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三十三章 北軍(1) 文 / 燕天

    第三十三章北軍(1)

    晉陽。

    李晨書告胡才,關中局勢動盪不安,攻擊函谷關之策,建議還是放棄為好。

    十月初,董卓在長安大殺反對派。鞏固其在長安的地位,同時大封李傕等人。因為胡才在晉陽建立晉陽朝廷,董卓趕到了深深地危機。董卓明白,現在以他的實力,根本不是胡才的虎賁軍的對手,就是袁紹,他也不一定是對手。雖然他和韓遂結盟,但是董卓明白,依靠韓遂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需要重新掌控西涼軍。

    另外,從胡才近期一連串舉動來看,他好像並無勤王之意。胡才急不可耐地出兵打幽州,明顯就是為了鞏固河北三州,圖謀自己的霸業。如果胡才霸業有成,實力驟增,關中遲早都要成為胡才的囊中之物。所以盡快利用關中優勢,迅速發展實力,成了董卓和西涼眾將的共識。要想擴軍備戰,就要自己掌控權柄,自己控制天子和關中財賦。這也是董卓和西涼諸將夢寐以求的事。

    在董卓的暗示下,李傕、郭汜等人帶著軍隊衝進了未央宮,逼著天子下旨,罷免了驃騎將軍朱俊。

    天子詔告天下,轉拜李傕為車騎將軍監領司隸校尉,郭汜為後將軍,樊稠為右將軍,三人參隸尚書事。轉拜張濟為驃騎將軍,駐軍潼關。段煨、王方等統軍將領皆被拜為將軍。

    長安朝廷中的大臣們大為憤怒,拒絕上朝議政。

    尚書令士孫瑞出面調停。尚書賈詡也一再勸諫西涼諸將。董卓等人擔心長安出現混亂,隨即退讓了一步。

    天子又下旨。拜趙謙為司徒,朱俊為太僕,淳於嘉為光祿大夫。三人同時參隸尚書事。

    到了本月中,董卓調到大軍對付關中門閥、這些關中的門閥在長安兵變的時候幫助過王允,雖然帶著對他們恨之入骨。

    董卓命令部下悄悄抓了一批關中門閥的子弟。一番嚴刑拷打,竟然意外地發現關中幾個世家正在和袁紹秘密聯繫,打算發動兵變。董卓大怒,下令把這幾個世家滅族。司徒趙謙牽連其中,被罷職歸家。

    而在這個時候,河東的李晨準備攻擊關東。

    現在冀州戰事頻繁,流民成災,其所得賦稅還要貼補并州和幽州,所以能給朝廷上繳賦稅的只有李晨主政的河東一郡,但朝廷索要的數目太大,李晨很為難。

    河東的財賦今年也很緊張。關西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戰場,居住在關西的百姓不但生活困苦,連生命都沒有保障。為此大將軍胡才數次給李晨、河東太守、典農中郎將左彥寫信,要求他們在年底之前,把關西的百姓全部遷到河東汾河下游的屯田區。

    胡才告訴他們,我們打仗的目的是為了穩定社稷,是為了讓百姓們活下去,如果百姓們都死於戰火,那我們打仗還有什麼意義?

    關西這幾年戰火不斷,很多百姓早就逃到河東避禍去了,但還有一部分百姓頑強地守在自己的家園裡。亂兵來了,他們就逃到山上,亂兵一走,他們就回家繼續耕地。雖然日子苦,但這畢竟是他們的家。

