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十四章 大獲全勝(2) 文 / 燕天

    第十四章大獲全勝(2)

    其實,胡才巴不得這一戰打久一點,如此一來,說不定他的步卒大軍就會趕到戰場,到時候,想消滅這些鮮卑人就更有把握了。

    他手中還有三萬鐵騎和一萬屯田兵,這一萬屯田兵在接下來的時間就需要支援楊鳳的,所以真正對付鮮卑人的只有他的三萬鐵騎,因為yin山大戰,鐵騎損失慘重,現在又剛從yin山趕來,疲憊不堪,所以需要時間休息和恢復。

    黃昏的時候,參加栩隗嶺大戰的軍隊逃了回來。落羅旭先是聽說拓跋武沒能擊敗屯田兵,馬上就覺得不妙,接著他又聽說自己的兩個豪帥戰死了,一萬鐵騎也損失了三千多人,不禁又驚又怒。他想了半天,斷然決定退兵。

    落羅旭之所以出兵雁門關,完全是因為受到了慕容恪的極力勸說。慕容恪擔心拓跋武對大王和魁頭不利,現在大王和連身邊有十幾萬大軍,所以慕容恪就擔心魁頭的安全,所以要求落羅旭親自率兵趕到雁門關助陣。

    落羅旭一來抹不開面子,二來魁頭畢竟是大王檀石槐的孫子,槐縱的兒子,是故人之後,不能一點情面都不講。第三嘛,當然是因為打下雁門關後能獲得豐厚的利益,這是最讓他心動的誘惑了。更何況,漢人的大將軍胡才現在在朔方郡和大王的十幾萬鐵騎戰鬥,并州漢人兵力空虛,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但現在最讓他心動的誘惑隨著拓跋武徒勞無功的一擊已經變得非常渺茫了。四萬鐵騎都沒能擊敗屯田兵,這明顯就是中了漢人的奸計。

    這漢人的屯田兵戰鬥力強悍,出乎他的意料,同時更讓他明白,這漢人的屯田兵戰鬥力這麼強悍,放棄雁門關,恐怕不是刻意為之。

    昨天拓跋武用兩萬多騎就擊敗了屯田兵兩萬人,而且還幾乎是全殲,但僅僅過了一夜,情況就突然發生了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屯田兵有如神助,用兩萬人就頂住了鮮卑人四萬鐵騎的狂攻。這種情況下要說漢人沒有詭計就是殺了他他都不信。

    落羅旭感覺到,漢人有一個天羅地網在等著他。

    想了好久,落羅旭派人悄悄翻越蘇靈山,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雁門關,向魁頭報捷,說拓跋武已經大勝屯田兵,希望大王速速和他南北夾擊打敗屯田兵,攻佔蘇靈山,火速隨拓跋武南下攻打晉陽。

    落羅旭瞭解魁頭和慕容恪之間的關係,他知道這個時候絕對不能說實話。一旦讓魁頭知道了栩隗嶺大戰的經過,魁頭可能以為他們已經被漢人徹底包圍,要被漢人全殲了,有可能要帶著大軍迅速離開雁門關回到彈汗山去。

    大王和連沒有了拓跋武的支持,是不是魁頭的對手的,到時候豈不是魁頭成為了鮮卑大王?所以在這個時候,魁頭他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幫助他們,拓跋武,落羅旭如果被漢人消滅了,大草原中沒有人是他魁頭的對手,哪怕大王和連也不行,因為魁頭有慕容恪的支持。

    同樣沒有魁頭軍隊的支援,自己和拓跋武的命運就難說了。漢人難道真想圍殲我們?他們有這個實力嗎?他驀然想起了漢人的大將軍胡才,這個奇跡般的人,有他在,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如果這是漢人的陰謀,那麼漢人有什麼來消滅他們?難道漢人把幾十萬屯田兵都調過來了?

