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冠軍青訓營教父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二章 假期(二) 文 / 血管

——    第八十二章假期(二)

    幾天後,李響和吳蓉蓉再次在sh碰面,現在假期才剛剛開始。

    從老家回來的吳蓉蓉,狀態似乎不是很好,有些憔悴和疲憊。不過李響詢問了兩次也沒有得到答案,只能作罷。一個女孩,能夠在德國獨自生活數年,她絕對懂得如何照顧自己。至於那些心事,如果她願意說,李響願意聽;如果她不想說,李響也不會再問。

    兩人雖然都常年待在法蘭克福這樣的現代化城市,但對sh也充滿了好奇,逛逛街,吃點小吃,看看電影……他們就像一對來自外地的中國本土情侶一樣,沒有任何的不尋常之處。唯一惹人注目的大概就是李響英俊的混血外形和吳蓉蓉的美麗。

    至於明星臉的問題,好在李響的名氣主要還是在德國,不會太招搖。而當時的中國,除了一些鐵桿的德國足球球迷,大都沉浸在世界盃首次出現的幸福中,沒有多少人在關注李響,也很難認出他來。

    就這樣在sh玩了兩天,下一站本來是離得比較近的nj,但兩人臨行之前在車站收到一張宣傳小冊子,上面介紹的地方是崇明島。

    吳蓉蓉看著李響盯著小冊子的嚴謹眼神就知道他可能又找到了什麼和工作有關的東西:「教練,崇明島上難道還會有足球嗎?」

    「嗯?你怎麼知道?」李響確實看到了和足球有關的東西,但他奇怪的是吳蓉蓉明明沒看,她是如何知道的。而兩人已經約定好,只有在工作時,才會以教練為稱呼。

    「你的眼神已經深深出賣了你,每當你工作時,就是這種眼神,這種表情。」

    「是嗎?對不起,按原計劃去nj吧。」李響送上一個抱歉的微笑。既然是出來放假,還是應該好好玩玩,下一次回國還不知道猴年馬月。而且說句實話,這個時候的中國足球,能有什麼好關注的?

    「很帥!」

    「什麼?」

    「你剛才的表情和眼神,和工作的時候一樣,很帥!」吳蓉蓉接過小冊子,大聲的念了出來,「根寶足球學校?原來如此,我們去看看吧。」(注)

    ……

    「十年磨一劍,不敢試鋒芒,再磨十年劍,泰山不可當!」

    且不說徐根寶能做到什麼程度,單是敢於在那個浮躁功利的年代,喊出這樣的青訓口號,就足以讓人欽佩。

    不過很可惜,徐根寶就在這個月,也就是2001年的12月,再次入主申花,成為中國頂級職業足球聯賽的主教練,暫時離開了他準備花費十年時間打磨的青少年足校。

    據說這次執教多少有點拆東牆補西牆、為足校掙經費的意思。要知道東亞最困難的時期,幾千塊、幾萬塊都要算著用。因為這個足校,也就是後來的東亞俱樂部的雛形,幾乎就是徐根寶一個人在支撐。

    頗具戲劇效果的是,短短十個月之後,徐根寶這一次的教練之旅就結束了,他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根寶足球學校。而這一次,也是到目前為止,徐根寶最後一次在中國頂級職業足球聯賽中執教。

    當然,徐根寶離開時留下了一句狠話:十年之後又是一條好漢。

    時光荏苒,十年之後的今天,在2012年的中甲聯賽裡,sh東亞(特萊士冠名)大半個賽季之後排名中甲首位,徐根寶距離中超一步之遙。而能夠再次接近中超,根寶足球學校居功至偉,為球隊提供了絕大部分球員。此外,包括張琳芃、曹贇定等效力於其他中超球隊的球員也都是由這個足校出品。

    現在,李響和吳蓉蓉就踏進了這所看上去和其他中國足校不一樣的訓練基地。

    「希望真的不一樣!」這是李響衷心的期望。

    ……

    位於崇明島公園的根寶足球學校環境非常不錯,01年剛剛完工的基礎設施也都是全新的,看上去確實有點歐洲職業俱樂部青訓營的樣子。

    以遊客身份到來的李響和吳蓉蓉被請到了「足球賓館」,這裡是專門招待客人的地方,非常不錯。雖然談不上奢華,但招待一下來探望的各級領導,規格也可以算不錯了。總之,「足球賓館」算是一個有中國特色的佈置。

    李響剛進入賓館,就看到了這裡的主人——戴著淺黃色眼鏡的徐根寶。不過專心忙於自己事業的他顯然對德國足球並不關心,並沒有認出李響。

    「徐教練,您好。」李響有心要進基地看看,只能硬著頭皮上去打招呼。亮明身份的話,不說被好好招待,但參觀一下應該沒有問題。

    徐根寶推了一下眼鏡,用一秒鐘時間確定自己不認識這個年輕人之後,點了一下頭,算是打過招呼,準備去忙其他的事。

    他身後一名年輕一點的工作人員盯著李響的臉看了幾秒鐘,作吃驚狀,隨即湊到徐根寶的身邊,小聲的說了兩句話。

    徐根寶聽到之後回過頭來,又看看李響,走近,很客氣的問道:「您是……」

    「自我介紹一下,布魯斯李,中文名李響,德國法蘭克福隊的主教練,徐……徐指導,您好,幸會幸會。」李響覺得喊徐教練不是很舒服,換了一個稱呼。

    「哦……幸會幸會,你看,實在太忙,一下沒認出來。來來來,樓上坐。」

    兩人握手,然後寒暄了幾句,徐根寶又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了幾句話,大概是交代一些事情,讓其他人幫忙接待一下另一撥客人,自己先和李響聊聊。

