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一章 張濟 文 / 燕天

    第四十一章

    弘農,張濟大營。

    張濟從西涼返回河東,路關中,經函谷關,進入弘農,準備從弘農北上河東。

    對於張濟來說這一次返回河東是個機會,河東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董卓就是依靠河東而起家的,在董卓軍中有大量的河東人士。現在董卓被任命為西涼刺史,整個河東就成了無主之地,張濟自然把目光盯在河東太守這個位置上。

    不過牛輔是董卓的女婿,深受董卓喜愛,如果他想爭鬥河東太守的話,他張濟萬萬不是他的對手,不過張濟也瞭解牛輔,牛輔這個人雖然是武將,但其實是個膽小怕事的人,只要他被白波軍打怕了,他就不會繼續呆在河東。

    所以張濟就減少了行軍速度,又從弘農路過,目的就是為了給白波軍時間,給牛輔一個教訓。

    至於白波軍能不能攻破安邑,這不是他所關心的事。白波軍雖強,但安邑城高牆厚,糧草充足,白波軍想攻破安邑顯然沒有那個能力。

    果然,安邑一戰傳來,牛輔軍和白波軍損失慘重,張濟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在他的一萬兵馬中,有三千訓練有素的西涼鐵騎,這三千西涼鐵騎是他在西涼的老部下,驍勇善戰,是他在董卓軍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除了這三千西涼鐵騎外,另外的七千兵馬大部分是西涼和關中招募的,他們一個個雖然不如他的三千西涼鐵騎精銳,但比中原的那些兵馬,甚至比在雒陽的禁軍強悍。

    張濟有信心就憑他手中的這一萬兵馬打敗白波軍。再不濟也可以保證安邑的安全,到時候他就可以以擊敗白波軍為理由徵兵了。有了兵馬,就算牛輔是董卓的女婿,牛輔想呆在河東也得看他的眼色,更何況以張濟對牛輔的瞭解,那個時候。牛輔一定會前往西涼,到時候安邑、河東就是他張濟的天下了。

    雖然他沒有爭霸天下的野心,但成為一方太守的野心還是有的。

    「叔父,楊平來了。」這時一個青年走了進來,這個青年不是別人,正是張濟的侄兒張繡。張濟現在膝下無子,對張繡如親子。

    「哦,快快有請。」張濟連忙說道。

    楊平是楊閥的人,雖然不是楊閥的嫡系,但張濟也沒有小看他,他張濟現在不過是個中郎將,在楊閥眼中可以說什麼都不是,他們張家在北地郡有些實力,但是如果和楊閥相比,一個是螢火蟲一個是太陽。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是。」

    過了一會,張繡帶著一個中年男子走了進來。這個中年男子就是楊平,他是楊閥的旁系人員,負責弘農楊閥的莊園管理。雖然地位不高,但是他的身後代表楊閥,

    「楊兄。」張濟一見連忙迎了上去,這個楊平不簡單,這一次他剛進弘農,楊平就送了不少糧草來,拉攏他的意思很明顯,張濟也想和袁閥拉近關係,兩人一拍即合。

    「張兄。」楊平看著張濟,眼中閃過奇異的光芒。張濟作為董卓的大將,而董卓又只是一個良家字,楊閥本來用不著這麼拉攏他們,但董卓掌控十幾萬大軍,楊閥又沒有袁閥那樣有袁紹袁術兩個傑出子弟,所以他們不得不向董卓示好,畢竟和交好掌控十幾萬大軍的董卓,對於楊閥來說有利無害。

    張濟安排下人上了一些酒菜,然後和楊平聊了起來。張濟雖然是個武將,但沒有武將的直性子,而楊平身為楊閥子弟,心裡的歪歪道道多了,所以兩人說了半天也沒有說上正題。以至於旁邊的張繡不耐煩了。

    「楊兄,這幾天多謝你的盛情款待,明天我就要離開了。」張濟這個時候開口道。

    「明天離開,張兄,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楊平心裡一驚,張濟從西北回來的目的是什麼,他自然知道,不過他並不認為河東安邑會被自己攻下,所以根本就沒想到這一次安邑之戰白波軍和官軍兩敗俱傷。

