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九章 公孫瓚和劉備 文 / 燕天

    第九章

    胡才自然不會放棄冀州,冀州是白波軍為了的糧草供應基地,所以必須在明年三月之前拿下冀州,時間太緊了,白波軍必須早做準備。而且一旦展開攻擊,就要同時對付袁紹和公函瓚兩個人。

    按照胡才的估算,公孫瓚有三萬兵力。袁紹拿下冀州後,至少也有三萬兵力,如果劉岱、王匡、曹操和張揚等州郡大軍陸續北上,那麼他就要和九萬到十萬的大軍對決。而白波軍呢?我們目前在冀州方向能調用的只有張遼、江政兩支大軍,也就是一萬人。北方的驍騎軍的鐵騎最多只能調用一半,邊郡不能沒有鐵騎駐防,這樣也只有一萬五千人。雙方的兵力有八到十倍的差距,如果再調到黑鷹鐵騎和近衛軍的話,也不過兩萬五千人,有四到五倍的差距,實在沒辦法硬打,只有尋找合適時機。

    而現在的天下大勢已經改變,去年對董卓來說,日子最難熬,但他硬撐了過來。從去年十月開始,董卓開始南下燒殺擄掠,一直到今年春天,他肥了,關中也得到了喘息。雖然關中六月的時候遭到了地震災禍,但倒霉的是百姓,董卓不會拿一粒糧食出來賑濟災民的,他只會把災民趕出關中,把包袱丟給別人。董卓有了錢糧,就會派北軍不停地攻打雒陽。

    而雒陽就像董卓手中的一塊肉,白波軍和袁紹、袁術,還有各地州郡大吏對這塊肉垂涎三尺,都要來搶。結果關東的人自相殘殺,實力損耗,而董卓卻越來越強大。最後關東諸侯被這快肉所牽累,成了董卓的口中美食。

    現在董卓因為穩定了長安,在胡才離開弘農後,董卓就出兵潼關,董卓這次出兵潼關充分暴露了他的這種意圖,他今天出兵打一次,明年chun上再出兵打一次,雒陽一有什麼風吹草動他就出兵,這樣袁紹、袁術、其他人立即就會看出董卓的意圖。袁紹如果不搶這塊肉了,白波軍就沒有機會打冀州,冀州也會越來越難打。如果白波軍無法打冀州,只好和董卓乾耗,以并州河東地方貧瘠,將來會被董卓活活拖垮。

    所以,白波軍要立即改變策略。因為白波軍沒有時間再等下去了,胡才雖然有歷史的先天性,但他並不知道袁紹什麼時候會和公孫瓚翻臉?到底會不會翻臉?也不知道黑山和青州的黃巾軍會不會因為公孫瓚的南下而遭受重創?如果黃巾軍遭到了重創,冀州、兗州、青州的形勢立即就會產生新的變化,這種新變化會不會對白波軍更加不利?這些都不知道,所以胡才不得不採取相應的計劃。

    畢竟如果明年三月董卓再攻雒陽,這樣董卓的意圖就暴露無疑了。袁紹考慮到自己的實力和其他各種因素,可能會改變策略,暫時放棄攻佔雒陽,轉而和公孫瓚聯手穩居冀州,以逼迫白波軍在關東、關西之地和董卓對壘,並趁機斷絕白波軍和各地州郡的聯繫,大幅削弱白波軍的實力。

    這是胡才絕不願意看到的,如果袁紹在冀州站穩腳跟,白波軍只有并州和河東,河套,怎麼是袁紹的對手?

    所以胡才也想馬上出兵,搶在明年春天拿下冀州,但兵力不夠怎麼解決?糧草不足怎麼解決?

    鄒氏提供的一百萬糧草,胡才也不想全部花在這一次出兵冀州上,而因為受到糧草制約,最早要到十一月才能展開攻擊。這個時候,冬天已經到了,黃巾軍會退兵,袁紹和公孫瓚可以集中兵力和白波軍對決。其次,冀州打起來了,我們就要防備董卓打河東,打雒陽。

    弘農的兵馬夠不夠?要不要增援?這才是胡才需要考慮的問題。一萬玄武軍能不能抵擋?

