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初學盜墓

大道小說網 第136章 成吉思汗的墓有多大 文 / 炒樓花

——    整個屍體埋在玉果璇珠琳琅瑩之中,霞光流碧,冷焰襲人。東陵墓中的陪葬品,那可是貨真價實。傳說慈禧口中含有鴿蛋大小橢圓形夜明珠一顆,金芒四射,寶光輝煌。匪眾有識貨的伸手就拿,誰知腮頰看雖完整,實際早已腐朽,稍一著力,立刻滑落嗓子裡頭,在你搶我奪一陣撕擄之下,慈禧老佛爺終於頸項挨了一刀,那顆稀世瑰寶的夜明珠,也不知哪位快手將軍揣進私囊了。這次盜陵所得殉葬珠寶,除了珠翠鑽石珍玩外,最名貴的是一座白玉雕琢的九級玲瓏寶塔,另外一件就是名聞中外那只黑子紅瓤綠皮的翡翠西瓜,望之鮮美,色可逼真。大家洗劫搜索,為了囊括墊棺材底的珍寶,甚至不惜把慈禧老佛爺遺體抬出棺外,放在梓蓋上面。後來有見過的人說慈禧老佛爺的臉上和全身都發酵了,長著一寸多長的白毛。

    「一個秦陵,一個東陵,不可能天下絕無僅有,」自言自語的我,一想到東陵,在想想這裡,我似乎是覺得這大漠之中,也應有一座人類尚未發掘的大墓。古時這一地區,廣稱西域。西域狹義上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的地區等。

    西域到了後來演變為我國的西部地區的含義,所以青海、**亦是屬於西域的範圍。清代的「西域」的範圍位東起敦煌以西,西至巴爾喀什湖及蔥嶺,南至拉薩界,北至俄羅斯及左右哈薩克界,青海西南地域、**北部地域很多也在其中。

    西域雖然對我是陌生的,但從大學歷史課本中,多少也瞭解一些西域的概況。西域一帶在可考歷史中於前五世紀左右形成國家,並開始**發展。《漢書;西域傳》記載當時已有30餘國分佈在西域地區,故有「西域三十六國」之說。在張騫打通西域之前,匈奴一直是支配西域各國的勢力。

    我的這種猜測不是沒有道理的,西漢時期,今甘肅玉門關、陽關以西,即今新疆以及更遠的地方,統稱為西域。這是廣義的西域。狹義的西域,僅指今新疆天山南北,即玉門關、陽關以西,巴爾喀什湖和蔥嶺以東,準噶爾沙漠以南,**高原以北的地區。西漢初,這裡有36個小國,後又分為50餘國。西域諸國以天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絕大部分分佈在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周邊。塔里木盆地南緣有且末、小宛、精絕、扞彌、于闐、皮山、莎車等國,被稱為「南道諸國」。在盆地的北緣有危須、焉耆、尉犁、烏壘、龜茲、姑墨、溫宿、尉頭、疏勒等國,被稱為「北道諸國」。在盆地西南、蔥嶺一帶有蒲犁、無雷等國;在盆地的東端有樓蘭,後稱鄯善。這些國家語言不一,習俗各異,互不統屬,人口少則幾百,多則數萬,一般為幾千人到兩三萬人,龜茲人口最多,才八萬人。它們多以城郭為中心,居民多從事農牧業,少數國家逐水草而居,單純從事畜牧業,以畜產品等與鄰國交換糧食等農產品。有些國家生產力水平有相當發展,已經掌握了冶鐵技術,樓蘭人就懂得製造鐵兵器。

    天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的準噶爾盆地,是一個遊牧區域。盆地西部的伊犁河流域,原來居住著塞種人。西漢文帝時,原來遊牧於敦煌、祁連間的月氏人,被匈奴逼迫,西遷至此,擠走了塞種人。其後,原居住於河西一帶的烏孫,為了擺脫匈奴的羈絆,也向西遷徙到此,把月氏人趕走,佔領了這塊土地。大部分月氏人被迫再往西遷到媯水,今阿姆河以北地區,稱大月氏,少部分留下來,稱小月氏。烏孫有63萬人,包括留居此地的塞種人和月氏人,他們與匈奴同俗,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準噶爾盆地以南的天山缺口,由姑師控制。