    遷移人口的事在虎賁軍將士的努力下,進行得比較順利。關西門閥、世家、百姓紛紛北遷河東。遷移所需的大量錢糧都由河東府出。

    河東府的財賦要供應三萬虎賁軍的軍資,要補貼并州,還要賑濟和安置北遷的關西百姓,當然入不敷出了。

    所以河東的李晨邀請董卓出兵關東,但董卓委婉的拒絕了。關中不穩,大軍實力不濟,平叛重任還是由大將軍一力承擔吧。

    董卓明白李晨的用意。李晨要打關東,但又怕自己從背後打他,所以要得到自己的承諾。董卓對李晨的使者說,你回去告訴李大人,只要他保證虎賁軍不進關中,我就絕不走出潼關。

    使者滿意而去,接著韓遂的特使就到了,韓遂催要朝廷當初答應調撥給西涼的賑濟錢糧。

    董卓等人愁眉不展,請三公大臣同議。賈詡提出再派大臣攜帶天子聖旨和符節出關中,安撫各地州郡,催要賦稅。董卓嗤之以鼻。如今天子威儀盡失,皇權形同虛設,各地州郡紛紛擁兵自重。朝廷就是個擺設。現在不要說派大臣出關招撫,就是天子親自出關招撫,估計也是處處碰壁。

    更何況現在大將軍胡才建立晉陽朝廷,現在不知多少人是遵守晉陽朝廷的,長安朝廷恐怕已經不被各地放在眼裡了。

    賈詡仰天長歎,無奈說道:「如今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益州。我看,派益州牧劉大人的兒子攜帶天子聖旨,速速南下蜀郡。」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傳來了喜訊,荊州刺史劉表的功曹從事蒯鵬到了長安。劉表在奏章中說,自己尊奉天子和朝廷。荊州上繳朝廷的賦稅正在運往關中的路上,年底就能送達長安。

    劉表的奏章給了長安一個巨大的驚喜。天子隨即下旨,拜劉表為鎮南將軍,領荊州牧,成武侯。

    天子又下旨讓太僕朱俊兩人攜符節出關,招撫各地州郡。奉車都尉劉璋攜聖旨急赴益州。

    李晨在給胡才的書信中說,劉表的突然歸順,肯定得到了袁紹的支持。如果沒有袁紹的同意,劉表這麼做就是背叛,而且會遭到袁紹的攻擊。現在南陽控制在袁紹手上,劉表也無法把錢糧送到長安。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袁紹的策略發生了某些變化,他是你是準備遵從長安天子了?他是不是不再堅持重建皇統之議?如果袁紹不再堅持重建皇統,他會重新得到持有不同意見的各地州郡的支持,他的實力發展會更快,這對河北顯然不利。

    還有就是朱俊持符節出關招撫的事。劉表突然獻表,尊奉長安天子並主動上繳賦稅。這讓長安朝廷中的一些大臣對穩定社稷盲目樂觀起來。董卓隨即趁著這次機會把朱俊趕出了長安,他以為自己很聰明,以為這樣一來,自己就可以完全把持權柄了。但他就不想想,沒有了朱俊的震懾和斡旋,長安的大臣們馬上就會和他們發生激烈的衝突,衝突之後就是兵變,就是叛亂,關中形勢越來越險惡了。

    董卓已經變了,如果這個時候關中兵變,董卓一定會血腥的鎮壓,到時候關中一定會戰火紛飛。

    而且李晨還說,董卓因為呂布的背叛,對手下也不信任了,李傕等人對董卓的命令也有些陽奉陰違了。這個時候的董卓只想董璜這些董家人了,就是牛輔,也得不到董卓的信任了。

    李晨還提到了一件讓胡才十分擔憂的事。

    如果關中持續混亂,對西涼的穩定和發展十分不利。這個時候,韓遂和馬騰極有可能攻擊關中。佔據了關東,也就解決了西涼的貧困,韓遂和馬騰當然願意冒這個險。但關中至關重要,我們不會坐視不理。為了牽制我們的兵力,阻止我們攻打關中,他們會不會秘密聯繫袁紹?

    天子只能一個,要麼晉陽天子,要麼長安天子,所以不能讓長安天子落入別人的手中,比如袁紹。

    袁紹的實力很強。如果讓長安天子落入他的手中,對晉陽朝廷,對大將軍非常不利。

    李晨的建議是,我們應該主動聯繫韓遂和馬騰,伺機進攻關中,救出長安天子。如果能佔據關中,把關中和北疆聯為一體,我們定能早日穩定社稷。

    胡才考慮良久,又和三府大吏仔細商議了一下,最後給了李晨一個「見機行事」的答覆,既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

