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五十二章 世家之亂(8) 文 / 燕天

    第五十二章

    胡才知道,自己如果剷除這股勢力輕而易舉,但是剷除了以後呢?一定還有別的勢力形成,所以胡才才決定在對方沒有發動前聽之任之,以靜制動。

    胡才相信在錦衣衛的監視下,衛仲道這些人翻不起什麼風浪來。況且就是有什麼動靜,只要軍隊在他的手中,憑幾個世家的私兵能怎麼樣?

    唯一讓胡才擔心的是張遼,張遼畢竟是大將軍何進的心腹,何鹹現在在衛仲道等人的指使下頻繁的接觸。

    張遼在虎賁軍中有影響力。更是直接掌控五千虎賁軍,如果被何鹹拉過去的話,這可能要出大亂子,所以胡才不得不防。雖然張遼可能對他忠心,但胡才不能把希望放在忠心上。

    想到這,胡才覺得自己該做些什麼。

    …………

    深夜,河內郡,河陽城。

    韓浩站在黃河岸邊,望著黑漆漆的夜空,心裡焦慮不安。

    此時如果董卓趁著袁紹、王匡和黃巾軍激烈交戰的時候渡河攻擊。河內危矣。

    急驟的馬蹄聲突然敲碎了寧靜的黑夜,清晰地傳進了韓浩的耳中。

    韓浩的心突然劇烈地跳動起來。

    …………

    第二天黃昏,雒陽。

    快馬飛一般衝進了大帳,「相國,河內王匡的兵馬突然出現在孟津關和小平津關。李傕和郭汜兩位大人請示怎麼辦。」

    董卓冷哼了一聲,不屑地問道:「袁紹這個叛逆能有幾個兵?是不是河陽的韓浩?」

    那個信使大汗淋漓地連連點點,「我們在兩個關隘上都看到了韓浩的戰旗。」

    董卓用力一揮手,「回去告訴李傕和郭汜,我明天上午親自趕到孟津督戰。」

    李儒再一次勸說董卓立即和胡才聯繫,「我們攻打河東八天了,目的已經基本達到。下一步應該是和胡才打打談談,以便主公集中主力南下攻佔穎川和南陽。現在我們實在沒有必要把兵力浪費在河東和河內。難道主公要放棄南下作戰,轉而渡河攻殺袁紹?」

    「按時間推算,胡才已經開始調動兵馬了,我們應該盡早和他商談,以免延誤時機。」李儒勸道,「袁紹不會任由我們渡河攻擊威脅他的生存。我們攻得越猛,孟津和小平津的援兵就會越多。時間不等人,大人還是立下決斷。」

    董卓聞言遙遙頭。他說道:「現在兗青徐三州戰火連天;袁術已經遭到了董越的攻擊,首尾不能兼顧;袁紹的援兵已經到了關隘,三面受敵;河東也要繼續打。戰場越多,各方付出的代價就越大。隨之而來的就是錢糧的緊張,尤其是冀、豫、荊三州的糧食,馬上就會成為各方搶奪的對象。糧食少,仗就會打得更加激烈,打仗的時間就會更加長,此起彼伏的戰鬥就會持續不停。青州的黃巾軍和冀州的黑山軍,兗青徐三州的平叛大軍,河內的袁紹,冀州的韓馥,荊豫兩地的袁術孫堅劉表,白波軍的胡才,甚至幽州的劉虞、公孫瓚,都會加入到這場血腥殘酷、曠日持久的生存大戰中。」

    所以董卓認為他不但要把今年的糧食搶到手,還要破壞各地的春耕,讓他們失去明年的糧食,讓他們互相爭鬥,讓他們失去三年後,甚至四年後的糧食。

    只要他們在關東一帶不停地打仗,不停地擄掠,不惜一切代價挑起各方的戰火,一直打到明年四月的春耕,把關東、穎川和南陽都打成一片廢墟,這樣他們就能安安心心地待在關中,而其他人會累得連喘氣的時間都沒有。他們為了糧食,為了生存,會在冀州、豫州和荊州打得熱火朝天。