    姑師後來分為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前國一帶土地肥沃,農業相當發達。從玉門關到西域,有兩條主要通道:一條經塔里木盆地東端的樓蘭,折向西南,沿崑崙山北麓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可至中亞的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國;另一條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至疏勒,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可至中亞的大宛、康居、奄焉等國。西漢文帝初,匈奴的勢力擴展到西域地區,在這裡設置了「僮僕都尉」一職,對西域諸國進行監視,向它們徵收繁重的賦稅,並把西域作為進攻西漢王朝西北部的戰略基地,對西漢構成極大的威脅。漢武帝對匈奴進行戰爭時,為了截斷匈奴右臂,曾於建元三年,派漢中人張騫赴西域聯絡大月氏,欲利用大月氏與匈奴的矛盾,與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張騫雖因大月氏不願東返而未能完成此行的任務,但他在西行途中,傳播了西漢的國威,獲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資料,使西漢政府增加了對西域的瞭解,溝通了西漢與西域各族之間的聯繫。

    漠北戰役之後,匈奴單于退往漠北,河西走廊也為西漢所控制,通往西域的道路已經打開,但是匈奴在西域仍保存著相當的勢力,嚴重威脅著漢與西域的交通。元狩四年,漢武帝派張騫再度出使西域,欲招引烏孫回河西故地,與西漢共同對付匈奴,仍未達到目的。但張騫派出的各位副使,訪問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大夏等國。這些國家與烏孫都派出使者入漢答謝,使西漢與西域諸國的聯繫更加密切。從此,西漢同西域的交通頻繁起來。西漢王朝每年派到西域去的使臣,多則十幾批,少則五、六批,每批數百人到百餘人不等。這些使臣既擔負著政治使命,同時也攜帶著許多西漢物產,與西域諸國進行經濟交流。西漢以絲織品為代表的商品源源不斷輸往西域。西域諸國也經常遣使入漢。匈奴統治者極不情願看到西漢政府和西域各國之間聯繫的加強,他們或派出軍隊,或利用他們所控制的一些西域國家,劫掠漢使,遮斷道路,竭力破壞漢與西域的聯繫。為了確保西域通道,西漢政府在西域地區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爭。

    「想什麼呢?」羅圓圓斜斜地望著我,輕聲問道。

    不加思索的我乾笑了兩聲。急忙說出剛才的想法笑道:「圓圓姐,你說我們能不能見到類似秦陵或東陵那樣的大墓?」

    「我在問你剛才在想什麼呢?」不知是我沒說清楚,還是羅圓圓沒聽明白,一臉不耐煩地又重複道。

    「哦,看這床上之屍,讓我想起了當年孫殿英盜挖慈禧出棺時的情景,」見羅圓圓繼續認真的問道,我一對有些黯淡的眼神,恢復了些神采道:「這裡不同內地,我就不相信這大漠深處,沒有一座大墓。」

    「有一部分考古學者也有這種感覺,」羅圓圓聽得我這麼說話,知道我不是在故意不給她面子。卻仍舊是忍不住鬆了一口氣,臉上閃過一絲喜悅和小甜蜜,乖巧而幸福地抱住了我的胳膊,繼續炫耀道:「古時這些地方被稱之為塞外,無數帝國英雄從這裡崛起,最有名氣的當屬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可惜700多年來,世界上許多考古學家一直在苦苦尋找成吉思汗陵墓,遺憾的是始終未有確定結論。如果能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我相信定不會比秦陵或東陵那樣的大墓差。據傳成吉思汗十七次征歐洲,略奪了成千上萬輛大車的財富,大部分略奪回來的財富,至今沒有下落……」

    聽她說個沒完了,我嘿嘿笑著打斷她道:「我好像聽有人說日本和蒙古聯合考古隊,宣佈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附近發現了成吉思汗的墓地。」

    「是有這麼一回事,不過有關專家學者,卻對這個消息的可靠程度表示懷疑……」長篇大論的羅圓圓畢竟考古教授,無論從哪方面都比我知道的多,即便是一些有關考古方面的小道消息,似乎是也沒放棄過查實。

    茫然眼神的,漸漸地恢復了原先的神采。剛想說什麼,卻讓苦笑中點上了一支煙的楊大京搶了個先,很是精神的伸了個懶腰道:「羅老師,你認為成吉思汗的墓,能有多大?」

    「這個我可說不上來,」羅圓圓聽得楊大京那種多少帶點的諷刺語調,剛有些酡紅的臉色頓是煞白了起來,本想和平常一樣。和他逗上幾次嘴,然而,話到嘴邊,卻是又吞了回去。低著頭,齜著牙道:「不過從歷史角度來看,歷朝第一位君主之墓,都是莊嚴宏大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