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14章 透明人 文 / 坐看雲起
關天浩這兩天鬱悶的要死。王梓明和劉榮在北京神秘失蹤,讓他寢食難安,坐臥不寧,渾身紮了蒺藜似的難受。他覺得,有一顆定時炸彈已經安放在了他身邊,正在滴滴答答地倒計時,隨時都有可能爆炸。關鍵的是自己又不知道這顆炸彈的具體位置,心裡沒有一點著落。他必須把這顆定時炸彈準確地找出來,拆除引信,才能放下心來,才能安安穩穩地睡個好覺。任建委主任以來,他一心想幹出點政績,重塑自己的形象,所以把舊城改造作為自己的第一項政績工程,決心要幹出點名堂,弄出點動靜。沒料到一上來就遇到了這個棘手的劉家大院事件,這讓他感到特別窩火。
其實關天浩心裡也清楚,劉家大院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沒有上級文物管理部門的許可,是不能拆遷的,否則就是違法。就關天浩本人來說,他在內心也不贊成拆除劉家大院。他在青龍縣任縣委書記的時候,提出的口號就是「文化立縣」,所以才大手筆地修建巨龍,模仿西方文化建造「白宮」。可以說,關天浩雖是個粗人,但還是很重視地區文化建設的。他認為,把劉家大院好好地保護起來,投入資金修繕一番,不僅很好地貫徹落實了國家有關文物保護的政策規定,又豐富了萬川市的文化底蘊,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絕沒有拆除的道理。但他同時也清楚,拆除劉家大院,是市委展書記的意思。展書記在提及劉家大院的時候,從來沒有商量的餘地,就是一個字,拆。關天浩覺得,展書記的態度這麼堅決,好像和銀河公司有關,和那個妖嬈的女人張曉卉有關。關天浩最近和張曉卉接觸過幾次,從她的言談舉止和做派,關天浩感覺到,張曉卉這個外表看上去楚楚動人的女人,一點都不簡單。她說話辦事之間總流露出逼人的銳氣,氣場太過強大,社會背景也異常複雜。並且,關天浩還察覺到,她和展宏圖之間的關係絕不尋常。
劉榮的這次赴京上訪,讓市委展書記非常生氣。最近兩年,萬川市也不知道是怎麼了,民怨越來越重,赴京上訪事件屢禁不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這讓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非常被動,多次被省委點名批評。上個月,省委明和平書記來萬川視察城市建設工作,四大領導班子以及建委、規劃、土地等部門的領導陪同,關天浩當然也在場。當明書記被一幫領導前呼後擁地來到洛河岸上,視察洛河治理工程的時候,原公安局局長崔定的家屬猛不丁地冒出來,抱住明書記的腿再也不放了,大哭著喊冤,口口聲聲說崔定是被人誣害,請明書記明察。明書記當時一步也邁不開,動彈不得,弄的很不美氣。現場各路媒體都在,把這一幕盡收眼底。當時的展宏圖,氣急敗壞,命令便衣公安把崔定的家屬強行拖走,但遭到了明書記的制止。明書記把崔定的家屬從地上拉起來,很和藹地拉著她走到了一邊,認真地聽她訴冤。展宏圖心中有鬼,急得不得了,走上去說明書記,她是精神病人,不要聽她胡說。明書記卻朝他擺擺手,讓示意他退下。明書記和崔定的家屬說了足足有半個小時的話,視察變成了現場辦公。也不知道明書記是如何答覆的,反正崔定的家屬含著淚點頭,離開了現場。明書記隨即把萬川的黨政一把手展宏圖和田喜民叫到身旁,要求他們重新調查崔定案件,調查結果直接向他匯報。
在下午的座談會上,明書記大談維穩工作,直言不諱地送給萬川市四個字:上訪大市。明書記最後說,同志們啊,我們每個人都要捫心自問,我們手中的權力是誰給的?是用來做什麼的?如果我們每個領導幹部都能切切實實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老百姓就不會有這麼大的怨氣,越級上訪,赴京上訪的事情就不會屢禁不止。我在這裡對你們提出一個要求,截止到今年年底,你們萬川一定要摘掉上訪大戶的帽子!維穩工作做不好,還談什麼發展,還談什麼政績?我還是那句話,我們不缺少領導幹部,不換思想就換人!
