約翰牛帝國巴托爾迪能源集團安保人員,屆時協助約翰牛帝**,伏擊奧斯曼土耳其帝**,被該集團斷然拒絕。

    而令人感到怪異的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對該地區的約翰牛能源基地則秋毫不犯。

    不過即便這樣,令中華帝國在中東地區的運輸線,也受到了嚴重威脅。周宇責令陸炳秘密派遣部隊,支援這一戰區的奧斯曼土耳其帝**。但周宇一再要求陸炳,一定要注意保密性。

    由於巴托爾迪能源集團,在約翰牛國內擁有強悍的人脈關係,約翰牛當局對他們的斷然拒絕,也是無計可施。

    當初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剛剛加入同盟國聯盟時,約翰牛帝國曾經派駐軍隊,駐防波斯灣的阿巴丹島,這支部隊是一支yin度旅。

    為尋求一個更適於軍事行動的基地,這個旅向北前進,去奪取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匯合處的,美索不達米亞(現在的伊拉克)的主要港口巴士拉。

    但是、這支部隊被一支神秘的部隊全殲。當時的約翰牛帝國,以為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其實、這就是中華陸炳所部幹的好事,在這一地區,中華帝國是不會允許別國勢力侵入的。

    以至於、約翰牛帝國在這一地區,沒有常備軍團的存在。也令負責此次進攻的,湯shen德的yin度兵團,在這一地區無後援可依仗。

    不過、狡猾的約翰牛政府,為了避免重蹈利波利災難的覆轍,電報告知這位指揮官說,他「可以向巴格達進軍,如果他相信他使用的兵力能勝任作戰的話」。

    這是一個狡猾的手法,因為倫敦完全瞭解yin度兵團沒有勝利的希望。如果這一計劃失敗,兵團將軍將承擔失敗的責任,而勝利則將增加政府的信譽。

    在不熟悉地形作戰的湯申shen德的yin度士兵,在巴格達東南35公里左右、牢加設防的古代吉泰西普洪遺址,與奧斯曼土耳其帝**遭遇。

    以逸待勞的奧斯曼帝**,給約翰牛帝國yin度殖民軍團,以迎頭痛擊。

    而此次的陸炳所部,僅僅派遣了一個炮兵連幫助奧斯曼人,這個炮兵連非常罕見的,擁有12門輪式大炮。按照陸軍炮兵中的三三制編製,炮兵連僅有6門大炮左右。

    就是這小小的炮兵連,卻給約翰牛帝**,湯申shen德的yin度兵團造成巨大的傷害。

    兩軍普一照面,中華帝國的炮兵連,就向腳跟還沒站穩的yin度殖民軍團,傾斜暴雨般的炮彈。這種炮彈的爆炸輻射範圍非常廣,令湯shen德兵團一陣騷亂。

    奧斯曼土耳其帝**團,乘機向對方陣地發動集團式衝鋒。

    湯申shen德兵團壓根就沒想到,奧斯曼土耳其帝**的火力會如此猛烈,一個照面下來就損失了兩千多的生力軍。如此一來,對該軍團造成了尤為龐大的心裡壓力。

    本來、yin度士兵連續進行軍,在體力上就是筋疲力盡的,而且對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炎熱天氣準備不足。在突然遭受挫折的前提下,迅速潰敗。

    在敗退的戰鬥中,一萬四千人的約翰牛—yin軍隊傷亡了接近5千人之多。於是,湯shen德的部隊帶著只有兩個月的存糧,退到庫特伊馬拉,他們的唯一希望是掘壕防守,等待增援。

    奧斯曼帝**並沒有給他們任何的機會,緊隨其後追擊約翰牛殖民軍。並且、把約翰牛殖民軍的殘部,包圍在庫特伊馬拉,徹底粉碎了一切援救守軍的嘗試。

    湯shen德的殖民部隊,在庫特伊馬拉防線做最後的垂死掙扎,中華帝國炮兵連再次發威,大量的炮彈,如同不要錢的冰雹一般,傾瀉到殖民部隊的陣地,令殖民部隊很快全線崩潰。

    湯shen德率隊突出重圍,帶著殘兵敗將,沉重而緩慢的向巴士拉方向退卻。中東地區烘爐般的溫度,和各種疾病比敵人還要可怕,令潰逃部隊不斷有人死亡。

    匆忙之中的殖民部隊,丟棄了所有的輜重,只攜帶少的可憐的乾糧輕裝上陣,很快所攜帶的乾糧就見底了。在沙漠裡行軍,最可怕的不是缺乏食物,而是嚴重缺乏水源。

    飢渴的殖民兵團,在艱難的行軍中,不斷有人倒在沙漠裡,再也沒有爬的起來。

    沙漠裡的毒蟲,對逃生的殖民軍來說同樣是致命的殺手。

    行軍的馬匹被飢渴的逃軍宰殺,以此來充飢和解渴。

    最終還未等到安全抵達巴士拉,逃軍就發生了叛亂,作為最高指揮官的湯shen德,在混亂中被亂軍殺死,叛軍準備向奧斯曼帝**投降。

    很快追擊的奧斯曼軍隊趕到,殖民叛軍向其部投降。等到清點戰果時,奧斯曼帝國士兵才詫異的發現,一萬四千餘人的殖民部隊,最後僅剩下三千餘人,而這些人也幾乎脫形。

    當殖民叛軍部隊被押至奧斯曼帝國境內時,一路折磨又令原本就耗乾了的俘虜們,折損了一千多人,一萬四千多殖民軍,最後僅剩2千人左右。

    約翰牛第一波次的軍隊全軍覆沒,並沒有等到數月之後,支援部隊的到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