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四十四章 大漠之戰(1) 文 / 燕天

    第四十三章大漠之戰(1)

    在漳浦看來,漢人該死,南匈奴人也該死。

    漳浦面對呼嘯殺來的漢軍,他臉上突然顯出一絲紅潤,他就像一頭惡狼看見了久違的獵物一樣興奮起來。

    「上箭……」漳浦高舉長矛,縱聲狂呼,「上箭……」

    「加速……加速……」

    嗚……嗚……

    號角聲急促而淒厲,士兵們的叫喊聲被淹沒在巨大的轟鳴聲裡。

    轟隆隆……

    新平原上的枯草在無數馬蹄的踐踏下劇烈地顫抖著。

    轟隆隆……

    萬馬奔騰。

    瑣奴看到漢軍回頭迎敵,不由大喜,立即命令大軍加快推進速度。

    「命令左方兩翼,飛速前進,合圍漢軍。」

    「中軍各部,全速前進。」

    匈奴屠各族的加斯帕,野狼部落的小帥努斯各帶三千騎,分別從大軍左右兩翼像兩支離弦的長箭一般射了出去。

    轟隆隆……

    瑣奴和馬蒂普帶著三萬鐵騎猶如排山倒海一般,鋪天蓋地地一瀉而下,氣勢驚人。

    嗖,嗖,嗖……

    長箭在空中厲嘯,戰馬在草原上飛奔,士兵們在盡情地吶喊呼叫,兩支鐵騎在瞬間碰撞。

    「轟……轟……轟……」

    霎時間,血腥的殺戮開始了。

    霍平看到天際之間突然射出了兩支長箭,眼內猛然暴射出一股凜冽殺氣。

    敵軍的左右兩翼同時發動,正在對戰場上的虎賁軍展開包圍。奧普的八千騎兵凶多吉少。

    「大人,我們要把他們救出來。」別部司馬盧新勒馬停下,指著遠處殺聲震天的戰場大聲叫道。

    盧新是盧植的族人,是一年前加入虎賁軍的,現在是霍平的驃騎軍的別部司馬,他和盧植不同,盧新驍勇善戰,所向披靡,在冀州界橋大戰的時候,升為別部司馬的。

    霍平點點頭,回頭對身後的傳令兵說道:「你去告訴張燕大人,我驃騎軍絕不丟下一個戰友。」

    「吹號!」

    嗚……嗚……

    霍平縱馬出列,舉刀狂呼:「兄弟們,隨我殺上去……殺……」

    驃騎軍的士兵們頓時歡聲雷動,吼聲如潮,大家紛紛縱馬向前,大軍開始前進,奔跑,飛馳。

    轟隆隆……

    距離戰場越來越近。

    正在鏖戰的士兵們看到驃騎軍鐵騎來援,士氣大振,一時間戰況更加慘烈。

    霍平在飛奔的戰馬上猛然挺身舉刀,縱聲狂呼:「呼……呵……」

    緊隨其後的盧新心神震撼,激動地舉槍呼應:「呼……呵……」

    驃騎軍的士兵們同聲狂吼:「呼……呵……呼……呵……」

    吼聲猶如陣陣驚雷,砸響在高平川的上空,驚心動魄。

    大軍像閃電一樣突然劈進了戰場。

    「殺進去……」

    「殺進去……」

    驃騎軍鐵騎席捲而入,摧枯拉朽一般將北匈奴士兵淹沒在洶湧澎湃的洪水裡。

    隨著驃騎軍鐵騎的加入,戰局突然之間發生了大逆轉。

    北匈奴士兵兵敗如山倒,四散潰逃。

    嗚……嗚……

    張燕命令號角兵吹響了撤軍的號角。

    加斯帕和努斯眼睜睜地望著虎賁軍鐵騎飛馳而去,徒呼奈何。

    鮮卑人的中路大軍因為失去攻擊目標,緩緩地停了下來。瑣奴吃驚地問道:「那就是虎賁軍的鐵騎?」

    身邊的蒙樹培大聲回道:「大帥,那就是胡才麾下的鐵騎,是漢軍攻擊力最強的騎兵軍了。胡才手下有三支騎兵部隊,一支驍騎軍,一支驃騎軍,一支黑鷹鐵騎,驍騎軍大部分人是南匈奴人,驃騎軍是漢人,胡才自己建立的,而黑鷹鐵騎是大漢的使匈奴中郎將手下的鐵騎。這三支鐵騎驍勇善戰,為胡才立下過汗馬功勞。」