明書記的話,如一記重錘,砸在了市委書記展宏圖的心裡,砸得他胸悶了好幾天。明書記走後,他立即召開了常委會,就如何做好維穩工作,遏制越級上訪進行了研究部署。他在會上提出了「兩嚴」的工作思路,即:嚴厲打擊越級上訪者,該拘留拘留,該判刑判刑,不能讓他們養成一哭一鬧就有奶吃的習慣;嚴肅處理上訪事件的責任人,該處分處分,該免職免職。他的「兩嚴」方針隨後以正式文件下發了到了各局委,各局委馬上就緊張起來了,開始主動排查本系統本單位潛在的不穩定因素,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劉家大院後人劉榮赴京上訪事件,正是發生在「兩嚴」通知剛剛下發不久。
所以關天浩不能不重視這個事情。
上午,他去洛河大橋施工現場看工程進展,驚訝地發現工程的項目經理不知道什麼時候換了,施工隊伍也不對勁,好像不是銀河公司的人。暗地裡一打聽,原來銀河公司中標後,竟然把這個工程轉手分包給了一個不具備橋樑資質的外地企業。關天浩心情本來就不好,立即給銀河公司的老總張曉卉打電話,讓她立馬趕到現場,說明情況。張曉卉口頭答應著,人卻半天沒來。關天浩耐著性子等她,等了將近一個小時也沒把她等來,卻等來了展書記的電話,問他在幹嘛。關天浩氣呼呼地把這個事情向展書記做了匯報,等著展書記在電話裡發火。哪知道展書記輕描淡寫地說,改造橋樑又不是什麼高技術的工程,不管誰幹,只要保證質量都行。搞的關天浩啞口無言。展書記最後說,你們建委把好質量關,出了問題可是你們的。說完就掛斷了電話。
關天浩聽著話筒裡傳來的嘟嘟聲,硬是半天沒反應過來。改造橋樑不是高技術的工程,什麼還是高技術工程?這麼重大的工程,讓一個只會蓋樓沒有橋樑資質的企業去做,不出問題才怪!可他關天浩又有什麼辦法呢?他是展書記一手提拔的人,不聽他的聽誰的?所以關天浩也只有歎氣的份。看市政科副科長楊秋香帶著科裡的人員在工地監督,就把楊秋香和現場監理工程師叫過來,千叮嚀萬囑咐了一番,要求嚴把用料關、質量關,確保大橋的改造工程保質保量如期完工。
從工地回到辦公室,關天浩的心情壞到了極點。想起這大半天也沒有包清泉的消息,就打電話去問他。包清泉在電話裡垂頭喪氣地說,已經在信訪局門口守了將近兩天了,連王梓明的的兔子毛也沒見著。關天浩一聽就上了火,說你們是豬腦子?這樣死等你們準備等到猴年馬月呢?趕快去找呀!包清泉嘟囔著說北京這麼大,我去哪裡找?關天浩一字一頓地說,我不管你去哪裡找,找不到王梓明你們就別回來!說完啪地掛了電話,坐著生悶氣。
常言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關天浩正坐在自己辦公室裡生氣,辦公室主任馬占山敲門進來了,神態驚惶,手裡拿著幾頁紙,放到了他辦公桌上,說關主任,這是新華網地方頻道今天發表的文章,有關我們萬川的,你看看吧。
關天浩從馬占山的表情上看出,又有什麼麻煩事找上門了。近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網民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有不少貪官都栽在了網民手裡。關天浩的「白宮」事件,網絡就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關天浩一聽到網民就頭懵。聽馬占山說是新華網,心裡咯登一聲,趕緊拿起來看。見是一篇時事報道,題目為「城市發展,文化讓路?——萬川市舊城改造拿名勝古跡開刀」。關天浩只看了個標題,腦袋立刻就大了,身上的汗水呼地一聲下就冒出來了,在心裡暗暗叫苦。那幾頁紙彷彿有幾千斤重似的,關天浩似乎捏不牢它,手微微發抖。
