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公務員的仕途上升路:緋色陞遷

大道小說網 179章 循蹤而至 文 / 坐看雲起

    第二天上午,王梓明在成都荷花池汽車站坐上了開往瀘州的大巴。《純》一路高速,走了大約三個半小時後,中午時分到了瀘州。在車站匆匆買了些吃的隨便吃了,又坐上了開往縣區的班車。他現在必須得抓緊時間。因為根據咪咪提供的線索,熊懷印已經把幹掉羅漢的任務交給了惡魔霍子健,這傢伙有多年的刑偵經驗,詭計多端且心狠手辣,又是萬川公安局有名的神槍手,對於他來說,幹掉羅漢簡直是小菜一碟。平原已經承諾事成之後給他洗白身份了,霍子健肯定會不惜一切手段達到目的,說不定此刻也在趕往這裡的路上。王梓明很清楚目前的緊急形勢,他必須趕在霍子健前面找到羅漢,所以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開往縣區的班車顯得擁擠多了。車內站著的坐著的,把不大的車廂塞的滿滿的。可能有人帶了帶魚上車了,車內的魚臭味很濃郁。有小孩大聲哭鬧著,婦女們在用聽不懂的話哄孩子。王梓明覺得瀘州的方言還挺有韻味的,一點都不難聽。他靠走廊坐著,腳旁的魚皮袋子裡,裝著兩隻鵝,車子稍微一晃那兩個活物就哦哦地大叫著。王梓明乾脆把座位讓給了一位抱孩子的婦女,在車廂走廊裡偏著腦袋站了,雙手撐在座位靠背上,承受著一波又一波的壓力。

    車子出了市區,窗外的景色越來越好了。都說四川是天府之國,果然是名不虛傳。青山綠水之間,掩映著竹林石屋,很有田園味道。越往西走,道路越是險峻,汽車在盤山公路上歇斯底里地吼叫著,王梓明真擔心它爬不上去。這裡的天空很藍,險峻的半山腰處,霧茫茫的雲霧裡,竟然還有人家,不由得讓人想起「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的詩句來。

    下午五點多,到了縣城。縣城坐落在一個盆地裡,有紅軍長征時候「四渡赤水」的赤水河穿城而過。這裡景色優美,民風淳樸,據說是歷史名城,從唐朝就開始在這裡設置宣撫司了。如果不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在這裡小住上一周會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但此刻的王梓明沒心思在這裡逗留。一打聽,石壩離此還有將近80公里的路程,坐車還至少得兩個多小時。本想住在縣城明天再去石壩的,看天色尚早,就又坐上了班車。這趟班車更加擁擠了,簡直就像是一瓶沙丁魚罐頭。

    夜幕降臨時分,班車終於到了終點站。王梓明從車上下來,感覺骨頭都快被擠散架了,衣服上鞋子上滿是灰塵,真個是灰頭土臉的。本以為石壩是個小村子,出車站問了才知道,石壩是一個鄉,下面還有好多個自然村。看來劉小軍提供的情報還是不太準確啊。王梓明望著黃昏裡四周黑魆魆的大山,心想這可到哪裡去找羅漢呢?

    先住下再說吧。鄉政府門口就有招待所,問了問,房間很便宜,但不能洗澡。王梓明奔波了整整一天,坐兩次班車都沒坐著位子,早就是人困馬乏了,哪管它能不能洗澡?開了個房間,先把自己撂翻在床上舒舒服服地擺了個太子,可著勁舒展了下筋骨。

    躺了一會,肚子咕咕的叫,才想起一整天都沒好好吃飯了。樓下就有飯館,走進去看了,還算乾淨,就撿個靠窗的座位坐了下來。有個拖著大辮子的小姑娘過來說,吃點哈?王梓明說,菜單呢,我看一下。那小姑娘說,沒得,你吃哈就說撒。王梓明不知道這飯店都經營什麼,也不好說,就問,你們這裡哪些菜吃的人最多?姑娘說,燒耳肉,土豆花,炸粉條,白水蹄花都是我們的特色。王梓明一聽這名字,都沒聽說過。本來愛吃肉,就說,來一份燒耳肉吧,再要一碗米。

    原來燒耳肉就是萬川所說的滷肉,不過更爛一些,味道和萬川的有很大的區別,比較獨特,吃起來還不錯。飯店生意很好,周圍有好幾桌客人都在大聲說笑著,王梓明這才知道這邊的方言是很難聽懂的。

    吃過飯回到房間,給張曉卉打了電話,說劉小軍提供的地址不準確,要她抓緊時間再找他問個清楚。張曉卉聽說他已經到了石壩,很吃驚,說你速度真快啊。王梓明說不快能行嗎?說不定霍子健比我更快呢。張曉卉有些擔心,說梓明,霍子健下手特狠,又是個亡命之徒,咱們和他耗不起啊。不管你這次能不能找到羅漢,保證自身安全要緊,實在不行的話你就報警好了。王梓明說放心吧,我會把握好機會的,肯定會凱旋而歸。張曉卉說但願如此吧,我這就安排人去找劉小軍。