    如果白波軍同時在兩個戰場上作戰,其難度之大,危險之大,可想而知。第三,冬天打仗,所需要調用更多的民夫,消耗更多的糧草。如果把河套屯田區的五萬大軍調到冀州戰場,把李蒙的一萬鐵騎也全部調到冀州戰場,冀州就有八萬四千大軍,也就是,我們至少需要徵調五十萬民夫。再加上吳川在弘農一萬大軍和十幾萬民夫,這樣的仗白波軍根本打不起。

    總的來說是因為白波軍無法和袁紹、公孫瓚、劉岱這些人相比,他們背後都有冀州、兗州、徐州、揚州、豫州等州郡支持,他們能得到源源不斷的糧草輜重。雖然這兩年各地州郡遭到了黃巾軍的攻擊,但冀州東、北部的郡縣、兗州西部的郡縣,徐州、豫州南部的郡縣都沒有遭到黃巾軍的洗劫。尤其是揚州,完好無損。如果他們決心要擊敗白波軍,上下齊心,白波軍是不是能得到冀州?這是個大問題,胡才不得不考慮,如果真到了那個地步,白波軍怎麼辦?

    胡才不得不考慮這個後果,如果真的這樣怎麼辦?放棄冀州?不可能的,不放棄冀州,沒有其他地方的糧草支持,白波軍不能自給自足,怎麼辦?

    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利用董卓,利用董卓來獲得其他州郡的糧草支持,所以只要把董卓的北軍擋在弘農城以北,河東和雒陽暫時就沒有危險。而各地州郡則會明顯感覺到董卓對他們的巨大威脅。他們為了自身的安全,會繼續賣糧食給白波軍,支持白波軍的大軍和董卓持續作戰。同時,袁紹為了削弱白波軍的實力,也會想盡辦法把白波軍盡早拉到冀州戰場,讓白波軍陷入兩面作戰的險境。這樣一來,白波軍既有了糧食,也有了進入冀州的機會。

    到時候白波軍是聯合袁紹打公孫瓚,所以無需更多兵力,也無需擔心大軍糧草不濟。至於何時趕走袁紹和公孫瓚,徹底拿下冀州,那要看形勢的發展,一步步來。畢竟以現在的形勢,冀州不是說能拿下就能拿下的,需要一個過程,免得被哽死了。」

    但這樣做非常危險,一旦董卓佔據了函谷關,佔據了雒陽,白波軍就失去了和各地州郡的聯繫,失去了持續的糧食供應,也陷入了被董卓和袁紹兩面包圍的絕境。那時,冀州戰場必然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白波軍可能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白波軍形勢也會急轉直下,迅速惡化。

    如果真的到了那個地步,那可真是到了萬劫不復的地步了,所以能不能在弘農抵擋董卓的大軍,就這一次的關鍵。吳川的一萬玄武軍能不能抵擋是關鍵,胡才明白,如果再調大軍去弘農已經不現實了,因為北方邊軍需要大軍,并州需要大軍,河套需要大軍,十萬白波軍太少了。

    當然,胡才可以調動折衝府兵馬。河東二十城,十八個折衝府,本來折衝府兵馬有四萬左右,但是幾次大戰,損失慘重,現在河東的折衝府兵馬只有兩萬,并州九十八城,七十個折衝府,折衝府兵馬五萬,加上十萬屯田兵,白波軍還可以調到十七萬大軍,但是這十七萬大軍的糧草呢?

    沒有糧草,怎麼解決?河套、朔方等地的十萬屯田兵,至少在兩年裡不能動,這十萬屯田兵和白虎軍,青龍軍,驍騎軍是駐守北方防備匈奴和鮮卑人的,如果失去了他們,匈奴人和鮮卑人南下怎麼辦?

