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089章 怪事 文 / 坐看雲起
089章怪事
市政大廈是新城區的中心建築,設計的也氣派,共三九二十七層,整棟大樓中間高兩邊低,是個「凸」字形狀,據說寓意是古代官帽,象徵著官運亨通,步步高陞。「凸」字的兩肩上,各有一個如意造型,象徵著吉祥如意。當時大樓有好幾個設計方案,設計單位都是北京上海的權威設計機構。為充分發揚民主,圖畫專門召開常委會徵求大家意見。結果沒什麼懸念,常委們無一例外地相中了這個官帽。圖畫是個無神論者,從不相信風水什麼的,雖然覺得這個造型俗氣了點,但還是尊重了大家的意見。當時包括會展中心、博物館等大型公共建築的設計方案都在《萬川晚報》進行了公示,效果圖做的很漂亮,象徵性地徵求市民意見,其實早就定好了的。但市民們對此卻很當回事,拿著報紙就研究開了,那認真勁就像是自己家蓋房似的。這一研究,還真研究出點道道來了。市民們對於其它建築都沒說什麼,唯獨對市政大廈的外觀頗有微詞。不少人說這個「凸」字造型是風水大忌,屬於典型的「鬼抬轎」,今後必不太平。更有閒得蛋疼高人對市政大廈所處的地理位置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非常駭人聽聞。市政大廈基本處於新城區規劃的中心位置,在兩個村子之間,東邊是小張官村,西邊是大李財村。本來這兩個村子的名字沒什麼的,但連在一起念就出大事了。一個官一個財,連在一起不就是個「棺材」嗎?整個市政大廈是個棺材,這還了得?這肯定是要出大事的啊。
這種說法在當時傳的是風一股雨一股,越傳越離奇。大隱隱於市,高人們往往都隱藏在民間,閒來無事,順著這個思路盡情地發揮下去,越發揮毛病越多。甚至還有人直接打市長熱線,極言風水的厲害,要求更改設計。反映的多了,市長熱線辦公室的人也被說動了,想找個權威部門堅定下市政大廈是不是犯了風水大忌,但好像沒有這個部門存在。王梓明當然也聽到過這個說法,剛開始覺得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後來幾乎是眾口一詞,就連唐小梅也相信了,他心裡也毛毛的。但作為管委會主任,當然不能說什麼離譜的話,更不好直接向市領導建言。萬一給圖畫造成了個迷信的印象,那對自己今後的發展可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市政大廈奠基那天,安排的比較匆忙,但還是舉行了個儀式。儀式是請萬川最專業的一家禮儀公司做的,主席台搭的很講究,紅毯鋪地,鮮花簇擁。說來也奇怪,市領導們剛剛在主席台就坐,忽然從正北方刮來一股狂風,把主席台的頂給揭了。音響設備也被扯壞,市長李振宣佈開工是直接用嗓子喊出來的。圖畫本來也要講幾句的,沒有擴音設備,就免了。接下來放鞭炮的時候,把枯草給燃著了,好一陣撲救。火撲滅後,市領導們戴著白手套拿著鐵鍬奠了基,然後看著一台嶄新的挖掘機象徵性地挖下第一鏟。王梓明記得很清楚,挖掘機是日本日立牌的,司機是個年輕小伙子。機器轟鳴著,巨大的鐵鏟慢慢切入地下,忽然砰的一聲,一團白煙把挖掘機整個給籠罩住了。白煙過後,人們看到開挖掘機的小伙子頭歪在駕駛室一邊,一動不動。原來挖到了高壓電纜。王梓明當時整個人都懵了,感覺像是在做噩夢似的,腿軟的走不成路。地下管線調查工作做了好幾遍,這荒山野嶺的,哪冒出個高壓電纜?這是嚴重的責任事故啊。司機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圖畫下令嚴密封鎖消息,並迅速處理,算是沒有造成很大的影響。王梓明為此專門向市領導做了檢查。
有了這個由頭,風言風語就更多了。民間的說法很讓人毛骨悚然,說是這樣的凶宅,肯定是要拿活人祭奠的。還很可惡地說,這只是個開始。
