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大道小說網 第十五章 何進的野望 文 / 燕天

    第十五章

    何進雖然這麼想,不過,現在率軍回京發動兵變,風險非常大,自己沒有必勝的把握。要知道現在河內的兩萬并州軍對他虎視眈眈,如果天子病重死去,自己趁著洛陽混亂的時候率軍回京發動兵變,那可就有絕對致勝的把握了。問題是,如果天子不死呢?或者這是天子為了誘騙自己速速進京而想出來的奸計呢?

    這不是不可能的,現在連自己的妹妹都不能從皇宮中傳來消息,很顯然天子很可能已經控制了自己的妹妹。

    不過,無任是哪一種情況,何進都決定暫不回京。這不管怎麼說,拖一段時間回京,影響不了大局。現在回京,贏了,也要廢盡九牛二虎之力,輸了,自己的命運可就像竇武一樣九族皆滅了。所以,還是等一等好。一旦天子真的死了,這雒陽的形勢可就天翻地覆,徹底由自己做主了。那時自己擁立劉辯做皇帝,獨攬大權,天下盡在自己掌控之中。

    何進寫好一封書信遞給袁術,「你立即回京把這封書信交給何苗。」何進說道,「此事不要聲張,萬萬不要聲張。」

    「何顒呢?要不要告訴何顒?」袁術問道,「雒陽的事情都由他一手策劃主持,這麼重大的事如果不告訴他,恐怕……」

    「不,這件事千萬不要對他說,更不要讓他知道你在京城。」何進說道,「如果陛下確實病入膏肓,那皇統的事就完全要靠宮內的宦官,而不是何顒和那幫士人,他們現在已經幫不上任何忙了。」

    何進其實還有話沒有說,因為他知道一旦何顒如果知道了這個消息,他會和那幫士人,甚至士族後面的幾個門閥會想盡一切辦法逼他進京發動兵變以便趁機剷除宦官,再順便把他也解決了,然後這天下就是他們士人的了。這麼好的機會他豈肯放過?

    他何進也不是一個傻子,就是發動兵變,他又豈肯殺死宦官?沒有宦官和士人相鬥,他怎能獨掌大權?這麼好的機會他又豈肯放過?

    更何況眼前的這個袁術是袁閥的人,宦官、士人、門閥,這是朝廷的三股勢力,雖然說豪門士族豪門士族,但豪門是豪門,士族是士族,並不能混為一談。

    何進不是傻子,豪門士族利用他和宦官鬥,他又何嘗不是利用豪門士族呢?如果沒有這些豪門士族的支持,他怎麼會成為大將軍呢?他的妹妹怎麼會成為皇后呢?

    現在皇統的事迫在眉睫,但何進明白,無任是豪門士族還是宦官,都想成為新皇帝的擁護者,但在這個爭權奪利的時候,又想把對方趕盡殺絕。豪門士族想剷除宦官,宦官想剷除豪門士族,而且豪門士族之間豪門與士族又相互利用,無任是宦官、豪門還是士族,如果哪一方被滅,他何進就失去了利用價值,等待的他只能是被拋棄的命運。

    所以何進既要在皇統的事中取得勝利,又要利用宦官、豪門、士族相互牽制,他不希望任何一方倒台。

    更何況有宦官的幫助,皇統的事很容易解決,也不需要率軍進京發動兵變。雖然他準備兵變,但用兵變的方法確立皇統風險太大,稍有不慎就是玉石俱焚之局。而且,天子歸天之後,利雒陽肯定很混亂,如果再發動兵變就是亂上加亂,雒陽可能會瞬間崩潰。雒陽一亂,國家必將動盪,到時候就是他何進掌權,也會成為眾矢之的,

    所以在天子歸天,新皇帝懸而未決,他何進又不能及時控制朝政的情況下,只有太后和宦官們能控制局面,能穩定雒陽的政局。所以,他在那封信中向趙忠、張讓等十常侍作了保證,在天子歸天後,只要他們能控制皇宮的形勢,說服太后和蹇碩推立劉辯為新帝,他就出手鉗制士人,維持雒陽各方權勢的平衡。

    到時候,只要宦官們和士人鬥得熱火朝天,他就非常安全。在他大權未握之前,維持雒陽的勢力平衡是唯一能穩定雒陽局勢的辦法。

    對宦官們來說,誰做皇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的性命和權勢,所以他們與何進握手言和當然要比與他為敵要好。他們一再向皇后表示願意鼎力相助不就是向他表達這個意思,

    也因此,有了宦官們有了他這個承諾,何進才認為這些宦官當然會盡心盡力地幫助他。所以他現在根本不擔心天子有什麼陰謀詭計。而就是因為有了宦官們的幫助,他就再也不怕士人們趁機對我發難了。

