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情報力

大道小說網 第065章 活剝自己 洗心革面 文 / 誰解沉舟

    石續以他那不同凡魚的另類的思維,和從小就操練出來的出眾的勞動技能,把所知所學的情報力練製成萬能鑰匙,去開解那一道接道的秘密。從最輕薄的雪花為何聰明開始——到天下第二放縱性情於上下限之間——到被忽略的細緻節就是詩就是豐厚的信息——到不過是些影子,從虛幻中透析出實質——到學海苦離人胡不喜,解析出脫穎而出的意義——等等。以情報力的層層解析,剝開一重重迷幻的外衣,使絕密越來越接近真相——石續終於得出了他的重最大發現,就是精英魚者成就龍人這一華麗變身之秘:

    魚化龍人,片甲不存!

    魚躍龍門,不過方式。

    只要效果達到,不躍也行。

    你必須,親自,動手!

    沒有別的工具,

    你必須親手剝離自己,

    一片一片,活剮魚鱗。

    你還必須,親自,計算片數,

    要片甲不留,一片不剩,

    你必須刮得徹底!

    還必須搾乾過去的,所有記憶,

    不能留下半點過去的苦腥,

    不僅僅是點一把火,

    燒掉過去的所有作品,不是!

    只有一切捨棄,

    才能一切新生,

    若一點點痛苦沒有忍住,

    就會前功盡棄,

    就還是魚人,即使死也還是。

    這是一種難以忍受的酷刑,

    不是人類以為的那樣輕省,

    縱然痛得死去九次,

    也還得活過來再繼續。

    這是只有愚蠢的魚人,

    才能幹得出的,

    滑溜的鱔魚從來不這樣做。

    這不是一首詩,

    這些就是石續親手剝落的鱗片,

    他要用歷史學上的能力,

    憑此恢復曾為魚人那一世的記憶。

    拔下這些,他成了龍人,

    擺脫了隨時可能被魚肉的命運。

    親手剝離,搾乾自己,不僅僅是點一把火,燒掉過去的所有作品,不是!只有一切捨棄,才能一切新生。縱然痛得死去九次,也還得活過來再繼續。他必須,親自,動手!沒有別的工具,他必須親手剝離自己,不能借助同人的幫助。他一片一片地,活剮自己的魚鱗——那些就是他所有的才思,是他所有心血結痂而成的文字,他卻不能顧惜。

    他還年輕,每一片都長得很緊,每一次剝離,都得用自已的一片指甲先從下沿裁開薄膜強插進去,將鱗片的下沿從肉身上挑離,揭開半道縫口,將鱗片用力掀起,與皮肉分離一半留出足夠放得進兩根指頭的位置,再用指甲和指尖死死掐住鱗片,一定要捏緊了,就像用鉗子鋏咬住一樣,接著要咬牙切齒忍住劇痛,用出大力死命一扯!一定要連皮帶肉一次扯下,用力小了或者是沒有捏緊打了滑,就必須再拔一次,只能再多一次痛苦而已,不會有任何獎勵。

    每一次都是在自己心上剮肉。他還必須清醒著,忍受住所有的痛苦,不遺漏過一絲絲,他才能親自,計算片數,一片都不多數,半片也不少計,才能片甲不留,一片不剩。他必須刮得徹底!

    很少有誰去在意,一條成年的魚全身有多少片鱗甲,而且魚與魚不同,鱗甲有多有少。自己有多少,他這次知道了,那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比主國大字典收錄的文字一個不少,今後不需要特別去記,已經刻骨銘心,他再也不會忘記了。

    他做到了,那位魚人童話中的大愚人石續。

    他雖然傷痕纍纍,慘不忍睹,還是從活剮中存活了下來。這才僅僅是他親歷的第一次剝離。石續後來還有六次大的剝離,每一次都不會比第一次好過。但再不好過,他總還算是挺過來了,這才能辛知從這世間中找到一些他的文字。這才有辛知這位出色的年輕人行走於世。這六次脫離,也絕不是最後一次,絕不是。

    石續命運多乖張,世情如絞索。背負有沉痾,放不下自尊,降不低人格,使不出狡計,任魔掌束羽翼,憑鬼爪勒赤脖,不能同濁流共污,不能與卑者同舞。凡此種種都是應該掙脫的枷鎖,只要還活著,就要去掙脫,掙脫外在的束縛,讓更真實的自己一次次脫穎而出,直達生命與命運的真實之地。

    生命不歇,掙脫不止,豈僅牛馬,人也如此。

    是脫殼而去?還是不離不棄?這不止一個問題……

    石續的一則隨筆講完了,給李馬二人帶來的不是豁然開朗的驚喜,也不是如飲甘露的甜蜜,反而是一陣沉默,還有些壓抑。辛知並不奇怪:「怎麼,你們沒有聽清楚?辛知可以再給你們講述七八遍?」

    「不是不是不是。」李打鯉趕緊說,「你講述得很清楚了,我們也聽得再明白不過。照說他的文章該是很有深意,加上你又是從他十幾萬字中特別選出這一段來,對我們來說應該是很有啟發才對。可我明明已經聽明白了,細察起來卻並無所得,宛如輕風過耳,過是過了卻過不留跡,一無所得。這,不該如此呀?」