    「是啊,安邑出事了,牛輔將軍在白波軍的猛烈攻擊下已經快堅持不住了,我再不去安邑,恐怕安邑守不足。」張濟此時還不知道胡才已經消滅了李蒙的幾千鐵騎,如果知道的話,他的神情也不會這麼休閒了。

    三千騎兵和三千步卒的損失自然不可同日而語,想消滅幾千騎兵,沒有兩萬步卒是根本不可能的,就是兩萬步卒,在面對騎兵的時候會損失慘重。

    楊平眼眸一閃,顯然為這個消息而驚訝,旋即道:「張兄不必擔心,憑張兄手中的一萬精銳,想解決白波軍只是時間問題,既然張兄明天要走,我現在就去準備,讓張兄多帶一些糧草。」

    張濟聞言大喜,他有三千西涼鐵騎,對糧草的消耗驚人的,所以楊平的慷慨他自然不會拒絕。

    把楊平送到門口,楊平突然對張濟神秘的笑道:「張兄,這一次等你得勝而歸,小弟我就送你一件神秘禮物。」

    「是什麼?」張濟下意識的問道。

    楊平只是笑了笑:「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張濟心裡疑惑,不過楊平不說他也沒辦法,只好目送楊平離開。

    「叔父,幹什麼對他們客氣?」張繡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呵呵,張繡啊,你知道他楊平是什麼人嗎?」張濟笑瞇瞇的問道。

    「不就是弘農楊家的人嗎?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張繡撇撇嘴說道。

    「那你知道弘農楊家在我大漢帝國有什麼地位和影響呢?」張濟心裡暗歎,張繡武藝高強,但頭腦簡單,到現在還不瞭解他的深意。

    「能有什麼影響力,不就是有幾個當官的嗎?」張繡說道。

    「楊家就是楊閥,是大漢帝國的幾個頂級的豪門世家之一,你難道連這個都不知道,你平時是幹什麼吃的?你難道就不知道?」張濟有些沒好氣的說道。

    「知道這點幹什麼?」張繡反問道。

    張濟無語,「好了,不說這個了,你趕緊去準備,明天我們就去安邑。」

    兩天後。

    安邑,往南八十里,一支一萬人的軍隊正往安邑徐徐開進,這支軍隊正是張濟所部在一天前,接李蒙被白波軍大敗的消息,這讓張濟心焦如焚。

    李蒙手下的騎兵的戰鬥力他相當清楚,他竟然被白波軍打敗了,而且還是全軍覆沒,這讓他不可置信。白波軍的戰力什麼時候這麼高了?

    而且,白波軍什麼時候有了一支全騎兵部隊?

    安邑雖還有牛輔和世家聯軍的上萬人馬,但即使是加上他手中的一萬兵馬,面對幾萬白波軍,他還是感到希望渺茫。

    騎兵,白波軍有兩千騎兵,但誰知道他們是不是還隱藏了其他騎兵,這讓張濟有些後悔,如果不是他在弘農呆了這麼多天,他早就到安邑了,說不定李蒙的兩千騎兵就不會敗,再加上他的三千騎兵,五千騎兵可以把白波軍壓的死死的,現在到好。李蒙的兩千騎兵全軍覆沒,白波軍也有了騎兵部隊,這一仗就難打了。

    要知道朝廷包括他們這些大將,從來沒有把白波軍放在眼裡過,在西北面對幾萬叛軍,朝廷動用了十幾萬人馬,但即使是面對黃巾軍的時候,朝廷才動幾萬兵馬。因為在朝廷眾人的眼中,百萬的黃巾軍的戰鬥力比不上幾萬西北叛軍,而白波軍在他們眼中和黃巾軍一樣。

    但這一次白波軍所爆發的戰鬥力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安邑以北大部分地區已經被白波軍佔領了,牛輔和白波軍打了一年,不僅僅沒有殲滅白波軍,反而讓白波軍越來越大,更是包圍了安邑。

