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八章 鹿死誰手(6) 文 / 燕天

    第三十八章

    胡才離開何鹹的私宅,把看到的跟李肅說了,問他怎麼樣把這些裝備拿到手。

    李肅笑呵呵的說道:「主公,這不急,我們可以讓何鹹自己拿出來。」

    胡才遙遙頭:「來不及了,這一次何太后把宦官重新招入皇宮,何進與宦官之間的鬥爭恐怕就要結束了,何進一死,何鹹這個紈褲子弟想翻身恐怕……」

    「何進會這麼容易死?」李肅有些不可置信。

    「為什麼不容易?何進狂妄自大,不把宦官放在眼裡,甚至認為宦官不過是依靠天子與太后,但是他忘了,皇宮就是宦官的天下,想對付宦官,必須帶兵入宮,但何進有這個擔心嗎?」

    胡才冷冷的一笑:「我們必須早作準備,這雒陽已經不安全了,這兩天必須離開雒陽,哪怕不能說服何鹹,也必須離開雒陽。」

    胡才貪生怕死?不錯,他就是貪生怕死,世界上誰不貪生怕死,他現在才二十幾歲,手中有幾萬大軍,用不著拿自己的命開玩笑,這幾天是因為雒陽安全才呆在雒陽,如果雒陽不安全了,他還呆在雒陽幹什麼?

    …………

    雒陽,尚書檯。

    袁隗來到尚書檯,司空劉弘和尚書令盧植等大臣簡單問了一下情況後,一個個眉頭深鎖,苦思對策。

    「宦官再一次進宮後,他們馬上就會報復我們。」

    劉弘皺著眉頭說道,「大將軍如今手握重兵,宦官為了避免激化矛盾,必然會想盡辦法向大將軍示好。所以,他們要報復的對象只有我們。為了防備宦官肆無忌憚地連出重手,我們還是盡快想個應對之策,以免束手就縛,重演當年黨錮之禍。」

    「今時不同往日,大將軍如今要兵有兵,要權有權,他的目的已經全部達到,未必有決心要誅殺宦官。」

    尚書盧植擔心的說道,「而且現在太后勃然大怒,而太后的母親舞陽君又在雒陽,大將軍礙於情面,恐怕不會再對宦官痛下殺手了。想要對付宦官,必須靠我們自己。」

    「也不是沒有辦法,如今之計,只有再以重兵威逼雒陽。只要讓太后感覺到皇統不安全,她就不敢不答應。」袁隗冷聲說道。

    「重兵?」司空劉弘吃驚地問道,「吧的意思是讓前將軍董卓再一次以重兵威逼太后,逼迫太后再把宦官趕出宮?」

    「不錯,我們可以讓前將軍立即上奏天子,勸諫天子和太后順從民意,驅逐宦官。」

    袁隗冷冷的說道,「董卓的大軍就在函谷關,朝夕即至。董卓手中有一萬善戰之兵,加上現在在關中的十萬西涼軍,足可對抗大將軍的兩萬北軍和六路回援之師。至於西園軍,大將軍目前根本無力控制。相反,西園軍目前駐守於谷城以內,對雒陽的安全是個巨大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大將軍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和我們聯手,盡快誅殺宦官,穩定雒陽,否則……」

    尚書房內寂靜無聲,氣氛非常緊張。

    「此事稍有不慎就是兵甲之禍,後果不堪設想。」尚書盧植膽戰心驚地說道,「老大人,是不是太冒險了?」

    「相比於即將開始的黨錮之禍,這點險難道不值得冒嗎?」袁隗看看屋內的數位大臣,一字一句地說道,「現在還有誰指望大將軍能誅殺宦官,那就是自取死路。唯有依靠董卓的西涼軍,進逼天子和太后,我們才能將宦官一網打盡。」

    「如果太后執意不從,董卓的大軍是不是就要兵進雒陽?」

    尚書鄭泰擔憂地說道,「你們應該知道,這前將軍董卓性情殘暴,手段血腥,為人強悍,不講仁義,而且他貪得無厭,目無法紀,根本就是一個禍害。他可不是大將軍,大將軍雖然出身屠夫,但沒有董卓那樣的殘暴不仁。假如我們依靠他的支持兵逼雒陽,將來他勢必要倚仗此功要挾我們,這可能會威脅到雒陽的安全,而且他要是以兵逼迫我們答應他入朝為卿,那就有可能禍亂朝綱了。」