    不到半個小時,張曉卉的電話又打過來了,說壞了,劉小軍不見了,很可能已經不在萬川了。王梓明很洩氣,說這個劉小軍,不辭而別,是不是我們把他嚇著了?張曉卉說,很有可能。又問,梓明,石壩那麼大的地方,你去哪裡找羅漢?王梓明說,慢慢打聽吧,現在只有碰運氣了。

    白天太勞累,晚上睡的很沉。一覺醒來,陽光已經把窗戶照的明晃晃的了。草草洗漱一番,下樓來到小街上。招待所門口有個老太太挑著擔子賣豆花和野菜包子,要了一碗豆花和兩個包子,坐在小凳子上吃了起來。

    吃著包子,四下打量著這個陌生的小鎮。街上不時有穿著民族服裝的姑娘走過,看街上的店舖,也很有民族特色,這應該是個少數民族聚集區。王梓明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裡的建築上面都插著五星紅旗,這在萬川是很少見的,萬川是只有政府機關才搞這個。房屋的牆上還有大字的標語:愛黨愛國,民族大團結萬歲。

    街對面也是個招待所,有個很現代的名字叫做「如家」。王梓明漫不經心地看著它房頂飄揚的國旗,眼睛的餘光感覺二樓窗戶裡面好像映著一張人臉,正在朝他這邊張望,心裡不知道為什麼驚了一下,趕緊又盯著去看,那張臉卻不見了。又觀察了好大一陣子,也沒見有什麼異常,心想可能是自己眼花了吧。

    羅漢名叫譚小羅,王梓明有心在街上打聽一下,又怕打草驚蛇。這次尋找羅漢,說不定就是最後一次機會了,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王梓明來之前已經在網上查詢了公安部的打黑除惡舉報電話,他的計劃是發現羅漢後先暗中盯緊他,然後撥打當地110,先把羅漢抓起來之後,再撥打公安部舉報電話,把五小慘案的內幕揭發出來,只要公安部過問,影響就比較大了。不過他不知道自己的這個方案是否可行。

    吃過早飯,沿街慢慢走著,心裡盤算著去哪裡才能找到羅漢。低著頭思考著,差點撞在路邊一堆水泥磚上。抬頭一看,原來是路邊一家正在蓋房,水泥磚堆在了狹窄的街道上。看到這一堆的水泥磚,王梓明忽然想起劉小軍說的羅漢在幫他姑父打水泥磚賣錢的事情,一下子就來了靈感。停下來仔細觀察,看到一個面色黝黑,五十歲左右,頭上包著頭巾的漢子在從手扶式拖拉機上卸磚,就靠了過去。趁他停下來擦汗的空,遞了一根煙過去,說大叔,你這水泥磚是怎麼賣的?

    那漢子憨厚地笑著說,伸出三根指頭。王梓明關心的不是價格問題,就說三塊錢一塊啊,不貴不貴,這磚質量蠻好的啊。漢子嘿嘿一笑,說,當然嘍,我不像那些豁人的娃子,捨不得放水泥!

    王梓明乾脆也幫他搬著磚說,大叔,我也想買你幾車磚,能不能去你家看看你是怎麼做的?漢子說,沒問題,一會你和我一起哈,很近的。

    磚很快卸完了,一個個頭不高的男子拿了幾張錢交給了漢子,漢子就搖開了拖拉機,拍著車廂對王梓明說,上來嘛!

    車廂裡很髒,王梓明也顧不得許多了,麻利地跳了上去,拖拉機就突突地開走了。王梓明站在車斗上,雙手扶著前方的欄杆,風吹動著頭髮和衣角,穿行在這充滿民族情調的小街上,感覺自己很滑稽,就像電影裡的一幕蒙太奇鏡頭。

    拖拉機冒著黑煙,突突地開著,出了鎮子,沿著山腳往南開。放眼望去,山坳裡都是水田,太陽照在水面上明晃晃的,時不時有水牛在田邊悠閒地吃草,可惜牛背上沒有牧童也沒有短笛。

    王梓明望著眼前清新的大自然,忽然想到了譚嫂。這裡應該離她的家鄉很近了吧?但王梓明不打算和她聯繫。這種事情,還是不讓她提前知道好。不覺又想起了那個雨夜驚心動魄的營救,心想人的命運真的很神奇,做夢都想不到自己會和一位四川女人之間發生這麼一段驚險的故事。

    拖拉機下了一個大坡,過了一座漫水橋,向右拐進了一個小村落。王梓明看見村口電線桿上寫著三個紅字:石壩頭。看來劉小軍提供的信息也沒有錯,可能當地人習慣把石壩頭簡稱石壩村吧。

    進了村子,村裡人和開車的漢子打著招呼,都拿眼看著車上的王梓明。王梓明旅途奔波,又沒洗澡,身上頭髮上都沾著水泥,這個時候已經不像個國家幹部了,像是一個很能幹的小工。

    拖拉機穿過村子,往南開上了一座小土包。王梓明一眼就看到了劉小軍所說的大核桃樹,枝繁葉茂,亭亭如蓋。

    討漳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