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初學盜墓

大道小說網 第28章 考古人進古玩市場 文 / 炒樓花

——    這裡的古玩市場不比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那麼大。為了迎合楊大京,這三個月來,我還是去過幾次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潘家園古玩市場地攤的貨主見多識廣,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光顧過這裡,貨主中能說英語、日語、德語的都不少。地攤的貨主,有長期在此賣貨的舊貨主,也有剛從外地進入的新貨主。舊貨主賣的多是仿品,在地上堆積如山任人挑選,偶而也有舊貨,但很粗劣。新貨主經常會有一些舊貨,但很懂得叫價。

    西安小東門民間收藏品市場、書院門古玩藝術品文化一條街則可以說是小家碧玉了。這裡更多的是古玩藝術品與工藝藝術品的混合。書院門已成為外地人到西安旅遊的景點之一,遊客在旅遊的同時,也能在裡面的一些古玩商店裡淘金。而小東門民間收藏品市場現在賣古玩的店舖已比原先減少,但對於願意去找尋單件珍品文物的買主不妨到那裡看看。

    走在古玩市場裡,瓷器、玉器、字畫、像章、書籍、古幣等都有專門的店面,另外也有文物商店屬於小而全類型。在這些店裡,幾乎每家都**古陶、青銅器、玉器、唐三彩、宋元明清瓷器、古舊傢俱乃至字畫收藏等等,應有盡有,只要你想找的,每家商店的古董商人都可能給你拿出來。

    我們隨人群走進一個不顯眼的角落裡,一個攤位前,守著幾件瓷器的羅圓圓。拿起一隻明清瓷器笑著對我說道:「知道麼進寶,其實做買家的,玩這東西風險也挺大,我在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就親眼目睹一個買家在幾個托兒的七嘴八舌中間搖擺不定,最後高價買了個假貨。這樣的事不多,絕對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擺攤的賣主告訴我們道;這很正常,有時候自己守攤一天,還不如那些托兒賺錢賺得多。自己幹這一行已經有10年了,主要是把市場上認為好賣的東西低價買進,再高價賣出;令他頭痛的是好貨越來越難找,假貨氾濫得太厲害了。

    放下那件明清瓷器的羅圓圓邊走邊告訴我道:「其實幹這行是要有竅門的,好的古玩商不僅要具備較深的歷史、工藝、藝術造型等方面的知識,還要對顧客察言觀色,善於發現顧客的心理價位。但賣主,也不會為一般的討價還價而心動。」

    見羅圓圓說的有板有眼,好奇心上來的我,輕笑掩飾著眼眸中的尷尬道:「圓圓姐,不會是你幹過這種事?」

    我的提問,令羅圓圓的心情又是灰暗了幾分。忙不迭搖頭道:「我有個高中時代的同學,她的老公就在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擺攤,開始我幫她做過幾次古董鑒定,後來就沒去了。若是讓學校知道了,那也是不得了的事……」

    說說笑笑中,我們兩人在市場你轉了一圈後正打算離開,突然從邊上走過來一個人。只見他瘦瘦的身材,亂亂的頭髮,上面還帶有不少頭皮屑,看樣子有不少日子沒有打理了。兩隻眼睛原本就不大,朝著我們這一笑,就成了兩道細縫了,並且還露出了一嘴的大黃牙。鼻子高高,略帶鷹勾,嘴角邊緣稀稀落落留著幾根鬍鬚。看上去總有著那麼幾分奸猾樣。他慢慢地挪到我們身邊,然後朝著我們輕輕地問道:「這兩位朋友,想掏點甚物件?要不要到我那看看,包你們滿意哦。」

    我一聽原來是個古董販子,所以也沒有搭理,繼續往前走去。這小販見我們並不動心,於是從身上摸出一陶罐,拿到我們面前問道:「朋友,看看,這物件不錯吧?保證到代的貨色,如果喜歡的話價錢好說。」

    羅圓圓略微掃了一眼,就看出這是個當代的贗品,於是就說道:「這種仿製的陶罐你要的話我可以給你裝一車來,價錢也好說,你要不要啊?」說完朝他笑了笑。

    這小販聽羅圓圓這麼一說,顯得有些尷尬,不過他畢竟是個有經驗的買賣人。見假貨被羅圓圓識破也沒有流露出太多的驚慌,只是稍稍遲疑了一下,然後就對我們輕輕說道:「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原來各位都是內行啊,聽口音你們是從北邊過來的吧?」

