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二十七章 冀州(9) 文 / 燕天

    第二十七章

    就在徐晃進入清河郡的時候,公孫瓚率領十萬大軍,趁袁紹在冀州軍在安平國和黑山軍糾纏,白波軍主力在巨鹿和中山,出兵魏郡,準備趁機佔領鄴城。

    軍候古登十幾天前還是黃巾軍,驚魂未定之際糊里糊塗地變成了幽州軍,但只要有飯吃,有衣穿,他也無所謂。討逆將軍公孫瓚對大軍將士們不錯,不但給士卒們每人發了一百錢的軍餉,還承諾他們只要打下魏郡,打下鄴城,每人軍餉翻倍,額外再賞賜三十畝地。這對黃巾軍將士們來說,如同做夢一般,公孫瓚頓時成了他們心目中救苦救難的神仙了。

    大家高高興興地拿著武器向西行軍,誰知道剛剛離開渤海郡的地界,就接到了冀州軍飛速而來的消息。

    斥候面無人色。

    古登也神色慌張,「你看清楚了沒有?」

    斥候連連點頭,結結巴巴地說道:「看清楚了,肯定是官軍。」

    「混蛋。」

    古登罵了幾句,大歎自己倒霉。這裡距離魏郡還有三百多里,而且還是黃河氾濫區,最安全的地方,怎麼會出現白波軍?真是倒霉透頂,看樣子自己身上的錢財是保不住了,討逆將軍許諾的幾十畝地也泡湯了。

    古登臉色鐵青的想了想,揮手說道,「撤……撤過馬頰河……」

    先期過河的四百多名士卒莫名其妙。怎麼才過河又要回去?這天又是颳風又是下雨的,人都凍僵了,故意拿他們窮開心啊。大家正在罵罵咧咧的時候,對岸的軍司馬回話了,不許撤,加速過河,援軍馬上就到。

    「撤退,命令他們撤退……」

    古登急了,讓他們幾百人阻擊白波軍?一陣亂箭就沒了。還要不要人活了?這不是成心要我們死嗎?他對身後的親衛使了個眼色,那個親衛心領神會,突然大聲喊道:「兄弟們,官軍來了,快跑啊……」

    什麼?

    幽州軍士卒大吃一驚,不由自主地回頭看去。遠處的山岡上,白波軍高舉戰旗,正呼嘯而來。

    「轟……」

    四百多人頓時炸了營,四散而逃。

    古登沒想到敵人來得這麼快,渾身不禁一陣戰慄,「擂鼓……擂鼓……守住堤岸,守住堤岸……」

    「殺啊,……殺……」

    荻平在狂奔,汗珠順著他的臉頰不停地滴下,四濺的泥水在眼前飛舞,巨大的喘息聲讓他幾乎聽不到厲嘯而來的箭聲。

    「殺……

    堤岸的敵軍衣裳襤褸,有的拿著簡陋的長矛,有的拿著缺口的戰刀,有的甚至拿著一根木棍。拿弓的沒有箭,拿箭的在來回飛跑遞送箭支,有不少人在幾個上官的指揮下,正迎著自己殺來。這群人太熟悉了,他們不是幽州軍,他們是黃巾軍。

    怎麼可能?難道是公孫瓚的黃巾軍俘虜?

    荻平遲疑了,他迅速看了一下自己的左右,士卒們和自己一樣,雖然還在竭盡全力奔跑、吶喊,但臉上的神情都顯得非常的疑惑。難道我們是來殺黃巾軍?公孫瓚的幽州軍呢?

    「散開……散開……殺過去……」

    馬荻平斯底裡的叫著,喊著,「佔據河堤……」

    「殺……」

    敵人的箭陣雖然非常稀疏,但還是陸續有士卒中箭倒下了。一個飛奔的士卒被一箭穿透,高聲慘叫著倒飛而起,然後重重地栽倒在泥水裡。一個軍侯躲閃不及,一腳踩在了這個士卒的腦袋上,慘叫聲嘎然而止。這軍侯心裡一抖,跟上去的一腳突然散去力氣,高大的身軀頓時摔了出去,一頭衝進了泥漿裡。