    「董卓,一個武夫而已,想控制他,易如反掌。這樣的人比大將軍好對付。」

    「但沒有董卓的大軍,大將軍怎麼會感到危機?怎麼會和我們聯手再誅宦官?沒有了大將軍的支持,我們不是那些宦官的對手,所以必須另外想辦法,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袁隗看著鄭泰反問道,「大將軍手握重兵,又是皇帝國戚,還參隸尚書事掌握國家大權,他完全可以獨自下令抓捕懲治那些罪人。但大將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以至於屢屢錯失良機。如今皇宮再入皇宮,隨即將再涉國政,這個時候如果不再逼著大將軍當機立斷,速速誅殺宦官,其後果更加可怕。難道董卓之害還要大於宦官之害?董卓一個武夫而已,能和一群深諳陰謀的宦官相比嗎?」

    「對付董卓,易如反掌,但對付那些宦官,有天子和太后在,我們只能束手無策,所以利用董卓對付宦官,勢在必行。」

    鄭泰被袁隗問得張口結舌無力反駁。

    袁隗看看司空劉弘和尚書令盧植。

    劉弘咬咬牙,點頭道:「董卓在函谷關只有一萬西涼兵,其他的十萬大軍在關中,即使他驕縱枉法,沒有關中大軍的到來,也翻不了天,難道大將軍何進手上的兵都是草芥嗎?給董卓下書,叫他立即急奏陛下和太后。」

    「宦官對董卓恨之入骨,就是因為董卓三番兩次地背叛他們。」盧植沉吟良久,緩緩說道,「董卓這個人我們不是很瞭解,所以,我們目前還是利用一下,暫時不要讓他兵進雒陽。現在雒陽的形勢變化太快,雖然很緊張,但還遠遠沒到生死存亡的時候,因此,大家不要太驚慌,還是按部就班來,盡可能逼著大將軍盡早誅殺宦官。」

    袁隗點了點頭,盧植的同意,讓他心裡舒了一口氣。豪門士族分為豪門和士族,他袁隗只能代表豪門,而盧植代表士族,如果得不到盧植的同意,他就是招了董卓,盧植也會想方設法阻撓的。

    …………

    大將軍府。

    大將軍何進時時刻刻的關注皇宮和豪門士族的一舉一動,不過現在宦官再度入宮隨侍,何進就不敢入宮了。宦官的存在,不但危及到何進的生命,也大大削弱了何進的權力。

    何進是絕不願意看到這一幕的。這對他的獨攬大權起到了嚴重的影響,而且有宦官在,皇宮就危機重重,他甚至不敢去皇宮。

    何進現在非常後悔。早知今日,前些時候就應該痛下決心把這些宦官全部殺了。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太后會出爾反爾,把宦官們重新召回了宮中。自己被騙了。那天自己把話都說到那個份上了,但太后還不能從宗族利蓋考慮,一心顧及著什麼舊日恩情,簡直不可理喻。

    必須把這些宦官全部殺死。

    這時,虎賁中郎將袁術匆匆走進了大將軍府。

    大將軍府內戒備森嚴,到處都是全副武裝的門客和親衛。

    袁術笑著對迎接自己的何為說道:「怎麼府內的親衛都換了?這都是你從南陽帶來的人?」

    何為是何進的堂弟,他聽了袁術的話,歎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現在太后再次重用宦官,大將軍的安全受到了威脅,我們只能用自己最信任的人了。」

