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三十五章 朔方(2) 文 / 燕天

    第三十五章朔方(2)

    過了幾天,大軍陸陸續續的趕到雞鹿塞,還有十萬民夫,帶來了大量的糧草,軍械,帳篷,藥材。

    雞鹿塞大營在卯時一到,準時的吹響了起床號角,然後是各營的教練使吹響哨聲。起床到集合只有一刻鐘的時間,時間一到,便開始擂鼓點卯。

    三通鼓響過後,未到者,即將處以嚴懲。按花名冊點卯過後,各營開始早操,先是進行負重跑步十公里,然後回營進行方陣演練,接著是各種武器的訓練。然後差不多也就到了早飯時間,開飯。

    八萬大軍駐紮於雞鹿塞前,大營連綿二十里。胡才對於虎賁軍的訓練從來不疏忽大意。哪怕在戰爭期間,早上點卯出早操,都得嚴格遵守。

    起床號一響,胡才便很準時的立即起床,穿戴梳洗之後,也牽上了一匹戰馬先趕往校場進行點卯檢閱。

    胡才的軍隊剛建立的時候,因為是白波軍,所以所有人都不認同,但是胡才用鐵與血告訴了他們,軍法無情。

    胡才先是向他們宣佈了軍規,第一次只是口頭警告,書面記錄一次。等到第三次之時,胡才直接將那些人押到點兵台上,親自拔劍斬了那十一名雲州兵的人頭。並傳首全營,一時各軍震動,再不敢無視胡才的軍規了。

    從此以後,胡才在軍隊,以前的白波軍,現在的虎賁軍,在軍記方面都很嚴格。

    胡才到達校場點將台上時,第一通鼓聲才剛剛想起,校場上的雪已經有值勤的士兵們給打掃乾淨了。第二通鼓響起的時候,虎賁軍的兵馬已經基本上都到齊了。

    八萬四千兵馬,分成了數部點卯,虎賁軍第一軍,第二軍,第六軍,第十軍,驍騎軍,驃騎軍,三千營,黑鷹鐵騎,近衛軍。一個未缺,全都到齊。茫茫草地上,虎賁軍的將士開始了訓練。

    雖然現在是八月,但胡才開始準備冬裝了,這一次與鮮卑人一戰,又在北方,他不得不提前準備。

    在這個時代,在冬天,百姓們只穿著裌襖,沒錢的普通百姓衣服裡面塞一些乾草,有錢點的弄些鳥毛鴨毛,再富貴的則穿的是各種皮毛。虎賁軍的士兵的冬裝,胡才下了一番本錢。每個人都有三套冬裝軍服,每套包括內衣、襯衣、以及裌襖、套袍,最保暖的是,每人都發了一件皮襖,和一件大披風,並且每人還發有皮手套,皮帽子。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相同的,這三套裝備下來,也是花費不菲的。不過胡才沒有小氣,不但每人都有,而且一人準備了三套。