    「老蘇……老蘇……」十幾步外的老張瘋狂地吼起來,「你死了嗎……」

    老蘇怪叫一聲,連滾帶爬地站起來,「走,走,走……」

    「啊……」隨著一聲淒厲慘嚎,率先迎上敵軍的幾個士卒被一群強悍的敵人即刻砍倒,一具血淋淋的屍體被三支長矛高高挑起,呼嘯著砸進了逼近的白波軍士卒。

    老蘇大吼一聲,高舉盾牌擋住了那具迎面飛來的屍體,但巨大的衝擊力依舊把他砸得連退數步,仰身翻倒在地,然後順著泥濘的堤壩直滾了下去。幾個飛奔而來的士卒躲讓不及,有的踩著他的身軀衝了上去,有的被老蘇撞倒一起栽了下去。老蘇氣急了,怒吼連連,「殺,殺上去……」

    「殺……」

    血糊糊的盾牌從天而降。騰空而起的老蘇一盾砸開了敵人的腦袋,手中戰刀順勢插進了另外一個敵人的胸膛,熱氣騰騰的鮮血象箭一般射了他一頭一臉。

    老蘇一身泥巴一身鮮血,驚怖駭人,「殺,是人都殺,給我殺光,殺光……」

    老宋帶著人一路誅殺七人,氣勢洶洶地衝到了河水裡。圍住一艘還沒有來得及靠岸的牛皮筏子猛砍,小筏子的五個幽州軍士卒稍加抵推抗,就被剁下了頭顱,射穿了胸腹,殷紅的鮮血霎時染紅了河水。

    「撤……」

    古登在幾個親衛的拚死保護下,跳上了一條皮筏,還沒有等他坐穩,老蘇就帶著人殺了過來。手弩厲嘯,三支犀利的弩箭霎時射穿了皮筏。古登的一個親衛呼號而來,老蘇來不及躲讓,狂吼一聲,舉盾撞了上去。那個親衛受到重擊,張嘴噴出一口鮮血。老蘇咬牙切齒,一腳把他踢翻,舉起弩弓對準他的腦袋就砸了過去,「去死吧……」,手弩碎裂,腦漿和著鮮血四射而出。

    古登搖搖晃晃地向河水中間逃去,老蘇奮力追上,抓住他的一隻腳把他拖到了岸邊。一個士卒拿起長矛,在古登淒厲的嚎叫聲裡,把他活活洞穿。古登雙手竭力握住穿透胸腹的長矛,用勁最後一絲力氣狂叫起來,「不,我要……回家……」

    那個士卒駭然心驚,雙手猛然鬆開矛柄,轉身就跑。老蘇坐在河水裡,目瞪口呆地望著古登,這一刻,他的心和河水一樣冰冷徹骨。

    號角聲,廝殺聲,在戰場上組成一曲交響曲。

    在河堤、河邊的一百多步範圍內,雙方將士糾纏在一起,殺得血肉模糊。白波軍將士強悍的實力,默契的配合,精良的武器根本就不是這些剛剛投降幽州軍的黃巾士卒能夠抵擋的。時間不長,堤岸上就躺滿了他們的屍體。

    對岸的幽州軍士卒不敢再強行渡河,他們在上官的指揮下,迅速集結在一起密集射箭,不分敵我,一起射殺。

    軍候荻平一手舉盾,一手舉著血淋淋的戰刀,嘶啞著聲音高聲叫道:「撤下去,撤下去……」

    老蘇伸手拽下插在古登身上的那柄長矛,最後看了一眼早已氣絕的古登,「兄弟,不要怪我,我們都是可憐人。」

    徐晃接到馬平的求援後,立即命令各部曲將士丟棄一切重物,只帶長矛、戰刀,急速馳援。等他們趕到馬頰河時,血腥的戰鬥已經結束了。

    徐晃命令各部曲佔領山岡、坡地,設置據馬、鹿角,準備阻擊幽州軍渡河。幾乎在同一時間,三千幽州軍在公孫瓚大將校尉嚴綱的帶領下,也趕到了馬頰河,但渡河時機已經錯過了。

    「殺……」

    荻平率領一曲士卒以損失一百一十人的代價搶佔了馬頰河。徐晃重賞了他們,並親自帶人掩埋了陣亡將士的遺骸。他看到老蘇悶悶不樂,於是上前安慰了兩句。老蘇武功好,過去曾是徐晃的親衛,因為屢次違反軍律,徐晃只好把他罰到下面做士卒了。