    瑣奴頗為讚賞地點頭道:「來去如風,果然名不虛傳。」

    「命令各部停止攻擊,重整陣形。」

    漳浦氣喘吁吁地打馬趕來,怒聲叫道:「為什麼停下來?為什麼?我們應該發起攻擊。」

    瑣奴冷冷地瞅了他一眼,十分不滿地說道:「漳浦,我的命令是什麼?我讓你保持和大軍的距離,你為什麼跑那麼快?你們有一萬人,漢軍也不過比你們多一點而已,人數相差無幾,你為什麼就不能堅持一段時間?」

    「是你們的速度太慢了。」漳浦叫道,「你們延誤不前,讓我白白損失了二千多人。」

    「你說我指揮不力嗎?」瑣奴面色一沉,指著漳浦罵道,「你們北匈奴實力太差,還沒打就想跑,怎麼會不敗?現在漢軍已經擺好了防守陣勢,我們攻上去,損失會更大。算了,還是再找機會吧。」

    漳浦怨毒地看了瑣奴一眼,忍氣吞聲地打馬離去。

    瑣奴是鮮卑人,他恐怕巴不得讓北匈奴的人死光,用心險惡,根本不能相信,但北匈奴想在大漠生存,不得不依附鮮卑人,現在唯一辦法就是忍氣吞聲。

    漳浦心裡想到,總有一天,北匈奴一定會成為大漠的霸主,到時候要你們鮮卑人給我好看。

    ………………

    張燕看看奧普,又看看蘇六朋和奧平栓,怒氣衝天地罵了兩句,然後說道:「等大將軍到了,你們自己提著腦袋去見他吧。」

    霍平想說什麼,但終究沒有說出來。

    奧普不聽指揮,私自出戰,按軍律當斬。但他是南匈奴人的首領,身份特殊,張燕也不敢隨便動他。這事只有交給大將軍胡才處理了。

    霍平讓奧普等人暫時退下,囑咐他們不要再違反軍紀了,然後又安慰了張燕兩句。兩人正在說話的時候,侍從送來胡才的急書。

    「主公讓我們立即退回受降城,死守關隘。」張燕略顯吃驚地對霍平說道,「主公懷疑和連和拓跋武已經趕到了天順河。」

    「這怎麼可能?」霍平不相信地笑道,「我們一直密切注視著鮮卑人的大軍,怎麼沒有發現?」

    張燕命令手下掏出地圖鋪到地上,和霍平仔細看了一會。

    「如果他們從東狼山的左谷進入天順河的東岸,我們的確發現不了。」張燕指著天順河說道,「我們一直在天順河的西岸和敵人對峙,完全忽略了東岸。」

    天順河,是位於受降城北六十里的一條河流。

    「那邊都是連綿不斷的群山,路途難行,和連的大軍如果走那邊,非常耽誤時間。」霍平說道。

    「但我們為了遲滯鮮卑人的推進速度,走得也很慢。」張燕擔心地說道,「如果主公的估計是對的,和連突然出現在我們的背後,我們就被包圍了。而且,受降城也直接暴露在敵人的攻擊之下,以現在的守城力量,旦夕可下。」

    兩人越想越覺得可怕,焦慮不安。

    「我們什麼時候撤?」

    「現在不行。」張燕思索了一下,說道,「現在撤,意圖太明顯,如果鮮卑人銜尾狂追,我們就麻煩了,還是晚上吧。」

    霍平想了想,點了點頭。

    ………………

    天順河的河水清澈透底,河中的魚兒ziyou自在地游動著,輕鬆寫意。

    和連蹲在河邊,捧起一把冰涼的河水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

    作為鮮卑大王,和連其實過的並不好,特別是在先王死後,他沒有足夠的威望,以至於龐大的鮮卑帝國分崩離析。

    特別是,自從前年中部鮮卑大人慕容恪聯合東部鮮卑大人彌加、西部鮮卑大人魁頭逼迫和連重新劃分了鮮卑國的疆域之後,彈汗山王廷的王權就遭到了很大的削弱。特別是去年,他攻打魁頭身邊,幾萬鐵騎損失慘重。