    李晨的考慮非常周全,虎賁軍如能早日攻佔關中,對中興社稷大業極有助益。但他們想到的,袁紹也會想到。如今袁紹佔據了南陽,已經兵臨武關,只要他能打下武關,他的大軍就可以直殺長安。如果袁紹把關中、關西、關東聯為一體,他的實力之強,甚至超過了虎賁軍和晉陽朝廷。所以胡才估計他在穩定了關東後,會把注意力迅速轉移到關中。

    袁紹一貫堅持重建皇統,他只有重建皇統才能徹底根除袁閥的滅族之禍。袁紹如果先於虎賁軍攻佔關中,天子的命運可想而知,

    袁紹雖然不尊晉陽朝廷,不尊晉陽天子,但是他可以另立天子,劉表可能就是他的選擇。

    因此,虎賁軍能否攻佔關中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讓袁紹佔據關中。關中被董卓佔據也好,被韓遂佔據也好,長安天子都不會有太大的危險。但關中一旦被袁紹佔據,長安天子必死。長安天子在今天這種情況下死去,晉陽朝廷沒有一點好處。

    ………………

    皇甫嵩於十月中趕到雁門郡的馬邑大營,同行的還有北軍四營兩萬人馬。she聲營,步兵營,越騎營和屯騎營。

    皇甫嵩入駐大營後,立即向各部發出了北上攻擊命令。皇甫嵩命令手下的越騎營和屯騎營校尉各自率軍從東面分左右兩路向定襄郡的郡治善無城發起了攻擊。she聲營校尉蘇堪從西面沿黃河北上,領軍向駱縣、桐過兩城發起了攻擊。李沛的步兵營緊隨在蘇堪大軍後面予以策應,皇甫嵩率虎賁營緊隨在越騎營大軍後面給皇甫嵩軍開道。

    十月下,越騎營校尉吳京率五千人馬趕到了河yin城,屯騎營校尉宋旭率五千人馬趕到了距離河yin城以西六十里的羽帶原。兩支軍隊在黃河南岸紮下了連綿數里的大營,豎起了北軍的五支大軍的戰旗,同時間,十萬民夫日夜向兩個大營裡運送糧草輜重,做足了三萬大軍雲集黃河南岸即將開始渡河攻擊九原城的架勢。

    原駐守河yin城的匈奴鐵騎在阿雄的帶領下迅速南下趕到度遼水會合蘇堪的大軍,蘇堪盡起大軍向沙南城方向前進。(沙南城位於河套地區的東端,是黃河轉彎的地方。黃河河道從此處開始由南北方向轉為東西方向。)他準備在李沛的大軍拿下桐過城繼續北上之後,率軍渡河攻打對岸的箕陵城,和李沛的北上大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拿下箕陵城之後,皇甫嵩大軍就分成了東西兩路,齊頭並進攻打雲中,到那時,南匈奴叛軍就要面對將近四萬龐大軍隊的凌厲攻擊了。

    胡族一直以為漢軍的攻擊時間不是十一月就是明年,他們沒想到漢軍會把攻擊時間提前到十月中。雖然提前受到了漢軍的攻擊,但胡族聯軍並沒有驚慌失措,他們的軍隊早在九月中就已經發動了對漢軍的攻擊。將士們一直處於臨戰狀態,他們所要做的也就是改變作戰策略而已。

    南匈奴叛軍他們把利用小股軍隊騷擾xing進攻改為了以堅守城池和草原游鬥相結合的方法,爭取最大限度地遲滯漢軍的攻擊速度。胡人不習慣守城,他們喜歡在草原上像野狼一樣四下游戈,喜歡神出鬼沒地突襲,喜歡誘敵深入然後再以優勢兵力圍而殲之。但現在他們面對數量極為龐大的漢軍軍隊,突襲圍殲的辦法都難以奏效,他們只能模仿漢人的作戰方法,以堅守城池來阻礙漢軍前進的腳步,爭取堅守到冬天,把漢軍活活拖垮。