    張濟是為了和牛輔爭河東太守,所以才到現在才進入河東,他本來就是認為哪怕白波軍再厲害也厲害不到哪裡去,但是事實卻狠狠的給了他一巴掌。

    斥候飛奔而來,向張濟匯合安邑的情況。

    「城南沒有白波軍?」張濟聽到斥候的稟報,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下令道:「傳令,就地紮營。」

    「是。」

    這時,一張繡來到張濟身邊,問道:「叔父,為什麼不進城?」

    張濟看到張繡,露出欣慰之色,解釋道:「在安邑有牛輔的幾千人馬,白波軍雖然號稱十萬,但現在真正能戰之兵不到三成,所以,安邑穩如泰山,我們這些兵馬就是去了安邑也沒有多大作用,到不如出其不意的給白波軍一個突然襲擊。」

    「如果白波軍發現我們呢?」張繡問道。

    「所以我把大營駐紮在這裡。」張濟意味深長的說道:「更何況我們有一萬兵馬,白波軍就是發現了我們,想消滅我們必須三四萬兵馬,你認為白波軍現在有這個實力嗎?哪怕是消滅了李蒙的鐵騎兵,在我看來,除了胡才手中的那支騎兵部隊,其他的都是烏合之眾。」

    ………………

    清晨,太陽還沒有升起來,天上的雲彩又薄又稀。

    安邑城樓上,高高矗立的黑色漢字大纛在晨風中劇烈地晃動著,不時發出巨大的響聲。各色旗幟密密麻麻地插在城牆頂上,五彩繽紛,迎風飄揚,蔚為壯光。

    河東功曹從事李肅和校尉李蒙一左一右陪著牛輔大人在城樓上巡視。

    李蒙雖然損失了手中的鐵騎兵,但現在牛輔沒有大將可用,加上張濟的援兵馬上就到了,只是重重的罰了他一下,就讓他戴罪立功。

    城牆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守城武器,大量的石塊,擂木比比皆是。值夜的士兵們一夜未睡都很疲倦,但看到幾位大人一路走來,一個個趕忙強打精神,一副小心戒備的樣子。

    牛輔三十多歲,個子不高,稍胖,圓臉長鬚,雖然保養得不錯但氣色很差。都尉李蒙身材健碩,黑臉短鬚,一身戎裝,頂盔貫甲腰懸長劍。和旁邊衣著簡樸身著普通甲冑的李肅比起來,他顯得氣派威猛多了。

    「張濟今天有消息嗎?」牛輔問道。

    「有。他的援兵今天就到。」李肅趕忙回道。

    「最近他可有什麼行動?」李蒙接著問道:「眼看白波軍馬上就要攻城,如果他在城外沒有繼續打擊敵人的機會,還是叫他回來幫助守城吧。多一萬士兵,我們守住涿城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李肅搖搖頭。

    「一味的固守城池是打不退敵人的。現在我們和張濟的兵馬在安邑內外一攻一守,不但可以防守,也可以打擊敵人,這樣可以給白波軍造成很大的威脅。」

    「白波軍馬上就要開始攻擊行動了。」

    牛輔和李蒙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三個人站在城樓上,望著遠處慢慢升起的一輪朝陽,心情沉重。

    「李肅,城外有幾萬白波軍,聲勢龐大,我們這幾千人能守到下個月嗎?」

    望著牛輔憂心忡忡的樣子,李肅安慰道:「大人怎麼沒有信心了?集中所有力量,在安邑和白波軍決戰,這是我們這幾天定下的計劃。這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加固了安邑的城牆,儲備了足夠的糧食和武器,動員了幾萬百姓投入到準備工作中。即使士兵拼光了,我們還有幾萬百姓可以繼續戰鬥嘛!」

    「百姓?」李蒙冷冷一笑,望著李肅道:「我可要事先警告你,這些人和城外的白波軍都是一條心。你讓他們在城裡幫忙看看傷員,運運武器糧食可以,但是絕對不容許他們走上城牆。一旦他們臨陣倒戈,安邑就完了。」