    和連心中十分痛恨慕容恪等人,一心想找個機會重振彈汗山王廷的絕對權威,重顯先王檀石槐當年君臨天下的無敵氣勢。

    機會終於給他等來了。去年秋天的旱災和冬天的大雪災讓西部鮮卑的許多部落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牲畜,西部鮮卑的幾個部落迫於生存的壓力,重新投到了和連的帳下。有這兩個大部落改弦易轍在前,西部鮮卑的其他小部落們隨即紛紛效仿,大家明裡暗裡先後脫離了魁頭的控制,爭先恐後地投奔大王和連和北部鮮卑的拓跋武。

    和連得到瑣奴和馬蒂普的支持後,實力大增,隨即開始了他策劃已久的入侵行動。只有佔據了大漢國的邊郡,鮮卑人的生存壓力才會得到緩解,鮮卑人的生活才能過得更好,而和連也因此可以為鮮卑人建下千秋功業。

    更何況,現在大漢帝國戰火紛飛,這個時候的大漢帝國,在和連看來,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只要大漢帝國內亂。就不可能調動大軍對付他們。

    如果成功了,和連的個人權威不但可以達到如日中天的地步,得到鮮卑各部落的頂禮膜拜,他還可以輕而易舉地拿回被慕容恪等人搶走的權利,所以他在這件事上傾注了所有的力量和心血,力求一戰成功。為此,他不惜低聲下氣地派人去找慕容恪,請求他的幫助。

    慕容恪答應了,但他告誡和連,攻打大漢國,最好是適可而止,不要做出什麼瘋狂舉動,尤其是攻打長安城的這種瘋狂舉動。但和連置若罔聞,根本沒有聽進去,他認為慕容恪太謹小慎微了。

    攻打長安城的策略,是他自己想出來的,和連認為這是他一生當中最得意的經典之作。為了完成這個驚世創舉,立下不朽的蓋世功勳,他和拓跋武等人日夜謀劃,殫精竭慮,考慮了方方面面的得失,最後下了很大的決心才定了下來。

    如果攻下長安,鮮卑人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佔領漢人的關中,到時候,他可以在關中建立鮮卑國。

    到時候他和連就是鮮卑的第一人了,就是他父王也比不上他。

    和連知道,現在大漢帝國內亂,董卓,袁紹,袁術,胡才等在大漢這塊土地上大大的出手,關中只有董卓,才幾萬兵馬,如果能佔領關中,他還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只是和連沒想到的是,胡才在朔方郡安排了大量的兵馬,他的軍隊一南下,胡才就聚集了幾萬大軍來到朔方郡。

    在剛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和連幾乎要破口大罵,你胡才用得著這樣嗎?我只是借路南下而已。

    和連自然不知道,朔方郡和朔方郡南面的河套是胡才的戰馬基地,自然不想落到鮮卑人手中,所以他絕對不會讓鮮卑人佔領的。

    在幾年前的時候,他就在朔方郡,河套安排了幾萬大軍和十萬屯田兵,哪怕是南方的戰事再激烈,他也沒有調這兵馬南下。現在幾萬鮮卑鐵騎南下,胡才自然不會答應。

    和連用冰涼的河水洗了把臉,然後坐在河邊出神地看了一會水中的游魚,臉上掛著一絲孩子般的微笑。

    和連大約三十歲左右,個子較高,身材較瘦,皮膚較黑,一張很樸實的臉,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唯獨那雙眼睛,凌厲而具有靈性。