    北征軍各部兵馬共八萬人全部集結完畢。

    胡才立即重整大軍。

    步兵軍除掉戰車營五千人,其餘四萬兵馬建前後左右中五營。吳慶,裴元紹,張燕,周倉,張白騎各領一營。每營八千人,按照戰力分配。

    騎兵軍四萬提前也建前後左右中五營,李蒙,霍平,泰興,杜磊和左賢王呼蘭盛各領一營。

    匈奴鐵騎之所以能夠一分為二,是因為虎賁軍強大的武力,面對胡才,呼蘭盛沒有選擇。

    本月中,最後一次軍議。

    「糧草輜重如何?」

    朱鵬站起來回稟道:「糧草一個月的存量已經備齊,各類武器充足,隨軍十萬民夫已經整裝待發。還有二十萬石糧草會陸陸續續的運來……」

    「各部兵馬如何?」

    張燕和李蒙先後站起來說各部兵馬都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可以出發。

    「邊關防守兵力如何?」

    朔方郡太守蘇軍指指一個年輕英俊的軍官,示意叫他回稟。

    「雞鹿塞共有兵力七千人,除雞鹿塞關城駐兵三千外,其餘兵力皆分駐於三道大石牆,二十五道小石牆,十八個隘口。其中連接雞鹿塞的隘口勾注關兵力最多,有兵一千人。」

    「勾注關守將是誰?站起來我看看。」胡才突然抬起頭,望著大帳內幾十個軍官,大聲說道。

    那個年輕軍官臉一紅,緊張地說道:「就是下官。」

    胡才注意地看了他一眼,問道:「你叫什麼?」

    「下官秦風。」

    這時蘇軍側身湊近胡才,小聲說道:「秦風是朔方郡的悍將,也是我最得意的弟子,文韜武略,無一不jing。」

    胡才瞅了他一眼,笑道:「為什麼不給我?」

    「大人的心思太大了,你手下精兵強將這麼多,還要?」蘇軍笑道,「都給你了,我雞鹿塞不要了。」

    胡才笑笑,對秦風道:「雞鹿關一失,雞鹿塞的防禦就被破開了缺口,你責任重大,不容有失。」

    秦風激動地大聲回道:「下官誓死堅守,絕不後退。」

    胡才讚許地點點頭,揮手示意他坐下。

    張燕急匆匆地走進來,遞上一封緊急文書。胡才掃了一眼,順手遞給了朱鵬。

    「明天,大軍出塞,迎戰鮮卑人。」

    大帳內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呼。

    黃昏時分,胡才心情沉重地站在關上,望著暮色裡逶迤起伏的山巒,久久無語。

    白天,他接到了袁術的信。

    袁術離開了南陽。

    胡才非常吃驚。在他的印象裡,當今世上沒人能讓袁術吃癟,但這個袁紹三兩下就把袁術趕出了南陽,其手段之厲害,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七月中的時候,袁術聽說袁燮出任豫州刺史,袁譚出任穎川太守,而劉表又再一次率軍攻打南陽,知道袁紹要對自己下手了。

    此時此刻,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擊敗劉表,佔據荊州全境,否則,他連自己逃亡的方向都不知道。雖然劉表一直牽制著自己,袁閥諸多勢力也在袁紹佔據關東後背叛了自己。但自己還有軍隊,還有實力,完全可以和袁紹爭個頭破血流。我得不到的東西,你也休想得到。

    袁術隨即讓孫賁、朱治、劉勳等人駐守在陽翟和魯陽一線,防備袁譚、高幹、潘鳳的大軍攻打穎川,自己盡起兩萬大軍,南下攻擊劉表。他邀請呂布隨同自己南下作戰,但呂布拒絕了。

    呂布是青州牧,但他知道從冀州去青州,一定會經過公孫瓚的地盤,公孫瓚和胡才勢如水火,野心勃勃想佔領青州,如果知道他去青州,一定會出兵的,所以,呂布並沒有經冀州前往青州,而是從關西,經武關,準備從豫州,徐州方面進入青州。

    當然,呂布這麼做是有別的原因的。他來到宛城,想袁術說,要他對晉陽天子忠心耿耿,派兵對付叛逆。當時袁紹已經佔據雒陽,袁術被袁紹、袁譚、劉表三路大軍包圍,處境越來越艱難。袁術自身危機重重,只能婉轉回絕了呂布的懇求,當然,他也沒有北上勤王的意思。袁術對呂布不錯,照顧得很周全。當年他和孫堅的大軍在京畿一帶與呂布屢屢交戰,彼此仇怨甚深,但袁術並沒有記這個仇。相反,他很感激呂布在長安兵變,雖然沒有殺死董卓,但也為他報仇了。

    當然,袁術並沒有馬上讓呂布離開,他對呂布說,我現在很艱難,需要你的幫助。

    呂布無奈,只好和手下暫時寄居於宛城。

    袁紹穩定了關東後,實力越來越強,而袁術卻越來越困窘。呂布認為從袁術目前的處境來看,指望他出兵,幫助自己北上勤王,事實上已經不可能了。呂布隨即打算到雒陽求助於袁紹,但他看到袁氏兄弟手足相殘,又不敢蹚這個渾水,以免兩頭得罪,壞了大事。另外,袁術對自己和自己的手下一直很照顧,自己也拉不下這個臉。呂布為此和侯成、魏續、盧奇等人商量多次,找個什麼借口離開南陽,到雒陽去找袁紹?