    目前大漢國國內的形勢非常嚴峻,內有諸侯之亂,外有災患叛亂,國庫空竭,百姓流離,物費匱乏,根本不適合出塞作戰。大漢國晉陽天子和晉陽朝廷的大將軍胡才之所以要在這個時候強行發動出塞作戰,目的是為了在諸侯爭鬥上取得絕對優勢。一旦天下重新統一,出塞作戰是否還要繼續下去就很難說了。

    大漢國的諸侯最後無論由誰勝出,用何種方法勝出,毫無例外都要造成國力的極大損耗。強大的匈奴人當年為了爭奪大單于之位造成了南北分裂,結果匈奴人由強轉衰,從此失去了爭霸大草原的實力。鮮卑人去年了爭奪王位各部大打出手,實力減損,檀石槐歷經數十年打下的江山轉眼就要分崩離析了。

    漢人看樣子也好不了那去。大漢國歷經十年的戰亂之後已經風雨飄零,大廈將傾,而大漢國的天子和大將軍卻置國家社稷的安危於不顧,在國家搖搖欲墜之際發動皇統之爭,其結果不言而喻。

    須卜骨都侯和屠蘇等南匈奴首領根據從各方面得到的消息綜合分析之後,一致認為大漢國的諸侯之爭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大漢國局勢一觸即發,很可能要爆發連場內亂。大漢國政局不穩首先就要影響到出塞作戰的漢軍士氣和軍需糧餉,然後這些漢軍將士將迫於國內形勢不得不撤回長城。如此一來,塞外危機也就煙消雲散了,而漢軍要想再次出擊塞外,恐怕要等很漫長的一段歲月了。

    南匈奴首領認為,如果草原上的冬季在十一月中的時候如期來臨,那下半年的戰事也就基本結束了。在將近兩個月的交鋒中,南匈奴叛軍只要把漢軍堅決擋在五原郡之外,把戰場牢牢固定在雲中郡的草原上,那麼冬季雪來臨後,漢軍也只有退回定襄郡堅守,而南匈奴叛軍的目標也就完全實現了。至於冬季之後形勢怎麼發展,他們也無法估猜。在他們看來,最壞的結局也就是暫避漢軍的鋒芒,完全放棄yin山以南的所有土地撤回大草原。

    但撤過yin山,須卜骨都侯和屠蘇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的各部族在戰敗後,是撤到yin山以北還是選擇投降漢人留在yin山以南?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回答,無任是他們的南匈奴還是才加入他們不久的東羌人,大部分族眾都會選擇留下來。翻過yin山是鮮卑人的國土,他們遲早都要被凶狠的鮮卑人一口吞了,成為鮮卑人的奴隸,過上牲畜一般的日子。而投降大漢人,他們的日子要好過無數倍。幾百年來的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貴族首領們無法欺騙他們的族眾。

    北疆兩郡如果被漢軍收復,叛軍被漢人消滅,匈奴人和東羌人就失去了生存的領土,他們的族眾雖然可以投降大漢國繼續在這片草原上活下去,但他們這些貴族首領未必能得到大漢皇帝的赦免。

    尤其是須卜骨都侯和屠蘇,他們心裡都很清楚。如果他們僅僅帶著幾萬鐵騎撤過yin山,勢必要淪落為拓跋武的部屬,而他們的士卒也會隨著時間的延長紛紛逃回家園,等待他們的結局將非常悲慘。除非他們馬上再打回來,但他們失敗之後,財產族眾盡失,已經無力再打回來了。

    同樣的,叛軍剛佔領的北疆兩郡丟失,匈奴人和東羌人戰敗,鮮卑人拓跋武隨即也就失去了匈奴人和東羌人這兩個盟友,他也就完了。他現在實力虧損巨大根本無法和大草原上的其他諸部抗衡。

    所以,如今塞外的形勢非常明顯,匈奴人東羌人鮮卑人只有緊緊地抱在一起誓死奮戰,否則大家都完蛋。

    拓跋武因為鮮卑大王的死,短時間不能派兵南下,但是拓跋武還是派了東羌人幫助南匈奴叛軍,幫助屠蘇他們。因為在拓跋武看來,屠蘇他們這些南匈奴人根本抵擋不了漢人,現在鮮卑人沒有實力南下,只能依靠東羌人幫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