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十四章 黑山之變(2) 文 / 燕天

    第十四章黑山之變(2)

    在黑山軍中,於毒其實對於白波軍沒有像李樂那麼恨,雖然他對胡才忌憚,但是為了黑山軍,為了十幾萬黑山軍,他願意投靠胡才。

    胡才是太平道出身的,他相信胡才一定會好好的對待黑山軍的。

    在給胡才的信中,於毒詳細說明了黑山黃巾軍目前的險惡處境,希望大將軍能予以援手。不管怎麼說,黑山軍此役肯定能重創袁紹,這應該是大將軍願意看到的結果。如果大將軍能在袁紹和黑山軍兩敗俱傷的時候,再發動凌厲一擊,當能全殲袁紹。只要能殺了袁紹,全殲了袁紹的大軍,黑山軍即使全部戰死,也死而瞑目。

    江政在書中說,按照大將軍的命令,我們要盡一切可能幫助黑山黃巾軍,幫助滯留在山上的幾十萬流民活下去,但我實在無能無力。

    雖然最近一段時間,徐晃將軍徵募了兩萬多俘虜補充大軍,但他現在已經帶著大軍攻打安平國去了,鄴城只有我的幾千部曲。這幾千部曲要守城,要護衛邯鄲大營,要保證魏郡南部縣鄉的春耕,要保證馳道的安全,以確保糧草輜重準時送達前線大軍,所以,我捉襟見肘,無法徵調兵力南下救援。

    另外,黑山軍首領陶升已經帶著殘部兩千多人趕到了鄴城,隨其同來的還有山上的流民。我已急告典農都尉,請他們速速想辦法解決流民的吃飯問題。目前,這些流民還在絡繹不絕向鄴城聚齊,估計到本月下,鄴城一地大約有四十萬到五十萬流民,請大將軍盡早安置他們,免得引發暴亂,禍亂冀州。

    胡才歎了一口氣,徐晃的一萬兩千兵馬一離開,鄴城只剩下江政的八千兵馬,雖然鄴城外的近衛軍大營中有近衛軍,黑鷹鐵騎,三千營,但這是胡才的本部,沒有胡才的命令,這一萬四千兵馬誰也調不動,難怪江政會這麼說。

    李肅,張平,泰興,杜磊,賈詡等人匆匆走進大帳。

    「大將軍,出了什麼事?」李肅神色緊張地問道。

    「黃巾軍被袁紹圍在內黃,我要趕去支援。」胡才一邊穿上鎧甲,一邊說道,「李肅,明天你帶著大軍和糧草輜重向渤海郡的南皮進發。」

    李肅大致掃了一眼江政的急報,臉上頓時露出一絲喜色,「大將軍要去坐收漁人之利?」

    「現在不是漁人得利的事,而是黑山流民的事。」胡才望著張平說道,「張平,你立即到邯鄲行轅主事,叫張南負責押運糧草,其它的事不要管了。另外,看看伏完等諸位大人是否已經到了邯鄲。如果他們到了,請伏完大人主持冀州政事,立即組建冀州府。」

    胡才又指指李平,「李平,你暫時代領甘陵國相,安撫各縣百姓,盡可能完成春耕。甘陵國的駐防由王當負責,他不在甘陵的這段時間他的軍隊由你統率。」

    李平,是李肅的堂弟,跟著李肅幾年,能力不錯,這一次胡才把他從晉陽調過來,就是為了重用他,胡才手下的能人太少了,不得不小個子裡選高個子。

    「霍熊……」胡才拿起一疊文書遞給霍熊,「我準備在冀州南部再建一個典農都尉府,負責安置冀州南部郡縣的流民屯田。張平太忙,忙不過來,我看就不要麻煩他了,這事就交給你吧。你暫時代領魏郡太守,兼領典農都尉,立即到鄴城上任。」

    霍熊,霍平的堂兄。

    霍熊捧著手上的文書,難以置信地看著胡才,心裡激動不已。此刻他只有一個念頭,他要以百倍千倍的努力來回報大將軍的信任。

    「朱旭,你隨霍熊一塊到鄴城去。」胡才指著朱旭說道,「等軍幕府正式任命文書下來了,屯田的事就主要由你負責。各府主要掾屬,你們還是盡可能使用原來的官吏。我這裡人太少,大家要多多操勞了。」