    南匈奴雖然沒有了,但是還有北匈奴和鮮卑人,還有其他的各種遊牧民族,對於白波軍來說,他們是穩定北方安全的障礙。

    如果不是匈奴遊牧民族,白波軍至少可以調到三萬大軍南下,而且這三萬還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如果有了這三萬精銳之師,拿下冀州不是問題,可惜啊,以河東、并州為根據地,雖然有了戰馬資源,卻是個四戰之地。

    當然,如果有糧草的話,白波軍可以擴充十萬,到時候兵馬就不會這麼短缺了,只可惜,糧草一直以來是白波軍最大的問題。

    現在有鄒家等商賈的支持,白波軍的糧草問題雖然得到了緩解,但想解決還是有一定問題的。所以想出兵,必須在秋收以後,只有這樣,白波軍才能堅持幾個月的戰爭。

    拿下冀州,恐怕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了,必須作好長時間的準備。

    …………

    冀州,鄴城。

    袁紹剛剛回到鄴城,就接到了公孫瓚的急書。公孫瓚催討渤海郡。

    今年八月的時候,張燕、於毒、眭固重整兵力,再度向魏郡發起了攻擊。袁紹、韓瓊、潘鳳隨即領軍迎敵。

    河內太守王匡和張揚接到袁紹的命令後,隨即率領新徵募的五千大軍向黑山、鹿腸山一帶發起了攻擊,以牽制黑山軍在冀州方向的凌厲攻勢。

    同一時間,兗州牧劉岱、東郡太守曹操、濟北相鮑信等州郡大吏也集結兵力,和黃巾軍大帥司馬俱在東郡、濟北一帶連番血戰,意圖切斷司馬俱和徐和之間的聯繫,以幫助公孫瓚在渤海、甘陵國一帶擊殺黃巾軍。

    這時,在北海國、泰山郡和琅琊郡一帶,黃巾軍首領管承、管亥率軍和數路官軍激戰,以牽制徐州方向的兵力北上支援。

    公孫瓚幫助袁紹佔據冀州之後,立即向他討要渤海郡。袁紹的回答很簡單,我剛剛主掌冀州,需要時間穩定和安撫冀州各郡。請稍等一段時間。公孫瓚也沒懷疑什麼,帶著大軍在甘陵國的東武城南面和徐和打了一仗,打輸了。這一仗他也就是應付一下袁紹。袁紹既然答應把渤海郡給他,他當然先要保護好自己的家了。公孫瓚於是把主力都放在了渤海郡的南皮一帶抵禦黃巾軍。

    黃巾軍徐和督軍急上,準備攻打安平國,但清河把他們擋住了。清河河道很寬,黃巾軍又沒有什麼渡河工具,加上公孫瓚和甘陵、安平兩國的郡國兵拚死阻擊,渡河屢屢失敗。到了九月,黃巾軍改變了攻擊方向,他指揮大軍順著清河向東,攻擊渤海郡。

    公孫瓚再度急書袁紹。他對袁紹說,我已經把黃巾軍擋在了清河以南,黃巾軍眼看北上無望,於是往渤海郡而去。你還不立即把渤海郡給我?

    公孫瓚的意思是,渤海郡現在還是你袁紹的,你如果再不給我,我就不給你守了,任由黃巾軍燒殺擄掠去,看看最後損失最大的是誰。

    袁紹立即回書公孫瓚,他對公孫瓚說道,我正被張燕、於毒,眭固打得焦頭爛額,節節敗退。你能不能抽調兵力幫我一把?他提都不提渤海郡的事。袁紹吃準了公孫瓚,他不怕公孫瓚不出力。渤海郡給黃巾軍佔了,最後吃虧的還是公孫瓚。

    公孫瓚無奈,率軍相擊。

    早在五月的時候,黃巾軍首領吳霸就率領十幾萬人從青州的平原郡渡河北上了,但他們兵力不夠,遲遲不敢攻打冀州。平原郡太守劉備率軍攻擊,雙安往來廝殺好幾個月,結果黃巾軍戰死了好幾萬,沒有打敗劉備。

