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情報力

大道小說網 第085章 雙子兼修 兩串蚱蜢 文 / 誰解沉舟

    文學迷中那些只愛欣賞,不追求創作的還好說,追求文學創作不僅僅只是風花雪月的浪漫,還有萬中無一的超低成功率。文學創作事業的沉重,對於一個執著的追求者來說,每一絲筆毫的承受,都有萬鈞之重!文字之重,文思之沉,文膽之甘苦,文檻之高尖,超過最賦傳奇的鐵拳!沒有拖著大山在長的影子那樣默默無聞地堅持,成功,就只能是在運氣那個萬能垃圾桶中去翻找出來隻言片語的鉛字。

    文學作者所付出代價的巨大,為了寫作在現實中所放棄了實惠的龐大,都遠遠超出十六歲半的舒出和他的雙子社成員們的理解想像。儘管如此,反覆向沙車強調了文學之重之難後,舒出還是說習文能使人更細緻,要沙車習文,就是要他也修練內在,練到細緻入微之境,也就是心境,用內在心境的細緻,來帶動外在五管拳的細緻,內外合力,方能去衝擊「不管拳境」。

    這就是沙車非習文不可的理由。這樣,沙車才勉強合格,成為了雙子七星的一員,這不是沙車於1983年9月21ri填表簽名那樣從形式上的加入,而是從情感上從思想上的加入。

    沙車這一從心思上定下來,很快就有了第一段有水平的短語:「這樣一來,咱們雙子七星差不多就是名符其實了:老大你是文學與勞動雙修,程重他是文學與教育雙修,簡苞她是文學與歌舞雙修,馬炳他是文學與設計雙修,方今她是文學與歌唱雙修,楊倌他是文學與繪畫雙修。沙車我是文學與拳武雙修,呵呵呵,沒有一個簡單的主。」

    「這一現象,令識者一則以喜一則以歎。想不到以文學求索之難,就在玉龍鎮這小小的彈丸之地,登高一呼就有七個同齡人匯聚,說明文學的氣氛還是很廣泛的。這一歎嘛,就是程重那傢伙所說的,說得很難聽,卻是現實——文學不能令人吃飽飯,文學令人更饑寒。他後半句說的是一種心理現狀上的滿足感,前半句卻是說的文學在物質上的不爭現實。」

    沙車道:「說起程重,他才是我們七子中年紀上的老大,他本來已經比我們高了一個年級,在同級中也是中等偏上的成績。為了雙子社的成立,他竟然能夠不顧所有人的反對,毅然降級到我們班來與我們在一起生活和學習,好了不起!」

    「為了文學,他已經犧牲了一年的時間,一年的青春時光,寶貴無比。有了他犧牲時間來擔任雙子社的常務副社長和社刊的副主編,我就輕鬆了一半不止,他這主要是在幫我。這還只是犧牲的開始,我有種感覺,我們為文學做出的犧牲,會很大很多大滴。」

    以舒出的矜持個性,也由不得長歎一聲:「唉,咱們一行七人,竟然無一人膽敢捨卻其餘,專攻文學這一條路。雙子社才剛剛起步,就已經不純了,不是純粹地在搞文學。也是啊,除非是他的家境很逆天,能夠解決得了他在物質上的需求。否則要想在文學這一條上路走到黑,除非是真不想活了。或者是成就了餐風飲露不用吃喝的神仙。神仙們就會說了,文學只是小道,大道三千,何種不可修行,何必非要執著於一。」

    沙車接口道:「我們這樣談論文學,只是因為我們還不是真正的文學中人,還沒有摸到文學圈子的邊邊。」

    「不說了,說下來就是傷感。沙車兄弟,你還不能得意,對於你的短板,我兩找到的只是有可能防範的小徑,此後才是漫長的艱難爬涉。我說了要掃你的面子來加深印記的,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已經對強字的瞭解夠深入了。車子,我昨天晚不是烤了兩串谷蚱蜢嗎?給了你一串,我那一串在哪?給我看看。」

    「這……」想不到舒出今天會提起這一茬,「老大你明明知道會給我吃得乾乾淨淨,哪一次不是這樣,你現在向我要,我如何吐得出來?這不是成心糗我嗎?」

    「知道出糗了?知道糗在哪嗎?」

    「是沙車好吃慣了,到哪都想撈一嘴。是小弟沒大沒小,連你的那份也沒有留,老大放心,車子下次不敢了,我今晚就請你去打牙祭。」

    「你聽聽,都扯些啥子鬼把戲?我問你那兩串蚱蜢,不是想跟您翻老帳,是要具體地分析出您的短板就在於此,只有找準了,才能挑出那根本就看不見的肉中刺。要進一步解說那個強字,我是不是對你說過這話,『你不是問最強有多強嗎?這就是!』,還記得嗎?」

    「這個當然記得,當時明明已經烤熟烤香了,你卻非得還要等等,害得我吞了好多的清口水。」

    「我們不是要說這個,說的為啥可以從兩串烤蚱蜢中,看得出更強來。讓我們弄明白其中的道理。給我笑笑,蚱蜢吃了就吃了,好在你吃完之前,我們就都已經看過了。是不是?」

    「原來您用蚱蜢為糗我,不是因為我吃得過多。」

    「其中有一個道理會這這樣:一個強字,其中的道理是道不盡說不完。那弓是彎的,蟲是屈的,可整個強字,卻是方方正正的,只有整個站得端,行得正,我即使彎即使屈,我就是能強!