    袁術也察覺到了呂布的心思,悄悄加強了對呂布的監控。袁術看上的不是呂布的勇武和他的六百多名鐵騎,而是呂布懷裡的聖旨。

    呂布有天子詔令各地州郡大吏北上勤王的聖旨。這是呂布離開晉陽前,司徒王允給他的。晉陽在胡才的控制中,在王允眼中,胡才就是董卓,是叛逆,為了預防萬一,王允特意給了呂布這樣一份聖旨,希望他能在離開晉陽以後,然後拿著這份聖旨到各地州郡招請援軍,重新殺回晉陽,救回天子。

    這也是呂布沒有經冀州去青州的原因。

    呂布有了這份聖旨,就等於是天子的特使,凡尊奉當今天子的州郡,就要承認呂布的身份。呂布是奮威將軍,儀比三司,假節,溫侯,其官職和爵位不比袁術這位左將軍差。但呂布最厲害的就是他至今還掛著參隸尚書事的頭街,也就是說,只要袁術尊奉當今天子,他就無法指揮呂布。相反,呂布反而可以對他指手劃腳,尤其是在勤王這件事上,他必須要聽呂布的。

    不過,呂布的這種權勢在今天這個靠實力說話的戰亂時期,也只是一種名義上的。地方州郡大吏客氣一點的,尊你是個將軍,不客氣的,可以無視他的存在。

    但如果哪位州郡大吏既尊奉天子,又有實力,那這份聖旨和呂布這位特使就很有作用了,他完全可以憑借這份聖旨,以勤王的名義,行征伐之事,大肆擴展自己的實力。比如袁術,他可以說劉表是阻撓自己勤王的大漢奸佞,然後堂堂正正地去殺劉表,打襄陽。袁術可能因此還能得到部分荊州門閥的同情和幫助,畢竟這個征伐佔據了很大的「大義」名分。

    袁術這次反攻劉表,做足了勤王的聲勢,他這是想告訴天下人,我要勤王就要穩定後方,我連自己的家都保不住,還勤什麼王?但他沒想到呂布竟然拒絕隨其出征。

    呂布說,「我去見劉表,讓你們雙方罷兵,合力勤王。」

    呂布這話,讓袁術瞠目結舌,然後捧腹狂笑,「奉先老弟,你能不能先把勤王的想法放一放?現在關中的局勢已經明朗,大將軍在并州經營成銅牆鐵壁,此時北上勤王,需要多少兵力,你估算過嗎?劉表為什麼打我,你好好想過嗎?你是不是以為我和袁紹、劉表和好了,我們就會勤王?你能不能清醒一點,不要這麼天真,不要這麼一廂情願好不好?」

    袁術說得已經很客氣了。他心想呂布就一白癡,這個時候竟然還真的以為勤王就能拯救大漢。怪不得王允當初看中了他,十分相信他,把誅殺董卓和董卓勢力的主要戰事全部交給了他。只有呂布這種絕對忠誠,絕對強悍的武人才會跟著王允冒險,才會把自己的軍隊全部打光。雖然後來王允待他不薄,委他以參隸尚書事的重任,但歸根究底,還是因為呂布沒有實力,對王允非常忠誠和依賴,凡事都聽王允的,言聽計從,對他的權柄不會產生任何威脅。王允為什麼不讓同樣想誅殺董卓而曾經立下功勞的皇甫嵩參隸尚書事?原因太簡單了,皇甫嵩威震天下,王允和他比差距太遠,權柄隨時會被皇甫嵩拿去。

    現在晉陽朝廷在胡才的手中,胡才十幾萬虎賁軍在手,現在去打胡才,無異於以卵擊石,他袁術是白癡嗎?