這篇報道列舉事實準確,證據充分,筆力老道,一看就是出自高人之手。文章首先介紹了劉家大院作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重要意義,指出,舊城改造,應該充分考慮到如何保護文化遺產,而不是讓其讓道。文章還附上了劉家大院的部分資料圖片,以及萬川市舊城改造指揮部下發的「關於劉家大院限期拆遷的通知」,引用了《文物保護法》、《國家文物局關於進一步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強調省級文物的拆遷,必須由國家文物局審批,否則就是違法拆遷。文章最後評論到,舊城改造是造福市民的好事,但某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以犧牲文化遺產的方式來搞地皮財政,迎合開發商,是與民心相違,與法律相悖的。
關天浩看完這篇報道,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落。他好像又想到了什麼,翻回到第一頁,看到這篇報道署名「微微」。他盯著「微微」兩個字看了好半天,才抬起頭問馬占山說,這篇報道只有新華網地方頻道發了嗎?馬占山說,四大門戶網站也都轉載了。關天浩一聽,苦笑一聲,說,咱萬川又要出名了。
關天浩馬不停蹄趕到了展書記辦公室,打算向他匯報這個事情,看到市委宣傳部的丁部長也在。展書記辦公桌上也放在幾頁紙,兩人都是臉色鐵青。關天浩一下子意識到,展書記面前的幾頁紙應該和自己手裡拿的是一個內容。果然,展書記抬頭盯著關天浩,面帶譏諷地說,關主任,也看到網上的報道了?關天浩說看到了,正要向您匯報。展書記鼻孔裡哼哼兩聲,說,向我匯報有什麼用?咱誰有本事把這個事情摀住?展書記說著,口氣嚴厲起來,指頭在桌子上搗著,提高聲音說,都是你關天浩幹的好事!關天浩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眨巴著眼睛,不明白這事怎麼怪到自己頭上。展書記不等他解釋,接著說,我敢肯定,這篇報道絕對和你們那個什麼信訪辦主任王梓明有關!你們傻呵呵地在信訪辦門口守株待兔,他卻跑去聯繫了新聞記者斷了我們的後路!
關天浩漲紅了面皮,啞口無言,說不出話來。展書記氣還未消,怒沖沖地對丁部長說,去查查這個混蛋「微微」是誰!丁部長說,已經調查了,是新華網的一名女記者,名字叫做林微,北京人。
展書記還要說什麼,桌子上的紅色內線電話響了。電話是副市長孫一平打來的。孫一平聲音急促,說,展書記,剛接到省文物局李局長電話,國家文物局督察組已經到了萬川了,準備對拆遷劉家大院的事件進行立案調查!
展宏圖猛聽到這個消息,短促地啊了一聲,驚得差點扔掉手裡的電話。但他畢竟是市委書記,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還是很有定力的,當著下屬的面,決不會表現得驚慌失措。他大腦急速轉了幾圈,很快就穩下神來,說,他們行動可真夠快的。這樣,孫市長你馬上帶人去劉家大院現場,做好解釋工作,不惜一切代價,把督察組給我拿下!
展宏圖放下電話,面無表情地對關天浩和丁部長說,你倆也別閒著,過去看看吧,別總讓我不省心。
按照拆遷通知上規定的期限,到昨天,已經是期限的最後一天了。今天一大早,城管局的拆遷隊伍、挖掘機、推土機等工程機械以及銀河公司的施工人員陸續集結到劉家大院西側的空地上,摩拳擦掌,就等一聲令下,把劉家大院夷為平地。上午10點半,現場指揮人員接到指揮部的電話,可以實施拆遷了。指揮人員正要下達拆遷指令,卻發現兩輛出租車駛到了現場,車上下來了劉榮老太太和四個不認識的人,三男一女。那四人衣著打扮挺有派頭,不像是本地人,口音好像是北京口音。他們一下車,就在劉老太的帶領下,對西院被推倒的圍牆和拆了一半的廂房進行錄像、拍照。現場指揮拆遷的城管局柴副局長上前詢問他們要做什麼,這四個人亮出了工作證和執法證,說是國家文物局的執法人員,正在對破壞文物的違法行為進行調查。拆遷人員聽說是國家文物局的人,傻眼了。
正要向上級匯報,就見好幾輛小車開到了現場,下來了副市長孫一平。孫市長到劉家大院的時候,督察組的人已經拍完照片取了證,在院子裡坐著給劉榮老人做筆錄。有個年輕一點的小伙子在拿著小攝像機攝像,還有一位**志在認真地做著記錄。
孫一平迎上去,滿臉堆笑地朝他們伸出手,說是國家文物局的同志吧?歡迎歡迎啊,歡迎你們到萬川指導工作!