    一個侍從沿著河岸匆匆跑來,被站在河堤上的穆赫遲攔住了。穆赫遲是彈汗山莫商部落的豪帥,是這一次和連的遠征大軍的三大統帥之一。

    「什麼事?」和連急忙站起來問道。

    「回稟大王,瑣奴大帥送來消息,漢軍昨夜突然跑了。」

    和連臉上立即顯出怒色,大聲罵道:「這個瑣奴的,怎麼現在才把消息送來?昨天晚上為什麼沒有發現?」

    那個侍從畏懼地退了一步,低頭不語。

    穆赫遲拱手說道:「大王息怒,我們還是立即趕路吧。」

    和連幾步走到河堤,看看穆赫遲,揮手說道:「快,立即傳令各部,連夜趕往虎山谷。」

    ………………

    拓跋聘端坐在戰馬上,高大威猛的身軀傲然挺立,紋絲不動。

    拓跋聘是拓跋武的堂弟,這一次拓跋武出兵雁門關,就安排了拓跋聘跟著和連南下,拓跋聘是拓跋部落的悍將,不僅驍勇善戰,而且足智多謀。

    鮮卑拓跋部的歷史序幕是從西漢後期的拓跋毛開始的,他為「遠近所推,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所謂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大約都是一個氏族部落聯盟中的各個氏族部落。拓跋毛之後,五傳到了拓跋推寅時候,正值東漢初年,拓跋氏開始從原居地向南方遷徙,「南遷大澤,方千餘里,厥土昏冥沮洳」。七傳到了拓跋鄰,以所在地荒遐,又謀南遷,但因年老,遂傳位於子拓跋詰汾,率部南移,「山谷高深,九難八阻,於是yu止。有神獸,其形似馬,其聲類牛,先行導引,歷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神獸之說,是拓跋氏早期的神話傳說。

    拓跋詰汾逝世後,其子拓跋力微即位。在史籍《魏書?序紀》的記載中,拓跋力微被稱為鮮卑拓拔氏的真正始祖,他在位五十八年,活了一百零四歲。在鮮卑拓跋部的發展歷史上,拓跋?力微是有巨大貢獻的,因此他被稱為拓跋氏的始祖。

    作為拓跋力微的子孫,拓跋部落一直以來以振興拓跋部落為己任。

    拓跋聘和拓跋武一樣,這幾十年來一直為拓跋部落而奮鬥。

    一批批的鐵騎士兵從他的眼前縱馬而過,捲起的漫天塵土遮蔽了大半個天空。

    大戰來臨前的氣氛既緊張又興奮,讓拓跋聘血脈賁張。此番遠征作戰,受益最大的就是他們拓跋部落了。只有打敗了胡才的大軍,并州的雲中、五原、朔方各郡已經是他們拓跋部落的囊中之物,而河套,北地和安定郡也即將到手,北部鮮卑的疆域將大大的擴大,拓跋部落雄踞大草原的日子已經很快了。

    和連利用他的力量為自己建功立業,而拓跋武卻利用和連的大王身份為自己的部落牟取最大的利益。只要佔據了大漢國的北疆邊郡,佔據了這些水草豐茂的土地,即使和連叫他讓出一部分貧瘠的荒漠給瑣奴他們的部落,他也心甘情願。

    拓跋she突然劇烈地咳嗽起來。

    「病還是沒好嗎?」拓跋聘皺眉問道,「馬上就要打仗了,你這個身體支撐得住嗎?」

    拓跋she點點頭,勉強止住咳嗽,擔憂地說道:「我們的行蹤一定暴露了,否則漢軍不會趁夜而逃。本來我們打算輕而易舉地拿下木峽關,但現在看來已經不行了,我們免不了還是要在關隘打一場惡戰。」

    拓跋she,拓跋武的親衛,心腹。是拓跋部落的嫡系成員。

    拓跋武不以為然地說道:「我們突然出現在這裡,漢軍措手不及,肯定無法及時佈置兵力。他們知道我們要打哪一個關隘嗎?」拓跋武十分自信地笑道,「明天,我們一定可以拿下虎山谷。」

    虎山谷,位於受降城北一百二十里,是受降城通往大漠的重要關口。

    拓跋she想想也是,六萬大軍打一個小小的虎山谷,即使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會費太大的事。

    「大人,胡才會不會提前趕到了虎山谷?」

    「他應該還沒到。」拓跋武聽到「胡才」兩個字,雙眼內突然射出一股暴戾之氣,他恨恨地說道,「這次,我定要把他煮熟了,一口一口地吃掉。」

    上一次,拓跋武秘謀魁頭的部落,但胡才在雁門郡殺了步度根,這拓跋武準備利用步度根和中部鮮卑的關係吞併西部鮮卑的計劃破產,拓跋聘作為拓跋武的堂弟,對他自然恨之入骨。

    ps:求收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