    袁術大笑道:「大將軍就是手軟啊。」

    何進不待袁術施禮,立即問道:「公路,張讓他們在天子身邊還是在太后身邊?」

    袁術回道:「都在太后身邊。」

    「好。」

    何進揮手說道,「你帶著虎賁和羽林立即封鎖南北兩宮之間的復道,隔斷南北兩宮的聯繫。你不要怕天子和太后怪罪於你,一切有我。」

    袁術答應了一聲。

    何進看著袁術離開,眼裡露出一絲殺氣,心裡道:太后,別怪我心狠手辣。

    …………

    下午,虎賁中郎將袁術領虎賁、羽林兩軍封鎖了南北兩宮之間的復道。大將軍心腹何為率三千兵馬斬殺雒陽宮外的幾十個皇宮及其家人。

    一時間雒陽上下,宮內宮外殺氣騰騰。

    何太后大怒,下旨責問大將軍何進,命令他立即解除對皇宮復道的封鎖。

    何進急召司隸校尉袁紹問計。

    袁紹說:「現在僅靠大將軍一人之力看樣子是不行了,依我看,還是以重兵威逼太后。大將軍可以命令前將軍董卓兵逼谷城,命令王匡、張遼,張揚等人率軍向雒陽城進逼,以此來威脅何太后再罷宦官。」

    何進很猶豫,因為王匡、張遼等人的大軍一旦離開谷城,西園軍就成了問題。假如他們突然背叛,事情就麻煩了。

    袁紹看得出大將軍的擔心,笑道:「董卓的大軍就在關外,諒他曹操膽大包天,此時也不敢背叛大將軍自取禍事。」

    何進沉思了一會,點了點頭。

    第二天,駐守谷城的曹操上奏天子和太后,說前將軍董卓率部離開了函谷關,正往谷城進發,估計要兵臨雒陽。

    一時間雒陽震動。

    前將軍董卓兵逼雒陽的消息傳到洛陽後,宦官非常恐懼,趙忠和張讓等中常侍一面派人攜帶重金賄賂董卓,一面派人聯繫上軍校尉曹操,同時齊聚長秋宮苦苦哀求太后。

    何太后聽從趙忠和張讓等人的意見,下旨拜前將軍董卓兼領涼州牧,主掌西涼軍政,命令他接旨後立刻返回涼州。

    就這樣,董卓就不費吹灰之力拿回了十幾萬西涼軍,更何況這十幾萬西涼軍根本沒有被皇甫嵩控制。

    六月十四,袁隗和盧植親自趕到大將軍府會晤大將軍何進,三人密談了一天。

    六月十五,大將軍何進和太傅袁隗、尚書盧植等聯名上奏天子和太后,提出誅殺宦官。大將軍同時下令虎賁中郎將袁術率虎賁羽林撤出復道,解除了對皇宮的封鎖。少帝和陳留王劉協匆忙趕到南宮和太后相聚。

    同一天,大將軍何進命令駐守谷城的曹操和鮑鴻即刻率軍返回雒陽附近北軍大營駐紮,同時接到軍令的還有張遼、張揚屯兵都亭的北軍隨後也回到了雒陽城外的北軍大營。

    當天,大將軍何進命令張遼、張揚掌控北軍和西園軍。

    也就在這天夜裡,董卓率軍悄悄進入了谷城。五千鐵騎殺向雒陽。

    六月十六ri,上午,驃騎將軍何苗攜太后懿旨趕到了大將軍府。太后不願屈從於京畿重兵的脅迫驅逐宦官,她讓何苗告訴何進,她絕不會讓步。

    何進當然不聽何苗的話,他老調重彈,認為太后信任宦官是自取滅亡。並給太后上書。

    下午,太后的懿旨送到大將軍府。太后宣何進到長秋宮議事。

    何進遲疑不決。他不想去,但如果何太后不能理解自己的意圖,執意堅持己見拒絕殺宦官,自己就無法趁此良機徹底解決西園軍和穩定雒陽的局勢。作了這麼多的安排,何進不想在這個時候功虧一簣。

    而今天這個機會千載難逢,稍縱即逝,不能耽擱。何進想了很長時間,最後還是決定親自進宮勸說太后。

    為了安全起見,大將軍何進讓王匡和何為帶了三十騎,三百親衛隨行,並急令虎賁中郎將袁術帶五百虎賁羽林在南宮外負責警戒。

    何太后聽了何苗的回奏後,將信將疑,她和趙忠、張讓等人商量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張讓更是說道:「太后,現在大將軍和太傅兩人根本無視天子和太后的存在。他們隨意處置西園軍,撤換西園軍校尉,把西園軍併入北軍,大將軍居心何在?還不是為了獨霸權柄?我們這些人一死,大將軍是獨攬大權,太后和天子的安危怎麼辦?」