    「這次你立了功。」徐晃問道,「你是打算回來,還是繼續待在下面?」

    老蘇搖搖頭,「大人,他們是黃巾軍。」

    「不是。」徐晃說道,「他們是幽州軍,是公孫瓚的軍隊……」

    老蘇又搖搖頭,疑惑不解地問道:「大人,他們是黃巾軍,幽州軍的實力不會這麼弱小的,他們是黃巾軍,他們都是可憐人。?」

    「老蘇……」徐晃嚴厲地說道,「你要是不想惹事,就不要把黃巾軍掛在嘴上。黃巾軍,黃巾軍,你現在還是黃巾軍嗎?你是大漢邊軍,你是征北大將軍的士卒。」

    老蘇畏懼地看了一眼徐晃,低頭說道:「大人,我真的不明白。」

    「今天我殺了一個人,那個人臨死的時候拚命喊娘,我很後悔。我不該殺他的,我應該讓他游過河去。打了許多年仗了,為什麼現在仗越打越多?為什麼過去的兄弟,現在要誓死搏殺?大人……」

    徐晃仰天長歎:「老蘇,我也不懂啊。」

    第二天,廖化率領大軍進駐磐河。

    在冀州河間郡馬頰河西北方向有三條河。徐晃為了拖延公孫瓚攻擊魏郡的時間,於是依托這四條河流,在三十里的範圍內,設置了一個「品」字形防禦陣勢。

    一萬七千大軍於第三日完成了整個防禦部署。五萬馬伕,從邯鄲和鄴城兩地日夜不停地往磐河運送糧草輜重。六百多里的大道上,人流如梭,車馬如雲。

    同一天,討逆將軍公孫瓚率十萬大軍進駐馬頰河東岸。雙方劍拔弩張,大戰即將拉開。

    雀軍大營。

    徐晃的朱雀軍只有八千人,兵馬不足於抵抗公孫瓚的十萬大軍,所以張遼調了九千折衝府兵馬,讓他的兵馬達到一萬七千人,這一萬七千人中,朱雀軍的八千兵馬是主力。

    朱雀軍成立以來,從來沒有爆發過大戰,在上黨郡抵抗十萬黑山軍是朱雀軍的第一戰,但朱雀軍的戰鬥力並沒有因此而削弱。

    這幾年,徐晃精心訓練朱雀軍,此時的朱雀軍就是比不上驍勇善戰的玄武軍,精銳中的精銳近衛軍,但它的戰鬥力不可小瞧。

    徐晃召集白波軍十六位都尉以上級大吏齊聚大營,商討迎敵之策。

    廖化詳細安排了各部的攻守之策,最後說道:「公孫瓚於東光擊敗青州三十萬黃巾軍的事,最近在將士們中間傳得沸沸揚揚。好像一夜之間,他成了天下第一悍將了。你們回去後告訴將士們,公孫瓚殺的不是黃巾軍,而是流民,是無辜百姓。公孫瓚野心勃勃,想佔據冀州,想圖謀天下,他是大漢帝國叛逆,罪不容恕。」

    張傑猶豫了一下,說道:「大人,此事是從四處逃難的流民嘴中傳出來的,將士們知道的不多,相信的也少,此事不足為慮,憂慮的是……」

    「是什麼?」徐晃立即問道。

    「公孫瓚到底是不是叛逆?」張傑皺眉問道,「我們說他圖謀佔據冀州,為禍天下。但到目前為止,他好像除了南下擊敗黃巾軍以外,沒做什麼其他事?真要說佔據冀州,為禍天下的,反倒應該是袁紹,而不是公孫瓚。」

    徐晃臉色一僵,沒有說話。廖化兩眼一瞪,「張傑,你是什麼意思?這件事是你說的還是你手下的人說的?」

    張傑呵呵一笑,「我也很疑惑,我不明白事情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們在常山、中山等地過得好好的,為什麼突然要南下幫助袁紹打仗?公孫瓚是幽州悍將,我們為什麼突然要打他?大將軍為什麼命令我們打他?是為了三十萬青州黃巾軍報仇嗎?」