各種傳言和種種不吉,讓王梓明的心一直緊緊地揪著。他的位子在那裡放著,新城區不管哪個工地出了安全事故,他都有責任。特別是市政大廈,更是敏感之地,好多市民都有種拭目以待的心態,好像在等著驗證一種什麼真理。屋漏偏逢連夜雨,雖然王梓明嚴加防範,每天派兩名安監人員24小時守著,但大廈施工到5層,還是掉下來個工人,落在升降機上,死的那叫一個慘。據說這個工人死的很離奇,好像是有什麼東西附體了。當時是上午10點多,工人們坐在已經澆好的混凝土上休息,抽煙喝茶開玩笑。工人們的玩笑都很粗俗,聽著很解乏。當時這名工人也蹲在那裡聽,還張著嘴巴傻樂。但忽然間,他的目光有些發直,站起來,向邊上走去,動作很僵硬,夢遊似的。他的工友發現了他的反常,叫他,幹嘛去?那人不應聲,一直走到升降機那邊。當時升降機停在地上,也就這一塊地方因為要上料,沒有安裝防護網。眾目睽睽之下,那名工人走到升降機井邊上,張開雙臂展翅欲飛。一片驚呼中,他又開始往後退,但好像後邊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推著他,他雖然竭力掙扎,但還是一步步地走向了死亡邊緣。工友們大驚失色,等反應過來跑過去拉他,已經晚了,他已經掉了下去。雖然工地出事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但這個工人的死法太離奇,被他的工友們渲染的充滿了恐怖氣氛,說他是被鬼推下去的。以至於人心惶惶,甚至還有不少工人辭職不幹的。
圖畫把王梓明叫去,狠狠地批了一通,說他責任心不強,工作不細緻。王梓明啞口無言,除了檢討,還是檢討。其實他這個時候心裡已經犯了尋思,有些相信那些民間傳說了,只不過不好對圖畫說罷了。事故發生時是星期天,他正在管委會召開推進會,佈置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制定工作目標。電話打到他手機上,他手裡的杯子啪的一聲掉地上摔碎了,忽地出了一身冷汗。急急忙忙趕到工地,看到的是一具恐怖的屍體和同樣有著驚恐表情的工人。王梓明安排人趕緊善後,同時追查事故責任。至於事故發生的原因,他親自調查,從不止一個工人嘴裡聽到了「被鬼推下樓」的說法。要是有一兩個人這樣說,純粹是造謠,但大家都這麼說,難道是在集體造謠?王梓明當時聽得身上直冒冷氣,心裡雖然犯嘀咕,嘴上還是嚴厲地批評了持這個說法的人。從工地回來的路上他問同車的瞿穎慧怎麼看?瞿穎慧說,我看有點路數。有些事情,你不相信是不行的,科學根本無法解釋。
王梓明這次見圖畫,一是接受批評,二是想找個機會說服她試試,是不是該採取點什麼措施,弄個什麼破法。但圖畫自始至終臉色都很嚴肅,他沒法開口。直到圖畫批評完,又問了他一些其它的工作,王梓明把取得的最新進展詳細進行了匯報後,圖畫的臉色才稍微好看了點。王梓明抓住機會,試探著說,圖書記,社會上關於市政大廈有好多風言風語,您聽說了嗎?圖畫看了他一眼說,怎麼,你不是想告訴我,你是個有神論者吧?你可得時刻記住,你是黨培養多年的幹部。王梓明有些尷尬,說,我當然不迷信,不過迷信這個東西吧,有時候也就是個心理作用。科學證明,心理暗示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這個觀點可以解決很多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圖畫擺下手說,你想說什麼就直說吧,不要這麼兜圈子。你什麼時候學的這麼婆婆媽媽的了?王梓明說,市政大廈從各方面來說都是沒問題的,問題是有些巧合的事情屢屢發生。現在市民們關於大廈犯了風水大忌的說法甚囂塵上,我當然也是嗤嗤以鼻的。關鍵是接二連三出事後,施工隊伍也出現了不穩定現象,人心很亂,甚至產生了一種恐怖氣氛,這樣下去是很危險的。我的意思是,咱們私下請個師傅來看看,就當做安撫工人情緒好了。
圖畫微微撇了下嘴說,虧你想得出來。你是說,要在工地燒香唸咒跳大神地瞎折騰?折騰一番沒什麼,可你想到後果了嗎?這要是被好事之人傳到網上,你怎麼解釋,怎麼收場?難道咱們萬川取得的成績都是神靈保佑來的?圖畫說著,臉色再次嚴肅起來,說,梓明同志,我告訴你,你現在是管委會主任,將來可能要走上更重要的領導崗位,所以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影響,不能有絲毫懈怠。出了安全事故是責任問題,我勉強可以原諒你;你要是帶頭搞封建迷信,我就得重新對你這個人進行評估了!