四個人慢慢站了起來,搞不懂來人是誰。宣傳部丁部長上去介紹說,這是我們萬川市孫副市長。幾個人就和孫一平一一握了手。督察組的組長姓冷,是文物處的處長,自報家門後,說,孫市長,我們根據群眾舉報,依法對發生在我們萬川的破壞文物的違法案件進行調查,請地方政府多支持、配合我們的工作。
孫一平裝作滿不在乎地哈哈一笑,說一定配合,一定配合。各位領導能蒞臨萬川,就是萬川人民的貴客,是對我們萬川的厚愛,是對我們各項工作的最大支持,這是我們求之不得的啊。你們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我們無條件地滿足。說著話,抬腕看了看表說,快12點了,各位領導也不能餓著肚子工作,餓壞了身體,我們萬川400萬人民可不答應啊。走吧,我已經安排好了酒店,給各位領導接接風洗洗塵,我也有個機會向各位表達一下我們市委市政府對各位的敬意
孫一平一番話說的熱情洋溢,冠冕堂皇,但督察組並不為之所動。冷組長不冷不熱地說,孫市長,我們有紀律,案件調查期間一律不接受吃請,所以你的盛情我們心領了。再說,我們的調查還沒結束,就不用再麻煩您了,您去忙吧。
孫一平說這怎麼行?我們關書記有交待,一定要好好接待各位,你們連頓飯都不吃,這不是我工作失職嗎?走吧走吧,也就是吃個便飯,走到哪裡也得吃飯是不是。
儘管孫一平極力堅持,但督察組就是不領這個情,很客氣地說謝謝謝謝,不用了。說完就又坐下來,繼續做起筆錄來。
孫一平鬧了個沒趣,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很尷尬。走到一邊,掏出手機,向展書記做了匯報。展書記說,難道還有刀槍不入的人?誠心所至,金石為開,繼續做工作!
孫一平只得留下來,很不自在地看著督察組做完了筆錄。等他們收拾好東西站起來,趕緊又上前去再次發出邀請。丁部長和關天浩也上去幫著說好聽的,甚至都上手了,拉拉扯扯的,但督察組態度堅決的很,任你說的天花亂墜,就是不去吃這頓飯,鬧到最後雙方甚至都搞僵了。眼見得督察組四個人出門打的離開,孫一平一幫人只好也暫時打道回府了。臨走的時候孫一平朝負責拆遷的柴局長揮了揮手,說,都先撤回去吧。柴局長說,怎麼,不拆了?孫一平也沒搭理他,砰地關了車門。關天浩上了車,撥通了包清泉的電話,說你們等著王梓明和劉榮了嗎?包清泉怕關天浩怪罪,說,剛才看到個老太太好像是劉榮,我們正在找她,我覺得很有希望找到她!
關天浩氣得哭笑不得,說,劉榮已經回家了,現在正在自家的院子裡坐著呢。你們回來吧,別在那裡丟人現眼了。
下午,省文物局的領導也趕來了,可能是怕背上失職瀆職的罪名。到了之後直接和督察組接上頭,拍著胸脯表示,堅決支持督察組的工作,一定會嚴肅處理這個事情。晚上,按照展書記的指示,孫一平在和平國際安排了最高檔的房間,準備了昂貴的禮品,再次去邀請督察組和省文物局的領導,但他們的態度依然堅決,自己去街上吃了飯,找個賓館住了下來。
孫一平垂頭喪氣地向展書記做了匯報,先檢討自己工作沒做好,沒有把督察組拿下。展書記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心想與其被動地接受處理,還不如主動承認錯誤,也表明了有錯即改的態度,說不定還不是一件壞事。想到此,就交待孫一平說,孫市長,不是你工作沒做好,是我對這個事情欠考慮。這樣吧,你對督察組說,就說我們萬川市委市政府已經決定更改規劃,不再對劉家大院進行拆遷了,相反還要投入資金進行修繕。孫一平說怎麼,不拆遷了?就這樣放棄了?展書記反問他說,你認為不放棄行嗎?