    荻平這時也插嘴道:「打董卓,我們很理解,因為董卓挾持天子和朝廷,做了許多禍亂國家的事,他的確是大漢奸佞.但打公孫瓚有什麼理由?他怎麼突然變成大漢奸佞了?」

    徐晃和廖化對視一眼,都覺得問題很嚴重。

    其實也不怪荻平他們,現在天子在長安,大家為了討伐董卓,天下諸侯想相互討伐,需要出師有名。

    見沒人說話,徐晃說道:「這是主公的命令,公孫瓚想佔領冀州,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幽州才多少兵馬?公孫瓚不過北方安危,率大軍南下,雖然打敗了三十萬黃巾軍,但幽州的安危暴露在鮮卑人的鐵騎下,主公以征北大將軍的身份三番四次命令公孫瓚回幽州,公孫瓚置之不理,這不是叛逆是什麼?」

    在白波軍中,大部分人對大漢帝國沒有歸屬感,白波軍中大部分是什麼人?吳慶,李峰。吳川,徐晃,江政,李晨是白波軍的老人,是白波軍的心腹,在白波軍中屬於元老派。

    晏明,廖化,周倉、裴元紹,徐晃,李肅,李蒙他們是在白波軍崛起後加入白波軍的,他們屬於河東派。

    張遼,郝昭,以及新加入的張頜,高覽,是屬於冀州派。他們是因為胡才這個征北大將軍的身份才加入白波軍的,對朝廷的歸屬感在白波軍中比較強。

    而除了白波軍的正規軍外,白波軍幾十個折衝府,對白波軍的忠誠度並不高,豪門士族對折衝府的影響比較大,所以在打仗的時候往往會提出各種各樣的疑問。

    張傑是并州折衝府校尉,是并州的世家子弟,所以他才在這個時候對徐晃的命令不解,他需要徐晃的解釋。

    此時的徐晃就是面臨這樣的問題,作為河東派的中堅力量,徐晃掌控朱雀軍一個軍,在白波軍中河東派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人,周倉、廖化、裴元紹、晏明他們只有五千兵馬,所以,徐晃能否更進一步,就意味著河東派在白波軍中的影響力更進一步,所以,這一次對付公孫瓚軍,徐晃一定要完成的完美。

    作為冀州派的張遼是這一次的主將,徐晃心裡不舒服,憑什麼張遼可以統領六萬大軍?憑什麼他徐晃聽張遼的?

    所以徐晃想立功,想證明自己,想讓胡才知道,自己不比張遼差。只有這樣他才能單獨的領軍,才能建功立業,封妻蔭子。

    大帳四周的巡哨增加了數倍,一層又一層。

    大帳內鋪開了一張巨大的地圖。廖化站在地圖上,詳細解說了未來數月內,白波軍兩線作戰的具體計策。

    以雒陽為中心的戰場是個誘餌,目的是牽制董卓、袁紹、袁術和各地州郡的力量,其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大軍籌措足夠的糧草。

    北白波軍需要這麼多的糧草就是為了打冀州。這次大將軍在兩個戰場動用了近十萬大軍,而冀州戰場就有五萬大軍。雖然冀州和荊、豫兩地都答應給白波軍提供糧草,但數量不大。因為他們不知道大將軍已經從徵調三萬折衝府步騎大軍南下了。另外,和袁紹、袁術,還有各地州郡的關係隨時會破裂,如果他們突然切斷了大軍的糧草供應,白波軍攻佔冀州的企圖可能會失敗,會前功盡棄。所以,白波軍需要足夠的糧草儲備,需要足夠供應十萬大軍半年用的糧草。

    廖化雖然極力說兵事,但通過複雜的兵事籌劃,白波軍的目的是什麼,也呼之欲出了。征北大將軍把白波軍的根基放到了河北。

    現在白波軍如果再打下冀州,那黃河以北還剩下一個幽州。幽州牧是劉虞,劉虞因為上次皇統風波一事被迫在幽州按兵不動。但因為劉虞「真命天子」的身份,再加上公孫瓚的三萬大軍,劉虞和公孫瓚對當今天子和社稷安危就形成了巨大的威脅。劉虞一ri不死,這個威脅就一天存在,所以……

    廖化看看圍在四周的眾將,然後重重一腳踩在了磐河上,「此人必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