    胡才,袁紹、袁術,甚至劉虞、公孫瓚、陶謙、劉表等人,他們的戰爭烽火連天,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安全,才能生存,才能憑借關中的千里沃野,憑借年年的擄掠,兩到三年內就能恢復元氣,然後西涼軍再征戰四方,穩定社稷,建下蓋世功勳。

    李儒暗自驚駭。

    這一些董卓從來沒有和他說過,李儒從來不知道董卓有這麼一個龐大的計劃,此時聽了董卓的話,目瞪口呆。

    「主公,你不是說要佔據南陽和穎川嗎?」李儒詫異地問道,「怎麼主公突然改了主意?」

    「我從來沒有改變主意,只是你們沒有理解我的本意而已。」

    董卓大笑道,「不其侯伏完他們為什麼去河東?難道就是為了制約胡才的權勢嗎?笑話,沒有軍隊,沒有武力,他們幾個憑什麼制約胡才的權勢?在現在,軍隊才是最重要的,胡才以白波軍起家,在軍隊上他會放手嗎?朝廷的那些老傢伙,特別是楊彪,他讓不其侯他們去幹什麼?他們以為我不明白嗎?不,我都明白,他們這是要利用胡才,利用他們的威信,分化和拉攏白波軍將領。然後呢?然後他們就要利用這些白波軍將領對天子的忠誠,極力說服他們放棄白波軍,攻打長安。」

    「胡才是誰?胡廣的孫子,胡廣在士族中有影響力,但是不其侯他們這些皇親國戚的影響力也不可小瞧,白波軍不一定因此而亂,胡才也不一定因此而失去對白波軍諸將的控制,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胡才會因此而陷入兩難境地。是放棄白波軍攻打長安?還是力保白波軍維持制衡?」

    「我佔據荊、豫兩地的州郡後,雖然可以就此擺脫京畿的危機,但我要分兵駐守,繼而會導致長安空虛。如果胡才決定放棄邊郡攻打長安,我怎麼辦?朝廷中有一部分人是準備利用胡才對付我,這一次不其侯他們去河東,就是因為他們的推波助瀾。而朝廷不安,我的性命也會朝夕不保。」

    「所以我打河東,把胡才誘出安邑,給不其侯他們這些老臣們足夠的時間建立自己的勢力,制約和掣肘胡才,從而動搖他的決心,逼著他打長安或利用。這樣一來,我既能把胡才拖入連番大戰,消耗他的錢糧,還能引發白波軍內部的爭鬥,誘殺長安朝廷的那幫叛逆。」

    董卓猛地一拍手,興奮地說道:「幾個月後,無論是白波軍軍政,還是白波軍大軍,胡才都已經不能用一個聲音說話了。雖然他還能控制大局,但他受到的掣肘太多,就像一頭狼失去了利齒。傷人足矣,殺人卻要大費周折了。」

    「到時候,你覺得胡才是那些老謀深算,老奸巨猾的人對手嗎?他只能控制軍隊,但是軍隊也不一定和他一顆心,除了和胡才一起起兵的幾個老人外,其他人恐怕就難說了,張遼、李蒙等人恐怕就是不其侯伏完他們這些老傢伙拉攏的對象。」

    「胡才啊,胡才,你恐怕不會想到,我安排何鹹和張遼去河東,就已經開始準備這一天了。」

    「胡才不是建立了什麼軍幕府嗎?軍幕府的大部分人是河東的世家子弟,還有一部分是寒門中人,而那些世家子弟就是不其侯伏完他們拉攏的對象,如果能控制軍幕府,對胡才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董卓接著揮手笑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哈哈……」