    落羅旭越想越是心寒,翻身上馬往栩隗嶺飛馳而去。

    …………

    栩隗嶺。夜色迷人,群星璀璨。

    張白騎、徐晃召集各部眾將在一個臨時拉起的帳篷裡議事。

    度普先向大家匯報今天的戰果,「據各部報上的數目,今日我們斬首大約八千多鮮卑人,自損九千多人,這包括送到後方的兩千多重傷士卒。」

    張白騎坐在火堆旁,抬頭問道:「鮮卑人?我們殺了多少鮮卑人?」

    鮮卑大軍中有鮮卑人,漢人,還有其他部落的人,真正的鮮卑人才是主力,鮮卑人死的越多,對他們越有利。

    度普翻看了一下文卷,回道:「六千多人。其他人是漢人和其他部落的人。」

    張白騎繼續問道:「有俘虜嗎?」

    「沒有,無論輕傷重傷的鮮卑人,都被我們的士卒砍死了。」度普搖搖頭,屯田兵對鮮卑人疾惡如仇,留下俘虜才怪。

    張白騎想了一下,又問道:「三天來,我們總共埋了多少鮮卑人?」

    度普一邊查看文卷,一邊說道:「第一天,我們殺敵七千多人,有三千多是鮮卑人。第二天我們殺敵五千多人,有兩千多是鮮卑人。加上今天的六千多鮮卑人,我們總共殺了一萬一千七百多鮮卑人。其他的都是依附鮮卑人的漢人和各部落的人。」

    「三天殲敵兩萬五。」張白騎說道,「鮮卑人進關的時候,斥候說大約有八萬人,那麼就是說現在還有四萬五千鮮卑鐵騎在關內。我們還要殺,我們殺得還不夠多。」

    他看著度普問道,「今天的斥候可有回報?」

    「有。」度普說道,「今天蘇靈山打得很激烈,我們損失很大。在蘇靈山以南,落羅旭用五千人打了我們一天,在蘇靈山以北,魁頭的弟弟邪歸逆集結了一萬人從下午一直打到了黃昏。目前,魁頭帶著五千人在雁門關,落羅旭和邪歸逆帶著大約一萬五千人在蘇靈山南北兩端,栩隗嶺上拓跋武還有兩萬五千人。鮮卑人的五萬大軍有三萬人被我們圍在蘇靈山以南,我們如果要全殲這三萬人,難度很大。」

    「不過大將軍的三萬鐵騎已經在昨天晚上的時候到了蘇靈山,而且隱藏在蘇靈山的山谷中。」度普看了眾人一眼說道。

    「大將軍來了?」

    「大將軍的鐵騎到了?」

    「太好了。」

    眾人聞言大喜,大將軍終於到了,而且還帶來了三萬鐵騎,這讓眾人心裡有了一點點信心。

    不過想到他們現在手中的兵馬,恐怕很難抵擋鮮卑人的鐵騎,三萬屯田兵只剩下一萬多人了,如果不是依靠強弩。弩車等,恐怕早就被鮮卑人消滅了。但是人少了,真的能堅持嗎?

    「全殲不可能,哪怕加上大將軍的三萬鐵騎,也很難,這一次在yin山,大將軍的鐵騎是損失很多,現在三萬鐵騎的戰鬥力已經不如戰前了,但還需要重擊。」張白騎說道,「鮮卑人死得不夠多,目前我們還沒有達到目的。」

    「大人,明天怎麼打?明天我們是不是主動出擊?今天把鮮卑人打跑了,明天,他們不一定主動進攻了。」

    浮雲恨恨地說道,「鮮卑人真沒膽子,今天我們還沒有殺個夠,他們竟然逃跑了。我們還剩下一萬多人,如果主動挑戰三萬鐵騎,沒有勝算,屯田兵最後一點種子大概要盡喪此役了。」

    張白騎緩緩掃視眾人一眼,堅定地說道:「我們馬上撤到十里亭。」

    「什麼?」

    「撤退?」

    大帳內一片死寂,人人瞠目結舌,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浮雲大聲吼道:「大人,你說什麼?撤退?兄弟們難道都白死了嗎?這個時候竟然撤退?」

    張白騎點點頭,又說了一遍:「撤退。」

    浮雲猛地站起來,睚眥欲裂,指著張白騎怒聲吼道:「張白騎,你要撤退?我們三天裡死了將近兩萬人,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守住栩隗嶺,為了擋住鮮卑人嗎?難道我們這麼多兄弟都白白死了?你既然要撤退,為什麼要我們死守栩隗嶺?為什麼?如果要撤退,為什麼到現在才撤退?你不是在玩我們吧?」