    眾人躬身領命。

    帳簾掀動,趙雲探進大半個身子,大聲叫道:「主公,鐵騎集結完畢。」

    「走,快走……」胡才衝著他用力揮手道,「立即出發。」

    「主公……」張平喊了一聲,欲言又止。胡才讓他主持邯鄲行轅事,等於把冀州軍政全部交給他了。胡才的信任和重托,讓他非常惶恐。

    想他張平,一個寒門,如果不是遇到了胡才,他怎麼有今時今日的地位。為了主公,為了白波軍,張平覺得自己萬死不辭。

    「張平……」胡才轉身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要想穩住冀州,我們還要打很多仗,大軍的糧餉就靠你了。」

    胡才看看眾人,微微笑道:「我們都還年輕,有的是力氣,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什麼事都能幹成。」

    賈詡目光閃閃的看著胡才,他第一次接觸到白波軍高層,發現白波軍高層和西涼軍不同,唯一相同的是胡才和董卓他們的人格魅力。可以說,無任是董卓還是胡才,他們在西涼軍或者白波軍中是不可取代的。

    如果董卓或者胡才死了,白波軍和西涼軍都一樣,會分崩離析。

    …………

    冀州,魏郡,內黃。

    這裡是4500年前,華夏始祖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嚳建都並安葬於此;

    距今3000多年前,殷商王朝的第十代王太戊、第十三代王河亶甲、第十四代王祖已均先後建都於內黃毫城,約百餘年,稱相土或故殷城。

    也是春秋時期偉大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以後後來的南北朝時期冉魏皇帝、民族英雄「武悼天王」冉閔和唐代大詩人沈全期的故里。

    同時更是是楚霸王項羽奪軍救趙「破釜沉舟」之地;以後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飛童年時代居住讀書的地方;是響譽國內外,桃李滿天下,被稱為」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的故鄉。

    而此時內黃的袁紹大營,袁紹背著手,在大帳內走來走去,神情嚴峻。

    他的手上,拿著一份書信,這是張邈派人送來的。張邈在書中告訴他,揚州刺史周乾病逝了。

    周乾死得很突然,揚州府頓時亂了。而揚州供應給袁譚、高幹大軍的糧草輜重隨之就斷了。袁譚、高幹立即要求張邈給他們供應大軍的全部糧草,張隨當即予以拒絕。

    兗州的陳留郡因為緊靠京畿,在兗州的最西端,這兩年一直沒有遭到戰火的荼毒,賦稅和糧食尚能自保。自從董卓兵出潼關攻打關東開始,張邈在袁紹和朱俊的逼迫下,同時也是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他開始向關東的白波軍提供一部分糧餉。然而,到了今年chun,事情突然發生了變化。首先是袁紹被趕出了冀州,袁紹向他求援,要糧草輜重。其次,關西戰火再起,朱俊和白波軍吳川組織大軍反擊,雒陽方面的糧草輜重需求量暴增。張邈雖然只提供其中的一部分,但水漲船高,提供的兵馬多了,他也受不了了。現在揚州出事了,袁譚也向他要糧草輜重,張邈就無力支撐了。

    陳留郡不過是一郡之地,想提供十幾萬大軍的糧草,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再急書孟卓(張邈)催請糧草。」袁紹停下腳步,望著沮授說道,「我和他二十多年的交情,這點薄面他不會不給。」

    「主公,以我看,張大人的確有難處。」沮授說道,「陳留不過一個郡,這幾年陳留提供白波軍,還有我們的糧草數以萬計,現在供應給雒陽的糧草無論如何不能斷。如果白波軍迫不得已撤回河東,任由西涼軍攻入關東,佔據雒陽,那我們將來攻雒陽的難度就大大增加。以我看,還是讓大公子暫時停止攻擊,請張大人暫時把糧草供應給我們。我們只要消滅了這股黑山軍,河內郡就能和河南尹,兗州的東郡、陳留郡連成一片。然後等到大公子、劉表趕走袁術後,我們把雒陽團團圍住,雒陽指日可下。」

