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二章 晉級 文 / 血管
主場贏下了卡塔爾,小組的積分形勢立刻出現了逆轉。
澳大利亞再贏一場,目前積10分,排名第二的是中國,目前達到了6分,而輸球的卡塔爾積分不變,依然是4分,最後一名伊拉克仍然是1分。
卡塔爾現在依然存在晉級希望,中國隊的形勢其實沒什麼變化,要想把主動權攥在自己手裡,後面兩輪就一定要贏球,錯過任何一個積分,都有可能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手裡。
下一輪的比賽將在6月14日開始,中國隊主場對陣伊拉克,如果全取三分,那麼積分將達到9分。而另外的一場比賽,兩個競爭出線機會的對手澳大利亞和卡塔爾,將直接碰面,如果是平局,中國將提前一輪、和澳大利亞攜手出線;如果是澳大利亞勝,同樣如此;如果澳大利亞輸球,那就真的要到最後一輪,大家一起死磕了。
這樣看來,只要不失誤,中國隊的晉級希望非常大,畢竟是戰勝了直接的競爭對手卡塔爾,唯一的隱憂是慕凡和李瑋峰兩人均不能上場,陣容上不太齊整。
……
在結束了同卡塔爾比賽的這一個星期裡,慕凡和穆勒,無疑成了媒體輿論風口浪尖上的人物。
前者在一場比賽裡連續動粗,嚴重的違反了體育精神,被判罰5場停賽。而中國足協申述之後,亞足聯的回復是。你們不來申述。我們還準備找你們,要再加罰,5場都輕了。但現在你們來申述,看在李響的面子上,也就算了,好歹是個歐洲四大聯賽級別的一線球員,網開一面,5場懲罰不變。
媒體記者們,尤其是反對中國足改的媒體記者們,等待這樣的消息已經很久了。在賽後。翻箱倒櫃的收集和慕凡有關的所有新聞,找到他那些不守規矩的比賽,拿出來反覆的宣揚,「他就是這樣一個球員。無組織無紀律,情緒衝動,新一代的球霸」,「理應開除出中國國家隊,永不使用。」
穆勒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批評他的聲音也非常多,多半是指責他在「用人上存在重大過失,贏了球,卻輸了人,丟我大國風采。」
其實。這些都是說給李響聽的。
現在足改已經進行到一大半,幾乎不可逆轉,業內的消息也已經傳開,這次的足改,和法蘭克福市裡某一座酒店內,李響和「某某某」的一次對話密不可分。換句話說,李響才是把「潛規則」抖出去的那個人,他才是罪魁禍首。
而想要批評李響,現在還沒有正面進攻的方式,他的國奧隊還沒有開始比賽。
當慕凡球場暴力的事情出現之後。這些唯恐天下不亂或者別有用心的人,自然找到了機會。慕凡是李響帶出來的人,效力於他多年執教的法蘭克福;穆勒是李響推薦的國家隊主教練,兩人現在包辦了國奧、國家隊主教練職務。
可以這麼說,指責他們就是給李響找事。想方設法的把他趕走。
結果呢?很遺憾,起到了反效果。
媒體越是把這兩個元兇和李響聯繫在一起。球迷們就越清楚,原來這都是李響帶來的,原來一場比賽就扭轉晉級十強賽不利局面的人,是李響。
打人的事?對不起,對球迷來說,選擇性無視。相反,他們還要大罵特罵西亞人,找到當時比賽的視頻,把西亞人的小動作都剪輯下來,指責他們踢球怎麼怎麼髒,才把我們善良的球員們,逼到了這步田地。
一傳十,十傳百,不明真相的群眾,不會去相信媒體的鬼話,而球迷之間的口口相傳、網絡論壇的立貼為證,都更讓他們確定,自己看到的這些才是真相。
於是,為慕凡打抱不平的聲音開始佔據了主流,一些立場並不堅定的媒體,為了銷量和關注度,也不得不見風使舵,開始鼓吹「打人有功論」,「打人無錯論」。
總之,一時之間,媒體和球迷的反應各式各樣,但有一個基本宗旨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是贏球了,我們就捧,輸球了,我們就罵。
與這些紛紛擾擾相比,事件的主角李響卻一直很安靜,他唯一做的就是打電話給慕凡,告訴他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如何做好一個真正的球霸。同時,李響還就中場休息時,找慕凡談話的事,向穆勒表示了歉意,畢竟這屬於干涉主教練職權,李響不到萬不得已,是不願這麼做的。
……
不管怎麼樣,也就這幾天而以,一個星期之後,第二場生死之戰如期打響。中國隊的賽程不錯,繼續在主場tj,迎戰目前小組墊底,無心應戰的伊拉克。
當然,這是媒體的說法,無心應戰是真是假很難說,對方畢竟是07年亞洲杯的冠軍。而且越到這種關鍵時刻,就越要提防這種無慾無求的隊伍,小心功虧一簣。