    令狐修和王當急忙跳起來把他拉住了。張白騎想撤退。不是沒有理由的。

    浮雲淚流滿面,看著張白騎大聲哭喊道:「為什麼?為什麼要撤退?你打的這都是什麼仗?你是什麼人啊,現在這麼多人都死光了,你倒要撤退了,你居心何在?誰敢再說撤退,老子現在就砍了他。」

    王當瞪著浮雲喝道:「浮雲,不要亂說話。」

    徐晃慢慢站起來,看了憤怒的眾將一眼,苦笑道:「張大人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我知道這幾天來,大家對我的意見非常大,認為我瞎指揮,把幾萬屯田兵都葬送了。」

    「不錯,我是沒什麼才能,我要是有本事,也不會把屯田兵帶到這般境地。但是現在沒有選擇,我只能撤退,在十里亭阻擊鮮卑人。這是唯一的辦法,大將軍的鐵騎需要時間恢復戰鬥力,所以,我們還需要堅持,在十里亭,我已經讓徐晃大人調了五千虎賁軍過來,這是跟著徐晃大人戰冀州的虎賁第十軍警銳,這是我們唯一的援軍。」

    「這一次撤退到十里亭,就是為了更好的打敗鮮卑人,在十里亭,我們要和鮮卑人決一死戰,哪怕戰到最後的一兵一卒也在所不惜。」

    張白騎望著憤怒的浮雲,指著他,大聲質問道:「浮雲,我問你,我們為什麼要放棄雁門關在栩隗嶺打這一仗?」

    張白騎手指眾將,氣憤地說道,「大戰開始之前,我對你們說了無數遍打一仗的目的,但你們現在還有誰把它記在心上?你們就知道屯田兵死了多少人,屯田兵已經完蛋了,你們心裡只有屯田兵,哪裡還有大漢國,還有大將軍,還有并州,還有并州的百萬百姓。」

    「我再說一遍,放棄雁門關,誘敵到栩隗嶺,擺下這個必敗的戰場,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殺死更多的鮮卑人,不惜一切代價殺死更多的鮮卑人。大將軍在yin山消滅了幾萬鮮卑人,殺死了鮮卑大王和連,但是這還不夠。」

    「要想鮮卑人內亂,要想辦法安定,還需要我們殺死更多的鮮卑人。我們只要把鮮卑人殺得越來越少,尤其是北部鮮卑的拓跋武,那麼鮮卑各部的實力平衡就會被我們打破,鮮卑人就會擔心自己的領地遭到其他部落的攻擊,鮮卑人就會迅速退出邊郡,鮮卑人就會內亂,我們就能得到喘息的機會,并州的危局就會被我們徹底的解決。我說了無數遍,你們為什麼不理解?」

    「死守雁門關,可以解決并州的危局嗎?可以讓鮮卑人陷入內亂嗎?可以讓鮮卑人無力入侵嗎?大將軍在yin山打敗鮮卑人,雖然殺了鮮卑大王,讓鮮卑人群龍無首,但是這還不夠,鮮卑大王雖然死了,但是其他鮮卑部落的損失並不大,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在這裡給鮮卑人一擊,才能讓鮮卑人各部落的實力失去平衡,才能讓鮮卑人內亂。」

    「兄弟們死了我也悲痛,但如果幾萬兄弟的死可以換來大漢國的穩定,可以讓鮮卑人內亂,可以換來北方的穩定,換來并州幾年的安全,換來并州幾年休養生息的時間,這有什麼不值得?現在天下大亂,我們需要時間來發展自己,否則每年和鮮卑人打,我們還不是被鮮卑人耗死,要知道,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鮮卑人。」

    「我在開戰前就反覆對你們說過,這一次很難打,鮮卑人非常狡猾,他們沒有絕對的把握,不會和我們決戰的。在yin山,大將軍為了打敗鮮卑人,損失了幾萬虎賁軍,目的是什麼?如果不是要消滅鮮卑人的有生力量,我們根本不需要去yin山,派幾萬人守衛雞鹿塞,恐怕鮮卑人攻不下雞鹿塞。」