    我點了點頭回答說:「是的。」

    「不瞞你們說啊,現在這玩收藏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可真正值錢的真貨卻是越來越少了。為了充充門面像我們這些做這行的只好也拿幾件贗品擺擺樣子,糊弄糊弄那些門外漢,混口飯吃。」他略微遲疑了一下,然後看了看我們又說道:「不過你們要是以為在西安這地界上也弄不出那麼一兩件真傢伙,那你們可就錯了。」

    說著他左右查看了一下四周的情況,顯得極為小心,見旁邊沒什麼閒雜人等,這才又從身上掏出了個瓷器的鼻煙壺。我拿過來隨便看了看,然後就塞還給他,並且說道:「你演戲的不錯,可這鼻煙壺值得你搞得那麼神秘西西的嗎?雖然東西是民國時期的不假,但這種東西現在民間存貨頗多,也值不了幾個錢。要是沒什麼真東西就不要來打擾我們了。」

    這古董販子一聽,好像有點吃驚,輕聲說道:「朋友,你還真有眼力,好吧,如果你們真心想要掏件好東西的話,我手上還真有那麼一件好東西。不過沒敢帶到這人多眼雜的市場上來,各位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不可以到我那去看看?」

    「你那裡有什麼好東西啊?」羅圓圓好奇地問?

    那古董販子前後看了看,見附近沒人注意我們的談話,這才用手半遮著嘴巴小聲說道:「一隻青銅爵,雖然有點殘缺但品相還算完好,估摸著應該是戰國時期的物件。」說完他又左右看了看周圍的狀況,然後問道:「怎麼樣?兩位有沒有興趣看看?」

    聽他這麼一說,我有些遲疑。因為我們這次並沒有打算要來掏什麼古玩的,剛才也只是和他那麼隨便說說,沒想到這傢伙倒當了真似的,非要帶我們去看什麼戰國銅爵。就在我剛要開口推辭的時候,就聽羅圓圓說道:「下次吧,戰國銅爵那東西很貴重,等我找到下家後,我會來找你的。」

    就聽羅圓圓說道:「遠不遠啊,我們可還要趕時間呢。」

    「不遠不遠,拐過那個拐角走上兩百米就是我家,我給各位帶路。要不要都沒關係,買賣不在仁義在,也算交個朋友。各位只要跟我去看一下,保準是到代的物件。」那小販見有點希望了,於是說出來的話就更加好聽了。

    我看看時間也還早,估計楊大京他們也沒那麼快回來。回到酒店我們也沒什麼事情好做,於是就決定跟這個小販先去看看,也好借此深入瞭解一下西安這邊的古玩行情,以後和楊大京在北京做這方面的生意也好有點借鑒。

    這古董小販,見我們答應過去看看了,心中滿是歡喜,連忙走到前頭給我們帶路。一邊走還一邊和我們攀談起來。從談話中我們知道他名叫「胡一平」,祖祖輩輩都是這片秦川大地上的窮苦人。由於他那一嘴的黃牙特別顯眼,而且在兄弟幾個中排行老三,名字裡還帶個三,所以這一帶的熟人都管他叫「胡三」。自從倒騰起這些個古董明器也已經有了七八年的時間了,在西安的收藏界也算小有名氣。

    正聊著,不一會就來到了一個狹小的院落。院子角落裡堆滿了煤餅,費紙箱,破板凳之類的雜物,使原本並不空曠的院子顯得更加擁堵。院子裡有這一幢三層樓的樓房,每層大概有七八間,上上下下住了二十幾戶人家。胡三把我們帶到了二樓的一間房內,招呼我們在客廳坐下,然後就轉身到裡屋去取東西。我隨便看了一下客廳裡的擺設,都是些上了年頭的老傢俱,並且陳設極其簡單。屋裡屋外都堆放著許多仿製的古玩擺設,顯得有些雜亂。

    沒過兩分鐘,只見胡三笑呵呵地捧著個木匣子從裡屋走了出來。我略微打量了一下他手上的那個木匣子。只見那木匣如普通的酒瓶包裝盒差不多大小,呈一種暗紅色,一時看不出是否是真正的紅木所製,但木匣表面那種古舊的色澤表明這個匣子應該是有些年頭了。胡三一邊把手上的木匣放到桌子上,一邊得意得說道:「這件東西,我原先還捨不得賣掉,畢竟現在世面上真正的好東西已經不多了。這件戰國銅爵如果再捂上一些年頭肯定還會更值錢。只是最近生意不太好做,家裡又急等著用錢。所以才不得以將它出手。」胡三停了停,然後又說道:「不過這東西如果是到了外行人面前,我也不打算賣的,肯定出不了太高的價錢。今天看各位都是內行,所以我才肯拿出了,看看這件東西和各位朋友是不是有緣。」說著,他小心翼翼地撥開了木匣蓋子上的暗栓,將匣子慢慢地打了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