    呂布的頭腦當然不會像袁術想像的那樣簡單。他自從跟著董卓後,為了保住自己和手下一幫兄弟的性命,為了替故主丁原報仇,刻意隱瞞自己的鋒芒,凡事小心翼翼,唯恐遭遇不測。他這四年多來,何曾睡過一個安穩覺,過過一天快樂的日子?他早已不是過去的呂布了。

    王允利用他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他何嘗又不是利用王允實現了自己的夙願?他不但是想殺董卓的挽救社稷的功臣,聲名鵲起。更憑借此功無可爭議地進入了朝堂成為上卿,位同三公,權勢顯赫。一夜之間,自己就擁有了夢寐以求的功名和權勢。而且還是自己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功名和權勢。沒有忍辱負重,沒有艱苦的付出,沒有血與淚,哪有今日的收穫?

    王允委他以重任,他雖然感激,但他知道自己沒有根基,沒有實力,沒有學識,也沒有什麼資格和滿朝文武同議國事,所以他很低調。他一直在小心規避風險,他一直在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當今的時局變幻莫測,誰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

    在王允的計劃中,董卓應該必死無疑,但是偏偏董卓沒有死,而且還發動了反擊,一個多月後,事情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剛剛到手的一切瞬間化為烏有,呂布由功臣轉眼變成了叛逆。這一切的變化太快了,以致於呂布至今還無法正確認識今日天下形勢,無法正確判斷正義與對錯,無法做出正確的生存選擇。

    來到了晉陽,王允准備讓胡才去勤王,但沒想到胡才推出了少帝和何太后,立少帝為帝。胡才野心勃勃,昭然若揭。但是在晉陽,胡才就是董卓,在晉陽,王允他們的勢力幾乎為零,這樣的勢力,怎麼和胡才鬥,為有借外援。

    但是呂布豈是心甘情願為王允所利用,在晉陽的一段時間,他在考慮自己的出路。

    自己該如何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實現天子和司徒大人的重托率軍北進勤王,才有希望重新擁有剛剛失去的一切。

    在一段時間裡,呂布利用自己的身份,走訪了南陽諸多門閥世族,他非常清楚地知道了袁術目前所處的惡劣處境。如果袁術被袁紹趕走或者徹底擊敗,自己的處境就非常危險。袁紹拒絕尊奉當今天子,自己手上的這份聖旨可能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袁紹既然能殺朝廷大臣,當然也敢殺自己這個天子特使了。

    呂布隨即決定離開袁術,到襄陽去見劉表。劉表是漢室宗親,他總不至於拒絕尊奉天子。退一步說,就算劉表也拒絕尊奉天子,也拒絕北上勤王,但依劉表的身份,他還不至於殺了自己。自己從冀州,經揚州,到青州,也是不錯的路線。

    呂布的這個主意得到了大多數部下的贊同,但侯成反對。侯成認為勤王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雖然目前大人已經沒有實力,但大人可以帶著我們到徐州去。

    呂布說,「現在豫州在袁紹手中,想要去徐州,也必須從荊州出發。」

    侯成等人聞言,就不再說話了。「大人的決定就我我們的決定。」

    呂布非常感動,暗暗發誓,今生今世,就算粉身碎骨,也要讓這幫兄弟都能好好活下去。

    呂布沒有理睬袁術的冷嘲熱諷,一笑置之,不為所動。

    袁術心裡有氣,他對呂布說,「呂布啊呂布,你要想平息這場戰火,你就去雒陽見袁紹。你告訴他,不要欺人太甚,激怒了我,我就把南陽變成廢墟。」

    袁術要借刀殺人,呂布也沒有畏懼,帶著六百多人就出發了。他走到魯陽的時候,遇到了匆匆奔赴宛城的袁熙和審配。

    兩人聽說眼前這位將軍就是呂布,大喜過望。其過份的熱情,讓忐忑不安的呂布受寵若驚。難道袁紹改弦易轍,要重新尊奉天子,開始勤王了?

    審配說,「呂大人,你直接從廣成關方向到洛陽吧。我立即急書袁大人,請他派人到大谷關迎接大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