    「而這一次我們面對的鮮卑人也一樣,他們一個個不僅僅驍勇善戰,而且非常狡猾。尤其是拓跋武,他是鮮卑人的智者,一直以來都小心謹慎,這一次南下入侵更是步步謹慎,唯恐入入我們的包圍。大家曾經說在北山、武山一帶設伏鮮卑人,結果如何?狡猾的拓跋武安排了鮮卑人以五千人一陣,每隔五里一陣南下,就這種陣形我們怎麼集中優勢兵力伏擊?」

    「鮮卑人的鐵騎驍勇善戰,我們才幾萬屯田兵,我們依靠的不是人多,而是各種各樣的防禦武器,否則以屯田兵的戰鬥力,衝上去就會被鮮卑人包圍。而最重要的是,鮮卑人如果知道了我們的計劃,必定會逃回雁門關。那麼,我們放棄雁門關幹什麼?現在雁門關放棄了,我們就要想盡一切辦法重擊鮮卑人,把他們打得體無完膚然後再把他們趕出雁門關,否則,我們就是大漢國的千古罪人。」

    「我們把兩萬屯田兵放在拒馬陣和中間阻擊大陣裡,其目的無非是要讓拓跋武感覺到屯田兵不堪一擊,誘使他集結大軍對我們發動最後一擊。只要他上當了,把大軍集結到了栩隗嶺,那麼從雁門關到栩隗嶺的百里馳道上就沒有了鮮卑人的主力,楊鳳的大軍才可以趁機佔據蘇靈山,並且在蘇靈山牢牢站住腳。和大將軍的鐵騎匯合,大將軍的鐵騎是我們給鮮卑人的殺手鑭,而楊鳳的出現,也逼迫拓跋武下定決心盡早和我們決戰,以求一戰而定。只有拓跋武下定決心,我們才有勝利的機會。」

    「第一天拒馬陣大戰,我們都以為屯田兵的戰鬥力不錯,可以抵擋鮮卑人的鐵騎,但沒想到第二天拓跋武的鐵騎就瘋狂屠殺了他們。雖然我們今天用兩萬精銳加上弩車狠狠地打擊了鮮卑人,但我們所殺的人還不足以給他們報仇,我們還要大量殺傷他們。」

    「既然還要痛擊鮮卑人,為什麼要撤退?」浮雲問道。

    徐晃抬頭看看繁星點點的夜空,看看那輪混沌的弦月,突然指著對面火光閃爍的栩隗嶺說道:「你們知道現在拓跋武在想什麼?」

    「今天我們重擊了拓跋武,讓他損兵折將,他會怎麼會,明天,拓跋武會幹什麼?他的大軍將要幹什麼?是戰還是撤?雁門關在他們手中,如果撤退,拓跋武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返回雁門關,返回大草原,所以拓跋武最大的可能就是急速回兵蘇靈山,和魁頭南北夾擊,打通馳道,撤兵雁門關。其次,他可能向魁頭求援,等待魁頭的大軍前來會合,然後再次合兵南下攻擊。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拓跋武惱羞成怒,乾脆孤注一擲,明天繼續強攻。」

    「你們說,拓跋武會如何選擇?」

    徐晃站起來圍著火堆轉了一圈,看了每個將領一眼,繼續說道,「在雁門關的時候,斥候根據鮮卑各部的戰旗,推測拓跋武先後在雁門關外集結了大約六萬人,這幾乎是北部鮮卑拓跋部落的所有兵力了。也就是說,這次南下攻打雁門關,野心勃勃的拓跋武已經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趁著這次大將軍去yin山迎戰和連的絕佳機會拿下并州,為自己將來雄霸大草原奠定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我們如果消滅了這六萬鮮卑鐵騎的話,拓跋武的拓跋部落的實力就會大減,這個時候他們再聽說鮮卑大王和連死了,你們說會怎麼樣?」

    「如果斥候對拓跋武兵力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麼,我們現在就可以這樣測算,蘇靈山以北是魁頭的一萬五千人,蘇靈山以南是拓跋武和落羅旭的三萬人。落羅旭是西部鮮卑的大人,這一次落羅旭南下入侵所得的利益和拓跋武相比,微乎其微,所以他肯定要保存自己的實力。所以這一次落羅旭出兵一定不會很多。如果現在落羅旭手上還有一萬人的話,那麼拓跋武最多只有兩萬人了,甚至還沒有兩萬人。」

    看著眾人,徐晃意味深長的問道:「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