一席話說的王梓明心裡拔涼拔涼的。看來圖畫的強勢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堅決些。話已至此,王梓明再也不好說什麼,只是低著頭默不作聲。圖畫又批評了他一番,才放他走了。
王梓明回到管委會,馬上召開安全工作會議,要求對新城區所有工地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一次認真排查,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重點是市政大廈,一定要嚴防死守。他沒事的時候也經常往工地跑,親自督促安全工作。這以後算是平安了一段時間,市政大廈直到封頂,再沒出現過什麼意外事故。不過做外粉的時候,吊籃的繩索突然斷裂,吊籃裡的兩名工人從二十一層位置直墜地面,結果可想而知。也就是離這個事故僅僅隔了三天時間,青天白日的起了一陣十來級的狂風,把樓頂剛剛建好的巨大如意刮掉一隻,摔的粉碎。並且這股狂風來的蹊蹺,按道理說所過之處應該是樹倒屋摧的,但有吃飽撐著了的人順著風向實地調研了一番,發現這股風找不到行進路線,不見來路也不見去路,好像是從天突然而降,目的就是為了摧毀市政大廈東頭的那個大如意。
王梓明算是鬱悶至極。圖畫大發雷霆,堅持要給他處分,市長李振替他求情,算是對他進行了口頭警告。本以為主體建成了,應該是萬事大吉了,卻又連出這兩檔子事,王梓明冥冥之中真的相信有什麼魔力在和他作對了。但圖畫不相信這個,又有什麼辦法呢?他真是有口難言了。
王梓明決定瞞著圖畫,採取一些行動。趁著週末回老家,他去了觀音台,打算拜訪一下張天師。這個事情還是低調些好,所以他誰也沒告訴,把車停在村外,裝作一個遊客的樣子,戴著帽子墨鏡,走上了通往張天師家的山路。正是深秋天氣,衰草連天,山窪裡的核桃豐收了,落了一地。柿子樹上的柿子紅得誘人。走到坡頂,王梓明停下來,轉身俯瞰著觀音台這片於自己有著很深感情的大地,頗多感慨。
到了張天師的茅屋,卻是鐵將軍把門,門前臥著一隻黑貓,對著他喵嗚地叫了一聲,站起來伸懶腰,身子弓成了石拱橋。看看院子裡,黃葉鋪了厚厚一層,棚子下面的灶台抵不過秋雨侵蝕,坍塌了一角。心裡想,這些年一直沒有張天師的消息,不會是不在了吧?剛從院子裡退出來,看見小路上走過來一個扛著鋤頭抽著旱煙的老農,頦下的白鬚甚是飄逸。王梓明走上前剛準備打個招呼,老農說話了,聲如銅鐘:是市裡來的王領導吧?王梓明吃了一驚說,大伯你認識我?老農說,我不認識你,不過張天師走的時候留的有話,說十月初三有人來找他,是市裡的一個大官。王梓明掐指一算,可不,今天正好是十月初三。心裡不禁暗暗佩服張天師的本事。問,天師他去哪了?沒說什麼時候回來?老農把肩上的鋤頭放在地上,彎腰在鋤頭上磕了磕煙鍋說,他說南山觀音老母召見他,過了十五回來,讓你十六再來。王梓明謝了老農,在山路上一邊走著一邊尋思,難道這仙界也和官場是一樣一樣的,要定期匯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