    此時的劉備手中有七八千兵馬,手下有張飛、關羽為大將,在公孫瓚的支持下,又組建了五百鐵騎,在與黃巾軍大戰的時候,劉備、張飛。關羽殺的黃巾軍丟盔卸甲。

    七月,黃巾軍捲土重來,吸起了教訓,以優勢兵馬攻打劉備,劉備屢戰屢敗,就在他準備渡河返回高唐縣堅守的時候,事情突然發生了變化。

    黃巾軍首領吳霸得知徐和向渤海郡而來,大喜,立即指揮大軍鋪天蓋地一般殺進了渤海郡。徐和與吳霸一左一右,齊頭並進,殺得公孫瓚喘不過氣來。

    十月初,公孫瓚在南皮和黃巾軍對陣。激戰正酣的時候,黃巾軍後方突然大亂,劉備帶著一隊人馬奮力殺進中陣,關羽一刀砍斷了黃巾軍的大纛。黃巾軍軍心大亂,隨即在徐和和吳霸的指揮下,急速後撤而走。公孫瓚看到劉備後,又驚又喜,雙方寒暄一番,公孫瓚就把劉備留下了,又給了他五百匹戰馬,告訴他,我們兄弟一起殺黃巾軍。

    公孫瓚一邊命令大軍追擊黃巾軍,一邊第三次急書袁紹討要渤海郡。

    袁紹此時和張燕剛剛激戰完畢,回城整軍,他非常無奈地對審配說道:「公孫瓚催的這麼急,如何是好?」

    審配笑道:「主公再回書,說由於公孫將軍見死不救,導致我大軍敗回鄴城。為了保住鄴城,我正在向白波軍江政求救,此事容後再議。」

    袁紹遲疑道:「現在就主動向白波軍求救,是不是太早了?」

    審配搖手道:「不早,不早。大人再不求救,估計公孫瓚要殺到鄴城來了。」

    公孫瓚接到信後,一陣冷笑,「想耍我?找死。」他立即召集眾將,命令各部放慢追擊速度,引誘黃巾軍停下腳步,「我們和黃巾軍決一死戰。」

    公孫瓚可不相信袁紹真的想讓白波軍進入冀州,白波軍可不是黑山軍和黃巾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又是百戰之師,以袁紹手中的兵馬是白波軍的對手?

    然而公孫瓚並不知道,袁紹根本沒有想要冀州,他想要的是雒陽。

    早在一個月前,袁術因為劉表攻打南陽,不得不離開雒陽去南陽主持大局,本月初,董卓派大軍出潼關,猛攻關西。白波軍吳川率軍阻擊,現雙方正在燭水一帶激戰,而莊不得擊卻在這個危急時刻急匆匆離開了安邑,來到了晉陽。據說,是因為晉陽的民心浮動,不得不去主持大局。

    袁紹喜出望外,立即急書公孫瓚,渤海郡是大漢帝國的,不是我袁紹私人的,我憑什麼給你?將軍恃功自傲,驕橫跋扈,驕恣枉法,將來必有滅族之禍。我奉勸將軍,此戰結束後,還是趁早滾回幽州吧。

    另外,再告訴你一件事,你弟弟公孫越被孫堅在陽翟城外給殺了,你的兩千鐵騎也被他們殺了個乾乾淨淨。袁術和征北大將軍胡才是同盟,袁術殺你弟弟是征北大將軍的意思,如果你想找我麻煩,最好先想想征北大將軍胡才吧,再想想屯兵邯鄲城的江政。你膽敢攻打我,我必定聯合白波軍,把你剝皮抽筋,挫骨揚灰,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公孫瓚聽了勃然大怒,他連忙停止了對黃巾軍的戰鬥,調兵遣將,準備以武力奪取冀州。

    公孫瓚手中有三萬兵馬,加上劉備的兵馬,有近四萬人,公孫瓚知道現在袁紹與黃巾軍黑山軍在打,所以就帶著幾萬大軍去了渤海,公孫瓚想到,你袁紹不是不想給我渤海郡嗎,我自己去拿,你袁紹的兵馬在渤海郡不過幾千,能抵擋我幾萬大軍嗎?

    孫堅雖然殺了我弟弟。但現在自己沒有實力去對付孫堅,我先解決了你袁紹,佔領了冀州再說。只要得到了冀州,我就可以組建十萬大軍,到時候想解決誰就解決誰,你袁紹也要看我的臉色行事。

    幽州貧寒,公孫瓚再也不想返回幽州了,他命令劉備為左翼,公孫續為右翼,大軍浩浩蕩蕩殺向渤海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