    「不行,豫州的戰事不能停,豫州戰事一停,袁術就可以集中力量攻打劉表,劉表一敗就無法形成前後夾攻之勢,將來想把袁術趕出南陽就很難了,豫州的仗也有的打了。」郭圖立即提出了反對。

    「主公,以屬下看,以最快的速度派人南下出任揚州刺史,恢復揚州對大公子大軍的糧草供應。」

    審配看了袁紹一眼,指著地圖說道,「目前安平國的張大人還在堅守城池,鄴城的徐晃已經帶著大軍去了安平國,而河間國和渤海郡還在公孫瓚手上,公孫瓚手中還有一萬多兵馬,河間國和渤海郡糧草充足,人口眾多,白波軍想消滅河間國和渤海郡的公孫瓚沒有幾個月是不行的,所以在這個時候胡才不會帶著大軍殺到內黃來。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圍而不打,把黑山軍困死在黃澤。黑山軍糧草不濟,趁早要崩潰,我們可以不戰而勝。」

    眾人正在議論不休的時候,逢紀突然神色驚慌地跑了進來。

    「大人,兗州刺史劉岱急報,青州黃巾軍首領管承突然率軍向濟南國發起猛攻,校尉鄒靖陣亡,濟南王被殺。」

    濟南王在東平陵被圍的時候,曾向劉岱、陶謙求援。

    劉岱隨即會合濟北相鮑信、任城相鄭遂、濟yin太守吳資、山陽太守袁遺,集結三萬大軍向濟南國攻擊前進。徐州刺史陶謙因為青州黃巾軍孫觀部攻打東海郡,未能出兵救援。

    袁紹、曹操等人大驚失色,急忙圍到地圖前。

    「不好,劉岱大人中計了。」曹操突然面色大變,「快,急書劉岱大人,不要兵進濟南,立即退守東平國一線。」

    他一邊喊著,一邊飛一般衝出了大帳。兗州各郡大軍如果全軍覆沒,兗州就成了黃巾軍的天下。東郡一旦丟失,曹操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所以曹操必須盡快的趕回東郡。

    袁紹、沮授、田豐等人面面相覷,一臉愁容。局勢的發展出乎意料,本來還以為馬上可以消滅於毒他們十幾萬黑山軍了,沒想到這個時候兗州出事了,沒有了冀州的糧草,兗州是他們唯一補給的地方,如果沒有了兗州,他們就只剩下河內郡了,但是一個河內郡沒有那麼多糧草提供給十幾萬大軍。

    「來不及了,兗州這幾萬大軍算完了。」田豐沮喪歎道,「黃巾軍越來越厲害了。」

    「打了幾年仗,黃巾軍早就不是一幫烏合之眾了。」袁紹搖搖頭,輕輕拍了一下案幾,「我們都以為司馬俱要過黃河,誰知道他竟然利用這個機會圖謀兗州。此人一ri不殺,中原一ri不安。」

    逢紀看看袁紹,憤怒地說道:「大人,明天我們就打於毒,把黑山軍一口吞了。」

    「糧草不足……」沮授話沒說完,逢紀就一掌拍到了案几上,「糧草不足就不能打仗了?難道你一天不吃飯,你就餓死了?打,現在不除去黑山軍,以後我們在河內也不會安寧。」

    沮授沉默不語,現在黑山軍在包圍中,如果這個時候不除去黑山軍,以後這十幾萬黑山軍逃跑了,對他們來說是災難。

    快馬急報。

    「哪來的急報?」袁紹看到侍從一路小跑而來,急忙問道。

    「淳於瓊大人急報,關東有變。」

    袁紹心裡一陣猛跳,立即打開書信。

    「張邈,你欺人太甚。」袁紹不待看完書信,怒聲吼道,「來人,給我殺了王匡。」

    淳於瓊在這份書信裡說了三件事。

    長安兵變,董卓和司徒王允決裂,現在王允占扶風郡,以董卓分庭抗禮。同時王允急令司徒府從事張種攜帶密詔,由河東秘密趕到了雒陽。王允希望袁紹立即把他要殺董卓的消息遍告各地州郡大吏,迅速集結重兵於雒陽。