    「胡才沒有錢財,也沒有糧食了。袁紹也是一樣。兗青徐三州的平叛大軍,青州的黃巾軍,冀州的黑山軍,所有人,除了我們,他們都沒有糧食了,於是……」

    董卓一拳砸到案几上,大聲吼道,「他們打起來了,我們的機會就來了,哈哈……他們自相殘殺,殺到最後,活下來的人奄奄一息,我們拿著刀,可以一路毫不費力地殺過去,重振我大漢社稷。」

    說到這裡,董卓興奮道:「怎麼樣……怎麼樣?我這個主意怎麼樣?」

    李儒看著董卓,默默地想著他剛才所說的話,一時啞然無語。這太瘋狂了,誰也恐怕沒有想到,董卓有這樣的計劃。

    「這麼說,主公的主要目的是打河東?」李儒輕聲問道。他不得不承認董卓的計劃的可行性,打仗靠的是什麼,是糧草,只有大量的糧草,才能打仗,胡才,袁紹他們沒有糧草,自然不會打長安。

    「打河東還不夠,還要打袁紹。」董卓得意洋洋地說道,「兩個我都打,我要讓他們把冀州的錢糧很快消耗一盡,然後我看他們怎麼辦?他們想打雒陽?想打長安?好,可以,打吧,我縮回關中,給他們打,但他們總要吃飽肚子才能打吧?你們一直擔心他們三方結盟打我一個,哈哈……你們怎麼就不想想,這一仗打起來就是半年多,他們哪有糧食供應幾十萬萬大軍半年的需要?但他們沒有這麼多軍隊,又怎麼打敗我?哈哈…上一次胡才給了我半年時間,總算讓我喘了口氣,只是他們自己卻越來越慘了。和年初比起來,他們現在和流民也差不了多少。哈哈,我窮?我窮嗎?這個月關中的糧食豐收了,我再南下一搶,我就富可敵國了。」

    「哈哈……」董卓看著震驚不已的李儒,越想越是得意,不禁大笑起來,「論打仗,你們比我差多了,哈哈……」

    「主公,北軍錢糧首先需要得到保征,否則,主公這麼幹,就是飲鴆止渴、自取死路。」李儒提醒道,「關中今年的糧食,我們肯定要用完,然後我們要等到明年五月chun小麥收割的時候才能得到補充。所以這個月,大軍主力必須南下荊、豫兩地大肆擄掠。」

    「現在南陽的袁術兵力有限,孔胄手無縛雞之力,唯獨一個孫堅有點麻煩。」

    董卓毫不在意地說道,」我讓呂布纏住孫堅,讓董越、胡軫兩人人在南陽和穎川一帶挖地三尺。以我們現有的幾萬人馬,只要一個月時間,這兩郡的錢糧就是我的了。「

    董卓指著李儒說道:「你明天就去南陽指揮戰鬥。」

    …………

    河東,安邑。

    砰!

    胡才的手猛然在几案上一拍,臉色猙獰的說道:「好,好的很。」

    胡才抬頭看著不其侯伏完、蔡邕等人,冷冷的說道:「這就是你們的建議?」

    胡才沒想到伏完和蔡邕他們這麼快就向自己動手,他們以董卓攻打河東為借口,讓胡才攻打長安和雒陽,這看是為胡才好,其實其心可誅。

    白波軍缺少糧草,伏完和蔡邕他們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們仍然想讓胡才攻打河東,其目的是什麼?還不是想讓胡才犧牲邊郡和流民為代價,如果不理那些流民的話,河東的糧草可以支持一段時間。

    「不錯,難道大將軍認為這不可以嗎?」伏完看著胡才面無表情的問道。

    「這是什麼狗屁?現在白波軍不會離開河東的。」胡才冷冷的說道。

    「大將軍膽子怎麼會這麼小?」伏完諷刺道。

    「我家大業大,膽子小一點也正常。」胡才淡淡地回答道。此時他已恢復了冷靜,他明白,這個時候如果著了他們的道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伏完略顯詫異地看了胡才一眼,然後毫不氣餒,不厭其煩地繼續給胡才分析局勢,詳細解釋把董卓大軍羈留在洛陽的諸般好處。雖然他沒有絕對把握誅殺董卓,但他認為只要白波軍出兵,雒陽一亂,董卓就會失去南下佔據穎川和南陽的最好機會。