    「是不是我們境界不夠,感悟不到呢?」

    辛知心道:你們進一步對自己的自信心疑惑,這就對了嘛。所謂一二再,再二三,得再給他們加深些印象,才能鞏固其『薄冰之地』的效果。唉,咱也還是輸了文采,算不得如今的才子,不能憑此制勝,如今也只好曲折一點,倚玉攻玉、用樹上開花之計,繼續借助於石續昔日的文章,來挫傷對方的自信了。不管怎樣,我是原文轉述了石續的舊作,他們吃不透消化不良也不能怪我辛知。

    辛知不存儲絲毫的內疚之情,接著說下去:「石續的文字,源自於他不同於常人的思維,在常人之中,是難以找得到能明白的人,知心知已就更難求了。他的文字通常來講不是令人摸不著頭腦不知所云,就很容易讓人忽略掉其中精華的內涵,一晃而過無印象,過不留痕誰思量?所以他說,文字與文字之間有著難以估量的距離。你用心裡的音畫在想,說出來的卻是你的語言文字,我再用我的文字做記錄,他卻又在用他的文字在閱讀再轉換成他的音畫在想像,如此環環接龍之後,嘿嘿,相差豈是道以裡計?你們若還有興趣,我就再背誦一些石續的話來聽。」

    「你趕快,我們聽著勒。」

    「好吧,再講下去,就有點像是在講『石續的親手剝離前傳了』。因為這又關係到石續為何會從學海脫離的事,還是因為一篇文章。這是一篇無法復原的文章,留下的只是一些片段,所以我才沒有先講。

    「石續說:其一:文字與文字間有無窮遠的距離,就是石續明明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還是有很多人不解其意,包括我那博學多才的導師。我說:『黃河說:我的淚沒有白流。』導師他說:『不知所云!』評分:0!——提醒你們一點,這一句是石續在高中畢業考試作文試卷中所寫的一句,這一句也是一全文的一個文眼所在,很關鍵。對這一句你們怎麼理解?」

    「將流水比做流淚,都能接受,但白流麼?有點不搭橋吧?」馬可波說,「如果黃河能這樣說,那麼長江也可以說他的淚沒有白流,天下的江河都可以這樣說……可鯉你這是什麼眼神,怎麼能像看白癡一樣看著我,難道你對我的話也不知所云嗎?」

    李打鯉說:「你的腸子也太直了吧。就不能多想想?因為黃河是炎黃子孫的發祥地,見證了太多的苦難,就好比流了太多的眼淚,但終究,她還是見到了中華民族的崛起,這些不就是在說她的淚沒有白流嗎。一句話中包涵了非常豐富的同在。我只是在奇怪,就連我都能懂得一些,他說啥也不能給評為零分吧?真是太打擊人了,博學多才的導師為什麼要說是不知所云呢?」

    「說白了你們可別不太相信,有個別的老師跟本就沒有把學生的想法看進眼裡,對學生的議論觀點並未去深思。能浮光掠影一目十行地把學生的習作掃瞄完畢已經是萬幸了,難道還真希望個個老師都能以心換心,設身處地以學生的眼光去看看想想嗎?還真的有老師視學生如土雞瓦狗的。也還有的老師並不是心態不端,實在是他們的思維觀念太守舊,太堅強,進不了半點與時俱進的新思想。這個話題也不要多講,反正一個學生能遇到些啥老師也是看機緣的。要是沒有這位老師的零分評定,石續他也未必就能下得定決心,在高考前的關鍵時刻徹底從學校脫離,從此一去無蹤,彷彿踏進了另一個世紀去。」

    「那他有沒有對老師有所解釋?畢竟他也會年輕氣盛。」「當然有。既然老師說的是不知所云,他就該說清楚所云為何。他不可能毫不解釋,何況即使他不主動去解釋,那位極負責任的老師也不能輕而易舉就放過程他的。那幾句話他去解釋的話,也記上了那本筆記上,只有廖廖四句,卻每一句都是一首jing短的詩。」

    「那你說清晰點,我們用手機錄音。」

    辛知的聲音清亮明淨,在他朗誦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放鬆術』又更進一步,心若琉璃,面如新革,有了『洗心革面』的效果:

    心到黃河說,我的淚水不是白流(黃的)。

    夢到大海說,我的眼界就是難得(藍的)。

    意在珠峰說,我的理想還在高遠(高原)。

    神遊非洲說,我的愛情也有多個(多哥)。

    短短幾句,由辛知讀來如鐘聲清越,中正平和又發人深省,每當讀到那註釋的兩個字,就音色一變,發出罄音。雖然只是誦讀了幾十個字,只是一個人在讀,更無音響唱和,卻自有鍾罄和鳴的聲勢,給人飽滿圓潤的質感。這是辛知對石續的那本筆記已經深得個中三味的表現。讀者可以比作者領會得更深,這就是書的魅力之一。

    (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