    李肅毫不在意地點點頭。

    突然,幾里之外的白波軍大營裡戰鼓齊鳴,人喊馬嘶,巨大的聲音直衝雲霄。

    三人臉色大變,心臟劇烈地跳動起來。

    敵人要進攻了。

    ………………

    安邑城外,胡才帶著親衛營站在一個山坡上,看著郭太指揮白波軍攻城,這是他第一次看到攻城,數以萬計的白波軍拿著各式武器衝向安邑。

    滿山遍野,毫無章法。

    胡才心中失望,以白波軍這缺乏訓練的人馬,就是攻克安邑,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如果他是郭太,絕對不會這麼攻擊的。

    可惜的是,郭太是不會聽他的。不過,他也不會聽郭太的命令去攻城,他的玄武營和青龍營雖然是兵卒,但他可不想在這攻城戰中損失慘重,這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同時,胡才對郭太的狂妄自大而不屑,現在離上一次的安邑之戰才多久,白波軍的損失還沒得到補充,就這麼進行攻堅戰,他難道就不擔心白波軍全軍覆沒嗎?

    在胡才的旁邊,吳慶和吳川都在,他們一個是玄武營統領,一個是青龍營統領,雖然早些時候也和韓暹這些人一樣,不拿手下當人看,但是此時在胡才的影響下,已經慢慢地公佈了,特別是吳慶,作為胡才的親信心腹大將,在攻平陽、襄陵、楊縣的時候已經知道了精兵的用處,此時自然也看不慣白波軍這麼亂哄哄的攻城。

    玄武營和青龍營這些兄弟和他們在一起訓練了一個多月,吳慶他們也產生了感情,對自己的手下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樣,此時就是讓他們強攻,吳慶他們也不一定願意。

    這個時候,胡才突然開口道:「吳慶、吳川、如果憑你們手中的玄武營和青龍營,此時能攻下安邑嗎?」

    吳慶聞言遙遙頭:「不能,這安邑城高牆厚,遠不是平陽相比,玄武營和青龍營不過一萬兵馬,和安邑的兵馬相差無幾,想攻下安邑,恐怕困難重重。」

    「不錯,如果守城,只要玄武營這五千兵馬我就能守衛安邑,但是想攻下安邑,除了強攻我就沒辦法。不過沒有三萬兵馬,我是攻不下安邑的。」吳川也說道。

    胡才點點頭,吳慶和吳川說的不錯,這安邑城高牆厚,沒有三萬兵馬就攻不下的,郭太他們的兵馬雖然比三萬多,但畢竟只是一些烏合之眾,大部分是抓來的壯丁,這些人想攻下安邑顯然不可能。

    不過,想攻下安邑並不一定需要攻堅戰,特別對於他的軍隊來說,從來沒有進行過攻堅戰,哪怕訓練有素,能征慣戰,一支不擅長攻堅戰的部隊想進行攻堅戰,顯然是不可能的。

    此時胡才心裡有一個打算,那就是建立一支攻堅戰的部隊。配合大量的攻城器械,才能攻下像安邑這樣的城池。

    胡才雖然不是機械出身的,但作為一個軍事愛好者,他還是知道不少攻城器械,只不過這一段時間他沒有時間,又沒有碰到過像安邑這樣的堅城而已。

    「命令夜不收範圍擴充到一百里,監視方圓百里的一舉一動。」胡才沉聲道。

    吳慶反應過來:「胡帥是擔心朝廷的援軍?」

    「不錯,按時間,張濟的兵馬也應該到安邑了,但到現在還沒相信,這有些不尋常啊。」胡才神色凝重。

    從早上開始,白波軍就對安邑城發動了猛烈地進攻,中間沒有任何停頓,連續不停,瘋狂地進攻,直到剛才金鑼鳴響的那一刻,白波軍的進攻才漸漸停止下來。

    胡才看了一眼,這一天的攻擊,白波軍前面損失幾千人。這種得不償失的做法,恐怕只有郭太他們才做的出來。

    看了一眼郭太的大營,胡才眼中閃過冷se:「傳令,回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