    只是何進的想法雖然是好的,但那些豪門士族豈是這麼容易對付的?他面前的是袁術,袁術是袁閥的人。

    袁術問道:「大將軍準備何時回京?」

    「我暫時不回京了。」何進說道,「我立即上奏陛下,說黑山軍於毒率部攻擊河內,阻礙了大軍西進之路。」

    袁術猶豫了一下,欲言又止。

    「你想說什麼?」何進問道。

    「天子一旦歸天,雒陽風雲變幻,大將軍務必要立即進京主持大局,以免節外生枝。」袁術勸道,「這裡距離雒陽太遠,消息傳遞不便,我看,大將軍還是一ri五十里,緩緩向黃河靠近為好。否則一旦雒陽有事,并州軍擋在大將軍面前,大將軍就是想回雒陽。恐怕……」

    袁術雖然沒有說完,但何進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遙遙頭道:「你不必說了,我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

    雒陽。袁家。

    在這個動盪不安的雒陽,袁閥就是雒陽的第一勢力,而袁閥的家主袁隗就是第一勢力的掌權者。但是此時的袁隗並不好過,天子睿智,雒陽宦官對付豪門士族,現在馬上就要死了,卻弄出皇統之爭,想讓大將軍何進反,想讓豪門士族跳出來,天子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削弱豪門世家的權利。

    袁隗老謀深算,對天子的一切瞭如指掌,但是那又如何?天子讓皇甫嵩掌控西涼軍,讓丁原的并州軍駐紮河內。就是為了對付豪門士族,在這個時候豪門士族根本不能站出來與天子作對,只能站在大將軍何進身後搖旗吶喊。

    只可惜這個大將軍何進也不是覺得的人,對於他們這些豪門士族並不信任,不僅如此,這一次去冀州募兵,根本沒有和他們商量。袁隗知道,這是何進在利用他們。

    「叔父。」袁術走了進來,看了袁隗一眼。

    袁隗淡淡地應了聲:「大將軍怎麼說?」

    「大將軍他還不願意回雒陽,他在等。」袁術回答道,然後拿出何進的信,遞給袁隗。

    袁隗遙遙手:「這是大將軍的。是交給何苗的吧,還是別打開了,這大將軍警明的很,這也許是對我們的一種試探。他身邊又不是沒人,也不是不知道你的身份,為什麼還把信讓你帶來?其實不看我也知道他想說什麼,咱們的這個大將軍啊,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他想獨攬大權,想利用宦官對付我們,呵呵,好沉的心機啊。」

    「那叔父認為……」袁術不動聲色的問道。

    袁閥是天下豪門士族的領頭羊,對於袁閥來說,在天子病重將去的情況下發動兵變的確是剷除jiān閹和外戚的最好機會,但風險卻是最大。宦官和外戚一旦利用天子剛去新帝初立人心不穩的時候矯詔反撲,豪門士族必將成為宦官和外戚嘴裡的禍國之臣並將因此而失去大義和民心,不真的軍隊可能會倒戈一擊,那時豪門士族可就是引火燒身自取滅亡了。

    但失去眼前這個絕佳機會,豪門士族可能再無機會和實力剷除jiān閹和外戚了。天子歸天後,大將軍必定要和宦官朕手操控皇統之事,而宦官為了生存也必定會和大將軍握手言和。如此一來,兩大權勢勢必水ru融,關係密切,將來,這兩大權勢不但會對豪門士族的生存產生巨大的威脅,更會加劇國家的禍亂,甚至有可能直接導致大漢國的覆亡。

    袁閥作為大漢帝國的第一大門閥,自然不想看到這種事情發生,他需要的是宦官和大將軍斗的你死我活,這樣豪門士族出來收拾殘局,從此以後豪門士族獨攬大權。

    作為袁閥嫡子。袁術當然希望袁閥能獨攬大權,到時候如果想更進一步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袁術沒想到是的,這天子、宦官、大將軍何進,一個個都不是那樣的簡單。

    皇甫嵩去西涼掌控西涼軍,調并州軍到河內,派大將軍去冀州,這一步步,一幕幕,很顯然是天子精心安排的,而現在大將軍的兩萬冀州軍在河內,卻不肯進雒陽,很顯然這大將軍並不信任他們,或者說這大將軍想利用他們。

    有冀州兵在手,加上雒陽的兵馬,此時,大將軍已經有了更好的辦法擁立皇統挽救自己的性命和權勢,他絕不會冒著玉石俱焚的危險率軍回京發動兵變。此時,宮內的宦官們已經成了大漢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的支持將直接決定皇宮是由太后作主還是由皇后作主,將直接影響到大漢皇統是由哪一位皇子繼承和延續。他們在何進的眼裡已經不是要殺之而後快的敵人而是可以讓自己輕而易舉獲得權勢和財富的親人了。

    然而這一切,並不是袁閥這些豪門士族想看到的,他們需要大將軍和宦官鬥,需要他們兩敗俱傷。

    但是如今大將軍擁兵在外,對雒陽虎視眈眈,只要不是白癡都會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大皇子繼承大統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各方權勢為了給自己爭取最大最多的利益,在大皇子繼承大統之前,勢必還有一番明爭暗鬥,只不過,這已經影響不了大局,更不會造成洛陽震盪。

    一場血雨腥風就這樣被瀕臨死去的天子輕易地化解了。這皇統之爭是天子挑出來的,這雒陽的危局也是天子刻意造成的,但他在自己即將死去的時候,他神奇般地把這一切又還原了。袁術有些不明白,天子既然這麼有手段,為什麼不早早動手?