    何太后覺得有道理。決定堅決不讓大將軍得逞。

    …………

    何進進入宮門的時候,一個中黃門飛步而來,氣喘吁吁地喊道:「大將軍請慢行。太后懿旨,宣大將軍到嘉德殿接旨。」

    嘉德殿是大臣們的朝議之地。因為嘉德殿距離長秋宮較近,太后可以立即知道朝議結果,再把自己的意見讓中常侍傳遞給朝議的大臣們。一般來說,只有事關國家命運的重大聖旨才會在嘉德殿頒布。

    何進立刻想到了太后大概已經同意了自己的建議。何進心裡非常高興,隨即跟著幾名中黃門急速向嘉德殿而去。

    進了嘉德殿,何進看到了一臉憤怒的趙忠、張讓、郭勝等十幾名宦官。他們帶著幾十名小黃門從大殿兩側衝出來拿著刀劍圍住了他。

    何進知道上當了,大驚失色的向外跑去。

    「殺。」張讓等人冷哼一聲,幾十個小黃門向何進殺去。

    何進雖然是大將軍,但是實力不怎麼樣,,張讓手中的那鋒利的長劍筆直地戳進了何進的身體,洞穿而過。何進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瞪大一雙眼睛,難以置信地望著插在胸口的長劍,倒地死去。

    嘉德殿內一片死寂。

    趙忠和張讓等人望著血腥的大殿,滿臉冷笑,何進死了,生機盡絕。

    何進想殺他們,那就先殺了他。

    張讓眼中閃過厲色,只要控制天子和太后,他們這些宦官就能安然無恙。況且,他們大不了可以魚死網破,他們這些殘疾人本來就是生活在皇宮的,現在皇宮不讓他們呆下去,到不如拚個魚死網破。

    「關閉宮門。」張讓突然尖叫道,「關閉宮門,立即關閉南北宮門。」

    小黃門像瘋子一樣衝了出去。

    「封鎖長秋宮,把天子和太后控制在手,快……」張讓指著段珪說道,「還有陳留王,一定要看住他,不要讓他死了。」

    段珪轉身就跑。

    「立即下旨,命令北軍緊守大營,沒有天子符節,不許出營,違者誅殺九族。」

    「下旨給城門校尉伍瓊,命令他立即關閉雒陽城門,沒有天子聖旨,不許開門,違者誅殺九族。」

    「下旨,詔告天下,說大將軍圖謀不軌,陰謀弒殺當今天子,已經伏誅,現拜驃騎將軍何苗為大將軍,統領北軍。」

    張讓指著呆若木雞,失魂落魄的宦官們,厲聲吼道:「快點,不想死就快點。」

    宦官們霍然心驚,一哄而散。

    南宮的宮門轟然關閉,宮門外的袁術、何為大驚失色,袁術驚慌失措道:「大將軍出事了,快,快殺進去。」

    「這,沒有天子的命令……」何為有些遲疑。

    「管不了那麼多了,馬上派人通知太傅……」

    「速去驃騎將軍府稟報何大人,就說大將軍危在旦夕,性命堪憂,請他速帶人馬趕到南宮。」

    「快……快……快」

    「命令城門校尉伍瓊,命令他立即關閉雒陽城門,攔截任何天子聖旨。」

    急驟的馬蹄聲敲擊在長長的大道上,讓人窒息的幾乎喘不過氣來。

    袁術看著這重重關閉的宮門,眼眸深處閃過興奮之色:「所有人,隨我殺。」

    幾百兵馬殺向宮門,但此時大門已經關閉,一個宦官從宮牆上扔出一個人頭:「大將軍陰謀弒殺當今天子,已經伏誅,你們馬上退下。」

    袁術罵道:「是宦官殺了大將軍,劫了天子,大家隨我殺進去,救天子。」

    「殺……」

    「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