    徐根寶辦公室的牆上掛著一幅字,正是「十年磨一劍」。除此之外,擺了一些基本的辦公用品,很簡單樸素。看得出來,和外邊的光鮮亮麗相比,裡面的配套就顯得有些簡單了。

    「李響教練今天來是……」徐根寶顯然弄不清李響的來意。按道理說,一般有李響這個級別的客人時,肯定會提前收到通知。而如果是俱樂部級別的行為,更應該有正式的詢問,得到同意之後,才會造訪。

    「徐指導,是這樣的,我這次只是回國看看親戚和旅遊,正好到了崇明島,知道這裡有個足球學校,就順便進來看看,希望不要打擾啊。」李響擺擺手,示意自己不抽煙,同時非常客氣的把來意說明。

    之後就是一些沒有實質意義的客氣和交流,吳蓉蓉從頭至尾都是站在李響身邊,看來她在李響進入半工作狀態之後,也很快把自己調整成秘書的身份。

    大約半個小時之後,徐根寶又打電話叫了一名工作人員過來,對自己不能親自陪同表示歉意,示意工作人員帶著李響隨意參觀足球學校的內部。

    三塊標準球場,據說還有一塊室內球場;宿舍樓、文化課教室、活動室等等一應俱全,但裡面是什麼樣就不好說了。

    學員不是很多,但各個年齡段都有,最小的才6、7歲,最大的也就15、16歲左右,看來徐根寶的十年磨一劍並不是一句空話,梯隊建設工作抓的很緊。

    「搶、逼、圍」,這三個字就是徐根寶執教思路最好的總結。從那些教練員在場邊指導時的喊話也能聽出個大概。這些小球員從這個時候開始,就接受的是相同的一套理論體系的教育,這對於最後的隊伍成形是非常有幫助的。

    現在的法蘭克福青訓營也在做同樣的工作,李響和徐根寶在這個問題上形成了共識——梯隊必須要依照相同的戰術模式,形成統一的風格。風格本身可能因教練員而異,但這種延續性卻毋庸置疑。

    「為了提高小隊員的積極性,我們給他們起名叫『國家隊』、『國奧隊』、『國青隊』等等,希望他們將來真的能達到那個高度。」工作人員為李響介紹到梯隊的名稱,看他的表情好像還很興奮。

    國家隊?

    李響「呵呵」了一下,算是回應。若干年之後,他們真的成了國家隊,充其量也只是中國國家隊而已,何用之有?

    就是這一個小細節,讓李響的興趣一下降了一半。

    在中國做足球,搞死搞活,搞出來還是「中國足球」。換句話說,練到死,也還是在國內折騰,依然沒有跳出中國足球這個大圈子,沒有和世界先進水平接軌。

    而李響在場邊看了一會小球員們的表現之後,也印證了自己的觀點。確實有幾個天賦不錯的小孩,但他們接受的足球教育依然是中國模式。

    和同年齡的德國小孩相比,基本功相差不大,比賽能力甚至更強。但缺點就是創造性太差,而且訓練和比賽時都有一種明顯的疲憊感。

    這種疲憊感不是身體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也就是說,他們還是在功利二字的影響下,被動的踢球。少年球員對足球的興趣和熱愛在他們身上消亡的很嚴重。

    再看看訓練內容,除了基本功之外,還有大量的身體訓練、力量訓練,再就是比賽。據說,徐根寶不惜自己掏錢,也要請其他的同年齡段隊伍來打比賽、鍛煉球員。

    小球員們的基本功沒有得到重視,相反那些好不容易形成的良好踢球習慣隨著盲目的增加比賽數量,正在逐漸消失。這從高年齡段球員變形的技術動作和頻頻出現的低級失誤就可以輕易看出來。

    總之,年齡小的球員確實大都是好苗子,如果好好培養,應該可以具備歐洲二流聯賽主力球員的水準。而其中的佼佼者,絕對能達到五大聯賽中游球隊主力球員的實力標準。

    但很遺憾,球員年齡越大,和國外同年齡段球員的實力差距就越明顯。基本功差、單純靠身體和力量、技術動作粗糙等缺點很突出,也許他們比其他國內球員要優秀一些,可依然無法撕掉他們「中國足球製造」的標籤。

    想到這些,李響放棄了和國內足校合作、引進國青、國奧年齡段球員培養的計劃。他們太「老」了,已經被中國足球荼毒太深,救不回來。

    「或許現在帶這些小一點的離開還來得及。」李響看了一圈,確實發現幾個好苗子,但年齡都是14歲以下的。他想著如果在這個年齡段到各個足球學校、足球俱樂部的梯隊挑一批小球員,或許五年左右的時間,還有可能「搶救」過來。

    按照衝擊訓練基地現在的規模,帶走三十個人,最後「製造」出五到六名,也就是半隊歐化風格的球員還是很有希望的。至於那些沒踢出來的,也不會「死」,歐洲二流聯賽肯定是能踢的。實在不行,送回國來,也能在中超踢上比賽。

    (註:我個人非常尊重徐根寶教練,此外像到大學執教的金志揚教練,還有很多專心於青少年足球培養的足球人,都非常值得欽佩。但考慮到小說需要,因此需要杜撰部分內容,加上一些傾向性。另外,關於根寶足球學校,有些內容是真實的,有些是想像的,望諒解。順便提一句,本書中所有用到真名的人,我都不會去黑他們,最多是善意的調侃。如果用的是假名,或者是創造出來的人物,那就難說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