孫一平打聽到了督察組下榻地點,當晚就去傳達了展書記的意思,態度非常誠懇。冷組長對萬川市積極的工作態度表示感謝,但要求出具一個書面的東西,例如政府會議紀要什麼的,以文字的形式把這個意思明確出來,這樣案件就可以撤消了。孫一平將督察組的這個要求如實向展書記做了匯報,展書記說,按督察組說的辦。
第二天上午,一份蓋著萬川市政府鮮紅印章的會議紀要送到了督察組手上。中午,督察組不再堅持紀律,欣然接受了宴請,展書記也到了場,賓主盡歡,氣氛非常融洽。下午,督察組就飛回北京去了。
就這樣,劉家大院歷經一場劫難,總算保住了。市文物局對倒塌的圍牆和拆掉半邊的廂房進行了維修,「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重新豎立在了劉家大院古色古香的大門口。
從北京回來的第二天,王梓明就去單位上班了。他發現,機關的同志們對他都非常客氣。他心裡清楚,這種客氣,其實是疏遠的表現。心想管他呢,愛咋地咋地吧,反正自己已經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
最初的幾天裡,王梓明還巴巴地等著關天浩給他一個痛痛快快的處分,檢查的腹稿都打好了,但一直沒等到,連他自己也很納悶。有次在電梯裡遇到關天浩,準備著看他的黑臉和白眼,沒想到關天浩居然還向他點了點頭,這讓王梓明剎那間石化,以為自己是在做夢。但自他回來以後,再也沒有工作可做了。他去截訪那幾天,信訪工作交給了辦公室主任馬占山,回來後,關天浩也沒交待馬占山交接,所以信訪工作繼續由馬主任負責,王梓明就成了閒人一個。有時候他上班去的很晚,也沒有人考他的勤,甚至半天不去也沒事。再後來乾脆一整天窩在家睡覺,也沒人搭理他。他徹徹底底成了機關的透明人。
一個月後的一個星期六,王梓明睡午覺一傢伙睡到下午4點,睜開眼睛迷瞪了一會,忽發奇想,想去看看劉榮老太太。那些在北京上訪的日子,兩人已經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成了忘年交。王梓明爬起來,洗漱了一番,開上那輛邁騰,拐到集貿市場買了些水果提著,進了劉家大院。還沒轉過院中的迎門牆,忽然聽到熟悉的笑聲。心裡一驚,失聲叫道,唐小梅!王梓明停下腳步,想聽聽唐小梅和劉老太在說些什麼。就聽見一陣洗衣服的聲音,看來是唐小梅在幫助劉老太洗衣服。劉老太說小梅呀,這次要不是你家小王,這個大院早就成平地了,咱娘倆也甭想坐在這裡洗衣服了!唐小梅說,劉姨你也夠堅強的,關節炎那麼厲害,孤身一人跑到北京,勇氣可嘉呀。劉老太笑著說,老嘍老嘍,不中用嘍。小梅你不知道吧,我還被壞人抓起來關在黑屋子裡過呢。你家小王也不知道咋找到了地方,硬是把我救了出來。要不是小王,我這把老骨頭就算是拋灑到北京啦。唐小梅很自豪地說,我家梓明呀,我就喜歡他的熱心腸,不會對人使壞。劉老太說,那你今天咋不叫上他呢,我這一個月沒見他,也挺想他。唐小梅說,梓明他工作忙,今天還在加班呢,下次來我一定帶上他。
王梓明聽著兩人的對話,不知道該不該邁開腳步轉過迎門牆,出現在她們眼前。
廖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