    「這個道理,其實也可算是之所以強之第七點的,他包含了五管拳理的三重拳境,整個強字,那是大的,單個的弓或蟲,那是小的,咋然一看,強字的方方正正,這就是粗的。三者都有了,那第四個的細的又在口哪?

    「細從細來,蚱蜢也是蟲,是種成蟲。是蟲咱們就可以把它當成是從強字中抽取出來的蟲字。蟲,地上爬的蟲雖不起眼,但卻有三條蟲壘在一起的漢字『蟲』,其實就是蟲字的繁體。蟲再多也還是蟲,所以古人只是把它壘在一起而己,並無新的說辭。但對你我來說,這個強字中的蟲字,卻會有不同的意義了。蟲就是成串的蟲,昨晚我們的蚱蜢有兩串,這就有意思了,試問,假如只有一個強字,那麼,是用我的那一串更強呢?還是用你沙車那一串更強?車子,你想想。」

    「這,不都是一樣的嗎?大小都差不多,又都是你烤的,都是一樣的香,而且你我就像親兄弟一樣,我是從來都不分彼此的,也沒有跟你客氣過,用誰的還不是一樣?」

    「這次是一定要分的,不分就找不出細緻之處的差別,這一通廢話就白瞎了。我提醒一下,啞巴吃湯圓,心中有數。」

    「這,老大,你是成了心地要讓我出醜呀?我都糗到這個份上了,你還不放過我,還非得算舊賬?」

    「賬不算不明。這次還非得算清楚不可。」

    「好嘛,咱認了,你就是個精明怪兒,在你眼皮底下休想搞小動作。咱也不是真的傻,你那串有二十一個,比我多出了六個,你捉得比我多,完成得比我早,事實上是你大勝特勝。以往也一樣,表面看來不過是捉蚱蜢烤來就吃的小遊戲,沒有人太在意勝負,我倆的輸贏總次數也差不多,可事上是每次都是你勝出的,一樣長的草棍,差不多大小的谷蚱蜢,一樣在捉,你的技巧遠在我們之上,每次都能比旁人多幾個也很正常。你從來不自誇,我們也習慣了你做的總是最好。」

    「好啦,明白這些已經可以了,這就是細緻之處的不同,帶來的差異化效果。『嘻,技亦靈怪矣哉!』這是核舟記的感歎,你若不從習文來至細,或許還能去學習微雕,從外往內修習,練成了習慣也是行的。

    「行事的路不止一條,一橛而就的偏偏沒有。為什麼同樣長的草棍,卻可以多串上三分之一還多?就是在細微之處用上了心思,只要用心去注意,就能節省出更多的位置,多串幾個蚱蜢。比如草棍穿入的位置盡量往其嘴邊嚳,角度不要太陡,相互的方向間錯開那麼一點平放的將其身子側一側同,等等。做這些小細節,不需要多花什麼時間,結果卻相差明顯。」

    「多了幾個蚱蜢,似乎也改變不了什麼。」

    「這是你的思路還沒有打開,稍微敏感點的人,聽到這一點,或許已經嚇出了冷汗。試想,有兩個強字,一個只有十五蟲之力,另一個卻能擁有二十一蟲之力,誰是強中之強?在文字世界中,文字符號就是種象徵。假如你還是不太明白兩強之間有多大的差異,我們還可以將其轉化為你所熟悉的拳術境界來比較。很簡單,只要把這個蟲字,替換成重字,你以為十五重拳境的強手,與二十一重拳境的強手有可比性嗎?」

    「嚇!厲害!」「這是種你挺熟悉的,十五匹馬力的車與與二十一馬力的車比哩?十五重樓與二十一重大廈比哩?還有傳說中的十五重天與二十一重天比哩?」「……」

    「這細緻的威力還只是很粗淺地比了一比,對你來說,為文為武,細管之境都是你的重中之重。關於強字,我們已經解讀了這麼多。車子,你可滿足沒,滿意沒?」

    「這一夜的所得,已經遠遠超出沙車的預期百十倍,我是滿意滿意太滿意了?」

    舒出又是長歎:「唉——我們不是可以客氣的,你知道嗎,我舒出多麼希望你能與眾不同,說出的是不滿意幾個字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