    胡才安靜地坐在那裡,不急不躁,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大人是我大漢的大將軍,應該以社稷為重,以天下蒼生為重,應該盡早出兵,勤王除jiān……」

    胡才搖搖手,打斷了伏完的話,「不其侯不要和我說什麼社稷,什麼蒼生,我不懂這些東西。我只問你一句話,把董卓的大軍主力留在洛陽,對白波軍有什麼好處?能不能讓白波軍解除現在面臨的危機?」

    伏完臉色微變,沒有說話。

    董卓如果不能佔據穎川和南陽,不能最大限度地掌握主動,他很可能一怒之下毀了關東,毀了大漢的根基,和大漢社稷同歸於盡。今天的形勢已經不同於年初的形勢,今天的董卓也已經徹底看清了胡才,知道胡才不可能和他合作,所以他絕不會放棄今天這個打擊胡才的機會。

    而胡才的發展也讓董卓感到的危機,特別是胡才佔領河套,對關中有嚴重的危險,董卓為了擺脫這種困難,就必須與胡才一戰,所以雙方其實可以說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

    所以胡才這句括,把各位難住了,他無法給胡才一個合理的解釋。

    「白波軍的事,我遠遠要比大人清楚。」

    胡才冷冷的望著半晌無語的伏完說道,「白波軍沒有錢糧打仗,年初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白波軍要想打仗,除非能痛下決心,放棄河套,放棄邊邊郡。大人應該知道兗青徐三州為什麼會爆發黃巾暴。這場暴從三月開始,一直延續到現在。各地戰火連綿,生靈塗炭,百姓苦不堪言,社稷飽受摧殘。為什麼會這樣?起因看上去好像是都年和去年的兩場水災導致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成了無家可歸一無所有的流民,但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是袁紹,是討董大軍,是那幫大漢的叛逆。那幫叛逆為了打仗,不但搶去了朝廷給三州災民的賑濟,還大肆擄掠了三州的錢糧,結果逼得百姓們沒了活路,只有揭竿而起。如果他們沒有舉兵討董攻打雒陽,兗青徐三州即使爆發黃巾暴,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釀成社稷敗亡的大禍。」

    「現在我們河東面臨同樣的問題。軍幕府六郡安置了幾十萬流民,只要我決定出兵打仗,這些人隨即沒了食物,沒了活路。在黃巾軍肆虐天下州郡的今天,他們會怎麼做?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加入暴的行列,然後衝向河東,衝向中原……」

    胡才冷笑一聲,「大人,我想請問一句,在這種情況下,河東還能保住嗎?這結果誰來承擔?是你嗎?」

    「我不明白袁紹那幫人為什麼要討伐董卓?尤其是在我大漢帝國危在旦夕,元氣大傷的時候,董卓也許是我大漢的jiān佞,但禍國者不是董卓,而是袁紹曹操們。受到討伐的應該是他們,而不是董卓。如果不是袁紹他們自私自利,天下豈會大亂?」

    「所以,無論是從社稷出發,還從白波軍出發,我暫時都不會主動攻擊董卓。即使董卓因為各種原因要打河東,我都不會應戰,我絕不會以放棄河套等為代價攻打雒陽和長安。我不是董卓,也不是袁紹。」

    「如果是為了天子,為了大漢社稷呢?」伏完立即問道。

    胡才冷冷的說道:「天子在長安,完好無損,大漢社稷是什麼,我不知道。」

    伏完張口結舌,不可置信的看著胡才。

    過了好久,伏完神態索然地站起來,拱手說道:「大將軍好自為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