慕凡和李瑋峰兩員大將缺陣的中國國家隊排出了一個更加法蘭克福式的陣容,在左右邊後衛的位置上,嘗到好處的穆勒大膽的啟用了「法蘭克福系」的兩員17歲小將,張小龍、張小虎兩兄弟。
這兩個人的技術特點完全就是「拉姆式」的,各項能力非常的平均,沒有任何特別的短板。
進攻的時候,他們能一直衝到對方的底線,防守的時候,他們可以回到自己的底線。同時,沒有花哨的技術動作,也沒有指揮整條防線的能力,就靠著絕對紮實的基本功、默契的傳切配合意識、自身的體能速度完成突破,下底傳中,偶爾也會內切自己射門。
之所以要上這兩個人。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類型和艾買提非常相似。彼此默契度高,容易形成配合,另一方面,繼續用韓鵬打中鋒,需要兩翼的起球。
戰術雖然簡單,但用來打伊拉克確實是不錯的選擇,至少在前六十分鐘,都應該堅持這麼打,用最少的消耗,力爭一個最好的結果。
6月14日。還是上次的球場,還是中國隊的生死之戰,唯一的區別是買票來看球的球迷變多了。
這很正常,相比於輸的比賽。大家當然更喜歡看贏的比賽,而這場比賽贏球的幾率,比上一場還要高很多。況且,只要澳大利亞不輸給卡塔爾,中國隊在本場比賽,就將鎖定一個十強賽的名額。
比賽開始之後,場面比想像的要焦灼許多,中國隊在實力上確實是佔優勢的,但慕凡的缺陣,讓那種難得一見的梳理進攻、控制中前場的技術能力。再次消失的無影無蹤。
另一個核心球員艾買提並不是那種善於解決大問題的球員,他已經接受了拉瑪西亞「體系足球」的思想。在中國國家隊裡,充其量就只能單兵作戰,像上一場最後時刻那樣,完成幾次個人表演,要靠他盤活整支球隊的進攻,不可能。
兩場比賽放在一起,人們才知道慕凡這個有暴力傾向的技術型球員,原來有這麼重要的作用。少了他,中國隊幾乎是一場比賽就被打回原形。又變成那個「糙哥隊」,進攻中毫無美感和章法可言。
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到中場結束,考驗穆勒執教能力的時刻到了。
15分鐘的休息時間一過,必須要贏球,爭取有利出線形勢的中國隊竟然沒有換人。
「不換人是對的。關鍵是打法!」李響這一次沒有再去更衣室,他相信穆勒可以看出場面上的問題所在。
現在的中國隊。沒有慕凡,就應該老老實實的用低調樸實的風格去比賽,而不要試圖像上一場那樣,再去組織繁瑣複雜的進攻。
簡單點說,穆勒既然已經派上了張氏兄弟,就應該堅持兩翼齊飛的打法,把後腰按在後腰位置上,主要防守和補位,而不是像慕凡在場上時那樣,積極參與進攻。
同時,蒿俊閔可以往中路收,把邊路的空當讓出來,負責一些左右大範圍調度的控制,爭取把兩個邊路的效用最大化。
穆勒想的和李響一樣,人員上沒有變化,但戰術顯然是調整了。
鄭智和黃博文幾乎不再參與進攻,專門來填補兩個邊後衛插上去之後留下的空當,同時和蒿俊閔一起,利用球場寬度,兩翼調度,拉開伊拉克的防線,為中間接應的韓鵬尋找機會。
實力有優勢,戰術上也對頭了,進球變得理所應當起來。
下半場開場僅僅幾分鐘的時間,張小龍在左側一直下到底線,用一個滑鏟把球鉤回來,隨即完成傳中,中路接應的韓鵬搶到前點,頭球攻門。
伊拉克的門將撲救不及,皮球砸中後門柱,趕上的艾買提輕鬆的撿漏成功,中國隊好像是忽然一下,就取得了進球。
1:0,全場的球迷、中國隊的球員、教練組,終於送了一口氣,這場比賽基本不會輸球了。
中國隊覺得不會輸球,伊拉克人也覺得沒什麼意思了。如果比分還是0:0,他們不會放棄,但現在已經丟了一個球,繼續堅持,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了。
兩支球隊在之後的比賽裡繼續調兵遣將,但比賽的節奏卻再也沒有比較大的變化。直到第83分鐘,其他球員體力都下降時,跑不死的艾買提再次上演個人突破的好戲,大禁區中路連續的擺脫,找到起腳機會之後,果斷射門,皮球直飛遠角。
2:0,贏了!
一向以指揮風格沉穩著稱的穆勒,也終於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站了起來,揮舞拳頭,和自己的教練團隊緊緊的擁抱在一起。
現在,他們的心思可以放到另外一場比賽的結果中去了。只要澳大利亞不輸球,那麼第一階段亞預賽將在幾分鐘之後結束,中國隊和澳大利亞可以攜手出線,而不用等到最後一場比賽,再去討論複雜的出線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