    王允說,現在董卓雖然沒有被殺,但他已經有辦法再一次殺董卓了,王允告訴袁紹,他已經下聖旨給白波軍吳川,讓吳川攻擊關西的西涼軍,只要關西的西涼軍被消滅,白波軍就馬上攻入潼關,到時候他和白波軍合作攻打長安,只要攻下長安,董卓必死無疑。

    到時候,董卓死後,威脅到大漢存亡的就只有征北大將軍胡才了。為了迅速穩定社稷,誅殺胡才成了當務之急。因此,王允命令袁紹,一旦朱俊、吳川率軍擊敗牛輔,攻入從安,袁紹則趁機出兵函谷關,擊殺白波軍,迎天子回洛陽,重振社稷。

    王允以天子名義下旨給袁紹,拜袁紹為車騎將軍,立即率軍進駐雒陽,拱衛京畿,安撫各地州郡,為天子還都做好一切準備。

    淳於瓊擔心信使在路途上的安全,特意把張種和這份聖旨都留在了河陽大營。淳於瓊督請袁紹以最快速度領兵進駐煉體。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王允的計劃很好,扶風郡有王允的兩萬兵馬,董卓為了對付王允,一定會調兵遣將。

    到時候只要關西的吳川攻擊關西的西涼軍,在和王允的大軍裡外夾擊下,打敗西涼軍不是不可能的。因為王允還說,長安的糧草被燒,西涼軍的糧草很可能成問題。

    淳於瓊告訴袁紹,如果王允和白波軍殺死董卓,洛陽就成了各方勢力爭奪的目標。盼請大人放下一切事務,急速來京。

    然而,袁紹進京,不是想進就能進的。

    目前白波軍屯重兵於函谷關,朱俊的一萬大軍駐守於雒陽城和京畿東、南兩個方向的四個關隘。胡才如果決心佔據雒陽,或者朱俊拒不離開雒陽,袁紹就只有乾瞪眼的份了。雖然朱俊從各地州郡徵調的七千大軍裡有不少是袁紹暗中安排進去的人,但短時間內要想在雒陽發動兵變,非常困難。

    淳於瓊說的第二件事,卻逼得袁紹必須竭盡全力,迅速佔據洛陽。

    淳於瓊花了昂貴代價,從河南府得到了一個重要消息,而且據說是朱俊親口說出來的消息。朱俊有可能投靠白波軍,因為他安排了自己的兒子,女婿等去了并州。如果朱俊投靠白波軍,那麼,袁紹想攻下雒陽就更難了。如果不能拿下雒陽,袁紹很難在面對強大的董卓和胡才。

    淳於瓊告誡袁紹,以白波軍的戰鬥力,胡才很快就要佔據冀州全境。一旦公孫瓚被胡才消滅,河北之地盡數落入胡才之手,其實力增長將一ri千里。如果他不盡快佔據雒陽圖謀霸業,任由逆賊禍害天下,荼毒生靈,則大漢危矣,社稷堪憂。

    他告訴袁紹,只有盡快,盡可能在短時間內佔領雒陽,才能與胡才、董卓分庭抗禮,現在董卓因為王允之亂無法出兵關東,無任王允能不能殺死董卓,西涼軍現在不是危險,那想佔領雒陽,只有白波軍和朱俊兩個阻力了,如果能佔領雒陽,佔領函谷關,現在是最好的時機。

    白波軍目前實力不足,但朝廷又想盡快振興社稷,所以打擊和遏制各方勢力成為白波軍首要之務,這就引出了淳於瓊所說的第三件事。

    當今天下勢力,除了董卓、胡才,最有實力的就是袁閥。董卓和胡才不必說,袁閥有袁紹、袁術兄弟。一南一北,分庭抗禮。征北大將軍胡才顯然擔心袁閥一家獨大。所以幾年前就和袁術合作。袁紹和袁術分庭抗禮,胡才就是起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但是現在,胡才還是覺得袁閥的勢力太想,想通過朱俊之手,著力分裂袁閥力量,試圖再在袁閥之外培養一股新興勢力,這個人就是張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