    自從光武帝以來。他們這些豪門士族就是朝廷的一個巨無霸,無時無刻都想著控制朝廷,但是每一個皇didu需要各種手段對付他們,宦官,外戚是皇帝對付他們的手段,以至於一百多年來,多少豪門世家化為烏有,但是豪門世家在這風雲變幻的時代興起。

    袁閥不想步入那些豪門世家的後塵,唯有奮起反抗,如果不是黃巾起義,袁閥的勢力也不會這麼急劇膨脹。

    黃巾之亂對百姓來說是災難,但對袁閥來說是機會,如果不是這黃巾之亂,袁閥就不會有幾萬私軍。

    袁術作為袁閥嫡子,自然處心積慮為袁閥著想,他與袁紹鬥,但如果超過了底線,損失了袁閥的利益,袁隗是不會饒過他們的。

    現在大將軍想利用袁閥,他心裡很想知道袁隗是怎麼應付的,袁隗雖然偏向袁紹,但他相信這種關係著袁閥死生存亡的事,不會對他有所隱瞞。

    袁隗冷笑一聲:「大將軍好想法,但是我豈能讓他和宦官平安相處?他是手握大軍,心安理得,但那些宦官不一樣,他們膽小怕事,又走極端,大將軍既然不聽我的安排,我就讓宦官對付他,我就不信了,這些宦官有他的頭腦。」

    「可是,如果天子……」袁術有些擔心,這事如果讓天子知道了,宦官也不會與大將軍鬥,到時候一切安排豈不是功虧一簣?。

    「這件事不急,等天子死了再說。」袁隗冷笑一聲,「天子很聰明,但他小看了我們這些豪門世家,他以為自己一切都在掌控中,但是不要忘了我們可以保劉協不死。」

    「保劉協?」袁術一愣,袁隗從來沒有說過在劉辯和劉協兩人中支持誰,但聽袁隗的意思好像是支持劉協。

    袁隗看了袁術,說道:「你以為天子想立劉協為帝?」

    「難道不是嗎?」袁術反問道。

    「呵呵,對於天子來說,立誰為didu一樣,關鍵是這個人能不能對付我們豪門世家,這是這一百多年來天子選新皇帝的辦法。天子利用宦官制衡我們豪門世家,其實是因為沒把握把我們都殺了,劉辯殺戮果斷,劉協刁鑽刻薄,你說,哪一個為帝更合算?大將軍要立劉辯為帝,自然不會放過董太后和劉協,劉協一死,我們豪門世家和大將軍何進就是一團了,等將來劉辯長大,他會怎麼對我們?」

    「到時候不如……」

    袁術剛想說話,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袁術,你不能有這個心思,袁閥忠於大漢。」

    袁術口中唯唯諾諾,心裡卻不以為然。

    袁隗並不知道袁術在想什麼,繼續說道:「天子死了,大將軍勢必更加急於殺死蹇碩以奪取西園軍的控制權,解決來自皇宮內的威脅。蹇碩一死,太后失去了保護,她的生命就很危險了。」

    「所以,天子一旦歸天,那麼董太后和蹇碩就是無源之水,雖然看上去身份尊貴,權勢顯赫,但實際上不堪一擊,何進務必要置他們於死地以絕後患。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想保全董太后很困難,這對我們不利,除非蹇碩很快死去。蹇碩一死,董太后失去倚仗,她對何進的威脅就沒有了,這樣我們就可以想盡辦法讓她迅速離開雒陽。只要董太后離開雒陽,劉協的性命就算保住了。劉協如果出了事,將來我們就很麻煩。」

    袁術低聲問道:「你的意思是讓我和蹇碩談一談以堅定他速殺何進之心?」

    「對,雖然蹇碩要殺何進,但趙忠等一幫老東西又不願意看到何進立即死去,所以他們必定會出手阻擋以保住何進的性命。這樣一來,何進就被暫時趕出了雒陽,而他下次進京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殺蹇碩。只要蹇碩盡早被誅,董太后應該能安全返回河間國。否則等將來何進掌權,或者新皇帝長大,第一個要對付的是我們。他可以把劉協的死加在我們豪門世家的身上,這才是我最不願意見到的。」

    「如此一來,何進殺了蹇碩,但我們保了劉協,將來劉辯或者大將軍想對付我們,我們可以立劉協為帝。」袁術眼睛一亮。

    「不錯,大將軍的兵馬其實並不多,無任是西涼軍還是并州軍都不是他所能調動的,到時候他要麼向我們妥協,要麼被我們所滅。」袁隗說道。

    「可是,這立劉協為帝,只怕名不正言不順。」袁術擔心道。

    「憑什麼,有天子招書就行。」袁隗意味深長的說道。

    袁術明白了袁隗的意思,這天子招書有沒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袁閥代表著豪門世家,代表著天下士族,到時候大將軍就是與天下的豪門世家,天下的士族為敵。

    袁隗老謀深算,只可惜他只算了宦官和大將軍何進,根本不知道還有一個野心家在弘農對雒陽虎視眈眈,他不是別人,就是董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